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5章 準備就緒?
在對外的廣告上,昌峰集團已經把一切都做好了。似乎那掛上了“昌源”牌子的汽車,明天一早就可以開在大路上。
而且造出來的汽車絕對不會隻有一輛兩輛的,生產線已經弄好第一個月就可以生產一萬輛!
“距離正式投產,隻有最後這一個多月了,務必把所有的事情做到最好。”
朱曉軍吩咐下去,讓集團裏麵所有空閑的人都為了這事奔波。他知道,現在的自己已經很難回頭了。
“勇往直前,方有得一線生機。”
……
並不是說危言聳聽的,現在的昌源汽車確實沒有多少退路。
上線的廣告已經宣告這家新銳車企的誕生會非常奪目,但提高的知名度,同時也有可能為集團帶來困境。
“在別人眼中,你要造出新能源汽車已經是板上釘釘的事了,可是這是到底有沒有那麽確定,依舊是個問題。”
現在的情況下,集團已經備下了最開始一批1萬輛汽車的原材料。但這一批汽車到底能不能真正造出來,在它們下線之前是沒有任何定數的。
“目前情況下還在調試設備,誰知道那設備會不會有什麽解決不了的故障。”
“很快就要進行一輛鏟車的是生產,如果在這一過程中又出現什麽問題,正式量產可能還會推後。”
一個個有關人士言之鑿鑿,都在覺得集團的速度太快了。
“這一廣告發出去,就讓集團走入了不成功即成仁的路。”
他們一個比一個清楚,一個比一個揪心。
……
可是潑出去的水再也收不回盆裏來。在集團花了幾千萬打得廣告第一次在電視上播出的時候。最後的動員就已經下達了。
“接下來的一個月是決勝的一個月。”
“要是不交出一份滿意的答卷,等到我們承諾的交付的日期到達,消費者會給我們怎麽樣的驚喜,誰都不知道。”
集團上下就像被打了雞血一般,為這最後的奮戰衝刺。好在相比於半年前,現在的集團已經沒有資金鏈的危機了。
花了不少錢去打廣告的同時,集團也花了更多錢請人來對機器進行最後的檢驗。
目的就是要在11月底之前,讓新能源汽車的量產成為現實——然後在年底前完成最初的一批一萬輛新能源汽車的生產。
這是個很大的目標,卻並不是那種不可能完成的任務。
……
“清閑下來的感覺真的有些不好啊。”
作為集團董事長的朱曉軍現在又變得清閑了,他在集團裏的作用又變回了一個吉祥物一般,雖說很重要,卻並沒有多少實際的用處。
“現在最不應該的就是沒事找事。”
可是畢竟不是原主那個眼高手低的,朱小軍很知道要怎麽做才能讓集團走得更穩,走得更遠。批文件的過程比之前要認真許多,畢竟這涉及到自己日後的收益。
“集團現在必須要保證,日後能有足夠的收益。”
朱曉軍很清楚現在自己在做了什麽,未來又要做些什麽。所以他說出的話也和之前有些不一樣了。
“現金流是最重要的,但是在保證現金流的情況下也要有所盈利。”
在這一思想的觸發下,集團上下又一次變了樣——這是一年來的第二次變舵,規模、現金流、利潤,三者輪留當了“最重要的指標”。
這自然不是什麽新鮮事。
……
可就在集團上下開始猛抓利潤的時候,新能源汽車這個會賺會虧還說不準的業務卻成為集團發力的重中之重。
七月上旬,董事長在集團總部所接到的最多的電話,就是關於新能源汽車方麵的具體動態。設備調試獲得了很不錯的結果,雖說有一些小故障,都很快解決了。
量產已經迫在眉睫,生產線的一端已經放好了第一批車的備料。
隨著衝壓車間的設備又一次開啟,震耳欲聾的噪聲將那一塊一塊平整的鋼板壓製成汽車的各個構件。一道道工序很快就進行下去。最終,拚裝好的第一輛試生產型汽車在眾目睽睽之中下線。
“預生產這一批十台車將進行最後的測試,一旦測試通過,這次生產的汽車將很快上線與大家見麵。”
董事長親自到了工廠,像這樣的一段講話也被集團宣傳部的人錄下來,最終放到了視頻網站上。
一切看起來都是那麽順利,但是,一樣有危機正在醞釀。
……
“能源汽車方麵對集團的利潤有不小的影響,還請董事長對此多多留意。”
“為了減少這一部分的產業對集團利潤的蠶食,擬尋找更為廉價的原料用於生產和經營。”
生產經理對相關方麵的數據遠比朱小軍更熟悉,但陳列在董事長麵前的,有那一列觸目驚心的數字就夠了。
“5%-7%。”
這是計算下來最終的利潤率,還算上了來自政府方麵的補貼——否則就按現在這個標準去造車,絕對是會虧損的。
不過了解到這一切的時候,說什麽都已經晚了。
……
“不管怎麽樣,一定要把新能源汽車給照下去,至於節約成本,這也是必須的。”
看到那張觸目驚心的表格,朱小軍也確實想過,自己如果不在發展新能源汽車了,又會怎麽樣。
“雖說利潤堪憂,卻也不是沒有利潤。隻要擠一擠,把成本降下去收益還是會有的。”
想到這一點之後,朱曉軍釋然了——雖說心疼砸出去那麽多錢都翻不起多少水花,那上百億的投資估計要花個十年才能回到自己手上,可路已經走到這裏了,又能怎麽辦?
“售價是不能漲的,所以隻能從降低成本上麵下功夫。”
各種原材料,還有生產設備折舊,以及數額不少的人工費,這一項一項都是可以改的。
“這一點先保密。”
朱曉軍深知各種做法的利弊。
……
於是,神不知鬼不覺的,昌峰集團開始了降成本的過程。
新能源汽車隻是個開始,其他的方麵,比如說智能家居,還有房地產業務,都在謀求更加物美價廉的原材料。
“隻希望這樣做不會出問題。”
在看到集團運營成本一點一點降下去的同時,朱曉軍也在憂心。
可這些都是不足為外人道的奧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