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6章:惋惜

  最重要一點是,褚遂良要是這個時候去闖兩儀殿,他們是怎麽知道皇帝秘密召見將領的問題。


  這不等於暴露了他長孫無忌在宮中的眼線,皇帝震怒之下,一定會進行大清洗。


  到時候,他長孫無忌又怎麽可能第一時間知道宮中的動靜,這也是長孫無忌攔住褚遂良的重要原因之一。


  “那太尉你我們現在應該怎麽辦?”褚遂良問道,不讓他去,萬一皇帝真的不顧一切出兵吐蕃怎麽辦?

  “等!”長孫無忌道。


  “等?”褚遂良和其他人疑惑道,原本還以為長孫無忌能夠想出什麽好辦法來,結果居然是要他們等。


  “沒錯!就是等,陛下想要發兵吐蕃,必然要下詔書和請兵符,那勢必要經過我們的手,那時候我們便可以借此反駁,繼而向陛下諫言,請求陛下收回成命。”


  “沒有詔書和兵符,陛下想要調動大軍根本不可能,即便陛下非要一意孤行,我們還可以拖。”長孫無忌道。


  要想調動府兵出征,就必須要符合兩個條件,詔書和調兵用的魚符,兩者缺一不可。


  “可是兵部的官員大多都是陛下的人,陛下想要取得魚符豈不是易如反掌。”長孫衝道。


  李承乾為了能夠將兵權牢牢控製在手裏,兵部的官員基本上都換成了他的心腹,魚符自然是他想拿就的。


  “即便陛下能夠取得魚符,沒有詔書一樣是無法調動大軍,我們可以在詔書上下功夫。”長孫無忌道。


  隻要門下省審核不通過,詔書就不能發出,皇帝依舊無法調動大軍出征。


  即便皇帝有兵符又能怎麽樣,門下省他長孫無忌還是能夠的上話的,隻要他不在詔書上簽字,詔書就無法生效。


  兩儀殿內,李績、李恪、薛仁貴等人聚集在一塊,等待李承乾發話。


  “早朝之時,朕提議對吐蕃出兵一事,你們究竟是個什麽態度,是否和朕一樣,欲出兵攻打吐蕃。”李承乾直接開門見山道,他要亡吐蕃之心不死。


  眾人麵麵相覷,雖然猜到皇帝召見是為了吐蕃的事情,卻沒有想到皇帝居然直言不諱。


  吐蕃到底做了什麽,讓皇帝這麽記恨,非要滅了對方才行。


  “陛下!臣弟以為眼下還不是和吐蕃作戰的時候,吐蕃與我大唐乃是姻親,更是大唐的屬國。”


  “倘若陛下沒有緣由便出兵討伐屬國,其他的屬國便會人人自危,甚至還有可能導致吐蕃聯合西域各國,與我大唐對抗。”李恪第一個發言。


  李恪的意思無非就是老生常談,沒有大義在手就出兵攻打吐蕃,屬於不義之舉,唐朝就屬於出師無名,會遭到很多人的抵抗。


  李承乾沒有理會李恪,將目光看向李績等人,等待他們發言。


  “陛下!臣也以為現在不是討伐吐蕃的時候,還請陛下三思。”李績第二個發言。


  “為什麽?也是因為非正義之舉?”李承乾問道,李績的話讓李承乾不得不重視。


  “臣絕非此意!不瞞陛下,老臣曾經到過吐蕃境內,它那裏的環境,與我中原有所不同。”

  “我大唐將士要是沒有做好萬全準備,怕是無法攻進邏娑,大唐的將士無法在那麽短的時間內適應那裏的環境。”


  “一旦大唐的將士到了吐蕃,很有可能會有大部分將士會產生頭疼、頭暈等狀況。”


  “到那時候,我軍便會喪失戰鬥力,吐蕃要是乘機反撲的話,我軍根本無力抵擋。”


  “因此,老臣才反對陛下現在出兵攻打吐蕃。”李績道。


  李承乾知道李績的是高原反應,確實,這是唐軍最大的克星,要不然吐蕃一早就被唐朝碾壓成粉末了。


  不過好在,李承乾早就做好了準備,派了程務挺領兵駐紮在青藏高原上,隻要他手裏的兩萬兵馬能夠適應高原環境。


  那滅吐蕃便指日可待,就是不知道程務挺那邊的情況怎麽樣了!


  “你的這些,朕其實早就知道,但是吐蕃不除,必定會成為大唐的心腹大患,必定會禍害我大唐邊境。”


  “朕這才想著吐蕃讚普剛剛薨世,新讚普年幼,趁機出兵解決掉吐蕃,以絕後患。”李承乾道。


  這些人現在不明白吐蕃的厲害,還以為吐蕃是大唐的藩屬國,不敢跟大唐叫板。


  可李承乾卻是知道這吐蕃的厲害之處,尤其是祿東讚父子,更是吐蕃首屈一指的人物。


  就連薛仁貴這樣的人物,都栽在祿東讚之子,論欽陵的手裏,大非川之戰失利,使得唐朝失去了西域的控製權。


  要不是後來,有黑齒常之等大將脫穎而出,擊敗吐蕃,重新奪回西域的控製權的話,西域怕是一直都在吐蕃的控製之下。


  唐朝想要重新奪回安西四鎮根本不太可能。


  “陛下!如今吐蕃臣服大唐,我們出兵便是名不正言不順,吐蕃高原環境不利於我軍。”


  “除去時,吐蕃占據地利和人和,此戰於我軍不利。”薛仁貴道。


  意思已經很明確,這次出兵攻打吐蕃,根本行不通,人家吐蕃占據地利人和。


  而他們這邊卻什麽都不占,要是不管不顧的出兵攻打吐蕃的話,必然會遭到許多人的反對。


  畢竟,李承乾是在興不義之師,去欺負人家孤兒寡母,人家吐蕃又沒有招惹得罪過你。


  用的著這麽不擇手段嗎?

  這讓唐朝周邊各族怎麽想,他們會不會成為下一個吐蕃。


  “你們的意思,朕心裏清楚,是朕思慮不周,今便到這吧!”李承乾道。


  “臣等告退!”眾人起身行禮退下。


  李承乾望著眾人離去的身影,並沒有難過,雖然沒有乘機出兵吐蕃,是有些惋惜。


  但正如他們的那樣,現在出兵吐蕃未必是最好的時機,先不名正言順的問題。


  就環境等方麵的問題,就不是能夠在短時間內能夠克服的,雖然唐朝現在的綜合實力不錯!

  卻依舊無法無視高原反應,這是唐朝的一個短板,不然的話,吐蕃早就被消滅了。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