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萬花小說>书库>都市青春>從華爾街到矽穀(套裝共9冊)> 9 擁抱現實,應對現實

9 擁抱現實,應對現實

  第二部分

  生活原則

  9 擁抱現實,應對現實


  世界上最重要的事情是理解現實如何運行,以及如何應對現實。麵對這一過程的心態至關重要。我發現很有幫助的做法是,把生活想象為一場遊戲,我麵臨的每個問題都是一個需要破解的謎。我通過解謎獲得一塊寶石,即一項原則,它能幫助我在未來避免同樣的問題。不斷收集這樣的寶石能夠提高我的決策水平,這樣我就能進入更高一級的遊戲,遊戲變得更難,涉及的利益也變得越來越大。


  我在遊戲過程中會產生各種情緒,這些情緒可能幫助我也可能傷害我。如果我能調和我的情緒與邏輯,隻有在二者相符時才行動,我就能做出更好的決策。


  了解現實如何運行,構想我想要創造的東西,將其實現,是讓我非常興奮的事情。努力爭取偉大的目標很容易讓我失敗,因而我必須不斷學習並想出新的主意才能繼續前進。我發現,卷入快速學習的反饋循環之中是件令人興奮的事情,就像衝浪者熱愛衝浪一樣,盡管這有時會使你跌倒。不要理解錯了,我至今依然害怕跌倒,依然覺得跌倒很痛苦。但我會思考這種痛苦,並明白我將克服這些挫折,而且我學到的東西將主要來自對挫折的反思。就像長跑者忍耐痛苦去體驗“跑步者的愉悅感”一樣,我已經基本上走出了為犯錯而痛苦的階段,而是享受從犯錯中學習的愉悅。我相信通過練習你也能改變自己的習慣,體驗同樣的“從犯錯中學習的愉悅感”。


  1.1 做一個超級現實的人


  理解現實,接受現實,處理現實問題,既是務實的,也是美妙的。我已經是一個超級現實的人,所以我學會了欣賞所有現實的美好,包括嚴酷的現實,並開始鄙視不現實的理想主義。


  不要理解錯了:我相信實現夢想的重要性。在我看來,生命中最美好的事情就是實現夢想。追求夢想讓生活有了韻味。我要強調的是,創造偉大事物的人不是空想者,而是徹底地紮根於現實。做一個超級現實的人將幫助你明智地選擇自己的夢想並實現它。我發現下麵這句話幾乎永遠是對的:


  a.夢想+現實+決心=成功的生活。取得成功、推動進步的人對現實背後的因果關係有著深刻的理解,並利用原則實現自己的願望。反過來也成立:沒有深深紮根於現實的理想主義者會製造問題,而不是推動進步。


  成功的生活是什麽樣的?我們都有內心深處的需求,所以每個人都要決定對自己而言什麽是成功。你想成為宇宙的主宰還是成天吃零食看電視,還是想要追求別的東西,我並不關心。我真的不關心。一些人想要改變世界,而另一些人隻想與世無爭地簡單生活、享受生活。二者沒有好壞之分。每個人都需要判斷自己最珍視的是什麽,並選擇實現它的路徑。


  下圖以極為簡單化的方式展示了你需要思考的抉擇。花點時間思考一下,你處在下麵這張圖的哪個位置。你覺得自己處在什麽位置?

  問題不隻是對這兩方麵你分別追求多少,而是你如何努力工作以盡量實現二者兼得。這兩方麵我都很想要,所以我愉悅地努力工作,以爭取二者兼得,並且發現它們很可能是一回事,而且相輔相成。我逐漸明白,從生活中獲取盡可能多的東西,並不隻是一個要為此而工作得更辛苦的問題。這更多的是一個有效工作的問題,因為有效工作能把我的能力提升幾百倍。我並不關心你想要什麽,或者你願意為此付出多少辛勞。這是你應該決定的事。我隻是試圖向你傳授,是什麽幫助我最好地利用每一小時,並從每次努力中獲取最大收獲。


  最重要的是,我認識到以下顛撲不破的真理。


  1.2 真相(或者更精確地說,對現實的準確理解)是任何良好結果的根本依據

  當真相與願望不符時,大多數人抗拒真相。這很糟糕,因為好東西會自己照顧自己,而理解和應對不好的東西才是更重要的。


  你同意嗎?如果不同意,以下內容就將對你無益。如果你同意,我們就繼續闡述。


  1.3 做到頭腦極度開放、極度透明

  任何人都不是生來就知道真相是什麽。我們必須或者自己發現真相,或者相信、追隨其他人。關鍵在於知道哪種做法將帶來更好的結果。我相信:


  a.對於快速學習和有效改變而言,頭腦極度開放、極度透明是價值無限的。學習過程是一連串的實時反饋循環:我們做決定,看到結果,然後根據結果改進對現實的理解。做到頭腦極度開放能夠增強這些反饋循環的效率,因為這能讓你和其他人無比清晰地看到你在做什麽、為什麽這麽做,而不會產生誤解。你的頭腦越開放,你就越不會自欺,其他人也就越會給你誠實的反饋。如果他們是“可信”的人(知道什麽樣的人是“可信”的也很重要),你就會從他們那裏受益良多。


