第24章要群毆不要單挑
縱馬狂奔不到三裏路,忠孝軍看到了奇怪的一幕。
一群金兵整整齊齊、安安靜靜的坐在地上。
忠孝軍勒住馬。
坐著的金兵站了起來。
金兵的隊列從中間分開一個寬寬的通道。
四人一組,八個金兵抬著兩塊新刨好的大平板緩步而行。
門板上有人躺著,身體上蓋了雪白的錦緞。
“二殿下。”所過之處,金兵齊齊的跪下。
“是二殿下?”全體忠孝軍滾下馬來:“二殿下。”
抬木板的金兵雙膝著地,將木板放在地上。
“二殿下。”忠孝軍統領揭開素錦。
完顏翰離不的頭已經縫上。
完顏翰離不的一張臉,除了白得象一張紙,表情到也平靜。
後邊一張木板上是完顏闍母,頭同樣也縫好了,麵部也清理得幹幹淨淨。
“二殿下,我來遲了。”忠孝軍統領俯伏在地,長跪不起。
四千個忠孝軍齊唰唰的跪下:“二殿下,我們來遲了。”
行過喪禮,統領憤然起身:“你們不去給二殿下報仇,都坐在這裏幹什麽?哭喪嗎?哭是能報仇,還是能把二殿下哭活?”
金軍垂頭:“打過了,我們敗了,全都被他們捉住,又給放回來。”
“你們被遼人捉住了沒被殺死,還好好的放回了來?遼人什麽時候這麽慈悲過?”忠孝軍統領咆哮:“放回來好呀,放回來你們就再去打。”
有金兵說:“遼人說,依他們是要將我們都殺了的,可是神仙叫放了我們,神仙說什麽優待俘虜。我們給優待了幹糧,連二殿下屍身都優待了。”
又有金軍小聲說:“再打也打不過,他們有神仙相幫。昨天二殿下剛開始帶著我們攻城的時候還好好的,後來神仙忽然就出手了,我們就一輸再輸,剛才一仗,遼人凶悍無比,我們都以為要葬身異國他鄉,做孤魂野鬼了,好在神仙慈悲。”
“神仙、神仙,你們到是告訴我,有哪個凡人見過神仙?一群蠢貨。”忠孝軍統領暴跳如雷,一腳碾在那個金兵的胸口,金兵蹬了十幾次腳後,又無力的翻了一個白眼,嗓子眼裏咕嚕一聲,咽下最後一口氣,人就死了。
忠孝軍統領的殘暴,嚇得金兵們一條嗓子的喊:“大人,見過神仙的人不是已經趕在前麵去見你們了嗎?”
“他們?”忠孝軍統領眼前浮現出幾張帶著安靜笑容的臉。
忽然有金兵驚呼:“快看,城牆上,神仙,神仙現身了。”
城牆上,有一塊五色祥雲,祥雲之上立著兩個神仙,一人白衫飄飄,一人青衫飄飄,全都是一派仙風仙骨。
厚厚的五色祥雲緩緩升高。
忽見白衣袍袖抬起,向著金兵所在方向一指。
兩腳一軟,金兵齊齊的跪下:“神仙,感謝神仙不殺之恩,感謝神仙賜二殿下一個完整的屍身。”
袖袍甩過一甩,放了下來。
青衣人手中多了一個酒甕一樣的東西,白衣人接過,送到嘴邊。
空氣中便充滿了酒的香氣。
所有的金兵都聞到了,
所有的忠孝軍也都聞到了。
忠孝軍統領比誰都先聞到。
“難道真有神仙?”忠孝軍統領忽然覺得自己的腦子不夠用了。
金兵:“大人,神仙就在眼前,大人你還不相信?難道大人以為凡人能腳踩著五色祥雲在天上飛?”
“統領大人,定是神仙無疑。”忠孝軍中有相當一部分人相信了神仙一說,也對著神仙跪拜下去。
有忠孝軍不服:“仙家不應該一碗水端平嗎?怎麽偏袒遼人呢?這個仙家不公。”
就有膽大的金兵說:“遼兵說,仙家這不是拉偏架,是我們的腳踏上了遼國的土地,在遼國的土地上殺人放火。仙家這是路見不平,出手相助。”
五色祥雲中忽然有數道金光閃亮。
“統領大人,這仗不能打,快退兵吧,一旦仙家發怒,就怕連二殿下的屍身都難保。”有機智的金兵拿完顏翰離不壓忠孝軍統領。
“大人,請三思。”為數不多依然站著的幾個忠孝軍也跪對了神仙。
鶴立雞群一般,忠孝軍統領獨立於地。
祥雲上金光大熾。
“啊。”忠孝軍統領手捂額頭,一聲慘叫。
“大人,你怎麽了?”幾個親兵驚呼起身。
忠孝軍統領拿開手。
一塊渾圓如玉的石子,嵌在額頭正中,滲出的血,正漸漸將雪白的石子染紅。
“大人,這是神仙略施薄懲。”一般無二,所有人都理解為,神仙以此警告忠孝軍統領趕緊撤兵。
“二殿下,我們接你回去了。”事實麵前,忠孝軍統領改變了想法。
完顏翰離不的親兵在前,完顏闍母的親兵在後,分別抬著兩人,走上了歸家的路。
“護衛二殿下。”忠孝軍首領跳上馬。
“護衛二殿下。”忠孝軍全體上馬。
全體金兵跟在後邊。
有人帶著不舍,邊走邊回頭望著大定府上空。
五色祥雲斜斜的向城內降落。
大定府城內校軍場上,離地還有好幾丈高,時遷和蕭拱辰就跳了下來。
所謂神仙腳踩五色祥雲,也是趙佶借鑒了後世的懸浮魔術,進行了演變。
軍中大力士以疊羅漢的方式,在高高的城頭,支撐起了一個大桌麵,桌麵上鋪滿了從天祚帝行宮收羅來的各色錦緞,錦緞披掛下來,遮住了支撐桌麵的大力士。
金光乍現,是時遷將天祚帝的黃金杖舞成了風車一般。
酒和最後那粒石子都是真的。
趙佶派幾十個梁山好漢,帶著幾壇子酒,埋伏在上風頭的樹林裏,時遷一個暗號,各人更將酒迎風一酒,酒氣便順著風飄了過來。
石子是梁山好漢沒羽箭張青打的,他也是早早就埋伏在了指定地點。
天祚帝行宮。
“都承旨不是神仙,卻似神人。大宋皇帝派來的人個人都是神人,大宋皇帝陛下對我遼國的恩情,從朕到孺子小兒,都將銘記於心。”天祚帝的感激發自內心。
“有你這句話,我們陛下也算沒有白為你遼國操心,我們這些人也算沒有白吃苦。隻望宋遼兩國永為兄弟之國。山高水長,後會有期,就此別過了。”套用一段流傳千的江湖話收尾,趙佶要回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