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萬花小說>书库>科幻靈異>你若盛開,蝴蝶自來> 第四節 話別傷人

第四節 話別傷人

  口下留情,腳下有路。


  俗話說“禍從口出”,人與人之間原本沒有那麽多的矛盾糾葛,往往因為有人隻圖自己嘴巴一時痛快,說話之前不加考慮,總是想到什麽就說什麽,隻言片語傷害了別人的自尊,或者說話不講情麵,甚至以尖酸刻薄之言諷刺別人,讓人下不了台,如此對方心中怎能沒一股邪火?

  西蒙·考威爾就是這樣一個很典型的人,他是美國唱片公司老板、熱門選秀節目的評委,知名電視名人。這位性情豪爽、脾氣暴躁的美國偶像總是口無遮攔地批評選手,“你的聲音,聽上去像一隻貓從帝國大廈上跳下來”、“有的人在這裏就是連累整個演出的”……因為出言不遜,西蒙·考威爾被冠上了“毒舌”之名,還多次引起了眾人的不滿和控告,最後不得不退出了評委席。


  記住,你不是西蒙·考威爾。除了對方能得到巨額支票你不能之外,你和他之間最大的區別就是,西蒙可以不去關心人們恨不恨他,但你不能;西蒙扮演的是一個角色,而你扮演的是自己!回想一下,你有沒有犯過這樣的錯誤。當別人穿上新買的衣服時,你會直截了當地說:“眼光怎麽這麽差呀,竟然買這種衣服!”在擁擠的公交車上被人無意踩了一下,你是不是會憋不住心頭火,橫加責罵對方……


  如果細加觀察,我們就會發現,人們發生衝突的根本原因往往就在於口舌之爭,哪怕隻是多說了一句話。一旦加上這句話,交談就變成了吵嘴,並且會愈演愈烈。一件幾乎可以忽視的事情,就會立刻發展為一件不可忽視的大事,犯下不可挽回的錯誤,給生活增加不必要的矛盾和怨恨,可悲可歎。


  有一個《多說了一句話》的小故事,我們不妨來看一下。


  一輛公共汽車上,一個外地年輕人手裏拿著一張地圖研究了半天,問售票員:“你好,請問去中山陵應該在哪兒下車啊?”售票員是個年輕姑娘,她撇撇嘴說:“你坐錯方向了,應該到對麵往回坐。”要說這些話也沒什麽,錯了就坐回去唄,但她多說了一句話:“拿著地圖都看不明白,還看什麽勁兒啊!”


  年輕人有涵養,他“嘿嘿”一笑把地圖收起來,準備下車。旁邊有個大爺可聽不下去了,他對小夥兒說:“你不用往回坐,再往前坐五站然後換乘374路也能到。”要是他說到這兒也就完了,既幫助了別人,也挽回了南京人的形象,可他又多說了一句話:“現在的年輕人哪,沒一個有教養的!”


  車上年輕人好多呢,打擊麵太大了吧!旁邊的一位打扮時髦的小姐忍不住了,說道:“大爺,沒教養的畢竟是少數嘛,您這麽一說我們都成什麽了!”她這麽說也沒有錯,但她又多說了一句話:“要我說啊,您這種上了年紀的人,表麵看著挺慈祥,一肚子壞水兒的多了去了!”


  “你這個女孩子怎麽能這麽跟老人講話!你對你父母也這麽說話嗎?”這時,一個中年大姐冒了出來,女孩子立刻不吭聲,可大姐又多說了一句:“得得,瞧你這種打扮也不像規矩的孩子,估計你父母也管不了你!”接著,兩人吵成了一團。


  到站了,車門一開,售票員小姑娘說:“車上人這麽多呢,你倆都別吵了,趕快下車吧。”這話也沒有錯,但她也多說一句:“要吵統統都給我下車吵去,不下去車可不走了啊!煩不煩啊!”這下,所有乘客都煩了!整個車廂炸開了鍋,罵售票員的、罵時髦小姐的、罵中年大姐的……

  那個外地小夥兒一直沒有說話,他大叫一聲:“大家都別吵了!都怪我沒好好看地圖,大家都別吵了行嗎?”聽他這麽說,車上的人很快平息下來。但“多餘的一句話”他還沒說呢:“早知道你們都這麽不講理,我還不如不問呢!”


  結果,整個車廂又炸開了鍋,引發了一場“騷亂”。


  由此可見,說話是一件很重要的事情,不會說話辦不成事,不會說話就要得罪人。誰都有自尊心和虛榮心,所以,在說話時一定得顧及他人的麵子,關注照顧他人的感受,考慮自己說話的方式,做到將心比心,設身處地。


  說出去的話就像潑出去的水,是收不回來的,為人處世一定要口下留情。“三思而後行”,這是古聖先賢留給我們的寶貴經驗,告訴我們在說話之前最好先想一想,掂量掂量:說出之後會有什麽後果?帶給他人怎樣的影響?有什麽效果?更重要的一點是,會不會傷人?如果傷人,能不能換一種方式說出來?


  19世紀,英國首相本傑明·迪斯雷利就給我們樹立了好榜樣。


  一段時間,有個野心勃勃的軍官一再請求迪斯雷利加封他為男爵。迪斯雷利知道此人才能超群,也很想跟他搞好關係。但由於該軍官未達到加封條件,對工作負責的迪斯雷利無法滿足他的要求,這令該軍官覺得很傷麵子。


  一次,這名軍官又提出了加封男爵的要求,迪斯雷利知道自己若再次拒絕他很可能會樹立一個敵人,於是便將該軍官單獨請到辦公室,放低聲音說道:“親愛的朋友,很抱歉我不能給你男爵的封號,但我會告訴所有人,我曾多次請你接受男爵的封號,但都被你拒絕了,好嗎?”


  這個消息一傳出,眾人都稱讚這名軍官謙虛無私,淡泊名利,對他的禮遇和尊敬遠超任何一位男爵。軍官不再強求迪斯雷利給他封爵,並且由衷地感激迪斯雷利,並且成了迪斯雷利最忠實的夥伴和軍事後盾。


  本傑明·迪斯雷利之所以取得了成功,就在於他懂得“打人不打臉,揭人不揭短”的道路,知道一再拒絕這位軍官要求加封的請求無疑是當麵扇他耳光,他肯定不會善罷甘休,於是本傑明·迪斯雷利站在對方的角度考慮事情,從對方的角度出發,盡可能地維護了對方的麵子,避免了不必要的麻煩。


  美國藝術家安迪·渥荷曾經告訴他的朋友說:“我自從學會適當地閉上嘴巴後,獲得了更多的威望和影響力。”在實際生活中,我們要想讓生活少些不必要的煩惱和怨悔,就要時刻記住“禍從口出”,說話之前在腦子裏多繞幾個彎子,說了會傷和氣的話堅決不說,能說的話也要溫和地說。


  例如,在馬路上,看到行人莽撞或不遵守交通法規時,有些駕駛員往往會提高嗓門罵幾聲“沒長眼睛啊”、“想找死啊”……而後揚長而去,這時行人往往會展開對罵,甚至與駕駛員對打……但假如駕駛員能夠考慮路人的麵子和自尊,溫和不失嚴肅地告誡一聲:“事關生命!請遵守交通”、“出行小心點,你好,我也好”……這樣既可以起到教育他人的作用,又不失自己的文明風度。


  口下留情,腳下有路,一舉多得,何樂不為?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