  做到極度透明、頭腦極度開放,可以加快這一學習進程。這也可能很難,因為極度透明而不是有所遮掩,可能會招致批評。懼怕這一點是很自然的。但如果你不能坦然地讓自己做到極度透明,你就學不到東西。


  b.不要擔心其他人的看法,使之成為你的障礙。你必須以自己認為最好的獨特的方式行事,這樣做肯定會有反饋,你必須開明地思考這些反饋。


  學著做到極度透明,就像學習如何公開發言一樣:一開始你會難堪,但你練得越多,你就越能應付自如。我就是這樣。例如,我現在依然本能地覺得,我像在本書中這樣極度透明是不舒服的,因為我在公開展示我的個人情況,這會引人注意,也會招致批評。但我還是這麽做了,因為我知道這樣做是最好的,而如果我讓恐懼阻礙自己,我將對自己不滿意。換言之,我在很長時間裏都體會到極度透明的好處,所以現在如果不這麽做,我反而會不舒服。


  除了讓我能自由做自己之外,這樣做還會讓我和其他人相互理解,與彼此不理解相比,這更有效而且更讓人快樂。想想看,如果人們不是隱藏看法,而是公開分享看法,這將減少多少誤解,世界的運轉將會變得多麽高效,我們將會多麽接近真相。我指的不是每個人的內心私密,而是人們對彼此和現實的看法。你們已經看到,我已經親身體驗到,這種極度探尋真相、極度透明,如何大大改善了我的決策和人際關係。所以每當我麵對抉擇時,我的直覺都是保持透明。我以此作為行事原則,並且建議你們也這麽做。


  c.擁抱極度求真和極度透明將帶來更有意義的工作和更有意義的人際關係。我在觀察了成千上萬個嚐試了這種做法的人之後總結出的經驗是,隻要多練習,絕大多數人會感覺這樣做很有收獲,很快樂,換其他做法反而不舒服。


  這需要練習和改變人的習慣。我發現大多數習慣的改變通常需要約18個月,這也一樣。


  1.4 觀察自然,學習現實規律

  大自然向我們展示了所有的現實規律。這些規律不是人創造的,但通過理解規律,我們能利用規律促進自身的進化,實現我們的目標。例如,人類能飛行,能在全世界發送手機信號,這些能力來自理解和應用已有的現實規律——物理規律或自然世界的法則。


  我花費大部分時間考察給我帶來最直接影響的現實——經濟、市場、與我打交道的人背後的驅動因素,同時,我也花時間考察自然,通過觀察、閱讀思考自然的運作原理,並與這方麵最好的一些專家交談,這帶給我不少收獲。我發現,考察人類和自然之間有哪些共同和不同的規律,既有趣也很有價值。這給我看待生活的態度帶來了很大影響。


  首先,我發現大腦的進化讓我們能夠思考現實的運行方式,這是件很美妙的事。人類最獨特的能力是,隻有人類能從更高的維度看待現實,並總結出對現實的理解。其他物種都是遵循本能生活,隻有人類能夠超越自身,在當時所處的環境和時間(包括他生前和出生後的時間)中看待自身。例如,我們可以思考,大自然的“飛行機器”“遊泳機器”以及無數其他從極微小的到極龐大的“機器”,是如何相互作用,組成一個有序運轉、逐漸進化的整體的。這是因為人類的大腦進化出了複雜得多的大腦皮層,從而擁有抽象思考、邏輯思考的能力。


  由於擁有高層次的思考能力,人類在各物種中獨一無二,但也隻有人會出現混淆的情況。其他物種的生活簡單直接得多,不會像人一樣苦苦思索什麽是好什麽是壞。與動物不同,大多數人努力調和自身的情感、本能(來自人類大腦與動物相似的部分)與理性(來自人類大腦更發達的部分)。這一衝突導致人混淆了事實和自己想要的事實。我們來看看這一兩難處境,以嚐試理解現實的規律。


  人在嚐試理解任何東西(經濟、市場、天氣等)時,都可以從兩種視角出發:

  1.自上而下:努力找到這些東西背後的唯一驅動法則或規律。例如,在理解市場時,人可以研究影響所有經濟和市場的普適法則,如供求關係;在理解物種時,人可以集中了解基因密碼是如何對所有物種發生作用的。


  2.自下而上:研究每種具體情況及其背後的法則或規律,例如,小麥市場獨特的法則或規律,或者使鴨子區別於其他物種的基因序列。


  自上而下地觀察事物,是在宏觀普適法則背景之下理解我們自身和現實規律的最佳途徑。這不是說自下而上的角度沒有價值。事實上,想要準確理解世界,這兩種角度你都需要。采用自下而上的視角觀察每種具體情況,我們可以看到具體情況與理論是否相符,即是否符合我們認為存在的法則。如果相符,我們的理解就是對的。


