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萬花小說>书库>科幻靈異>AI創世紀> 467換俘的機會來了!

467換俘的機會來了!

  20世紀50年代初,東西方之間的對抗不聲不響地開始了。由於傳統的情報收集手段不能滿足要求,蘇聯人的遠程轟炸機、彈道導彈、潛艇和核武器等重點研製計劃從西方世界的視野中徹底消失了。美國迫切需要獲得蘇聯重點國防建設方麵的情報,所以,美國軍方準備著手研製一種新型高空偵察機。


  這時,理查德·萊亨出現了。作為美國麻省理工學院的畢業生,他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中受雇於柯達公司,在歐洲負責美國空軍偵察部隊照相器材的管理與維護。


  戰爭結束後,萊亨回到美國潛心研究照相偵察技術。1946年和1948年,他兩次向美國軍方提交報告,認為美國需要研製一種攜帶高分辨率照相機的高空偵察機。在他看來,高度是成功進行越境空中偵察的關鍵。當時蘇聯最好的殲擊機“米格-17”最多隻能達到13000米的高度,如果設計的新型偵察機能在20000米高空飛行,“米格-17”就奈何不了它,而地麵防空火炮就更不用提了。


  最初,萊亨的建議沒有受到重視,但隨後爆發的朝鮮戰爭讓美國軍方想到了用萊亨的“新型高空偵察飛機”來監視蘇聯軍隊在遠東地區的部署情況。美國軍方一開始使用的偵察飛機是波音公司的RB-47,但隨著蘇聯防空力量的逐漸強大,RB一47偵察機已經失去了進入蘇聯領空遂行偵察任務的優勢。這時,美國軍方才不得不考慮研製一種飛得更高的飛機來執行這種“高空走鋼絲”的危險任務。


  1954年4月,位於加利福尼亞州的洛克希德公司高級研發中心著名的“臭鼬工廠”向美國國防部遞交了研製新型高空偵察機的報告,極力推薦其總工程師凱利·約翰遜提出的CL-282項目方案。它就是U-2偵察機的前身。


  約翰遜以噴氣滑翔機為設計原型,用XF一104原型機的機身和尾翼為基礎,加上翼展長達21.54米、展弦比為10的機翼,作為新型高空偵察機的主要結構。其飛行高度可達22250米,足以避開當時蘇聯各種高射炮、導彈和戰鬥機的截擊;任務半徑為3200千米,有效載荷為270千克;發動機采用通用公司剛剛研製出來的J73發動機。


  CL-282項目得到了美國中央情報局和總統智囊團,特別是中央情報局局長艾倫·杜勒斯的注意。


  總統的智囊團和中央情報局都向時任總統艾森豪威爾提出了戰略建議,利用高空偵察機這種有效手段來對付蘇聯的核突襲。


  在充分了解CL一282項目的設計理念和可能扮演的角色後,分別作為國務卿和中央情報局局長的杜勒斯兄弟倆和總統的智囊團都極力向總統推薦了這個項目:發展高空偵察力量,及早探知蘇聯核武器的發展情況,以謀求戰略上的先發製人。


  艾森豪威爾總統於1954年11月24日批準了該項目,並把計劃的主導權交給了美國中央情報局,但空軍還是為這個秘密計劃提供了巨大的支持——取消了他們原來與貝爾公司簽訂的訂單,並正式將洛克希德的新飛機命名為U-2偵察機。


  U-2項目的安全保密工作,是自10年前“曼哈頓”原子彈計劃以來最嚴密的。承包商把合同給了為此項目特意成立的“前台白手套”公司,這樣就可以盡可能地對洛克希德公司起主導作用的身份進行保密了。


  經過挑選,內華達州沙漠中一個幹涸的湖泊被選中作為飛機的試飛地點,並被冠以“大農場”的代號。


  而伯納德·明所在的51區外星人技術科研機構也參與了這次試飛,因為在伯納德·明的帶領下,外星人技術科研機構研製了一套機載雷達偵察係統,已經安裝到了U-2偵察機的機身上。他們參與實力試飛的任務是為U-2偵察機機身上麵加裝的偵察雷達係統進行實地檢測。


