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6章 訓斥姚晨希
姚家大哥坐在姚老太太床邊,“媽媽,你是不是很難受?怎麽看著臉色這麽難看呢?”
姚老太太的眼角滾落下來一滴淚水,她的嘴皮顫抖著,嘴皮的顏色此時已經不是紅色了,而是紫色,“我的喉嚨……好痛……”
姚家大嫂聽到這話,立馬就不樂意地瞪了姚晨希一眼,“還不都是晨希昨兒個根本就不小心,也不注意一下水的溫度,把你的奶奶燙成這樣,現在說話都費勁了,真是不省心。”
姚家二嫂附和,“就是!這麽大個人了,快要20歲了,喂個水都喂不好,咱們的媽媽本來身體就不好,也就算了,經過她這麽一燙,徹底說不了話了,現在話都要拚盡全力,而且斷斷續續的聽著難受,晨希以前挺懂事,挺能幹的,怎麽現在就這樣了呢?”
姚家大嫂撇撇嘴,抱著胳膊,現如今一老太太奄奄一息,姚家一大家子人眼看著就要散了,也沒必要維持表麵的體麵了,畢竟以後可能就沒有什麽交集了。
本身姚家大哥家和姚家二哥家關係比較好,但是姚毅遠他家跟他們關係都不好,他們沒必要再對他們和顏悅色了。
尤其是姚毅遠的女兒,拿到了所有的家產,這一點讓他們很不服氣,他們知道乾坤已定,沒有辦法改變這個定局,隻能心裏不平衡,而這些不平衡,他們都不敢發泄在姚汐顏的身上,隻能發泄在姚汐顏的爸爸姚毅遠的身上,既然是姚毅遠,那姚晨希跟黎瀟瀟也是發泄對象,畢竟他們都是一家人。
姚家大嫂:“害,人都會變得,有的人變得越來越好,有的人變得越來越壞,晨希在她妹妹來家裏,以後就變得越來越不好了,跟我們以前認識的那個侄女是差了十萬八千裏,可能就是因為被她妹妹影響了的原因,當然自身也沒有什麽強大的知識理念支撐,否則也不會這麽容易被影響。”
姚晨希無緣無故就被大早上罵了一頓,心裏自然是不舒服,“那大伯母你既然說話說的這麽好,那昨天奶奶需要喝水的時候,你怎麽不去喂呢?你連管都不想管她,我去管管你還不樂意?”
姚家大嫂瞬間被惹怒了,“怎麽了?你把你奶奶的嗓子燙成了這樣,還不允許我多說幾句了是嗎?而且我說的有什麽錯嗎?你馬上都快要20歲了,你倒水你都倒不好,你還能幹什麽呀?你有本事把你奶奶的嗓子治好,我們自然不會說你什麽。”
姚家二嫂跟風跟得正起勁,跟姚家大嫂一唱一和的,“就是嘛,自己做了錯事,還不允許別人說,有本事,你別做錯事呀,隻要你不留下把柄,誰也不會說你什麽?但是你留下了把柄,你怎麽能讓人不說你什麽呢?對吧?再說了,你的大伯母說的話有問題嗎?她說的不都是事實嗎?怎麽了?你還想活在一個完全虛假的世界是嗎?”
姚晨希是沒想到自己的這兩個伯母,一個比一個會說,她根本就沒有辦法說的過她們。
黎瀟瀟見氣氛開始緊張,立馬就打斷了他們,“大嫂,二嫂,你們看看你們現在沒事幹,跟一個孩子計較什麽呀,她不就是因為不小心把媽媽的嗓子給燙壞了嗎?她都說了是不小心了,你們何必還對她那麽不依不饒呢?人非聖賢,孰能無過,犯錯才是人之常情,你們不應該對她要求那麽高的。”
黎瀟瀟站在道德的製高點上去指責別人,讓別人心裏非常的不舒服。
姚家大嫂立馬就不服了,“怎麽了?你現在順著你的女兒跟我們一起作對是嗎?你是不是忘了我是你的嫂子不是你的下人,你沒有資格對我們大呼小叫,也沒有資格來指責我們!”
病房裏的幾個女人,吵來吵去,吵得不可開交,誰都不願意退一步,誰都想要占上風頭。
姚家二嫂是完全幫著姚家大嫂吵架,“我說黎瀟瀟,你的女兒不懂事,你不勸勸她也就算了,還幫著你的女兒一起跟我們作對,你到底還有沒有一個為人父母的樣子?你這樣真的好意思嗎?你這樣的人教育出來的女兒,想必以後教育不好,你自己的兒女,害的不隻是別人,還有你!害得最慘的一定是你!”
姚家二嫂性子比較衝,而且說話沒有什麽技巧,雖然姚家大嫂也跟黎瀟瀟她們做對,但是也不會這麽說,因為這樣說才是最能刺痛人心,最能惹怒人的情緒的,但是姚家二嫂子她心裏壓根就沒有往那塊想。
姚毅遠看不下去了,“二嫂,你這是什麽意思?什麽叫教育不好兒女害的是我們,而且還會把我們害的非常慘,難道你就是這麽盼望的嗎?我再怎麽說也算是你的兄弟吧?是你老公的弟弟吧,你怎麽好意思說的出口這種話?我們再怎麽跟你們做對也從來沒有說過這麽惡毒的話。”
姚家二嫂根本不知道自己到底哪裏做錯了,她隻覺得是姚毅遠跟黎瀟瀟他們不懂得道理,是在跟她故意吵架。
“哼,那又怎樣?而且我還就說了,我說的都是事實,教育不好兒女害的不是父母,還能是誰?難道還會害我們嗎?我們跟她八竿子打不著,以後最多就是遠方親戚,變得不好,也不會害我們!”
姚毅遠冷嗬,“那您的意思是等到以後我們成了遠方親戚,我的女兒和我的兒子就盡情的害我們是吧?你的心可真夠好的。”
姚家二嫂還是不服,還想要跟姚毅遠爭個高下,還想要跟他繼續吵下去,可是這個時候姚家二哥看不下去了,也不想再聽到他們的這些口舌之爭,他伸出手拉住了姚家二嫂。
“行了,別說那麽多了,說了那麽多些有用嗎?不過都是為了逞一時之嘴快,你的嘴巴是爽了,可是你有想過你說這些話的影響嗎?你腦子裏就完全沒有思考?你的一切言行舉止都是沒有理智的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