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萬花小說>书库>言情女生>東北陳家> 正文 四三六章風蕭蕭之抗日義勇軍

正文 四三六章風蕭蕭之抗日義勇軍

  四三六章風蕭蕭之抗日義勇軍


  這幾日本莊繁就跟做夢一樣,僅僅一周的時間,從沈陽至長春十八座縣鎮全部落到了關東軍的手裏。日思夜想的願望終於實現了,且實現的那麽突然,那麽容易。正如石原莞爾所預言,對付東北軍不用真刀出鞘,隻用竹刀揮舞兩下就夠了。


  億萬日本國民數十年的夢想一朝實現,本莊繁還真有些不適應。一麵壓製著心頭的狂喜,命人清點繳獲物資,向國內報喜。一麵調集部隊,清掃日占領區內的東北軍殘餘,以防回過味來的東北軍主力實施反攻。


  多門二郎在率第二師團主力,乘火車趕往長春途中,以飛機和大炮驚走了常經武旅,順利侵占昌圖後,在南滿鐵路沿線能對沈陽形成威脅的,就隻剩下在巨流河以西整頓部隊的黃顯聲部,及後撤至鐵嶺東部山區的獨立第七旅殘部了。


  為了穩固唾手而得的巨大利益,預防滯留於鐵嶺東部山區東北軍殘餘,與錦州方向的東北軍一道反攻沈陽。


  本莊繁命令第二十九聯隊本部,協同過境支援的重鬆支隊,攜帶火炮二十餘門,對集結於雞冠山、大甸子一帶趙鎮藩部展開了清剿。這場清剿行動的目的主要是驅逐而非殲滅,因此參與清剿的日軍由一個步兵聯隊、騎兵、工兵、通訊各一個中隊,兩個步兵炮隊,兩個野戰炮中隊徹組成。這支攜帶大量火炮的隊伍,由沈陽出發經開原直撲凡河、柴河河穀地區。趙鎮藩率四千東北獨立第七旅及講武堂學兵,依托雞冠山之險,以手裏的步槍機槍手榴彈,與氣勢洶洶而來的日軍激戰一周,在大量斃傷日軍後,因得不到於芷山的支援,彈藥耗盡而不得不借著夜色掩護,從大凡河、亂石山一帶越過南滿鐵路,向山海關撤退。


  巨流河是沈陽城郊的最後一道屏障,當年張學良指揮七萬大軍,在關東軍的支援下,就是以這條河為屏障,擋住了郭鬆齡七萬大軍的進攻。


  此時黃顯聲業已召集起舊部兩萬餘眾,且槍械齊備,雖然缺少重武器,但他認為憑借巨流河之險足以與日軍一戰。可是大戰還未開始,張學良的命令又到了,“全軍後撤至大淩河一線就地駐防。”


  巨流河距離沈陽不足十公裏,大淩河乃是錦州及遼西走廊的屏障,撤守大淩河這就意味著張學良業已下定決心放棄沈陽。黃顯聲不理解,他手下的眾將領也不理解,可是他們還是撤了。但是在黃顯聲即將離開新民前往北平麵見張學良之際,黃顯聲叮囑王顯廷,讓其返回黑山召集舊部,準備物資軍械,準備收複失地。


  說到收複失地,王顯廷感覺前途渺茫,問黃顯聲道:

  “從近期南京國民政府對這一事件的態度,和張副總司令的表態來看,恐怕對日妥協的成分很大。我們的行動能得到政府的支持嗎?”

  黃顯聲長歎一聲說道:

  “家國淪亡,生靈塗炭,我輩軍人若再不以一腔熱血洗刷恥辱,那麽這個國家、這個民族就完了。”


  王顯廷點頭,說道:


  “不管南京和北平什麽態度,我王顯廷是誓死不會離開生我養我的這塊沃土的。”


  黃顯聲後撤大淩河一線後,叮囑熊飛擴招兵馬,編練部隊,自己則於車向枕一起直接去北平向張學良請命去了。


  四萬關東軍僅用十餘日,便輕而易舉的奪取了東北十八座城鎮,十萬東北軍不發一槍一彈將大片國土拱手與人,直接將張學良這個東北王推上了輿論的風頭浪尖。


  沈陽是張學良的老家,老帥張作霖的遺體還停放在沈陽東關珠靈寺內,尚未來得及入土為安。老家丟了,他張學良豈能不著急。可是他深知,日本軍隊之強絕非三十萬東北軍能抵擋得住的,在他得知日本人要動手的那一刻,老蔣的態度決定了他的取舍。


  保錦州保華北,已然成了他與老蔣目前最大的目標。


  “副總司令,南滿、安奉鐵路沿線城鎮都丟了。吉林省的熙冾勾結外寇,獻了吉林城。東三省危在旦夕!再不下決心打,此後恐怕再無顏麵麵對東北三千萬父老!”