  而伯納德·明在這套雷達偵測係統上動了一些手腳,他利用從外星人那裏學到的外星技術,製作了一個功率強大的微型無線電發報機。隻要有U-2偵察機開啟它的雷達偵測係統,並且飛行的高度達到了兩萬兩千米以上的高空,這個無線電發報機就會自動以特定的頻率和密碼向被偵測的地區發送一段事先預備好的無線電信號,而這套密碼是蘇聯人知道的,因為第三國際曾經采用這套密碼秘密聯係他們的歐洲情報人員,但是第三國際解散之後,這套密碼也隨之作廢了。

  但是伯納德·明知道,如果一旦這套無線電密碼通訊電波被蘇聯人偵測到,那麽蘇聯境內在從事諜報工作的有心人肯定會明白這套密碼代表的究竟是什麽意思的。因為當年在第三國際情報局工作的一些情報人員,現在還活躍在蘇聯的克格勃組織當中,所以伯納德·明不害怕蘇聯人不明白這些密碼的意義。


  而由於51區工作的保密性質,他們研製的偵測雷達係統,在美國空軍和中央情報局在檢查過程中是免檢的,所以即使伯納德·明明目張膽的在偵測係統裏加裝了這麽個微型發報機,居然也沒有被嚴格的安檢係統所發現。


  而且這種偵測雷達居然成了每架U-2飛機的標配,也就是說伯納德·明把每架U-2都變成了一個泄密工具。U-2偵察機在完成偵察任務的過程的同時,也會把伯納德·明想要傳達的信息通知給蘇聯方麵,而這樣做則能達到什麽隻鬼不覺的效果。


  當1956年7月4日,U-2偵察機飛越蘇聯領空,並於7月5日對莫斯科進行偵察的時候,在機體攜帶的偵察雷達係統中發報機便開始了自動工作。


  而當時蘇聯的克格勃當局就收到了伯納德·明事先準備好的發報內容,當蘇聯人的防空部隊收到這些奇怪的電碼的時候,他們立即將這件事情上報給了克格勃在盧比揚卡的總部,克格勃總部派來了密碼專家,而正如伯納德·明所料,這位密碼專家曾經參與製定了第三國際歐洲情報局的聯絡用密碼。當他看到這段密碼電報的時候,他一眼就認出了,這是當年自己參與製定的第三國際歐洲情報局的密碼。


  這位克格勃的密碼專家當場就拿出了紙和筆,迅速的破譯了這段密碼。專家拿著被破譯成俄文的密碼,看了一遍之後,他知道事關重大立即就向克格勃總部匯報了。


  在盧比揚卡廣場克格勃總部的大樓裏,一部分相關的克格勃高官被招集起來開會,他們所討論的內容就是這份密電碼的內容。


  這份密件的內容是這樣的:

  莫斯科的同誌,我是曾經隸屬於第三國際的一名情報員。現在我得知了一個對於蘇聯有莫大威脅的消息,美國人研製了一種高空偵察機,它的代號是U-2。我想辦法在偵查機上動了些手腳,使它能夠向地麵發報,我還啟用了當年第三國際的一套作廢的密碼,我相信還有當年的同誌能認得出這套密碼。我希望蘇聯的同誌們能完成兩項任務:第一項是,擊落一架美國的偵察機。如果你們的防空武器不能對它進行有效擊落的話,那麽就從地麵上下手吧!大部分U-2偵察機起飛的機場都是巴基斯坦的白沙瓦空軍基地,你們可以在那裏對飛機做手腳的;第二項是,如果能夠活捉飛行員的話,希望你們可以用飛行員來交換在美國被關押的約翰·利貝爾同誌,他在獄中一直堅貞不屈,等待著他的祖國蘇聯對他的營救。


  克格勃的高官了經過了反複的審查和討論,加上比對有關預警雷達的資料,終於確認這份電報所述的都是事實,於是一個周密的擊落U-2計劃被製定了出來。


  首先由克格勃的航空專家設計出一個使U-2飛機起飛後機械失靈,但駕駛員卻不能發覺的巧妙裝置,並挑選出一個名叫嘉茲尼的海外分部間諜去執行該任務。


  嘉茲尼是一個巴基斯坦裔的阿富汗人,他在白沙瓦市有親戚朋友,而且他他曾經在蘇聯的米格飛機製造廠工作過,熟悉各種戰鬥機的構造。


  當時在巴基斯坦白沙瓦省那個貧窮的地方,真是有錢能使鬼推磨,嘉茲尼大把大把的砸美元給自己鋪路,終於疏通了各種關係,使他獲得了美軍機場的位置圖,並且確切知道了U-2飛機停放點和接近它的路徑。


  嘉茲尼決定在夜間執行這次任務,他按照事先預定好的路線摸到了美軍在白沙瓦的軍用機場外麵踩盤子。


  嘉茲尼用紅外線望遠鏡進行徹夜的觀察,發現U-2飛機隻有一個巴基斯坦本國的軍警守衛,而且每兩個鍾頭都要換一次班。要破壞它簡直太容易了,但問題不是要炸掉它,而是要爬入機艙做手腳。嘉茲尼在觀察中摸到了一個規律,每次換班都在飛機的右舷,離飛機的門較遠。這就有機可乘了!

