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6章 公賊馮寧
“太師小心。”
看到了蔡太師這個樣子之後馮寧說道。
“無妨,水撒了或許還能扶起來,但是人心一旦散了或許就真的扶不起來了,年輕人好自為之吧,這也是我給你說的最後一句話了,當然你也能不聽。”
蔡荊擺了擺手,似乎是對於馮寧的好意並沒有領情的意思,也或者說有其他方麵的考量吧。
望著蔡荊遠去的背影,馮寧喝了一口茶,茶是上好的茶不假,但是馮寧卻喝不出來任何的味道。
自己做的事情究竟是不是正確的?突然間一直堅持自己立場的馮寧在這一刻陷入到了沉思之中,蔡荊的話自己不相信,因為蔡荊是自己的對頭,李綱的話可以不相信,因為李綱也是人,但是歸根結底人們都反對的一件事情自己堅持下來那麽結果真的如同陳賓一樣了。
陳賓的落魄自己是看到的,陳賓或許還沒有觸及到天下士人的根本利益,但是自己如今碰觸的是天下士人的根本利益之一,如果自己失敗,那麽自己的下場比較起來陳賓將會是更慘,陳賓起碼能保住性命,自己或許是性命難保。
回想自己穿越到這個世界之中的初心是什麽?很簡單,那就是簡簡單單的做一個富家翁,如今隨著身份和地位的變化,自己的心態也是出現了很大的變化,這些變化都是肉眼能夠看到的,自己的道路也是未知的,顯然馮寧不知道這條道路究竟會把自己引到什麽地方。
家中的許婉兒早已經給自己準備好了吃食,許婉兒對待自己還是一如既往的好,這一刻馮寧忘記了外麵的那些爭鬥,忘記了朝廷之中的爾虞吾詐,若是時間能夠永遠的停留在這一刻那應當是一個多麽美好的事情。
但或許這不過是馮寧一個一廂情願的想法罷了,時間一去不複還,時間終究不會隨著一個人的希望而停留的,錢判官顯然還是被皇帝判決了一個秋後問斬,朝廷的大臣午門哭訴顯然這次並沒有撼動人家皇帝的內心,天下的讀書人聞之這件事情之後也是吧矛頭直接指向了馮寧。
馮寧這個人一瞬間成為了天下讀書人攻擊的靶子,蔡太師曾經享受過這樣的殊榮,但是很顯然人家蔡太師並不畏懼這些讀書人,所謂的讀書人不過是沒有權利的學子而已,人家蔡荊貴為宰相又如何的能畏懼一群布衣之人呢?
讀書人們也是知道蔡荊有宰相的身份,罵狠了未來做官人家蔡荊使絆子自己真的就是死無葬身之地了,自然對於蔡荊的批評相對而言還是比較的文雅,但是對於馮寧人家讀書人就不是那麽客氣了,不管從名氣上麵還是從官位上麵馮寧都是寂寂無聞的一個人。
用一句很不客氣的話來說,那就是就馮寧還配做一個奸臣?讀書人的嘴也是相當的離開,正所謂讀書人的筆杆子也是殺人的刀,一時之間謾罵馮寧的文章滿天飛。
馮寧這次竟然顯得出奇的安靜,對於外界的文章馮寧並不是沒有看,而是看了,而且看的還是相當的仔細,甚至如果遇上了比較不錯的文章馮寧還是加以批注,隻不過反擊卻並沒有開始。
當然馮寧這樣的舉動也是被人家讀書人看成了害怕的表現,每日馮寧居住的地方都有大量的讀書人圍觀,汴京作為王化之地,自然讀書人的數量也是相當的多,但是讓他們失望的事情就是連續幾天的時間人家馮寧都絲毫沒有露麵,這讓這群人感覺到了有力氣沒地方用。
周壽乃是合肥府鼎鼎大名的才子,周家的家世在合肥府也是相當的顯赫,正兒八經的官宦門第,網上查自己的父親祖父甚至是遠祖都是出過不少的朝廷高官,周壽從小也是有這神童的美譽,三歲習文五歲做詩,如今不過是弱冠的年齡就已經是高中舉人,這次的會試不出意外的話中一個進士應當是十拿九穩的事情。
周壽和很多家族出身的子弟一般,對於很多的事情都是很敏感的,畢竟家族在其身上投入了很多的資源,本來到京城周壽就是焦點人物,如今朝廷出了這樣的奸臣,顯然周壽認為這是自己露臉的一次好機會,畢竟馮寧不過是區區的五品官,料想自己出頭馮寧也不能把自己如何。