  自上而下地觀察自然,我們會發現我們所說的人性其實很大一部分是動物性。這是因為人的大腦是數百萬年的基因進化的結果,而其他物種的大腦也經曆了類似的進化。因為人和其他動物有共同的祖先,並且受共同的規律支配,所以二者存在類似的特征和局限。例如,男人和女人的生殖過程、用兩隻眼睛進行深度感知,以及許多其他係統,是動物王國裏的許多其他物種都具有的。類似地,人類大腦有一些“動物”部分,在進化意義上要比人類本身古老得多。這些共同規律是最高層次的規律。假如人類隻是觀察自身的話,是不會清楚地看到它們的。


  如果你隻通過觀察一個物種(如鴨子)嚐試理解普適規律的話,你會失敗。同樣地,如果你隻通過觀察人類理解普適規律,你也會失敗。人類隻是約1 000萬個物種裏的1個。複雜的力量讓原子不斷組合、分離,形成無數的事物,人類隻是滄海一粟。但大多數人就像螞蟻一樣,隻專注於自身及其所在的蟻丘。他們以為宇宙圍繞著人轉,不關注對所有物種都適用的普適規律。


  為了弄清楚現實的普適規律和對待它們的原則,我發現有益的做法是,努力從自然的角度觀察事物。盡管與其他物種相比人類非常聰明,但與整個自然相比,我們的智慧就像是生長在山岩上的苔蘚。我們沒有能力設計和製造一隻蚊子,更不用說宇宙中所有的物種和大多數其他東西了。所以我的出發點是,自然比我更聰明,我努力讓自然教我認識現實規律。


  a.不要固守你對事物“應該”是什麽樣的看法,這將使你無法了解真實的情況。很重要的是,不要讓偏見阻礙我們保持客觀。想要取得好結果,我們需要冷靜而不是情緒化。


  當我看到一些我(或人類)認為是錯誤的自然事物時,我會先假定我是錯的,然後努力弄明白,為什麽說自然如此運行是合理的。這讓我認識到很多東西,改變了我對以下問題的看法:(1)什麽是好什麽是壞;(2)我的人生目標是什麽;(3)當麵對最重要的抉擇時我該怎麽做。為了說明原因,我舉一個簡單的例子。


  多年前我去非洲時,看到一群鬣狗撲倒了一隻幼小的角馬。這讓我覺得反胃。我對那隻角馬感到同情,並且認為我看到的景象很糟糕。但問題是,這件事是真的很糟糕,還是因為我有偏見所以認為它很糟糕,而事實上它好極了?這讓我陷入思索。假如我看到的事情沒有發生,世界會變好還是變差?這個視角促使我考慮這件事後續、再後續的影響,於是我發現那樣的話世界將會變差。我現在認識到,自然會走向整體的最優化,而不是個體的最優化,但多數人隻是根據事物對自身的影響判斷好壞。我看到的情況是正在運行的自然進程,它能有效促進整個世界的改善,比人類發明的任何程序都有效得多。


  多數人把對自己或者自己關心的人不利的事情叫作壞事情,而忽視了更大的好。群體也有這種傾向:一種宗教的信仰者會認為自己的信仰好,其他人的信仰不好,導致兩方信徒相互殘殺,而且都堅信自己在做對的事情。通常,人們彼此衝突的信念或利益會妨礙他們從對方的視角看事情。這不好,也不理性。盡管我能理解,人們喜歡對自己有利的東西,不喜歡對自己有損的東西,但隻根據事物對個人的影響就將其判定為絕對的好或絕對的壞,這是不合理的。這麽做是在假定個人的願望比整體的好更重要。在我看來,自然似乎把“好”定義為對整體好的東西,並通過最優化進程實現這種“好”,這是更好的做法。所以我開始相信一條普遍法則:

  b.一個東西要“好”,就必須符合現實的規律,並促進整體的進化,這能帶來最大的回報。例如,如果你發明了某種世界覺得有價值的東西,你幾乎肯定會獲得回報。反之,狀況不佳、偏離進化進程的人、物種和事物通常會遭到現實的懲罰。


  在探尋所有事物的真相時,我開始相信:

  c.進化是宇宙中最強大的力量,是唯一永恒的東西,是一切的驅動力。從最小的亞原子粒子到整個銀河係,一切都在進化。盡管所有東西似乎都會死亡或消失,但真相是,它們隻是以進化的形式重新組合了。還記得嗎?能量是不能被摧毀的,隻能改變其形態。所以,同樣的東西一直在不斷以不同形式分裂、重組。其背後的力量就是進化。


  例如,每個生物的首要目標是做基因的容器,基因不斷進化出生命。每個個體體內的基因都來自遠古時代,基因在承載它的個體死去之後還會長存,並進化出越來越複雜的形式。


  在思考進化時,我意識到進化不僅僅以生命的形式存在,其傳輸機製也不僅僅是基因。科技、語言等,一切都在進化。例如,知識就像基因一樣代代相傳,不斷進化。在很多代人的時間裏,知識對人的總體影響和基因的影響一樣大,甚至更大。


  進化是好的,因為它是一個適應的過程,通常會推動事物的改善。產品、組織、人類的能力,所有東西都在以類似的方式逐漸進化。這隻不過是一個要麽適應、改進,要麽死亡的過程。在我看來,這個進化過程看起來就像右圖:

  進化由各種適應和創造組成,它們能夠提供即時的好處,但這些好處的價值會不斷降低。這一痛苦的降低過程可能引發新的適應、創造,把新的產品、組織和人類能力帶到新的、更高的進化水平上(參見143頁圖),也可能引發衰落和死亡,就像左側的第二幅圖所示。


  想想你知道的任何產品、組織或人,你就會知道這是真的。世界上到處都是曾經輝煌但逐漸衰落和毀滅的東西,隻有極少數東西一直在重塑自身,不斷達到偉大的新高度。所有機器最終都會崩壞、分解,機器的零件會被回收用來製造新的機器。我們人類也會經曆這樣的過程。有時這讓我們悲傷,因為我們已經和我們的機器產生了感情,但如果從更高的層麵來看的話,觀察機器如何進化,其實是件很美妙的事。


  從這個角度,我們可以看到完美是不存在的,它是一個目標,激發永不停息的進化過程。假如自然或任何東西是完美的,它就不會進化。生物、組織和個人總是高度不完美的,但都擁有改善的能力。所以,與其頑固地隱藏我們的缺點,假裝自己是完美的,還不如找出並應對我們的缺陷。你可以從自己犯的錯誤中獲得教益,不斷堅持,為成功做出更好的準備,否則就將失敗。


  就像俗話說的:


  d.不進化就死亡。這個進化循環不僅適用於人,也適用於國家、企業、經濟體,以及一切事物。整體會自動地自我修正,個體卻不一定。例如,假如市場供給過多、浪費過多的話,價格就會下跌,企業就會破產,產能就會降低,直至供給下降到與需求相適應的水平,那時進化循環又會從相反的方向重新開始。與此類似,假如一個經濟體的情況足夠糟,經濟管理者就會做出必需的政治改革和政策調整,否則他們將無法留任,隻能把位子讓出來,讓繼任者這樣做。這些循環是連續的、以符合邏輯的方式推進的,而且有自我強化傾向。


  關鍵在於經曆失敗、學習和快速的改進。如果你不停地學習和改進,你的進化過程就會循環上升;如果做得不好,它就會如右圖,甚至更糟。


  我相信:

  1.5 進化是生命最大的成就和最大的回報

  進化是出於本能的,所以大多數人都會感覺到內心深處的這種動力,也就是說,我們本能地希望把事情做得更好,本能地創造和改進技術以幫助自己。曆史表明所有物種都將或者滅絕或者進化成別的物種,隻是我們壽命有限,不容易看到這一點。但我們確實知道,我們所說的人類,隻不過是約20萬年前基因進化成一種新形式帶來的結果,而且人類肯定或者滅絕,或者進化到更高級的狀態。我個人相信,在人造技術的幫助下,人類很可能將要開始加速進化,這些技術能夠分析大量數據,以比人類更快更好的方式“思考”。我不知道要經曆多少個世紀,人類才能進化成一種更高級的物種,比現在的人更接近於無所不知——如果人類沒有自我毀滅的話。


  自然的一個奇妙之處是,自然中充滿了個體生物,各自以符合自身利益的方式行動,不理解也不引導整體的變化,但它們構成了一個美妙運轉且不斷進化的整體係統。雖然我不是這方麵的專家,但我覺得這是因為進化創造了:(a)促使個體追求自身利益、最終使整體進步的激勵和互動機製;(b)自然選擇過程;(c)快速的試驗和適應。


  a.個體的激勵機製必須符合群體的目標。自然創造了各種激勵機製,促使追求自身利益的個體帶來整體的進步。一個簡單的例子是性與自然選擇。自然給了人類極多的從事性行為的激勵,主要表現為該行為會提供巨大的快樂,但它的目的是促進基因的進化。通過這一方式,每個個體的需求都得到了滿足,也為整體的進化做了貢獻。


  b.現實為了整體趨向最優化,而不是為了個體。為整體做貢獻,你就可能收獲回報。自然選擇讓更好的品種得以保留和傳承(如更好的基因、更好的養育他人的能力、更好的產品等)。結果是整體的持續循環改進。


  c.通過快速試錯以適應現實是無價的。不需要任何人的理解或引導,自然選擇的試錯過程就能實現改進。我們進行的學習也是這個道理。至少有三種學習能促進進化:以記憶為基礎的學習(有意識地儲存不斷出現的信息,以便以後可以記起來);潛意識的學習(從未進入意識的、我們從經驗中習得的知識,但也會影響我們的決策);與人類思考無關的“學習”,例如記錄物種適應進程的基因的進化。我曾以為以記憶為基礎的有意識的學習是最有力的,但我後來明白,試驗和適應能帶來更快的進步。想要明白自然是如何不依靠思考而改進的,隻需看看(能思考的)人類與(連大腦都沒有的)病毒鬥智鬥勇的過程。病毒就像是聰明的國際象棋對手。病毒飛快地進化(通過將不同種類病毒的遺傳物質結合在一起),讓全球衛生共同體裏最聰明的人忙得不可開交,不斷思索對付病毒的新辦法。在當今這個時代,理解這一點尤為有用,因為今天的計算機可以運行大量展現進化過程的模擬程序,幫助我們看到哪些進化成功,哪些不成功。