  張學良抬起眼皮,看了看站在自己麵前的黃顯聲和車向枕。一臉無奈地說道:


  “本月十九日,也就是柳條湖事件發生的第二天。我駐國際聯盟全權代表施肇基業已向國聯報告此事件,並請國聯出麵主持公道!當日我國外交部長王正廷向日本公使重光葵提出嚴重抗議。二十一日,施肇基正式向國聯提出申訴!相信國聯是不會坐視不管,一定能還我們一個公道的。”


  車向枕說道:

  “日本人持槍攜炮而來,我們求告與非戰公約諸國,這能遏製日本人侵吞滿蒙的野心嗎?”


  張學良說道:

  “誰說沒有用!十九日若槻禮次郎內閣做出不使滿洲事件擴大的決議,同日,日本駐國聯代表芳澤先於中國通報日本和中國發生衝突,並稱日本政府已采取了所有可能措施避免這一地方事件的升級。這些難道不能說明,日本作為國聯六大常任理事國之一,對非戰公約還是有些忌憚的。”


  黃顯聲說道:

  “日本人攻擊北大營的行動中動用了240毫米重炮,這種炮乃是日本軍隊國寶級武器,若關東軍得不到日本政府高層的支持,豈能將將兩門重達數十噸的重炮,千裏迢迢是的運到虎石台兵營?”


  張學良說道:

  “七月在廬山召開的擴大會議上,我與蔣公等研究過對日方針。以我們目前的實力很難與強日一爭高下,如若正式開戰必敗無疑,敗則必以簽訂喪權辱國條約,可我們不戰,則可上訴國聯爭取國際社會共同製裁日本,迫使日本退步,以達到不戰而屈人之兵的效果。”

  黃顯聲問:


  “如果日本人不顧國際輿論的譴責,繼續攻去遼西咋辦?”


  張學良說道:

  “你可組織抗日軍民奮起反擊,但我不能給你們編製,你們隻能以東北民眾的名義展開抗擊日寇的行動。”


  黃顯聲問:


  “不給編製,那麽軍械給養怎麽辦?”


  張學良說道:

  “前陣子閻寶航、高崇民、盧廣績、杜重遠、王化一、王卓然等,代表東北軍廣大軍民,要求我摒棄蔣介石國民黨南京中央的不抵抗政策,毅然決然地擔負起,率領東北及華北億萬國民抗擊日寇的重任。可是有南京中央攘外必先安內的政策在哪裏壓著,我又不能與南京中央的既定政策背道而馳,隻能暗中資助其成立東北民眾救國會和東北同鄉反日救國會,前者由閻寶航杜重遠領導,主要任務就是發動民眾救亡圖存,後者則由王化一統領,主要任務是收容和安置東北流亡來的難民和學生,為東北救亡運動輸送力量。你們抗戰的物資軍械所需,可以由他們來解決!”


  黃顯聲與車向枕明白,張學良這是想兩條腿走路。那邊即不與南京中央相悖,這邊又可以將東北牢牢控製在手裏。如果南京中央能借


  得到了張學良的默許後,黃顯聲立即返回錦州,與熊飛一起在錦州成立遼寧抗日義勇軍總部,發出編委方案,曉喻天下:

  “率武裝100人以上者,以上尉待之”;“率武裝騎兵250人或步兵500人以上者,當任少校營長;率武裝騎兵500人或步兵1000人以上者,當任為上校團長”;不滿100人之部隊,當俟與其他合並,俟達定額後,派委員檢閱,然後付給編成費。各部所需槍彈物資,均有駐遼西東北軍各旅給付。”


  黃顯聲雖然沒有得到正規編製,但也沒有了條條框框的限製。這個編委方案一經推出,直接讓各種民間武裝搖身一變成了合法的抗日武裝。以工人、農民、知識分子、東北愛國官兵、警察、開明紳士,甚至隱居深山的世外高人,猶如雨後春筍般冒了出來,各路義勇軍紛至遝來,一起向錦州集結。一時間,錦州成為了東北義勇軍活動的中心。


  活躍在中國大地上的土匪,平日裏為非作歹,可是他們都有一個信仰,拜的是關二爺,效仿的是梁山好漢,信奉的是忠義二字。因此黃顯聲的抗日大旗一豎,眾多悍匪也紛紛加入到了抗擊日寇的大潮中。


  其中以活動在北票的悍匪老梯子高鵬振部,出沒於朝陽的平東綹子藍林部,也離開自己的活動區域趕赴大淩河一線投入到了抗日救國的行列。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