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2章 論語三境
“小子豈敢,廣陵太守一職,足矣!”王羽心中雖然意動,但說話間卻越發的顯得謙虛,影帝級別的演技發揮到淋漓盡致。
他並不在乎官升的多高,他在乎的是名聲,有了這幾位大儒的信息傳遞,連環聲望任務四“名傳四方”應該就接近完成了。
3點魅力屬性,直接將魅力推到106,不知道魅力達到這個地步會不會還有獎勵!
就在眾人議論怎麽給王羽加官進爵的時候,王允又拋出了一個重磅炸彈。
“實不相瞞,王羽乃是我王氏一族太上長老王旭的嫡傳弟子,隻是這小子愛低調才不與人說,也隻有我們這些族叔知道一些。”
王師……嫡傳弟子!
這個名頭一擺出來,直接將在座的大儒們都深吸一口涼氣,被震的頭皮發麻。
王旭何人?
當時輩分最大的鴻儒之一,一生寄情於山水,偶爾會去潁川等各大院校授課。
所有王旭每次講課,眾學子都會削尖腦袋往前擠。
而且這位大儒從來都是隻授課不收徒,無數名士尊其為師,可他卻一個也沒有收入門牆,目前就連個記名弟子都沒有。
這樣的大漢鴻儒就是想收龍子鳳孫,皇帝也會搶著送上門。
可現在,王允突然說,王旭收徒了,還是眼前的王羽,既然王羽被王旭收徒,那就與他們可以平輩倫交。
此刻,他們忽然想起,王羽來的時候,王允變為他求情,想來,若非王羽有王旭嫡傳弟子的身份,僅憑一個同族子侄身份,還不足以讓王允說好話。
在聯想起王羽的所言所行,一切都顯得那麽正常,畢竟他是王旭的弟子嗎!
有這一層身份在,許多人看向王羽的眼神充滿了凜然敬意,他現在尚未及冠,就有如此大才,再過十幾年,豈不是也是人中之龍?
到時候,說不定還要巴結此人呢!
“原來如此,真是有意思啊。”
楊彪老眼一亮,微不可及的笑了笑,看向王羽的目光越發的感興趣了。
年輕人,往往在定力方麵要差上一些,聽到高官厚祿就在眼前,都很難把持的住,然而王羽卻能淡定自如,這說明他並不把這一州刺史放在眼裏。
“此子無論背景,還是能力,都絕非池中之物,吾當盡力結交之!”楊彪暗暗想道。
王旭嫡傳弟子的名頭一出,所有人心裏都有數了,再不提為王羽求官的事情,諸位大儒隻有開始飲酒談論勸阻董卓進京的對策。
說著說著,終於有了眉目。
太傅袁魄提議,在引進董卓的基礎上,再拉幾鎮諸侯作為製衡。
坐在邊角的孔融長出一口氣,忽然開口說道:“我等難得有此一會,國事煩擾,若是隻是談論經義到是缺少一些韻味,不如來談《論語》如何?”
楊彪微微點頭,道:“董卓入京,起碼還有數月,此時空坐無益,就如孔大人所言吧。”
作詩吟樂,其實也是儒家子弟們愛好中的一種,王羽卻完全不知道,這些人搖頭晃腦的吟唱快感何在……
比起後世的歌曲,實在是太過呆板無趣了。
幾位大儒點評往日詞賦,推杯換盞,互相吹捧,也是其樂融融。
而就在這時,太傅袁魄開口說道,似乎要針對某人,隻見他開口道:“差點忘記了王羽在了,王羽賢侄,你文采武功,俱都是上上之選,不知道可曾讀過論語?”
“到是讀過一些,隻是難登大雅之堂,不足以與諸位相比。”王羽並不想出這個風頭,能少一事就少一事,即使他的確精通。
《論語》,乃儒家的經典著作之一,由孔子的弟子及其再傳弟子編撰而成。
它以語錄體和對話文體為主,記錄了孔子及其弟子言行,集中體現了孔子的政治主張、倫理思想、道德觀念及教育原則等,或許說,在這個時代,《論語》則是世家大族的一種比較通俗的書籍。
而王羽出自於縱橫家,儒墨道法可是皆有涉及,談論一下論語還不是手到擒來。
而孔融此時已經知道王羽是王旭的嫡傳弟子,隻當他這是自謙。
隻見孔融舉起手中的酒杯,朝王羽一揖,笑問道:“子曰,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人不知而不慍,不亦君子乎?不知道王廣陵怎麽理解此句呢?”
王羽一愣,想不到孔融居然此時就考究自己來了,不過孔融這麽一問,自己不想答也得答了。
“孔大人乃孔聖人之後,王羽怎敢班門弄斧在麵前。”王羽趕忙回禮道。
孔融滿意地看了王羽一眼,笑道:“王太守謙遜過人,不愧是王師弟子,按照輩分你我乃是平輩,不必拘泥。”
或許孔融本就是豁達之人,加之王羽乃是王旭的弟子,因此他對他格外看重,想要看看他對論語的認識,是否有一些新奇之處。
“這是論語開篇的章節,敘述的是一個理想學者的畢生經曆。”
王羽笑了笑,慢慢說來。
“哦?畢生經曆?”
聽到王羽的話,孔融頓時來了興趣,這種學者的畢生經曆之說,他還是第一次聽到。
“其實,這章一共分為三層意境,而且一層一層意境是在不斷加深。學而時習之,乃初學之文,為一境;有朋自遠方來,則成學後事,為二境;最後一境,本非學者所望,乃求學深造日進所得。”
王羽一字一句慢慢道來。
這不過是王羽引申後世初中課本中的翻譯詞句,在後世中幾乎是人人得知,可是在此時的孔融聽來,卻是在心中翻起了驚天駭浪。
不愧是王師高徒,孔融心裏已經不知道多少次這般讚歎王羽了,原本他就對王旭有一個弟子存有疑慮,但現在親眼見到,他越發感覺此子不簡單。
何止是不簡單啊,簡直就是妖孽之才。
“孔文舉願聞公子詳解。”孔融從震驚中緩了過來,忙追問道。
“孔大人乃是孔聖人之後,想必曾聽過民為重,君為輕,社稷次之的說法。”王羽不解釋反而反問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