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章本官自有妙計
趙佶大搖其頭:“讓各位愛卿失望了,朕幾易其稿,都半途而廢。”
群臣皆驚:“陛下,這是為什麽?”
趙佶臉色凝重:“因為另外有一件事情騷擾了朕的心境。”
樞密使童貫上前一步:“陛下,可是金人攻打遼國的事?”
童貫,北宋六賊之一,以內侍的身份做到樞密使,手握高度大軍的權力,一時間權傾朝野。
趙佶多看了童貫幾眼後才說:“不錯,朕所想之事,就因金遼兩國戰事而起。”
童貫:“陛下,遼金兩國戰事初起時,臣等都以為金人是以雞蛋碰石頭,沒想到戰局完全出人意料。”
“哦?”簡單一聲,表示你繼續。
童貫便繼續說:“金兵長驅南下,遼兵節節敗退,遼國中京和東京都陷入重圍之中,哈哈哈,陛下,這麽多年我朝未和遼軍交戰,原來遼軍早就不堪一擊了。”
看來兩國最新戰況還沒有傳到汴京,大宋的情報係統的改善必須提到議事日程上來。
“陛下,遼金兩國開戰的消息一傳到汴京,臣就去見陛下,可惜每次被內侍攔住了。”蔡攸看著臉都急白了。
趙佶臉一沉:“朕既說過作畫期間任何人不得打擾,你為何還要見朕?”
蔡攸無視趙佶的臉色:“陛下,這是多好的機會啊,收複燕雲十六州就在舉手之間,陛下萬不可錯過。”
王黼也說:“是啊,陛下,金遼戰事還沒有結束,我朝出兵還不晚。”
童貫則說:“隻要陛下旨意一下,樞密院即刻便可調兵。”
文武大臣個個都又是歡喜又是著急:“陛下,這麽好的機會,快快出兵吧。”
看著一殿隻嫌宋朝死得不快的文武百官,趙佶冷冷一笑:“朕沒有出兵伐遼的打算。”
蔡攸卟嗵一聲跪下:“陛下,收複燕雲十六州是先帝們的遺願,大好的機會放在眼前,陛下怎麽可以錯失?”
人雖跪著,話語裏已暗含了指責的意思。
王黼、童貫也跟著跪下,聲聲慷慨:“陛下,北方若有有燕雲十六州天險屏障,我朝哪裏還需要給每年遼大量的歲幣銀。”
“陛下,百姓們也都嚷嚷著要朝廷快出兵呢。”一陣卟嗵卟嗵之後,整個紫宸殿除了趙佶和張迪,就沒有一個站著的了。
“朕再說一遍,朕不會出一兵一卒。”眼前的這一幕是意料中的場景,趙佶隻是淡淡說道。
蔡攸一咬牙:“陛下若不出兵,臣就跪死在紫宸殿。”
“陛下,臣死諫。”有樣學樣,滿朝文武個個都梗了脖子說。
“你們要死諫朕不攔著你們,不過朕要先告訴你們一個消息。”
大臣們異口同聲:“陛下,什麽也阻止不了臣等收複燕雲十六州的決心。”
趙佶不理他們,隻管對張迪說:“張迪,你來告訴他們。”
“是,陛下。”張迪打開手中的一張紙箋念起來:“遼國中京城外,金國二皇子完顏翰離不、金國大將完顏闍母全都戰死,金軍大敗。急馳救援的金國精兵忠孝軍不戰而退。遼國中京之圍已解。”
“這……怎麽和我們聽到的不一樣?陛下,這肯定是遼國細作放出風聲,怕的就是我朝出兵,遼國腹背受敵。”大臣們不敢說趙佶的消息是假消息。
童貫則說:“陛下,皇城司並沒有送來這樣的消息?”
童貫手裏掌握著大宋朝的情報機構皇城司,金遼兩國開戰的消息他就是最早知道的人。
“三天之內,皇城司必然會給你帶來同樣的消息。”趙佶一臉不悅:“皇城司辦事不力,當罰。”
其他大臣則不管什麽皇城司不皇城司,隻管一臉傲氣地說:“金兵豈是我朝大軍可比的,若是我大軍一舉入遼,遼國必定兵敗如山倒。陛下,出兵吧。”
我朝大軍,哼,我朝大軍若是去,那就是送火入炭。
趙佶懶得再理這班人,閉了雙目養神。
張迪立即補位:“遼國大將耶律大石智勇雙全,兩軍陣前,先詐傷,再夜襲,金兵受挫之後大開城門,正麵廝殺,馬踏金軍無數。”
“耶律大石當真如此厲害?”朝臣們的囂張氣焰象風吹火苗那樣,晃蕩起來。
張迪繼續念:“大定府一戰,遼國有神仙相助。”
一聽張迪這麽說,朝臣們的氣勢又上來了:“神仙?神仙隻是聽說的,有誰見過,就算有神仙,遼國天祚帝何能何德,就能驚動神仙相助?”
我的江山我做主,嗶嗶懶懶的煩死人。
趙佶一拍龍案:“朕不是要聽你們告訴朕要不要出兵,朕是要告訴你們,朕不會出兵。誰想和遼國幹仗,自己去做個孤膽英雄好了,朕不攔著,死在遼國,朕追封你一個忠孝侯,全家跟著你光榮。”
眾臣:“……”瞧你這話說的,官家啊,過去你也就是沉湎書畫,疏於朝政而已,今天你怎麽完完全全就是一個昏君的模樣,而且還象被凶神附了體?
“朕還有一件事情要告訴你們一聲。”趙佶厲聲不減。
眾臣:“什麽?”
“朕要改一改本朝的軍製。”
這話題比出兵的話題更勁爆,震得文武百官腦瓜子嗡嗡的:“陛下,要怎麽改?”
話一出口,發現說錯了,連忙改口:“陛下,祖製不可改。”
趙佶還是那一句:“朕不是來聽你們說可不可以改的。朕是來告訴你們,朕要改了。朕要將軍中一切大權都歸於樞密院。”
這樣的傻事都做得出來,可以肯定了陛下閉門的時候,一定是被妖魔附體了,妖魔這是要毀我朝江山啊。
職責所在,忠誠所驅,大臣們直口呼道:
“陛下,萬萬不可啊。”
“陛下要以前朝為鑒啊。”
“陛下,我朝之所以從建朝至今一直穩而不亂,就是因為兵權一分為三啊。陛下切不可將兵權歸一於樞密院。”
趙佶已將軍權三分離體製的利弊分析得清清楚楚。
其利是杜絕了唐未的節度使擁兵自重、藩鎮割據的局麵,整個北宋時期,既沒有藩王叛亂,出沒有武將造反的事情發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