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萬花小說>书库>歷史軍事>杠三國> 第四十二章 高級趣味

第四十二章 高級趣味

  行軍打仗是一件很難得事情,對於只看過一些影視類作品的小白而言,憑你那些所謂的知識,真的混不走。

  你知道何處安營,何時紮寨,糧草前行還是後行,前鋒該在前三里還是五里,幾時起鍋,幾時前行?

  問題多了去了,反正朱言就在旁邊默默的看著,咱也不敢說,咋也不敢問。

  改進的意見有沒有呢?

  有,不準喝生水,飯前飯後要洗手,不準隨地大小便,睡前要燙腳……

  但你執行得下去嗎?

  現在帶著行軍的鐵鍋有拇指厚,做飯都忙不過來,誰又時間給你燒熱水?

  現在洗腳,都用銅盆和木盆,你打仗還想帶著,還想泡腳?

  飯前飯後洗手,水源近一點還好說,遠一點你跑個一里地去洗手,還是指望誰把水給你打來洗手?

  不準隨地大小便,這個倒是有,但也不像你們想的那樣,住一晚上,還挖個廁所……幾萬人呢,你要挖多少個廁所?

  好吧,真不敢問,真不敢說,默默的用自己的特權,洗個手,洗把臉完事。

  一天行軍三十里,又是山路,朱言累得要死,但還要強打起精神,拉著張遼和高順一起巡視軍營,吃飯的時候,還要坐下來和將士們聊兩句,問問大家的感受,甚至還說說,大家覺得,這次打徐州該怎麼打之類的話題。

  當然,現在的士卒大部分真的沒啥想法,讓他們去攻一座城池,也只按照以往的經驗,抬著雲梯衝上去就完事,至於幾個機靈一點的,說什麼用土堆,挖地道之類的……嗯嗯,都沒啥用,徐州具體啥情況還不知道呢,現在就想著去挖地道,堆土堆。但是不管如何,朱言都以予表揚。

  開始的時候,張遼他們都不知道朱言為啥這麼做,還反對過,說士卒之中,思想多了不好帶。

  但最終朱言還是堅持了下來,不為別的,就是為了讓士卒都開始習慣思考。

  他看著張遼說道:「文遠,我知道你有將才,但行軍打仗,沒有能百戰百順的,有時候多一雙眼睛,多一個聲音,就能讓你看到一些,你沒有發現的東西,那點東西,關鍵時候就是戰機,甚至能救命。」

  「一人智短,兩人計長。這樣的討論會以後不但要繼續,還要形成常態。」

  「基層的士兵讓他們討論,遇到敵人刺過來的長槍,該怎麼擋;基層的伍長讓他們在一起討論,一座寨門,一個小山頭該怎麼打;都尉讓他們討論,一座鄔堡該怎麼打,一場埋伏該怎麼設;咱們這些下命令的,就要一起討論,一場戰役該怎麼打,曹操、袁紹該怎麼打,曹操、袁紹會如何反擊。」

  「討論過了,聽到的便都是經驗,有了經驗,下次你再遇到相同的情況的時候,就不會驚慌失措,不知應對。」

  「經驗多了,人才也就練出來了,到時候或許就不會因為,一個伍長死了,一個小隊便散了,都尉死了,一營人馬就亂成一團,我們這些下命令的死了,一場戰役,甚至是一個勢力就此消亡了。」

  「文遠,大意不得啊,等打下徐州,我就打算先從軍隊開始改革,以後,每一隊(50人)裡面都要有一個指導員,負責教大家識字,負責將我們以後總結出來的思想傳下去,讓每個士卒都知道,每一屯(500人)里除了指導員,還要有一個參謀,負責傳達上級的作戰意圖,還有幫助屯長分析戰況。總部設參謀部,分析制定每一次的作戰計劃,並對所有能影響戰局的情況進行總結,並要提出相應的解決辦法。只有這樣,才會將我們的失誤,降到最低。」

  「這是我們培養和儲備人才的方法之一,一定要用起來,還要用好。」

  張遼他們都沒想到,朱言這樣看似不得體的舉動中,竟然是再提前下這麼一盤大棋,他們同時行禮道:「主公英明。」

  說完,又覺得有些擔心,畢竟願望是美好的,但實行起來,可能會發現行不通。

  首先,最主要面對的問題就是,哪裡找這麼多識文斷字的人。

  朱言看出他們的欲言又止,笑著問道:「文遠你們覺得,這個計劃不行?」

  張遼道:「主公的想法是好的,但要實行起來,恐怕很困難。軍隊里沒有識文斷字的人,能識文斷字的,也不願意當一個小卒。」

  他說完,看著朱言,以為他或許會羞惱什麼的,但朱言沒有,他長嘆道:「是啊,識文斷字的人太少,所以我們的任務還很重。」

  「我們要開掃盲班,要開設學校,要開設軍校,甚至還要有黨校。」

  「我們想要實現人人平等,並不是僅僅打下這個天下就夠了,我們要讓所有人都知曉道理,要讓他們明白,人要怎麼樣活著,又怎麼樣才能好好的活著。」

  「首先,我們要讓所有人都能吃飽穿暖,但吃飽穿暖並不是終點,而是我們的起點。」

  「人活在世間,總要明白,我為什麼活著,我活著的意義是什麼。總不能就是為了這點吃吃喝喝。」

  「我們大多數的人,糊裡糊塗的來,又糊裡糊塗的走;一輩子都這麼糊裡糊塗的過了,卻還是不明白,自己想要的是什麼,生存的意義何在。」

  「你們說,這樣活一輩子,又有什麼意義呢?」

  張遼、高順一臉懵逼,朱言忽然就文青起來,說什麼活著,什麼意義……這他媽的,他們以前也沒有考慮過啊,他們也不知道啊。

  他們相互對視一眼,互相在彼此眼中看到『我是誰,我在哪兒,我活著有什麼意義』的千古疑問。各自懷疑人生。

  他們不能回答,前方忽然傳來陳宮的聲音:「主公之言,令人深省,我等來這世上走一遭,總要為這世界做點什麼,才不負此生。」

  「不然,若只是追求一點榮華富貴,功名利祿,想想也太無趣了些。」

  朱言沒想到,竟然還有人理解自己,他嘆道:「是啊,良田千頃,一頓也只吃三碗;廣廈萬間,睡覺也只是半張床。若只是這點名利,何苦辛苦奔忙。」

  陳宮行禮道:「主公光明燭照,陳宮受教,今後必緊跟主公腳步,為這天下萬民,謀求一個光明盛世。」

  陳宮身邊的呂布一臉懵逼:「受教啥,他說啥了,你就受教了?」

  他完全沒聽明白,這兩人扯啥,但這一唱一和的,他總覺得是在說自己,特別是那句什麼良田千頃,一頓只吃三碗什麼的,這是說自己沒有高級趣味?

  他撇嘴,你妹的,千頃良田的三碗,和你薄田三畝的三碗能一樣嗎,你每頓三大碗造下去的是啥,自己心裡沒點數啊?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