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0章 我想不通
於琦剛剛踏足江北,就收到了一個好消息。
李通跟徐盛在樅陽口登陸之後,是遇到了劉勳留守軍隊的抵抗的,在擊敗了劉勳的留守軍隊,他們這才占據了樅陽口。
占據樅陽口之後,在隨後對俘虜的辨別中,他們發現了一個大人物,乃是淮南名士、漢室宗親,在劉勳帳下擔任主簿之職的劉曄劉子揚。
“可是被許子將稱之為‘有王佐之才’的淮南劉子揚?”
聽到徐盛李通的匯報,於琦還沒說話呢,跟隨於琦一道踏上江北土地的徐庶就急衝衝的追問起來,看他那樣子,比於琦還要急切。
徐盛跟李通被徐庶這幅急切的樣子搞的有點不知所措,相互看了看,這才說道:“確實是淮南人劉子揚,是不是許劭說的‘王佐之才’就不知道了。”
“那就是了,”徐庶轉頭熱切的望向於琦,抓著於琦的胳膊道:“主公,我以前就聽說過這個劉曄,其人少有才名,有勇有謀,子將先生過淮南的時候,曾點評他為‘王佐之才’,此乃大才啊,主公切不可錯過。”
“既然已經俘虜了他,主公可不能再怠慢了這等賢才,當親往招攬。”
於琦不禁側目:徐庶勸自己前去招攬劉曄的樣子,跟攆著夫君納小妾的大婦簡直一模一樣啊。
這麽賢惠的嗎?
雖然徐庶催著於琦前去招攬劉曄的樣子很急切,但是於琦並沒有如徐庶期盼的那般去俘虜營找劉曄,而是先拉著徐盛跟李通的胳膊關切了一番,尤其是李通,跟李通詳細詢問了一番丹陽那邊的情況。
跟豫章這邊戰亂連連不同,丹陽北部竟陷入了一種詭異的瓶頸期:從八月初是儀圍困秣陵城以來,已經過去了將近兩個月,讓於琦奇怪的是,孫策跟周瑜麵對被困在秣陵城中的叔叔竟然無動於衷?一點表示也沒有?
陰謀!肯定有陰謀!
於琦心中湧起一陣強烈的不安:孫策跟周瑜可不是那種坐以待斃的人,而且還是這個時代中最頂尖的那批人才之二,他們肯定在醞釀什麽大招,自己必須盡快結束廬江的戰事,不管是返回南昌坐鎮也好,還是支援丹陽也好,都要留有餘力。
一念至此,於琦心中的緊迫感就更強烈了,當即以徐盛為先鋒,向北進攻舒縣,又以朱桓為偏將,奪取居巢——說起這個居巢,於琦就疑惑,從名字來看居巢縣應該靠近巢湖啊,結果跟巢湖半點邊都不搭。
吩咐完了之後,於琦這才帶領徐庶前去俘虜營。
按照李通跟徐盛的說法,留守樅陽口的劉勳部將士抵抗意誌甚是薄弱,他們幾乎沒遭遇像樣的抵抗就拿下了樅陽口,所以此地的兩千多劉勳部將士都成了俘虜。
來到俘虜營,眼前的光景不禁讓於琦歎為觀止:一大幫被卸了盔甲武器的淮南漢子,身上僅著麻衣,擁擠在向陽背風的地方肆無忌憚的曬著太陽——摳腳丫、抓虱子、談天說地,就是沒有一點身為俘虜的自覺。
我長這麽大就沒見過這麽囂張的人!
“咳咳”,於琦咳嗽兩聲,終於引起了這些家夥的注目,於琦也不為難他們,抱拳拱手客氣道:“不知道哪位是淮南劉曄劉子揚先生?”
於琦的話音剛落,這些俘虜們就齊刷刷的扭頭,不約而同的看向一個方向,於琦循著他們的視線望去,正好見到一個一身絳紫團紋織錦衣袍的青年從地上起身站起。
喔……這身衣服就不一般,有點漢室宗親的樣子。
於琦趕緊緊走兩步,上前客氣問道:“可是淮南劉子揚先生當麵?”
“敗軍之將怎敢當先生之稱!”劉曄回禮道:“淮南劉曄,見過於將軍。”
“委屈先生了,我已略備酒水,請先生移步賞光。”
在劉曄“恭敬不如從命”的回應聲中,於琦當先離開了俘虜營,一出俘虜營,正好看到奉命開拔北上的徐盛及朱桓部,劉曄腳步頓了頓,複又跟上於琦的腳步。
臨江的一處渚石上,被人用帷幔圍了一方小小的避風之所,中間的案幾上已經擺放了幾個小菜,在帷幔的一角,還擺放著一座小小的泥爐,有一名老兵在照看著爐子,爐火正旺。
“先生……”
分賓主落座之後,於琦剛一開口,就被劉曄拱手打斷:“慚愧,敗軍之將實不敢當先生之稱,將軍喚我名字便可。”
“行”,於琦笑著應下:“其實我也覺得有些拗口,你看咱們三個都是同齡人,你跟元直可能比我年歲稍長幾年,卻也差別不大,我也想叫你的名字,顯得親近一些,但是元直非說你是世間難得的賢才,讓我不能怠慢了你,讓我尊敬著你。”
莫名背鍋的徐庶搖頭苦笑,舉起酒樽示意道:“是我考慮不周,我自罰一杯。”
“子揚可知,劉將軍親率三萬淮南銳士南侵豫章,為何這麽快就大敗而歸嗎?”