況且自己的叔父還是工部侍郎,顯然還有這一層關係兜底的周壽成為了一群南方讀書人的代言人,每日撰寫的各種辱罵馮寧的文章幾乎都是出自周壽的筆下,本以為自己能輕而易舉的激怒人家馮寧,但是很遺憾的馮寧如同是烏龜一般的躲在裏邊不出來。
曾經有人起哄說是衝進去,但是周壽很明智的拒絕了這些人的要求,要文鬥不要武鬥,文鬥的話就算是皇帝也是沒有理由能抓捕自己,畢竟文朝的輿論到現在為止依舊還是很開放,但一旦上層到了衝擊官員府邸的話那麽就是違反了文朝的律法,二者相權肯定選擇前者。
馮寧真的是害怕了?顯然在人家馮寧的字典裏邊或許真的不知道害怕這兩個字如何的書寫,馮寧其實實在等,等一個自己出手的時機。
想來自己一個人出手對抗天下的讀書人,哪怕是自己的口才再好,自己的筆鋒在犀利,但是很顯然在天下讀書人的麵前自己這些都不夠看的,馮寧等待著陳賓的來到,等待著一種能改變社會輿論的東西。
任何的改變依靠個人的力量都是有限的,除非是發動整個社會上麵的力量才能行程一種巨大的反衝力,馮寧等待的就是社會上麵的輿論的反轉,輿論若是不反轉的話那麽馮寧是不會選擇出門的,畢竟相比較起來馮寧愛惜自己的聲明,蔡荊的話馮寧聽到心中去了,畢竟讀書人狠起來還是很可怕的。
隻不過不知道人家蔡荊知道馮寧聽進去了自己說的這句話之後內心之中應當是高興呀還是應當是悲哀,想想人家蔡荊說的話也是不少,為什麽就這一句不好的話讓馮寧銘記於心了呢?
當然這幾天的時間人家李綱也並沒有萬全放棄馮寧,表麵上李綱迫於壓力也是不敢和馮寧光明正大的來往,但是暗地之中卻也是在讀書人中為了馮寧周旋,李綱在士人之中威望還是很大的,雖說周旋的效果並不是很好,但是確實也是起到了一些作用。
李綱或許是沒有破而後立的決心,但是朝廷的弊病李綱也是能夠發現,坐下來思考之後雖然開了這個頭有可能造成未來派係鬥爭更加的激烈,但是卻也未必不是意見好事情,因為有的時候對於不服從命令的人物理上麵的消滅遠遠比精神上麵的消滅更加的容易。
文朝數百年的曆史上麵其實不缺乏改革家,但是成功的幾乎是沒有一個人,失敗的原因無外乎就是對手的反彈,而對手之所以反彈完全就是因為沒有一方能夠把對方連根拔起,這樣一來才給了對方一個強勢反彈的機會。
況且寬和對待天下讀書人的態度如今也是造成了嚴重的社會問題,天下的讀書人越來越多了,但是很遺憾的是天下的官職並沒有變得多起來,文朝社會內部也是越來越內卷的嚴重了起來,開國時分或許是五六個讀書人麵對著十多個官職,但是現在確實二三十個讀書人麵對著一個官職,官位的增加完全的跟不上人家讀書人增加的速度。
再加上文朝官員本身的俸祿就是高,讀書人的增多,官位隻能變相的增多了,如此一來朝廷的無用的花費也是在日益的挑高,太祖年間官員的薪俸僅僅占據過國家稅賦的很少一部分,但是如今官員薪俸這一項就要花費掉朝廷稅賦的三成以上,可以說這絕對是一個驚人的數目。
改革改的是什麽?李綱很清楚,改革就是要革一些人的根本利益,而這些人是什麽人?顯然最容易動也是最難動的或許就是那群讀書人,畢竟讀書人很大的情況之下話語權相對其他的還是比較弱。
朝廷的困哪和困頓外麵的那群讀書人有幾個清楚的?李綱真的不知道,甚至天下無數的讀書人在這件事情上麵都是揣著明白裝糊塗,畢竟誰都不希望自己的利益受到損失。
“恩師,外麵又來了幾個太學的學生,說是希望恩師給陛下進言。”
這幾日的時間李綱已經找到了一波又一波太學的學生,這群學生的目的很明顯,那就是希望他們尊敬的李綱李大人能夠和馮寧斷絕一切的關係,並且對於皇帝進言除掉馮寧。
李綱擺了擺手,這件事情上麵李綱顯然不想去管任何的事情了,順其自然的發展不是一個很好的選擇嗎?太學的那群人別看聽起來身份高貴,但是比較起來不過是一群國子監的讀書人而已,他們的意見就算是自己遞交上去皇帝也不會有任何的回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