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2章 收徒
戲團的團長在小醜們演出後上台講話了:“今天我們這裏有一個小驚喜要給大家,驚喜是什麽呢,有請嚴熾同學上台。”
六斤聽到台上的人叫自己的名字,頓時一呆,眼睛看向嚴小南,嚴小南心裏有數了,大概是大伯母的那位朋友到了,他們要現場聽六斤唱戲:“六斤,你好好唱,唱得好肯定有驚喜。”
六斤從小到大最聽的就是嚴小南的話了:“姑姑放心,我一定好好唱。”
十三四歲的六斤由於營養好,身高已經接近一米六七了,站在台上如同一個高中生,邊上的琴師問六斤唱啥,六斤想到奶喜歡聽紅燈記,所以選擇了《光輝照兒永向前》。
琴聲一響,六斤那嘹亮的聲音響徹整個戲院,觀眾們都驚訝的站了起來,這個是他們的台柱嗎,唱得真好,連台下的負責人都差點控製不住自己要站起來,被薛瑛給拉住了。
負責人全神貫注的看著六斤,這個孩子長得好,唱的好,特別是那聲爹爹啊的唱腔,感心動耳,回腸傷氣,負責人握緊了拳頭,對薛瑛道:“這個孩子我親自教。”
負責人姓譚,出生梨園世家,現任京劇學院院長,對京劇可是造詣頗深,如果六斤有他的親自教導,那以後的成就,不就是指日可待了嘛。
薛瑛喜滋滋的連連點頭,眼珠一轉:“老譚啊,要不你在我兒子結婚的那天收徒吧。”
老譚笑眯眯的答應了,雙喜臨門,好寓意。
等六斤下來,老譚搶在嚴奶奶的前麵拉住六斤:“我姓譚,想收你做徒弟,你可願意。”
六斤皺起了眉頭:“你是誰啊,我不認識你如何拜你為師。”
老譚知道自己孟浪了,連忙解釋:“你大伯奶奶把你介紹給了我,我是京劇學院的院長,這是我的工作證,你看看。”
六斤接過工作證,然後遞給了嚴小南,嚴小南仔細一看,還真是院長呢,那大紅的鋼印可做不了假,連忙對東南使了個眼色,東南跑過來推著六斤上前:“拜見譚先生,我家的嚴熾就交給您了,麻煩您多費心了。”
“你就是嚴熾的爸爸嚴東南吧,你真了不起,自己是個大學老師,卻同意兒子學京劇,就憑這個,我也得好好的教。”譚院長尊重文化人。
東南不好意思了:“哪裏哪裏,京劇可是國粹,一定要發揚光大才行。”
譚院長深以為然,如果天下的父母都是嚴東南這樣的思想就好了。
薛瑛跑了上去:“娘,他就是我的朋友老譚,老譚親自教六斤,就在愛黨結婚的那天拜師,雙喜臨門,你看可好。”
嚴奶奶可不認識老譚小譚的,但她知道院長是個大官,肯定比村長大多了,六斤能成為大官的弟子,還是要謝謝大媳婦的,雖然六斤本身也很出色,但沒有引路人可不行。
雪梅激動的眼淚快要流出來了,六斤以後就是妥妥的京城人了,感謝南南,感謝大伯母,讓六斤以後有了一個好前程。
湯小玲恨恨的白了五斤半一眼,不爭氣的東西,五斤半嚇得躲在西南的邊上,不敢出聲,西南有些惱怒,孩子不喜歡這個你硬逼著上也不會有成就的,你這是何苦來哉。
嚴小強興奮的跑到了譚院長的麵前:“譚院長你好,我是六斤的爺爺,這個孩子以後在京城就是我負責了。”
譚院長禮貌的點頭:“六斤爺爺,我們學校的孩子是要住校的,一個禮拜可以回家一次,還有所有的生活用品和吃飯都是我們學校負責,每個月還有十塊錢的補助。”
雪梅一聽大喜,原本擔憂的心也放了下來,自己可不希望爹娘和奶奶再為六斤出錢了,太不像話了,現在六斤能夠有補貼,吃飯穿衣也不愁,多好啊。
後麵的那些觀眾也沸騰了,戲劇學院的福利這麽好啊,那看看誰家的孩子也去考一考,萬一考進了就是吃公飯的人了啊。
團長得知這個孩子被自己的上司收徒了,原本自己想收六斤為徒的想法已經徹底熄滅,跟上司搶人,膽子肥了是吧,思路一轉變,人就跑上了台:“祝賀我們的院長收了一個好徒弟,現在我們慶祝一下,來來來,鑼鼓給我敲起來,掌聲給我響起來。”
鑼鼓聲咚嗆咚嗆的敲了起來,雷鳴般的掌聲也響了起來,群眾的眼睛是雪亮的,這個孩子就該是院長特收,多好的苗子啊。
六斤站在嚴小南的身邊,對掌聲和鑼鼓聲充耳不聞,心裏眼裏都是姑姑,如果沒有姑姑慧眼識人才,自己也沒有今天,仍然是縣城老師眼裏的熊孩子。
譚院長已經跟東南約好,明天就帶六斤去戲劇學院報到,至於材料戶口啥的,到時候自有人會跟他聯係,嚴東南連忙將自己學校辦公室的電話留給了譚院長,譚院長也將自己辦公室的電話抄寫給了東南,方便以後聯係。
六斤還沒有正式入學,但他的名字已經讓在場的觀眾記在了心裏,嚴熾,將來弄不好又是一代名角,現在得跟他搞好關係,套套近乎,萬一他出名了,也有個吹牛的資本啊。
散場的時候,很多觀眾明的暗的跟著六斤,想知道他住在哪裏,被及時趕回來的保國給阻隔,但那輛大卡司卻落在了眾人的視線裏,原來還是個軍官家屬啊,怪不得這麽優秀,還是不要跟了。
湯小玲羨慕的看著六斤道:“六斤啊,以後你得多照顧照顧你弟弟啊,弟弟可是從小就跟著你身後跑的啊。”
嚴小南皺眉,這個二嫂咋回事,幹嘛要把自己兒子定位定得這麽低,跟著人跑有啥好的啊,五斤半喜歡做木工,幹嘛一定要讓他去唱戲,要知道唱不好的人隻能坐冷板凳,還不如做木工呢。
西南白了湯小玲一眼,決定晚上回房間好好跟她談談,現在家具廠的生意已經沒有以前好了,原來的存貨因為式樣老舊,新結婚的那些年輕人已經看不上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