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四O九章分地風波之四
四O九章分地風波之四
待陳靖亞一行趕到桓仁時,鴨綠江沿岸各鄉鎮的匪患已經非常猖獗。這些由金東漢親自訓練,深入長白山腹地的朝鮮山林匪有十七八支之多,多則兩三百人,少則一兩百人,頻頻襲擊一些位置較偏遠的村屯。
搞得鴨綠江巡守使,兼輯安、臨江、撫鬆、長白五縣聯防司令的高德隆頭都快大了,百般無奈之下,隻得前往桓仁向桓仁、新賓、柳河三縣剿匪總指揮張宗周求援。
陳靖亞從未與高德隆謀過麵,但知道眼前這個身材胖大,年逾六旬的老頭是個人物。
單說這個高德隆生於清同治十年,山東淄川人。一八九四年,日本侵略朝鮮,中日甲午戰爭爆發,當時二十掛零的他隨毅軍由安東入境朝鮮,幫助當時的朝鮮王朝抗擊日本軍隊的侵略。
民國十七年六月,日寇尋釁犯境,企圖“共管”通化、輯安、臨江、撫鬆、長白五縣。時任輯安縣警甲所所長的高德隆,率輯安警民擊退了日寇的進攻,保衛了輯安。同年,在赴朝鮮滿浦郡與日寇談判時,他不惜丟官罷職,拒絕在喪權辱國的停戰協議上簽字,憤然回國。此舉受到了張學良的嘉獎,被任命為鴨綠江巡守使兼通化、輯安、臨江、撫鬆、長白五縣聯防司令,並授予“為國宣勞”勳章。
高德隆雖不認識陳靖亞但他知道此番黑吉匪患絕跡,於此人運籌帷幄不無幹係,便向陳靖亞和張宗周傾訴道:
“這些過境的山林匪裝備精良,但從不打較大的城鎮。選擇攻擊目標時,總是對那些較為偏遠,防禦薄弱的村屯下手。每次攻擊必集中優勢兵力火力,快速突破,隨即便開始屠村。撫鬆露水河東有個八裏屯,整個屯子男女老少加起來總共八百來人,兩三百戶。聽逃出來人講,來攻的朝鮮匪有兩三百之多,並攜帶十餘挺機槍,不到半個時辰整個屯子三四百間房屋均被焚毀,五六百民眾被屠殺,殺絕者有十九戶之多。”
張宗周問:
“各村屯縣鎮不都有保衛隊和警察大隊嗎,山林匪來攻時附近的保衛隊為什麽不及時救援?”
高德隆搖搖頭歎了一口氣說道:
“現如今山裏已是大雪封山,隊伍行進困難,所受攻擊之村屯多數偏遠,等附近的村屯的聯防隊和警隊得到消息,趕過去那些山林匪早已撤離了。”
聽了高德隆的解釋,張宗周等人也意識到此時長白山上已是大雪封山,交通幾乎斷絕。再加上這些土匪打下村屯後從不留駐,來得快去的也急,駐各地軍警隻能待在原地被動挨打,一時間也拿這些由朝鮮過境的山林匪一點辦法也沒有。
張宗周早就聽說黑吉兩省匪患已絕,便問陳靖亞道:
“黑吉兩省匪患在短期內得到了有效的遏製,陳兄弟此來一定有好辦法教我們?”
陳靖亞微笑道:
“根本辦法隻有一個,發動民眾的力量。廣大民眾一旦被發動起來,大家都形成一個自保自衛的能力,讓那些山林匪攻而不克,圍而不能脫,他們就無計可施了。”
大家夥聽的新鮮,異口同聲的說道:
“不妨詳細說來聽聽。”
陳靖亞說道:
“要知道民眾的力量是無窮大的,但這些力量及分散又無法形成統一。隻要我們設立一個統一協調機構,並讓這個機構發揮作用,將民眾自保自衛的意識調動起來,在給予一些必要武裝,便可讓這些山林匪處處碰壁,無處可藏。”
高德隆是通化、輯安、臨江、撫鬆、長白五縣聯防司令,這訓練地方民團防止匪患是他的份內之事,聽陳靖亞這麽一說,搖搖頭說道:
“我們五縣都有聯防民團,也配備了一些槍械,可是照樣頂不住那些山林匪的突襲。”
陳靖亞說道:
“這是因為我們的聯防機製有問題。你們的保衛團是由各向屯的士紳出錢出槍組織的吧!這樣一來這些地方保衛團,實質上就成了那些鄉紳看家護院的炮手壯丁。平日裏這些保衛團團員有士紳出錢出糧養著,還時不時幹些幫助鄉紳欺榨鄉裏的事,等山林匪來攻,他們首先保護的是那些鄉紳大院,而棄普通民眾於不顧。你想若山林匪打開一個鄉屯,受害最大的是什麽人,還是那些財物不豐的窮苦人,因此他們抵抗土匪的意誌才更堅決。隻有設立一個指揮機構,將各鄉屯的保衛團的指揮權訓練權全部掌握起來,真正的形成聯防聯治,那麽這些山林匪就無處下手了。”
高德隆問:
“怎麽才能將各鄉各屯保衛團指揮權收上來呢?畢竟我們聯防指揮部沒有那麽多財力物力在各鄉屯組建保衛團啊。”
陳靖亞想了想說道:
“這樣你們可以不讓各鄉屯各屯的鄉紳出錢出槍辦保衛團,而是讓他們出槍出錢交由五縣聯防指揮部辦。聯防指揮部收了錢物後,再向各鄉屯派駐一個聯防隊軍事骨幹,負責訓練和指揮作戰。這些派駐下去的軍事骨幹都要接受聯防指揮部的統一指揮,大鄉屯設大隊,小鄉屯設中隊。按照區域劃分,逐層逐級統一指揮協調,這樣不能能形成一個統一指揮係統了。”
高德隆聽罷笑了,說道:
“陳兄弟說的輕巧,別的地方不說,單就通化、輯安、臨江、撫鬆、長白這五縣來說,除了大的縣鎮外,光鄉屯足有上千個之多,且地域廣闊分布極度分散,以每個村屯設三到四名軍事骨幹為例,我手裏最起碼有五千兵馬。我一個小小的五縣聯防司令,一時間上哪裏去找這麽多兵啊?”
