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萬花小說>书库>言情女生>最強帝王養成係統> 第十八章 詩人方浩

第十八章 詩人方浩

  方浩念的這首《憫農》是他那個世界唐代詩人李紳的作品,那是一組詩,他念的是其中的第二首。


  這首詩描繪了烈日當空的正午,農民在田裏勞作的景象,表現了農民辛勤勞動的生活,表達了詩人對農民的同情之心。


  這首詩在文學史上有一定影響,被選入學教科書中,很多人都會背誦。


  這可是真正的千古名作,又適合方浩的身份背景,他念出這一首,就是想著把裘伯賢給震撼到,為自己謀一個進身之階。


  可是,有些出乎他意料之外的是——他把這首詩念完之後,並沒有收獲到裘伯賢的震驚。


  “這詩……”裘伯賢沉吟了一會兒,道:“也還可以,朗朗上口,通俗易懂。”


  在他看來,這首千古名作也就那樣了,既無文采,又無意境,略高於順口溜,跟打油詩是難兄難弟。


  在方浩那個世界,要不是這一首詩的作者李紳曾身居相位,要是換個農民來作此詩,也不會廣為傳唱。


  相爺寫這樣的詩,是憐憫老百姓,表現出了他的仁厚之心,寫的這麽白,那也是為了讓老百姓都能看得懂。


  農民寫這樣的詩,那就隻是單純的訴苦,寫這麽白,不過是因為文化水平不高,意義一下子就低了很多。


  不過方浩這一個農民的兒子,都沒讀過什麽書,根據自身經曆,寫出這樣通俗的詩來就顯得很正常了。


  這首詩雖然沒有驚豔到裘伯賢,卻也讓他對方浩刮目相看——至少讀起來不拗口,沒有神來之筆,但是也沒有敗筆。


  不過他對方浩的“詩才”已經沒有了什麽興趣——他可不想聽這樣的打油詩。


  一般的人得到這樣的評價,也就應該知道對方對這樣的詩作不感興趣,也就不會繼續獻醜了。


  但是方浩是何許人也?

  他就是為了攀上裘伯賢這根高枝而來的,哪裏管尷不尷尬,見這首通俗易懂的千古名作打動不了對方,馬上又來一首相對文藝的:


  “蓬門未識綺羅香,擬托良媒益自傷。


  誰愛風流高格調,共憐時世儉梳妝。


  敢將十指誇針巧,不把雙眉鬥畫長。


  苦恨年年壓金線,為他人作嫁衣裳。”


  這首《貧女》是唐人秦韜玉的作品,此詩訴貧女的悲慘處境與難言苦衷,將貧女放入社會環境的矛盾衝突中,揭示了貧女內心深處的苦痛,刻畫了貧女清高的品行,也寄寓著作者的不平和感慨,是一首流傳千古的佳作。


  反正裘伯賢是讓他念上“幾首”,那他就念幾首唄。


  要是這首也打動不了裘伯賢,隻能明對方欣賞水平太差,那他就沒有辦法了。


  他讀書讀得不認真,能夠記得住的詩詞,每一首都是千古名作,超過裘伯賢寫的那些詩詞不知道多少個級別,雙方差距太大,想要對接並不容易。


  好在裘伯賢作詩的水平不高,對詩詞的鑒賞能力還是可以的。


  在聽到方浩念出首聯“蓬門未識綺羅香,擬托良媒益自傷”時,臉上神色就變得鄭重起來。


  這一聽就知道,寫的是一個貧窮的大齡單身女,有點意思了!

  待聽到頷聯“誰愛風流高格調,共憐時世儉梳妝”時,已經被驚豔到了。


  這哪裏是在寫貧女,分明寫的是一個懷才不遇不合時宜的高潔之士啊!

  大多數文人都會有懷才不遇的錯覺,裘伯賢這個官二代也不例外,聽到這樣的詩句,特別的能引起共鳴。


  頸聯“敢將十指誇針巧,不把雙眉鬥畫長”,這寫的就是一個有真材實學,但是不喜阿諛奉承的人。


  裘伯賢想起自己被貶官的事情,頓時心有戚戚焉,長長的歎息了一聲,甚至產生了一種方浩這首詩就是在寫他這一生的錯覺。


  聽到方浩念出尾聯“苦恨年年壓金線,為他人作嫁衣裳”之後,裘伯賢已經按捺不住心中的激動,走向前去,緊緊的握住了方浩的手,用力的搖動著,道:


  “賢婿,你這詩寫的太好了。我現在正在編寫我被貶幾個月來的詩詞,我要把你的這一首作為附錄,錄到我的詩集上去,讓你名揚文壇!”


  被方浩叫了幾次“嶽父大人”,每一次都感覺到特別別扭的裘伯賢,終於主動開口叫方浩一聲“賢婿”了。


  能寫出這等好詩的人,有資格做他的女婿。


  剽竊了兩首千古名作,終於轟開了裘伯賢的大門,方浩鬆了一口氣——看來此君詩寫得不怎麽的,欣賞的眼光還是可以嘛。


  他還是表現得很謙虛的樣子,道:“嶽父大人謬讚了,這隻是婿胡謅來的,不敢與嶽父大人的佳作並列。”


  “不要這麽,”裘伯賢很認真的道,“你的詩寫得已經和我不相上下了,完全有資格列入我的詩集之中。”


  這話得方浩目瞪口呆,心忖:“您可要點臉吧,就你寫的那些玩意兒,敢和我這首詩不相上下?”


  他不是文人,自然不知道文人最大的錯覺就是——我的文筆已經到了這個世界的巔峰,別人寫的都不如我。


  裘伯賢這首《貧女》可以跟他的詩詞不相上下,這已經是他在謙虛了。


  他目瞪口呆的表情,被裘伯賢理解為這是對入選詩集表現出來的受寵若驚,農村的孩子沒見過世麵,也不奇怪。


  方浩呆了一下,回過神來,連忙道:“嶽父大人抬愛,婿感激不盡。”


  這算是同意了讓裘伯賢把這首詩列入他的詩集之中,心裏又想:“不知道他會不會給一點稿費,是按字算還是按行算,或者是按篇算。”


  這就是他對這個時代文化出版行業的不了解了。


  在這個時代,出版一本書是很困難的事情,成本很大。


  不是流行詩人,出版詩集沒有什麽利潤可言,基本上都是自費出版,而且收費還很高,一般人都玩不起。


  也就是裘伯賢這樣的官二代兼富二代,不會在乎這點錢,才能出版自己的詩集。


  這些年,他用在出版詩集上麵的錢就有幾千兩銀子,完全就是賠本生意,還想要稿費,那真的是嗬嗬了。


  決定了將這首《貧女》收入自己的詩集,裘伯賢又微笑著問方浩:“賢婿,還有什麽佳作,也一並念出來,讓我欣賞欣賞。”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