  我將在下一條講述一種一直在幫助我快速進化的流程,我相信也能幫到你們。但我想先強調,在確定什麽對你重要、你要追求什麽時,你的視角是多麽重要。


  d.意識到你既是一切又什麽都不是,並決定你想成為什麽樣子。


  個體的人既是一切又什麽都不是,這是一個巨大的悖論。在我們自己看來,我們就是一切,例如,我們的生命終止了,對於我們而言,全世界也就消失了。因此對大多數人(以及其他物種)而言,失去生命是最糟糕不過的事情,因此盡量擁有最好的生活就是無比重要的。但是,如果從自然的視角俯視自身,我們顯然又是毫無分量的。現實是,今天的每個人都隻是約70億人類中的一員,而人類又隻是地球上約1 000萬物種中的一個。地球隻是銀河係約1 000億顆行星中的一個,而全宇宙有約2萬億個星係。人的壽命隻是人類曆史的約3 000分之一,而人類曆史又隻是地球曆史的2萬分之一。換言之,我們渺小、短命得不可思議,無論取得什麽樣的成就,其影響都是微不足道的。同時,我們又本能地希望有意義,希望進化,而我們隻能產生一丁點兒意義。所有這些一點點的意義加起來,才是宇宙進化的推動力。


  問題是我們有多重要,以及如何進化。我們對其他人重要嗎?(他們和我們一樣,從宏大的視角來看也不重要。)我們是否在某種更大的、我們永遠無法真正理解的意義上重要?還是說,我們重不重要這個問題根本不重要,所以我們應該忘掉它,及時行樂?

  e.你的未來取決於你的視角。你在一生中取得什麽樣的成就,將取決於你如何看待事物,以及你關心什麽人、什麽東西(你的家庭、社區、國家、人類、整個生態係統,等等)。你必須決定,你將在多大程度上把他人的利益置於自身利益之上,以及你將以這樣的方式對待哪些人。這是因為你將不斷遇到迫使你做出上述抉擇的情況。


  也許這樣的抉擇不符合你的口味,似乎需要更加廣博的知識儲備,但無論是有意識地還是下意識地,你都將做出這樣的抉擇,而且這些抉擇將是很重要的。


  就個人而言,我現在發現,擁抱現實、從自然的視角俯視自身、做宇宙整體微不足道的一小部分,是件很美妙的事。我本能的和有意識的目標都隻是進化,利用自己的生命和特性,以某種微弱的方式為進化做貢獻。同時,我最喜歡的東西(我的工作和人際關係)是我的驅動力。所以,我發現現實和自然的規律——包括我以及一切東西會如何分解、重組——都是美好的。盡管在情感上,對於將與我關心的東西最終分離,我很難接受。


  1.6 理解自然提供的現實教訓


  我發現,理解自然和進化的規律,在很多方麵對我有好處。最重要的是,這會幫助我更有效地應對自己遇到的現實,做出艱難的抉擇。當我開始從理解現實規律的視角看待現實,而不是認為現實不對時,我發現幾乎所有起初看起來“不好”的東西,如雨天、缺點甚至死亡,都是由於我對於自己想要擁有的東西持有先入為主之見。我逐漸意識到,我產生這些最初的反應,是因為我沒有把事物放到大背景下看待,即現實的構造是讓整體實現最優,而不是盡力實現我的願望。


  a.把你的進化最大化。我在前文中提到,人獨特的邏輯、抽象、從更高層次思考的能力,是在大腦皮層的構造中完成的。人類大腦的這些部分比動物更發達,讓我們可以反思自身,引導自己的進化。因為我們能進行有意識的、以記憶為基礎的學習,所以我們能比任何物種都更快、更深入地進化,不僅一代代地進化,而且在自己的一生中進化。


  這種持續地追求學習和改進的動力,讓人類天生地對進步感到快樂,對快速進步感到興奮。盡管大多數人覺得他們是在追求能讓自己快樂的東西(玩具、大房子、金錢、地位等),但這些隻能帶來小的滿足,遠遠無法與進步能給大多數人帶去的長期的滿足感相比。一旦得到我們追求的東西,我們的滿足感通常不會延續。這些東西隻是誘餌。追逐誘餌要求我們必須進化,而且對所有人來說重要的是進化,而不是回報本身。這意味著對大多數人而言,成功就是以盡可能高效的方式拚搏和進化,即迅速認識自身和所處環境,然後通過改變實現進步。


  這是收益遞減規律的自然結果。想想賺錢這件事。一旦錢賺得太多,人從賺錢中得到的邊際收益就會很小或者沒有,這會對人產生負麵影響,這和任何形式的過量是一個道理,如暴飲暴食。如果擁有健康的心智,人們就會開始探索新東西,或者更深入地探索舊東西,並在這個過程中變得更強大。如弗洛伊德所說,“愛與工作是人性的基石”。


