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2章腦瓜嗡嗡的
三股大宋軍人數加起來,遠遠遠超過重甲軍。
“撞門。”重甲軍將領忽然就沒有了搏殺的念頭。
卻發現,撞木已被先前那一批重甲軍帶進了關門那一側。
不用吩咐,重甲兵們便開始用手中的兵器破門。
門卻出奇的結實,除了在門上砸出兩個坑來,對門是一點破壞都沒有造成。
城牆上又出現了大宋軍,到也沒放箭,隻不停的喊話:“你們已成甕中之鱉,隻有死路一條。”
遊牧民族那暴脾氣怎麽受到了這話,有使箭的,撥出箭便朝城牆上放。
城牆上的大宋軍防護極好,盾牌一舉,重甲軍的箭十有八九被擋了回來。
攻擊城牆上的大宋軍無效,重甲軍轉身便對身後的大宋軍發動攻擊。
重甲軍發動的同時,大宋軍也發動了,帶隊將領是秦明。
大宋軍出戰的兵卒也是一身重甲,人人手持重武器。
所謂的重武器,說的是各人手中兵器的重量都很重,都是狼牙棒、金鋼杵之類的兵器。
重甲軍在冷兵器時代是一個非常厲害的存在,可以說是刀槍戳不透,弓箭難射中。
在戰鬥的實踐中,有人就發現,對付重甲兵最好的方法就是用分量特重的兵器,猛敲頭部,雖然有頭盔的保護,不能敲個腦漿迸裂,敲出一個腦震蕩是絕對沒有問題。
一身重甲在身,重甲兵的行動便比較遲緩,但是一身功夫的秦明依然可以快如閃電。就見秦明衝入遼金重甲兵中,舉起手中的狼牙棒,對準其中的一個重甲兵的頭上就是一陣棒。
要問什麽叫腦瓜子嗡嗡的,什麽叫眼冒金星,就問吃了秦明一棒的重甲兵。
晃都不見晃一下,那個重甲兵就倒在了地上。
出手如風,秦明眨眼的功夫連敲十個重甲兵,凡是被他敲到的,無一例外的都被敲暈在地。
如法炮製,手持重武器的大宋重甲兵對著遼金重甲兵就是一頓猛敲。
金遼的重甲兵一個接一個的被敲暈在地上。
金遼重甲兵也有使重武器的,可敲打大宋軍的效果就很差了,主要是大宋軍重甲兵太靈活,還沒挨到人家,人家就閃開了。
要說,這就是大宋軍全軍練兵的效果了。
論體能,契丹和女真人奶和肉吃得多,天生體能比吃五穀雜糧的大宋百姓好,可趙佶的練兵計劃裏有體能訓練這一項,先天不足後天補。所以大宋軍的重武器砸下去力道就大得很。
全軍大練兵中,趙佶特別注重了靈活性。冷兵器時代,打的是近身肉搏,一個身體靈活的士兵可以更有效地打擊敵人,減少自己的死亡。
實戰技能則是大練兵的靈魂所在,趙佶要求技能訓練根據各人所用兵器分組,由最強者擔任教頭,帶領大家一起訓練,比如北軍路第一廂凡使用狼牙棒的,都由秦明來訓練,那訓練的結果,絕對是杠杠的。
如此,全軍大練兵之後,整個大宋軍有如脫胎換骨一樣,戰鬥力提高了不止一個段位。
這一陣猛敲,金遼聯軍特別是遼軍,就算暫時沒有被敲打到的,也是暈了:雖然近些年和宋軍沒有交戰,可傳說中的宋軍沒有這樣神武啊?
大宋軍卻是越戰越勇,傳說中遼軍是相當的厲害啊,交手下來,不過如此嘛。
眼見這群臨時抽調組成的重甲兵立了頭功,旁觀的大宋軍不想再旁觀了,逐級請戰,一直請戰到此戰的最高指揮官盧俊義那裏。
全軍練兵下來,大宋軍的軍紀也是相當嚴明了,戰場上擅自行動這種事基本上是不會發生的。
兩軍交戰士氣很重要,盧俊義發現金遼重甲兵的銳氣已失,便說:“我們人數占優勢,采用群毆的方法,幾個圍住一個往死裏打。”
群毆戰術是當年趙佶在遼國中京大定府用過的戰術,盧俊義一直牢記在心。
盧俊義又說:“重甲兵一身重甲護身,全身上下隻有眼睛和腳很難護住,上戳眼睛,下砍腳。”
“是。”得了盧俊義麵授機宜,大宋軍是一哄而上。
原本大宋軍的重甲兵在人數上是少於遼金重甲兵的,采用的是遊鬥的方法,不讓對手沾身, 打死一個趕緊位移,換個方向再打。
大宋軍全軍參戰,很快形成了三打一的局麵,一人專戳眼睛,兩人分砍兩腳,如果邊上再有一位自己的重甲兵,在頭頂一擊,被圍攻的金遼重甲兵就徹底玩完了,而且死得很慘。
毫無懸念,這一仗大宋軍全殲金遼重甲軍,大宋軍自己隻有受傷的,沒有陣亡的。
“將軍,追著前麵的金遼聯軍打呀。”北軍路第一廂的大宋軍可傲驕了。
盧俊義就一個字:“好。”
韓世忠給盧俊義的命令就是,每一戰都要保持優勢兵力,打完截留在雁門關外的金遼聯軍,第一廂就去給第二戰兜底。
偵察兵的報告是,後續沒有金遼聯軍,雁門關暫時不需要兵卒留守。
雁門關城牆上充當守城兵卒的是汴京軍校一班的學員,輔導員宋江說:“還記得校長在兵法課上所說的集中優勢兵力消滅敵人嗎?這就是最好的戰例。好好回憶一下這一仗的每個環節,校長說了,回到學校每個人都要寫一個觀戰體會。”
一路朝著灰窯堡狂奔的金遼聯軍,可不知道落在最後的重甲兵死被人幹死,隻以為自己的速度太快,重甲兵是不可能跟上的。
金國的忠孝軍和遼國的騎兵遇到了一條河。河雖然很寬,水卻是清澈見底,看深度,馬可以涉水過河。
忠孝軍一聲呼嘯,一人兩馬衝入河中,遼國騎兵不甘示弱,也打馬衝入河裏。
眼看聯軍騎兵都已衝到河中,上遊水流滾滾而來。
“河水怎麽會陡然暴漲?”因為生活環境的原因,遼軍對河流沒有太多的認知。
“宋兵使詐?”金兵的認知稍微高一點,心中一驚。
不管有沒有認知,在河水暴漲的第一時間,兩國騎兵都是一夾馬肚,催馬跑得更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