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前言
我從一名投資者的視角建立了本書中的模型。作為投資者,我的視角與大多數經濟學家和決策者都不同,因為我通過資本市場押注經濟變化(資本市場反映實體經濟的變化),這促使我關注推動資本運動的相對價值和流動,而資本運動反過來推動了這些周期。作為全球宏觀投資者,在努力應對經濟和市場的變化時,我發現沒什麽比判斷錯誤所帶來的痛苦和判斷正確所帶來的喜悅更能為我們提供現實的經驗和教訓,這些經驗和教訓都是經濟學教科書無法提供的。
麵對從未經曆過的事件,我曾一次又一次遭受打擊,因此痛下決心,要超越個人經曆,深入研究曆史上經濟和市場的發展,進行虛擬實踐,就如同我親身經曆那些曆史事件一樣,假設自己的投資活動與事件同步展開,做決策時並不知道事件未來的走勢。我以時間為序,詳盡研究各類曆史事件,逐日逐月地追蹤事件的發展。我的視角不再為個人的直接經曆所限,從而變得更為廣泛、更為深刻。從個人角度看,我經曆了1966—1971年國際貨幣體係(“布雷頓森林體係”)的削弱和最終崩潰,美國20世紀70年代的通脹泡沫和1978—1982年的泡沫破裂,拉丁美洲國家20世紀80年代的通脹性蕭條,日本20世紀80年代後期的泡沫經濟和1988—1991年的泡沫破裂,導致2000年科技泡沫破裂的全球債務泡沫,以及2008年的債務大危機。而通過研究曆史,我體驗了5世紀西羅馬帝國的崩潰,1789年美國的債務重組,20世紀20年代德國魏瑪共和國的惡性通脹,1930—1945年席卷許多國家的大蕭條和世界戰爭,以及許多其他危機。
出於強烈的好奇心,也為了成功應對未來的危機,我必須了解危機的運作方式。因此,我著手研究危機背後的因果關係。我仔細鑽研各種經濟現象(例如經濟周期、債務周期)的大量案例,找出每種經濟現象的內在特征,完善對現象背後的因果關係的設想和研究,建立每一種現象的典型模型,例如典型經濟周期、典型債務周期、典型通縮性去杠杆化、典型通脹性去杠杆化等。針對同一種類型的經濟現象,我記錄下每個案例的差異(例如,每個經濟周期與典型經濟周期的差異),分析導致差異的原因。通過把這些模型拚接在一起,我對所有案例有了簡化而深刻的理解。我看到的並不是大量的單一事件,而是類似的事件一遍又一遍地發生,事件之間的相似度越來越高,仿佛一位經驗豐富的醫生每天看到不同的病例,但他知道這些病例與之前看到的並無本質差別。
在橋水諸多優秀的合作夥伴的幫助下,我完成了對債務危機的研究,開發了相應的模型。有了這個模型,我們就可以更好地應對史無前例的經濟風暴,就像一個對過去100年間所發生的洪水或瘟疫有深入研究的人,可以更好地識別此類災害來臨前的信號,從而做好充分的準備應對災害。在理解危機的基礎上,橋水打造了計算機決策係統,詳細列出了在每種可能發生的情況下我們的應對之策。這一方法極大地改善了橋水的業績。例如,2008年,全球遭遇了1929—1932年以來最為嚴重的金融危機,但早在此次金融危機爆發前8年,橋水就已經設計打造了“蕭條計量指標”,就是為了應對類似2007—2008年的事態的發展。因此,在絕大多數人因此次金融危機而遭受嚴重虧損時,橋水卻實現了可觀的盈利。
在本書中,我不會詳細介紹橋水的決策係統,但將分享以下內容:(1)我的典型債務大周期模型;(2)針對三個標誌性案例的詳盡研究(2007—2011年的美國,其中包括“大衰退”;1928—1937年的美國,其中包括通縮性蕭條;1918—1924年的德國,其中包括通脹性蕭條);(3)針對48個案例的研究綱要,其中包括過去100年間發生的主要債務危機。 注釋標題 在第三部分開頭有一個經濟術語表。若想大致了解本研究中涉及的諸多概念,推薦我的30分鍾動畫視頻《經濟機器是怎樣運行的》。 我保證,如果你能潛心學習並理解這三個部分的內容,你將會從全新的視角理解債務危機。
對我來說,每天觀察經濟和市場(或者其他任何事件的演變),就像麵對一場不斷變化的暴風雪,有數以百萬計的線索和信息撲麵而來,而我必須綜合處理這些線索和信息,並妥善應對。日常應對危機與係統性分析危機存在差別,這一差別體現在本書的第一部分(內容最係統、最典型)、第二部分(對危機案例進行了詳盡的介紹)和第三部分(以圖的形式展示48個案例)。通過對比這三個部分的差別,我們可以發現,書中所有危機案例的演變模式和典型危機在本質上是相同的,但也存在差異,這就促使你思考產生差異的原因以及如何去解釋這些差異,進而加深自己的理解。這樣,當下一次危機出現時,你將做好更充足的應對準備。
要明確的是,我理解不同的人有不同的觀點,我的觀點隻是其中之一。我們各自提出觀點,並就問題展開辯論,以加深我們對問題的理解。這就是我分享債務危機研究成果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