陳靖亞沉吟一會,看向坐在一旁一直不吱聲的郭景珊問道:
“朝鮮獨立軍梁世鳳部不是在你的地界裏,能不能請他出來幫一下忙?你可以告訴梁世鳳,作為補償我可以從哈爾濱給他調一批花機關和彈藥來。”
郭景珊笑道:
“這個倒好說,隻不過俺聽說黑吉屯墾區的機槍連威力不小,陳兄弟既然有心給付槍支彈藥,何不也給我們一些,讓我們也裝備一個機槍連?”
陳靖亞笑道:
“好,我這就給哈爾濱發電報,讓其即可給你們運一千支花機關來。”
張宗周見陳靖亞出手闊綽,問道:
“你們哈爾濱廠花機關的產量不小吧?”
陳靖亞說道:
“具體產量我也不太清楚,應該每日產300挺吧!”
陳靖亞以報數,將在場的人嚇得吐了一下舌頭。
在完成民生機械工程公司的布局後,陳靖亞整日裏不是忙於對付日本人的圍堵,就是分地剿匪,哪裏有時間到生產線上看一眼。現如今陳靖亞在張宗周等人麵前誇下海口時,他其實並不知道哈爾濱民生廠的花機關生產線業已停產了。
停產的原因很簡單,廢槍管等原材料用完了,而哈爾濱民生廠又不具備生產槍管的能力,因此隻能暫時停止了花機關的生產。
按照陳靖亞等人在兩馬架房軍墾農場商定的計劃,於國棟開始著手組建黑吉屯墾區警察總隊。由於才將經受了匪患的襲擾,實際掌控黑吉屯墾區的魏長林和趙維楨,也感到手上沒有兵沒有槍的難處,對於於國棟組建警察總隊的做法是支持的。趙維楨甚至還建議將吉林山林警備隊宋希曾所部兩個團並入警察總隊,可是此提議一提出,便遭到了哈爾濱最高行政長官張景惠,和吉林陸軍訓練總監李振聲的反對。此時張作相不在吉林,趙維楨又沒有調動山林隊的權利隻得作罷。
即便是這樣,警察大隊一經成立就迅速招募起了數千之眾。這數千人被編成十四個支隊,每隊兩百人分別部署於各個屯墾營區,由設在龍江的警察總隊直接指揮。這十四個支隊雖然不是準軍事組織,可也總不能拿著木槍訓練站崗吧。
可偏偏在這時候哈爾濱民生廠的槍械生產,卻因斷料而不得不停產了。冷豔秋和葉開也急的不行,在萬般無奈之下向蘇聯提出了采購槍管和機件的要求。
伯力和平協議簽訂之後,東北實質上已經和蘇聯恢複了經濟貿易關係,可是軍火物資的合作還是被禁止的。此番葉開和冷豔秋向蘇聯提出采購槍管和槍械機件,蘇聯方麵雖然沒有一口回絕,但提出在哈爾濱生產槍械兵器目標太大,希望屯墾區能將軍械生產轉到較為偏僻的龍江去。
葉開和冷豔秋也未多想,再加上剛剛從黑山頭古城繳獲了一套生產子彈的機械設備和原材料,正好也堆在龍江軍墾公署的倉庫裏,便答應了將軍械廠和設備人員遷往龍江的要求。
蘇聯人似乎對在龍江建兵工廠非常感興趣,不但給予了物資和技術支援,還從國內直接派了數支建設隊伍,帶足了建築材料和工具秘密過境,幫助龍江屯墾區開工建設龍江兵工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