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4章 一計滅三鳥,得天下三州!
第114章一計滅三鳥,得天下三州!
劉雲既然已走,朝中眾臣亦無異議,遷都於許都之時,便就此定下。
曹操內心竊喜不已,待到了許都,一切還不是任由他說了算?
屆時便罷了劉雲的官爵,又讓獻帝下詔,使各諸侯討伐。
那麽便大事可定了。
劉雲回到營寨中之後,便將今日之事,俱與孫堅等人說畢。
於是,孫堅勸道。
“主公,既然那小皇帝不知好歹,不如我們撤兵回江東去吧。”
“任他曹操劫持,江東如今已經日漸穩固,尚有袁術等人覬覦。”
“再則,曹操必非久居人臣之人,到時我們吞並荊州,再取上將兵臨曹操的基業。”
周瑜也是說道。
“主公,孫將軍所言甚是,呂布尚在徐州,若無主公在江東威懾。”
“隻怕此人早晚必將心變,如今朝廷之事,既在曹操之手。”
“已成定局,業實難圖,若率兵攻之,倘不能一舉拿下,必成久戰。”
“而兗州距離洛陽亦進,後勤補給可以迅速抵達。”
“主公基業都在江東,支援尚需經過荊州,若被袁術於半路截之,斷我後路。”
“則勢必危急,縱有千軍萬馬,亦非對手。”
聽到周瑜的分析,劉雲當即便了然,便讓孫堅等人下去準備,欲還江東。
這邊,曹操聽說劉雲已有撤軍之意,心下更是大喜。
遂迎著獻帝,引軍在左右護送,徑往許都而去。
楊奉,韓暹得知,便引軍來追。曹操令許褚迎敵,又差滿寵秘密前往楊奉軍中,策反徐晃。
徐晃果然降了曹操,於是楊奉,韓暹都被曹操殺敗,手下軍士盡皆逃亡。
楊奉,韓暹亦亡命往南陽而去投袁術了。
劉雲見獻帝最終果然還是隨曹操往許都而去,不禁長歎一聲。
亦引軍回江東去了。
自此,曹操聲威大震,天子百官俱到許都,曹操便給手下將士,盡皆加官晉爵,不在話下。
曹操又從程昱之計,向獻帝進言罷黜劉雲吳王之位,奪其驃騎將軍之職。
獻帝心下複疑,遂隻免了劉雲驃騎將軍職位,升曹操為大將軍,武平侯。
至於吳王之位,獻帝亦知劉雲外江東聲勢浩大,也不敢過於將之得罪,遂作免。
曹操也沒有過於強逼,畢竟劉雲的吳王,各地諸侯,也大多不認。
免不免影響不大,也就是個名聲而已,畢竟揚,徐二州還在劉雲的手裏。
這些才是實打實的。
曹操自此盡將豫州也盡收於手,前豫州刺史孔伷病死,郭貢擔任豫州刺史後,又被荀彧勸降。
於是,曹操見大事已定,朝中事務,無論大小,都須過問於他。
便又想率兵攻打徐州,以報父仇。
因此,荀彧獻計說道。
“南陽袁術,曾與劉雲頗有怨係。”
“如今明公可遣使一人,往南陽向袁術處去,隻說劉雲欲吞並南陽,剿滅袁氏。”
“再言明公欲相助袁術,共分揚,徐二州,袁術必然中計,將率南陽之眾,侵犯江東。”
“劉雲勢必率軍反擊,明公再遣密使往徐州見呂布。”
“呂布其人,好利忘義,明公以高官厚祿許之,又令天子下詔,盡赦其罪。”
“呂布或感激,或謀利,必起兵於徐州造反。”
“明公可作壁上觀,靜觀其變,若三方盡傷,公可盡起兵馬,逐一擊破。”
“若誰勢微,公再以兵助弱勢一方,待吞並一人,再圖另一人。”
“如此,不僅能圖得徐州,還能奪取揚州,剿滅劉雲所有勢力。”
“又除袁術這一大敵,收複南陽,荊州劉表不過附庸而已,屆時必俯首稱臣!”
“一計滅三鳥,得天下三州,則天下之間還有誰是明公的對手?”
曹操聞言大喜,遂用了荀彧之計,遣使往南陽袁術處而去。
袁術聞劉雲欲興兵將他吞並,覆滅袁氏,不由大怒,曹操有許諾共同出兵,攻打劉雲,共分二州。
袁術欣然同意,便讓上將紀靈,起十萬兵馬,先往徐州殺去。
曹操收到回信,見袁術果然中計,便又遣使前往徐州,準備密謀呂布造反。
一麵又遣夏侯惇,曹洪共領十萬兵馬,隻在沛縣安營紮寨,也不攻打,隻是等待。
卻說呂布,聞許都來使,於是急忙接見。
來使據說曹操之意,呂布心下大喜,正要答應,忽然想起劉雲之前的話,心下不由一驚。
陳宮也聞訊而來,得知使者來意之後,便向呂布說道。
“如今我們已經降了吳王,若是再反,則天下真無你的容身之地了!”
“這段時間我是怎麽教你的?如此反複無常,必無人可敢信服於你!”
“那曹操,乃是一世奸雄,如今奉天子以令諸侯,他的話不可信!”
“再說,你若真反了吳王,必死無葬身之地!曹操定不能相容!如此不過是曹操之計而已。”
“欲借你之力,吞並徐州,並揚州二地,甚至還想就此除掉吳王以及袁術。”
“若吳王被曹操所除,你亦離死不遠了!”
“況我觀吳王,乃天下真正的英雄豪傑,隱隱有天子之氣!必能逢凶化吉。”
“曹操,袁術,袁紹之流,日後必定不是他的對手!”
“奉先莫要聽信曹操之言,以致自誤!”
陳宮的一席話,直說的呂布汗流浹背,不能言語。
若果真如此,他險些誤中曹操之計了!
旋即呂布大怒,嗬斥使者道。
“曹阿瞞竟敢欺我!遣你這小人來唆使我!”
使者臉色溘然蒼白,被呂布拔劍一劍梟首!
當下,呂布又割下使者的頭顱,同陳宮徑往徐州郡府而去。
將頭顱獻到劉備與盧植的麵前,盧植慌忙驚問此是何人首級。
陳宮應道。
“這是曹賊從許都派來的使者,欲說奉先於徐州造反。”
“袁術再外攻打,曹賊坐山觀虎鬥,收取漁翁之利,被奉先怒而斬了。”
“還請劉府君和盧尚書明鑒。”
盧植和劉備聞言大驚,當下急忙修書一封,讓糜竺快馬加急送往丹陽。
糜竺知軍情緊要,當下不敢耽誤,也不收拾行李,隻帶了些許幹糧,便騎馬往丹陽而去。
在九江郡得邊讓相助,送船渡江,曆經十餘日,這才到了丹陽境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