劉曄苦笑道:“將軍何必明知故問,劉將軍南下時,我亦在其軍中,而且就在一條船上,此戰全程我都是親身經曆的,怎麽可能不知道。”
說著,劉曄放下舉著的酒樽,搖頭歎息道:“我是真沒想到,許幹竟然會傾盡全力來支援將軍!我記得許幹在今年年初的時候曾聯合笮融入侵豫章,還打到了將軍的老家,結果被將軍打的大敗。”
“我也不瞞將軍,在許幹的身邊,有我安排的人手,據我所知,許幹自大敗而回後,一直痛罵將軍,念念不忘報仇雪恥,與將軍也素無瓜葛,我是怎麽也沒想到,他竟然會出兵支援將軍,而且是在那麽一個關鍵的當口。”
劉曄話音剛落,徐庶在一旁用酒樽敲了敲案幾:“子揚,勿要枉做小人,許幹立下大功,如今可是我主麾下愛將,你如今可還是俘虜的身份,可不要在此說這等離間之詞。”
“是是是,言語有失,恕罪恕罪,我自罰一杯。”
“子揚可知許幹為何會不計前嫌,傾力來救嗎?”
徐庶自然不會把桓階說出來,笑著道:“豈不聞‘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之言?”
“自我主治豫章以來……”接下來,就是對徐庶對於琦歌功頌歌的時間段,其實也說不上是歌功頌德,畢竟所有的事情都確有其事,而且隻要有心打聽都能打聽的到,不過就是在用詞上稍微修飾了那麽一點點罷了。
吹噓了一通,徐庶最後總結道:“我主之才,勝劉勳十倍;我主之誌,遠邁諸侯;我主之德,澤被萬民,子揚何不棄暗投明,投效我主,共創大業啊?”
麵對徐庶的邀請,劉曄卻隻是笑笑不語。
徐庶轉頭看向於琦,示意於琦是時候說話了,其實自聽到劉曄這個名字的時候,於琦就在想該怎麽把他留下。
作為一名穿越者,於琦對劉曄的了解遠比徐庶想象的要多,這可是一位不遜色於徐庶的超級人才,甚至從某些方麵來講,他比徐庶還要優秀。
譬如說他發明或者說再現了於琦之前念叨的投石機這種軍事器械。
後世著名的某某某品三國中曾評價過劉曄,說他若非是因為這個姓氏的連累,導致他在很多事情上需要避嫌,以他的能力,足以排進謀士排行榜的前幾位。
於琦覺得,想要招攬劉曄的話,成功率是非常大的,他好像是這個亂世中少有的能清楚的認識到這個時代的未來,或者說漢室朝廷的未來的聰明人,正是因為這個悲觀的態度,以及他漢室宗親的身份,所以劉曄對依附哪一路諸侯並沒有抵觸心理,甚至隻是因為劉勳是廬江太守就能為劉勳出謀劃策。
既然劉曄能為劉勳效力,沒理由拒接為自己效力啊?自己又不是那種名聲敗壞的大奸大惡之徒。
這件事情的難點在哪呢?在於怎麽獲得劉曄的真心投效。
換句話說,就是於琦既想得到他的人,也要得到他的心。
方才徐庶在跟劉曄談話的時候,於琦就在想這個問題,思來想去,卻發現並沒有快捷的辦法:似劉曄這種聰明人,就像漂亮的女人一樣,他若是想裝、想騙,能把人哄的暈頭轉向,讓人誤以為已經是靈魂伴侶了,實際上隔著何止一堵牆。
所以不要搞什麽真情,就直接下手,先把人搞到手再說。
於琦沉吟了一會兒直接道:“子揚啊,為我效力如何?”
於琦話音剛落,一旁的徐庶就忍不住瞪大了眼睛,大大的眼睛中滿是疑惑:這是我那個平素裏聰明睿智的主公能說出來的話嗎?對劉曄這種賢才的招攬就這麽草率嗎?不會是腦子讓江風給吹糊塗了吧?
而更讓徐庶驚掉下巴的是劉曄的答複:“固所願也,不敢請耳”。
緊接著,劉曄的一番話更是讓徐庶產生了難以置信的錯亂感。
劉曄竟然對於琦說,他在劉勳敗退的時候就猜到了於琦會派軍銜尾追擊,而且登陸的地點一定是在樅陽口,所以當劉勳撤到樅陽口的時候,劉曄就主動請命,留下來整飭樅陽口的防守。而當李通跟徐盛幾乎同時出現在樅陽口的時候,劉曄就下令留守樅陽口的士兵繳械投降,這才有了李通跟徐盛幾乎兵不血刃的拿下了樅陽口的事情。
而劉曄之所以這麽做的原因……
沒錯,就是借機見見於琦,繼而依附於琦,為於琦效力。
徐庶有些失禮的撓了撓後腦勺,目光在於琦跟劉曄之間來會逡巡:我想不明白。
於琦比徐庶能好點,他模模糊糊的稍微明白一點,不過這並不妨礙於琦拉著劉曄的手高興的大笑:“哈哈,太好了,我得子揚,如虎添翼也。”
“暫時委屈子揚在我身邊做個主記吧,待此戰過後再行封賞。”
徐庶回過神來的時候,於琦跟劉曄已經君臣相得,分外融洽了。
“子揚既然在樅陽口等我,可知我接下來的行動?”
劉曄微微一笑:“略有猜度,請將軍及元直兄斧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