  工作不一定是一份職業,不過我認為如果是職業的話,通常要好一些。工作可以是任何會使人進步的長期挑戰。你也許已經猜到了,我相信,對於有意義的工作的需求,與人天生的進步渴望相關。而人際關係是人與他人的自然聯係,它會使人對他人和整個社會有意義。


  b.記住“沒有痛苦就沒有收獲”。我們天生想要進化,而我們追逐的其他東西盡管美好,卻不能維持我們的快樂,這一認識幫助我聚焦於我的目標:不斷進化,為整體進化貢獻綿薄之力。雖然我們不喜歡痛苦,但自然的一切創造都有目的,所以自然讓我們痛苦是有意圖的。那麽意圖是什麽?痛苦讓我們清醒,幫助我們進步。


  c.自然的一項根本法則是,為了贏得力量,人必須努力突破極限,而這是痛苦的。正像卡爾·榮格所說,“人需要困難,這對健康來說是必需的”。但多數人本能地躲避痛苦。不論是鍛煉身體還是曆練頭腦,人都會躲避痛苦,如舉重的痛苦,如沮喪、思想掙紮、尷尬、恥辱的痛苦。當人麵對自身存在缺陷這個嚴酷現實時,這一點就體現得更明顯了。


  1.7 痛苦+反思=進步

  人避免不了痛苦,尤其是在追求雄心勃勃的目標時。信不信由你,如果以正確的態度對待痛苦,感到痛苦就是你的幸運,因為這將提示你尋找解決方案以便繼續前進。如果你能養成一種習慣,麵對精神痛苦時能夠自動地反思痛苦而不是躲避痛苦,你將能夠快速地學習和進化。直麵你的問題、錯誤和弱點導致的痛苦現實,會大幅提高你的效率,我相信,隻要你看到了這種做法的好處,你就不會再用別的做法了。你隻需要把這種做法養成習慣。


  大多數人在痛苦時不願反思,而一旦痛苦消失他們的注意力就會轉移,所以他們難以通過反思得到教益。如果你在痛苦時就能好好反思(這個要求也許太高),這非常好。如果你能記得在痛苦消失後反思,這也很有價值。(我設計了一個“痛苦按鈕”App幫助人們這麽做,我將在附錄中講述它。)

  你麵臨的挑戰將考驗你,強化你。如果你沒有經曆過失敗,就說明你沒有努力突破極限,而如果你不努力突破極限,你就不能最大限度地挖掘自己的潛能。努力突破極限有時失敗有時成功,但都能帶來好處。雖然這種做法不一定適合所有人,但假如適合你的話,你會對此產生依賴,那將是一種美妙的體驗。生活不可避免地會帶給你這樣的考驗,而你願不願意以退為進、從失敗中獲益,取決於你自己。


  如果你選擇在這條常常很痛苦的個人進化之路上拚搏,你將自然而然地不斷“更上一層樓”。當你到達了更高一層的境界,你就會發現,你原來隻是因為境界低才覺得之前包圍著你的那些紛至遝來的東西令人頭疼,但其實並沒有那麽糟。生活中的大多數東西都不過是“同類情況的重演”。你的層次越高,你就越能有效地應對現實,塑造符合你目標的結果。而曾經看起來複雜得不可思議的東西,也會變得簡單。


  a.迎接而非躲避痛苦。如果你不是放任自己,而是養成習慣,總是在一定程度的痛苦中工作,你將更快地進化。事情就是這樣。


  每當你遇到痛苦的東西時,你就處在生活中一個潛在的重要節點:你可以選擇健康並痛苦的事實,也可以選擇不健康但舒適的幻覺。妙處在於,如果你選擇了健康之路,痛苦將很快變成快樂。痛苦就是信號!就像不鍛煉的人開始鍛煉,養成享受痛苦的習慣,從痛苦中學習,將讓人“步入新境界”。


  我所說的“步入新境界”是指,你將喜歡上以下三點:

  ? 找到、接受,並學會如何應對你的弱點;

  ? 更喜歡周圍的人對你坦誠,而不是隱瞞對你的負麵看法;


  ? 展現真實的自我,而不是強行把弱點偽裝成優勢。


  b.接受嚴厲的愛。在我的生活裏,我想給他人尤其是我愛的人最好的東西是,應對現實以實現願望的能力。為了實現增強他們能力的目標,我經常會否定他們的“願望”,因為這樣做將給予他們拚搏的機會,以便他們增強自己的力量,依靠自己實現願望。這在情感上會讓人難以接受,盡管他們在理智上明白,他們需要通過困難體驗增強能力,如果我隻是給他們想要的東西,就會削弱他們,最終導致他們需要更多的幫助。


  當然,大多數人都希望自己沒有缺點。我們接受的各種教育和現實經曆讓我們對自身的缺點感到難堪,並試圖掩蓋缺點。但能夠真實展現自我的人是最快樂的。如果你能以開放的心態看待自身缺點,這將解放你,幫助你更好地應對缺點。我建議你不要為自己的缺點感到羞愧,要明白任何人都有缺點。把缺點擺上桌麵將幫助你戒掉壞習慣,養成好習慣,獲得真正的能力,擁有充足的理由保持樂觀。