  在一切準備停當之後,一天夜裏兩點他準備正式動手了。


  嘉茲尼像狸貓一樣穿過幾重鐵絲網溜進機場,瞄準換班軍警交接班聊天之際,悄無聲息地溜進U-2高空偵察機的機艙。


  嘉茲尼要破壞的是高度儀。克格勃的飛行技術專家已想出一個利用磁鐵吸力裝置的辦法,讓高度儀在飛機升上一萬米高空後自動顯示到三萬米的標尺。而一萬米高空正是蘇聯火箭射程之內。


  嘉茲尼縮著身子吃力地擰開高度儀的螺絲,在裏麵放進克格勃交給他的小如繡花針的磁場儀裝置,再把高度儀重新裝好。


  工作很快完成了,嘉茲尼一動不動地蹲在機艙內,由於長時間的蜷縮身體,他感到渾身骨節發痛。直等到傳來軍警交換班的聲音,他才又敏捷地溜出機艙,消失在夜幕之中了。


  而執行這次U-2高空偵察機飛行任務的是弗朗西斯·加裏·鮑爾斯,他出生於1929年8月17日,是一名航空學校學員,參加過戰鬥機飛行員培訓,後來加入了美國戰略空軍司令部第468戰鬥機中隊,他在那裏的表現非常出色。


  作為美國空軍一個骨幹飛行員小組的成員,鮑爾斯於1956年開始為中央情報局工作。


  1960年初期,蘇聯研製的一種先進的導彈,這就是後來聞名於世的“薩姆-2” 導彈,這種導彈剛一研製出來就曾經在西伯利亞海岸地區對一架U-2偵察機進行過射擊。


  盡管如此,美國中央情報局還是從艾森豪威爾總統那裏再一次獲得了執行飛越蘇聯領空任務的批準書。事實證明,這完全是一次沒有必要的冒險行動。


  這次行動讓美國人完全掉入了蘇聯人預先精心設計的陷阱!

  鮑爾斯奉命駕駛一架名為“Article 360”的U-2偵察機執行這次任務,而這架高空偵察飛機就是剛剛被嘉茲尼在高度儀表上動過手腳的那一架飛機。


  鮑爾斯這個優秀的美國空軍殲擊機駕駛員像往常一樣從白沙瓦起飛去執行偵察任務,沿著既定路線放心地飛行:穿過阿富汗進入蘇聯境內,飛越鹹海和烏拉爾山脈,飛越車裏雅賓斯克、斯維爾德洛夫斯克、基洛夫和摩爾曼斯克,最後在挪威北部的博多降落。


  在飛入蘇聯境內大約1300英裏後,U-2偵察機的自動駕駛儀突然在70000英尺,大約合21340米,的高度失去作用,鮑爾斯隻好決定利用手動駕駛繼續完成這次艱巨的任務。


  而正在此時,蘇聯人的防空部隊在這段時間早已進入緊急戰備狀態。雷達很快發現U-2飛機的蹤影,三架米格戰鬥飛機迅速升空截擊,但這回是高度夠得上,速度卻追不上。


  鮑爾斯輕鬆地擺脫了米格戰鬥機,但沒想到飛到蘇聯斯維爾德洛伏斯克上空時,蘇聯火箭卻咬上U-2偵察飛機。


  蘇聯防空部隊發射的一枚“薩姆-2”導彈擊中了U-2偵察機,炸斷了飛機的尾翼。隨著一團巨大的橙色火光,鮑爾斯感覺到他的飛機經曆了一陣劇烈地翻滾,然後開始解體。


  由於駕駛艙不斷地震動搖晃,鮑爾斯無法將自己的身體調整到彈射位置,直到飛機墜落到飛行高度的一半時,他才艱難地從駕駛艙裏逃出並跳傘。

  鮑爾斯在驚慌失措之中,想到的不是讀小學時就熟知並曾為之激動的美國間諜英雄黑爾上尉的名言:“我惟一的遺憾是貢獻給祖國的生命隻有一次。”


