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章 蛋糕做大
上一章我們說到中小股東其實隻關心公司賺不賺錢,不關心公司目前的業務未來究竟要如何發展。
這個觀點其實有些偏頗了,特別針對中小股東,在上雪看來,別說中小股東了,就連大股東都不見得會關心公司的業務究竟應該如何做大。
比如美國教授退休基金會,這個基金會持有約1600家公司的股票,它的投資總之就是全市場配置,要的就是個市場平均收益。
這種基金會作為大股東肯定不會像巴菲特那樣用心去關注每個公司的業績和治理結構,他們不僅不會為公司物色優秀的管理層,甚至連現有管理層的名字都不一定叫得全,因為基金會的持倉足夠分散,所以他們對於單家公司的發展情況也就不太關心了。
在美國,此類機構非常多。
全球排名前25名的大公司中,其股東基本都是相同的25家機構,而這其實不是美國獨有的現象,在國內其實也差不多。
行外人應該絕對想不到你們熟悉的騰訊、京東、攜程、美團、滴滴、去哪兒、愛奇藝、智聯招聘、蔚來汽車、Airbnb、Uber、美的、中通快遞、百麗國際、普洛斯(GLP)、藍月亮、孩子王、江小白、良品鋪子、公牛、百濟神州、藥明康德和甘李藥業等等,幕後的股東全都有一家公司的身影:高瓴資本。
高瓴資本對於一些頭部公司的幫助肯定是非常大的,沒有高瓴,上雪很難想象京東和美團能入住微信九宮格,上麵那些企業其實隻不過是高瓴投資的成功案例而已,沒成功的就太多了,這就是風險投資的本質。
上雪在《經城之雁子穀》說過,我們對於風險投資中的風險應該怎麽理解。
風險,意味著我們大部分的投資都會失敗。
高瓴投了100家公司,隻要有四五家公司跑出來,就可以彌補另外九十多家公司的虧損,故高瓴無論精力多充沛,也不可能做到像巴菲特那樣守著幾家公司重倉然後慢慢去幹預人家的公司治理,全程盡心盡力地扶持,對於大型風險投資機構而言,能夠不中途賣掉標的公司全程陪跑就已經不錯了。
所以我們作為公司股東,最靠譜的方式還是找個優秀的管理層經營公司,而不是把希望寄托於其他股東身上,專業的事兒還是交給專業且有心力的人全身心去替我們做。
不過上雪認為如果公司有個實力強大的股東,那肯定能為我們公司的運作保駕護航。
我們就再拿高瓴舉例。
前天互聯網行業爆出來了一個不遜於明星出軌的大瓜,竟是騰訊居然拿京東的股票給投資者分紅,分完之後騰訊對京東的持股比例由17%下降到2.3%,不再是京東的第一大股東,且騰訊總裁劉熾平野退出了京東的董事會。
本來分紅是個很正常的現象,但騰訊奇葩就奇葩在它不是拿現金分,也不是拿自家的股權分,而是拿別人家的股權分,分了之後騰訊少了個不賺錢的兒子,而京東則少了一個有錢的爸爸,所以京東股價當天立刻跌了7%,而騰訊的股價則逆市上漲了4%。
投資者都不傻,市場對於這次分家心裏跟明鏡似的。
那麽問題來了,騰訊到底為啥要減持京東?是不打算拉攏京東對抗阿裏了麽?後麵會不會為了響應反壟斷,繼續減持美團和拚多多?
上雪認為不是完全沒有可能,因為互聯網市場一家獨大其實對於創業者來說並不友好,似乎還沒做大就要被巨頭砍掉了或者收購了,所以如果我們要讓更多的人富起來,一起把蛋糕做大,就不能允許這些頭部公司老是抱團。
全國人民一起把蛋糕做大需要走出國門去賺老外的錢,而不是你騰訊係公司拉攏京東、美團和拚多多三路大軍圍剿阿裏搞內耗,共同富裕要的是外擴,不是內卷。
那麽是不是騰訊減持了京東,未來還要減持美團,從此互聯網的格局就會改變?
那大家也是想多了,不要忘了騰訊的股東是高瓴,京東的股東也是高瓴,美團的股東還是高瓴,隻要有高瓴這個幕後大佬在,這些神仙兒子們就別想互相掐架,微信九宮格裏的那些公司即便在股權上與騰訊沒多大關聯,但是該微信流量扶持的還是會繼續扶持。
京東和拚多多就算不依附騰訊,自己也還是會跟阿裏死磕到底的,所以其實互聯網的競爭格局並沒有改變,原來怎麽玩現在還是怎麽玩,隻是抱團抱得沒有這麽明顯而已。
寫到這裏估計有小夥伴會問了,如果騰訊係大軍解體了,不是會利好阿裏麽?
這個估計也不是,人家明著不抱團不代表暗地裏不抱團,該相互合作還是相互合作,九宮格沒動其實啥都沒變,再加上一條法規政策實施下來總要一碗水端平,騰訊係不抱團了阿裏係那邊也勢必要陸續減持一些公司,阿裏投的公司那也是不計其數,接下來它減持誰我們就拭目以待了。
但無論這些公司怎麽調整,中國互聯網的未來我們還是要堅定看好,我國的幾乎所有實體經濟還需要互聯網賦能,幾億人需要互聯網提供靈活就業,信息高速時代需要互聯網作為重要的平台和傳導樞紐,何況未來還有元宇宙,還有自動駕駛全民普及之後車載時間釋放出的萬億級別的市場,所以互聯網這塊蛋糕一定是要越做越大的、越做越好的。
這個層次上雪看得到,高瓴資本肯定也看得到,相信它能做好大股東應該扮演的角色。
綜上所述,公司的共同大股東其實在戰略層麵上是非常重要的,我們應該將其放到與優秀管理層同樣重要的位置去看待。
那麽下一個問題來了,股東畢竟是股東,時間精力和專業度都有限,如果我們不能讓股東過多幹預公司決策,必須得聘請優秀的管理者,那當這個管理者的個人利益與股東利益發生衝突的時候我們應該怎麽辦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