  這一創造性適應與提升的進化過程,即不斷尋找、實現和追求更大膽的目標,不僅適用於個人與社會如何前進的問題。它同樣適用於逆境,而逆境是不可避免的。你一生中必定會經曆某個一敗塗地的時刻。你可能工作失敗、家庭失敗、失去親人、遭遇嚴重事故或疾病,或者發現你想象的生活永遠遙不可及。總會有某些厄運找上你。那時,你將深陷痛苦,可能覺得失去了繼續前行的力量。然而,你幾乎總是有這樣的力量——你最終能否成功,取決於你能否認識到這個事實,盡管可能當時看起來不是這樣。


  正是由於這個原因,許多經曆挫折的人,在成功適應挫折後變得和以前一樣快樂,甚至更快樂,盡管當初的挫折似乎是毀滅性的。你的生活質量如何,將取決於你在這些痛苦時刻做出的抉擇。一個人妥善適應的能力越強越好。無論你想實現什麽樣的生活願望,你的適應能力、在個人進化之路上快速有效前進的能力,將決定你能否成功和幸福。如果你做得好,你就能改變自己的心理反應模式,使痛苦成為某種你渴望的東西。


  1.8 考慮後續與再後續的結果


  在認識到自然進化帶來的更高層麵的結果後,我開始發現,如果人們過度重視決策的直接結果而忽視後續和再後續的結果,他們就很難實現目標。這是因為直接結果和後續結果的值得追求性通常是相反的,這會造成決策的重大錯誤。例如,鍛煉的直接結果是痛苦和花費時間,通常被視為不值得追求的,但後續結果是更健康和更具吸引力的形象,這是值得追求的。類似地,好吃的食物往往對你身體不好,反之亦然。


  直接結果經常是誘惑,導致我們失去真正想要的東西,直接結果有時也是障礙。這就好像自然正在對我們進行分類:自然扔給我們各種暗藏玄機、結果有好有壞的選擇,而那些決策時隻考慮直接結果的人會受到懲罰。


  而有的人選擇自己真正想要的東西,頂住誘惑,克服可能妨礙自己實現目標的痛苦,這樣的人擁有成功人生的可能性要大得多。


  1.9 接受結果

  大部分時候,生活讓你做許多決策,給你許多從錯誤中恢複的機會,所以隻要你處理得好,就能擁有美妙的生活。當然,有時某些我們無法控製的因素會嚴重影響我們的生活質量,例如生下來所處的環境、事故與疾病等。但大多數時候,隻要以正確的方式應對,最差的情況也能被扭轉。例如,我的一個朋友在跳進泳池時撞到了頭,導致四肢癱瘓。但他以正確的方式對待這件事,變得和其他人一樣快樂,因為快樂可以通過多種途徑實現。


  我的觀點很簡單:不管在生活中遇到什麽情況,如果你能負起責任,進行良好的決策,而不是抱怨你無法控製的東西,你將更有可能成功並找到幸福。心理學家稱此為擁有“內控點”,各種研究不斷顯示,擁有“內控點”的人比其他人做得更好。


  所以不要為喜不喜歡自己的處境擔憂。生活根本不關心你喜歡什麽。你必須根據自己的願望找到實現願望的途徑,然後鼓起勇氣堅持下去。我將在下一條中向你們展示五步流程,它曾幫助我了解現實和進化。


  1.10 從更高的層次俯視機器

  人類擁有獨特的從更高層次俯視的能力,這不僅適用於理解現實和現實背後的因果關係,也適用於俯視自身和周圍的人。我把這種超越自己和其他人的處境並客觀地俯視處境的能力,稱為“更高層次的思考”。更高層次的思考能讓你學習和影響生活中的各種因果關係,利用這些因果關係得到你想要的結果。


  a.把自己想象成一部在大機器裏運轉的小機器,並明白你有能力改變你的機器以實現更好的結果。你有你的目標。你用來實現目標的方式,我稱為你的機器。它包括設計(必須做的事)和人(由誰來做這些必須做的事)。人包括你和幫助你的人。例如,想象你的目標是軍事目標:從敵人手中奪過一個山頭。你設計的機器可能包含兩名偵察兵、兩名狙擊手、四名步兵,等等。盡管合理的設計必不可少,但這隻是戰鬥的一半。同樣重要的是讓合適的人來執行這些任務。為了完成各自的任務,他們需要不同的特性:偵察兵必須跑得快,狙擊手必須射得準。這樣這部機器才能創造出你追求的結果。


  b.通過比較你實現的結果和你的目標,你就能確定如何改進你的機器。這一評估和改進的過程,與我之前描述的進化過程一模一樣。這意味著要看看如何改進或改變設計或人員,以實現你的目標。用圖形來展示,這個過程就是一個反饋循環,參見下頁圖。


  c.區別作為機器設計者的你和作為機器中工作者的你。對人來說最難做的事情之一是客觀地在自身所處環境(即機器)中看待自身,從而成為機器的設計者和管理者。大多數人一直都把自己看作機器中的工作者。如果你能夠看到這兩種角色之間的區別,並且看到成為自身生活的良好設計者與管理者要比成為機器中的工作者重要得多,你就走到了正確的道路上。想要取得成功,作為設計者和管理者的你必須客觀看待作為工作者的你,不高看自己,也不讓自己承擔不應該承擔的任務。大多數人都是憑情感行動,隻看眼前,而沒有從上述戰略性的視角出發。他們的生活中充滿了沒有方向性的情感體驗,隨波逐流。如果你想在晚年回顧一生時覺得實現了人生願望的話,你就不應該這樣做。


  d.大多數人犯下的最大錯誤是不客觀看待自己以及其他人,這導致他們一次次地栽在自己或其他人的弱點上。這麽做的人不會成功,因為他們固執己見。如果能克服這種傾向,他們就能充分發揮自己的潛能。