  他並沒有去利用中情局為他準備好的毒針,而是去找降落傘去了。生命沒有第二次,鮑爾斯不想獻給祖國而想留給自己。


  鮑爾斯剛一落地就被早已等待在那裏的蘇聯民兵給活捉了,然後被立即送往莫斯科,押赴盧比揚卡廣場的克格勃總部監獄。


  當有關消息傳到華盛頓,美國政府內部一片恐慌。但中央情報局局長艾倫·杜勒斯以及負責U-2偵察機項目的副局長理查德·比斯爾設法讓艾森豪威爾總統相信:U-2偵察機從70000英尺的高度被擊落後,沒有一名飛行員能夠生還。


  伯納德·明也從中情局官員的口中得知了這一消息,這件事讓他感到萬分遺憾,因為他的目的就是讓偵察飛機出事,然後好像蘇聯方麵活捉駕駛員,你方便和被捕的約翰·利貝爾進行交換。


  但是很快事情又出現了轉機,在偵察飛機被擊落的六天以後的5月7日,蘇聯領導人赫魯曉夫宣布他擁有美國間諜飛機入侵蘇聯的確鑿證據,並且活捉了美國飛行員弗朗西斯·加裏·鮑爾斯,這讓華盛頓目瞪口呆。也重重地扇了中央情報局局長艾倫·杜勒斯一記響亮的耳光,當聽到這個消息的時候艾倫·杜勒斯局長心頭一顫,差點兒沒被心絞痛擊倒。


  在隨後舉行的巴黎峰會上,蘇聯的時任領導人赫魯曉夫更是讓美國總統艾森豪威爾處於尷尬的境地。


  赫魯曉夫就這個事件發出了最後通牒:如果艾森豪威爾不承認飛越蘇聯領空是一種挑釁行為並懲罰行動的策劃者,他將退出會議。


  但艾森豪威爾隻同意保證以後不再發生類似的行動,結果此次峰會由於赫魯曉夫的離開而被迫宣布終止。


  赫魯曉夫在回國後發表了義憤填膺的講話,他在指責美國總統艾森豪威爾不信守雙方在赫魯曉夫訪美期間達成的戴維營共識的同時,當然也不忘大肆吹噓一番蘇聯的薩姆係列導彈是如何的厲害,是保衛世界和平的最有力武器雲雲。


  艾森豪威爾總統回國之後,對中央情報局局長艾倫·杜勒斯大發雷霆。


  他以一個軍人的暴脾氣罵道:“艾倫,我知道你不是一個飯桶,可是你的手下就是一群飯桶!趕快把那個飛行員鮑爾斯弄回來,一定要給我弄清楚,究竟蘇聯人是怎麽把我們的偵察飛機打下來的?!”


  受了總統的一頓狗屁呲的,美國中情局長艾倫·杜勒斯大為光火,為了徹底弄清U-2飛機如何被擊落的真相,他終於決定不惜用捕獲的蘇聯大間諜“千麵人”阿貝爾,也就是約翰·利貝爾上校,換回駕駛U-2偵察機的飛行員,沒有膽量自殺殉國的鮑爾斯。


  在1962年2月的一天,天氣陰沉。


  前東德和西德交界處波茨坦市一座鐵橋的兩端,悄無聲息地站著許多軍警,戒備森嚴,如臨大敵。


  這不是一座普通的鐵橋,它是聯接東德和西德的交界橋。在橋身中部有一道醒目的白線,白線的西邊屬西德,東邊歸東德。從某種意義上說,這裏是東西方冷戰的最前沿。


  約定的時間到了,從橋的兩端分別跑出一隊武裝士兵。從他們的軍服可以看出他們分別是美國海軍陸戰隊憲兵和蘇聯克格勃特警。他們相向跑到鐵橋中間的白線處停下,持槍肅立。這時,從橋的兩端緩緩走出兩個人,顯然,一個是個蘇聯人,一個是美國人。


  蘇聯代表手裏拿著一份蘇聯最高蘇維埃領導人團簽署的特赦令,用俄語和英語高聲喊道:“交換!”


