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9章 滴水之恩當湧泉相報
據說,東宮整日絲竹弦樂之聲不絕於耳。也是,皇上隻是下旨不準太子出東宮,所以他的身份還是太子,也無人刻意去克扣東宮用度,畢竟皇後還在呢。太子心中不暢,李婉晴在東宮的日子更加不好過了。太子本就對李武的態度頗多怨言,加上之前李武與他姨母和離之事,如今的李婉晴在他眼中可以說毫無用處。
君亦宸沒日沒夜的跟那些姬妾廝混,李婉晴也不敢吱聲。太子對她已是厭惡不已,她若此時去說些有的沒的,那就是往槍口上撞了。她恨太子的無情無義,更怨怪父親李武,父親從來都是對她百依百順,卻唯獨在太子的事情上讓她難堪;父親若旗幟鮮明的支持太子,她在東宮的處境何至於斯?
太子跟皇後都沒有什麽大的動作,倒是王琳琳與那些支持太子的大臣們頻頻見麵。要說太子也甚是奇怪,對於皇上將他禁足一事,似是毫不在意,大門一關,隻管在東宮內歌舞升平醉生夢死,卻讓一女子處處周旋。
路山怕是最鬱悶的,他娶了太子胞妹,覺得一下子高人一等,還做著日後飛黃騰達的美夢。隻是他這夢還未醒,太子這邊就出了這麽大的事情,雖說沒有被廢掉太子之位,可也差不多了。無旨不得出,若是皇上將太子一直關著,直接將皇位傳給其他皇子,那太子就算還是太子又有什麽用?他現在就算掉頭去瑞王那邊也來不及了,他身上已打上太子的標簽,隻能是太子船上的人。
可瞧著太子這態勢,實在是不容樂觀。但他路山好不容易搭上了皇家這條線,怎能甘心就此放棄?若太子登上皇位,他作為唯一的大舅子,日後榮華富貴不可限量;若是別人坐上那個位子,那他的處境可就不妙了,看來要找太子好好籌謀一番。打定主意的路山當晚悄悄潛進了東宮……
太子貪墨賑災銀兩,草菅人命危害地方這些事,民間早已是婦孺皆知。百姓們最是淳樸,也最為現實,誰為他們帶來好處,誰能讓他們吃飽穿暖,誰就是好人。百姓們其實並不在乎坐在皇位上的是誰,他們隻關心自己的肚子;太子在民間本就沒有什麽好名聲,如今更是糟糕,百姓們都說太子喪盡天良,不配為人!
而皇後對這一切似乎渾然不覺,每日精心妝扮,做些糕點羹湯送給皇上。在皇上麵前也不為太子求情,隻一味低眉順眼的伺候皇上,其他一概不聞不問,搞得皇上都有些摸不清皇後到底是何意了。按理來說,皇上要廢太子之時,皇後苦苦哀求以死相逼,如今天天在他跟前晃悠,該是為太子說幾句好話才是,如今這樣可不像皇後一貫的行事做派。
皇後心中恨意滔天,可她不能表現出半分。她恨太子無能,恨皇上無情,更恨君亦陌處處將太子壓的抬不起頭來!她是百年世家的嫡女,被家人捧在手中嬌養著長大;後來嫁給皇上成為人人尊敬的一國之母,一人之下萬人之上。可她為了自己的兒子,脫簪散發,素衣赤腳,跪在所有人麵前苦苦哀求皇上,哀求那些本該跪在她腳下的朝臣,給她兒子一次機會。
她何時如此狼狽淒慘過?!可她沒有辦法,那老東西已然是靠不住了,要想後半生依然做這個國家最尊貴的女人,唯有靠著兒子,將兒子給扶起來!皇後很清楚眼前的局麵,她也很了解皇上的性子:太子已被禁足,她常在皇上麵前晃悠卻隻字不提太子,如此皇上更是心存忌憚,才不會輕易處置太子。
皇後確實是在爭取時間,她私下問過心腹太醫,皇上的身子不行了,也就是這一兩年的事。如今朝政大部分都是君亦陌代皇上處理,短短時間朝中大臣的風向都變了,若長此以往下去,就算皇上沒有廢太子,怕是皇上死後,那些大臣也會擁立君亦陌上位。如今他們已沒有退路,必須抓緊時間,細細籌謀,趕在君亦陌徹底控製朝堂之前,先發製人。
李武自與王紫茵和離之後頹廢了很長一段時間,整日裏閉門不出,誰也不見。後來雪兒實在是看不下去,寫了封信讓人送去給李武,信中隻有一句話:李家一介平民走到今日實屬不易,日後如何,自己斟酌!短短一句話猶如當頭棒喝,李武幡然醒悟:是啊,自己拿命拚來的功名不能就此葬送了,要想光耀李氏門楣,他必須要振作!
李武將張氏抬為正房,又厚著臉皮去皇上那求了個低階的誥命,這下玉山就是名正言順的將軍府嫡子了。張氏出身確實低微,可畢竟家世清白,李武願意抬舉,皇上又準了,旁人也說不出什麽,隻酸溜溜的說張氏命好,守得雲開見月明。雪兒又請了葉歡去給張氏調理身子,李武與張氏都還年輕,按照現代人的眼光來看,他們都不過四十左右,還可以生一串孩子。
葉歡不愧是神醫,當年張氏流產之後,那大夫說張氏以後怕是永遠不會懷孕了。可葉歡一出手,不過幾月時間,張氏就傳來了好消息,據說還是雙胞胎。李武樂壞了,私下裏對著君亦陌連連鞠躬致謝。君亦陌側身避開了,開玩笑,李武可是他老丈人!雖然雪兒那丫頭表麵上不喜李武,也再不去將軍府,可他明白那丫頭就是刀子嘴豆腐心,嘴上說的恨恨的,可暗地裏一點心沒少操。畢竟她還是將李武當做父親的,畢竟將軍府是養育了她十幾年的地方……
慕容雪兒對於背叛之人確實是狠絕無情的,可對於對她好的人她也是掏心掏肺的。滴水之恩當湧泉相報,這句話在她身上體現到了極致。隻要是對她哪怕一丁點的好,不管你是何等身份,她都銘記於心,再百倍千倍的還贈與你。這點從她對待張氏母子和身邊之人,就可見一般。
將軍府喜氣洋洋,一派和順,至於王紫茵在王家砸了多少東西就不得而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