  所以更高層次的思考是成功的關鍵。


  e.成功的人能超越自身,客觀看待事物,並管理事物以塑造改變。他們能接受其他人的觀點,而不是固執己見。他們能客觀看待自身(包括自己的長處和弱點)和其他人,從而可以讓正確的人扮演恰當的角色,以實現他們的目標。如果你學會了這麽做,你會發現幾乎沒有你無法實現的成績。你隻需要學習如何麵對自身所處的現實,並把你能利用的所有資源用到極致。例如,假如作為設計者和管理者的你發現,作為工作者的你某件事情做不好,你就應該解雇這個作為工作者的你,找到一個好的替代者,而在此過程中你必須一直作為自身生活的設計者和管理者。如果你發現自己不擅長做什麽,你不應該為此難過,而是應該為發現這一點感到高興,因為知曉這一點並妥善應對,將提升你實現自身願望的可能性。


  如果你發現自己不能把所有事都做到最好,並為此難過的話,你就太幼稚了。沒有人能把一切都做好。你會讓愛因斯坦加入你的籃球隊嗎?如果愛因斯坦運球和投籃做得不好,你會看不起他嗎?他應該為此感到恥辱嗎?想想愛因斯坦會在多少領域無法勝任,再想想即使在那個他獨步全球的領域,他付出了多少努力才變得如此優秀。


  看別人如何苦拚,讓別人看你如何苦拚,會引發各種自我情緒,如同情、憐憫、難堪、憤怒、戒備等。你需要克服這一切,不再把苦拚視為負麵的東西。人一生中最好的機會大多數來自苦拚的經曆。苦拚是對人的創造性和個性的考驗,你應該從這些考驗中挖掘出最大的價值。


  麵對自身缺點,你有4種選擇:

  1.你可以否認缺點(這是大多數人的做法)。


  2.你可以承認缺點並應對缺點,努力把缺點轉化為優勢(能不能成功取決於你的自我改變能力)。


  3.你可以承認缺點並找到繞過缺點的方法。


  4.或者,你可以改變你的目標。


  你如何選擇對你的人生走向至關重要。第一種是最不好的選擇,否認隻會導致你不斷地栽在自己的缺點上,不斷經受痛苦,而不會有其他結果。第二種選擇,承認缺點的同時努力把缺點轉化為優勢,如果能成功的話,這也許是最好的做法。但有些事情你永遠也不會擅長,改變也需要花費很多時間和精力。如果要用一個標準來判斷你是否應該沿著這條路走下去的話,最好的標準是看你要做的事是否符合自己的特性(即你天然具有的各種能力)。第三種選擇,承認缺點的同時努力想辦法繞過去,是最容易、通常也最可行的道路,但這是走的人最少的路。第四種選擇,改變自己的目標,也是一種不錯的選擇,但這需要你有很大的靈活性,能夠克服自己的各種先入之見,努力找到和你匹配的目標並享受新的過程。


  f.在你不擅長的領域請教擅長的其他人,這是一個你無論如何都應該培養的出色技能,這將幫助你建立起安全護欄,避免自己做錯事。


  所有成功的人都善於這麽做。


  g.因為客觀看待自身很困難,所以你需要依賴其他人的意見,以及全部證據。我知道自己的一生也充滿了錯誤,也得到了許多很好的反饋意見。憑借著從更高的層次俯視所有這些證據,我才得以克服我的錯誤,追求我的目標。盡管我已經這樣做了很久,但我依然明白我無法客觀地看待自己,所以我至今仍然很依賴其他人的意見。


  h.如果你的頭腦足夠開放,足夠有決心,你幾乎可以實現任何願望。所以可以肯定的是,我不會勸阻你追求自己設定的目標。同時,我建議你思考你追求的目標是否符合你的特性。不管你的特性是什麽,總是有很多條道路適合你,所以不要固守一條道路。如果一條特定的道路走不通,你隻需要找到另一條適合自己特性的好道路。(在後麵的“理解人與人大不相同”中,你將學到很多關於如何識別自身特性的知識。)

  但大多數人缺乏勇氣克服自身弱點,也缺乏勇氣做出這一改變所要求的不容易做出的抉擇。歸根到底,這可以總結為以下5項抉擇:

  1. 不要混淆你的願望和事實。


  2. 不要為自身形象擔心,隻需關心能不能實現你的目標。


  3. 不要過於重視直接結果而忽視後續、再後續的結果。


  4. 不要讓痛苦妨礙進步。


  5. 不要把不好的結果歸咎於任何人,從自己身上找原因。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