  美國代表也從公文包裏拿出一份文件快速宣讀,證明這個即將被交換的蘇聯人無罪。這個文件是由時任總統約翰·肯尼迪總統親自簽署的。

  這是冷戰時期,美蘇雙方交換最重要間諜的曆史性的一幕。


  這次交換的分別就是有“千麵人”之稱的蘇聯間諜大師魯道夫·阿貝爾和美國U-2間諜飛機駕駛員弗朗西斯·加裏·鮑爾斯。


  而在伯納德·明得知了這個消息之後,他感到非常的欣慰,自己的這個計劃在運籌了多年之後,終於達到了最終的效果,成功的營救了自己昔日的反法西斯戰友約翰·利貝爾,同時也是蘇聯的間諜之王魯道夫·阿貝爾。


  當魯道夫·阿貝爾回到蘇聯國內的時候,他非常好奇自己是怎樣被交換回來的,當他來到盧比揚卡廣場受到克格勃最高長官的接見的時候,他向當時的克格勃最高長官弗拉基米爾·葉菲莫維奇·謝米恰斯內詢問營救他回來的情況。


  弗拉基米爾·葉菲莫維奇·謝米恰斯內對他講述了,蘇聯空軍是如何收到用第三國際廢棄的舊密碼發射的神秘電波,並且如何在地麵上對美國的U-2偵察機進行了“有效的技術改造”,最後用薩姆係列的導彈將其擊落,並且活捉了美國飛行員的整個過程。


  魯道夫·阿貝爾此時感歎到:“看來是多虧了‘颯豪’同誌,我才能得救的呀!”


  弗拉基米爾·葉菲莫維奇·謝米恰斯內眯起眼睛,問阿貝爾道:“你說的這個‘颯豪’同誌究竟是什麽人?”


  於是“千麵人”阿貝爾對克格勃最高長官弗拉基米爾·葉菲莫維奇·謝米恰斯內,講述了他與代號“颯豪”的中國間諜的一段傳奇緣分。


  弗拉基米爾·葉菲莫維奇·謝米恰斯內聽完魯道夫·阿貝爾的講述之後,搔了搔他自己的額頭,然後陰沉著臉說道:“這真是一位好同誌啊!如果我們的同誌都能像這位中國同誌一樣,那我們的事業還愁不能勝利嗎?!不過阿貝爾同誌,今天這次談話的內容隻有你我兩個人知道就好了,我想你也不願意給搭救過你的這位中國同誌添過多的麻煩。要知道自從赫魯曉夫同誌當上國家最高領導人之後,我們與紅色中國的關係就每況愈下,我想如果讓赫魯曉夫同誌知道中國方麵有‘颯豪’同誌這樣的高級間諜已經打入了美國最深層次的核心機密部門,很有可能會導致‘颯豪’同誌不幸的暴露。我想這種結果是你我都不樂意看到的!”


  魯道夫·阿貝爾鄭重的點了點頭,然後誠懇的對弗拉基米爾·葉菲莫維奇·謝米恰斯內說道:“弗拉基米爾·葉菲莫維奇·謝米恰斯內同誌,我非常感謝您的決定,您是一個真正的布爾什維克!”


  當魯道夫·阿貝爾走出盧比揚卡廣場的時候,“颯豪”同誌這一代號和伯納德·明這個名字永遠都沒有出現在克格勃的檔案記錄上。


  1964年10月,弗拉基米爾·葉菲莫維奇·謝米恰斯內也參與了讓赫魯曉夫下台的行動,但這也毫不疑問讓新的領導人上台後將其替換掉。1967年4月,勃列日涅夫指派尤裏·佛拉基米羅維奇·安德羅波接替了謝米恰斯內的職務。據冷戰結束後蘇聯披露的相關檔案顯示,有證據證明,勃列日涅夫曾想讓克格勃暗殺赫魯曉夫,但是謝米恰斯內拒絕了。


  經過這一番波折之後,為了表彰“千麵人”阿貝爾的卓越功績,蘇聯最高蘇維埃授予阿貝爾一枚列寧勳章,並命名他為蘇聯英雄。阿貝爾從秘密戰場的第一線退下來後,沒有消極在家裏休養,而是積極從事間諜的培訓工作,把他自己幾十年從事情報工作的經驗傳授給後人。1971年11月15日,阿貝爾因肺癌病逝於莫斯科。


  而伯納德·明在美國則繼續從事著他的潛伏工作,他還將克服一個又一個困難,完成一個又一個艱巨的任務,而最好的刻畫伯納德明這樣的英雄人物功績的話語,就鐫刻在克裏姆林宮紅牆外的亞曆山大花園的無名烈士墓上:你們的名字無人知曉,你們的功績與世長存!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