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章 戎王天成
且說小良派去送信的人一去不複返,杳無音訊。他們攜帶著二十多車金銀財寶,不便四處打探,唯恐暴露了行蹤,趁著晉候尚未發覺隻好再次隱入茂密的原始森林之中。支起帳篷以打獵為生,小良陷入了進退兩難的地步,不能在這裏固步自封、停滯不前,他要為這幾千人的生計謀出路。
小良做出了一生中最重大的決定。當前他所率領的犬戎軍大多是在邊城一手組建的人馬,隨他征戰多年,值得信賴。他最不放心的是犬戎軍中的周人降卒。因此他做出了細致入微的封分:
犬戎軍每十人看管一車財寶,設伍長一名,每十車為為一隊,由百夫長管轄指揮,每位百夫長負責本隊人馬的糧草用度,集體籌備統一分配,管理各自營地。每隊人馬分配三十名周人女俘負責為本隊戎人做飯、洗衣,視其戰功大小,賞女俘為妻。百夫長之上再設千夫長,直接接受小良的領導,隨他征戰。
如此一來小良的三千人馬頃刻間就化整為零,各自謀生計,有效地阻止了戎人起歹念搶奪財寶,爭奪女人而發生內杠引起騷亂。小良召集眾人宣布了這個重大決策。犬戎人歡呼雀躍,一致叫好!仿佛那一車車財寶一個個女俘都變成自己的了。犬戎的將士為了財寶和女人,跟著小良出生入死而奮鬥終身,對於犬戎及後來的義渠國具有裏程碑意義,是前無古人後無來者的創世之舉。
眾多戎人軍隊聚集在一起狩獵,日了久了食物匱乏。於是小良命各千夫長以遊獵、牧馬的方式尋找更合適的居住地。後來自然天成發展為三部,一部留在洛水流域;一部翻越子午嶺來到了環江上遊,一個叫鬱郅的地方;還有一支小良親率的周人居多者,則遷徙到了那個四水環繞的義渠故地。
小良做出這樣的重大決策,有時連他自己也感到吃驚,若是戎王歸來定然不會同意他的決策,隻能讓各部戎人空歡喜一場。可是眼下的情形不采取果斷的措施就會發生內亂。況且他還要去尋找戎王和大哥的下落,如若抽身離開,這裏的局麵很難掌控,更別說以後的長遠發展。
一切安排妥當,小良親率千餘輕騎返回鎬京,搜尋戎王和大哥的下落。此次出兵各個百夫長屬下的戎人踴躍報名,積極參與,都想通過自己的不懈努力建功立業,獲得女俘為妻,繁衍子嗣,延續自家的香火。小良看到自己的所作所為果然奏效,他的努力和付出得到了見證,總算沒有徒勞一場,為自己的英明決策而暗自欣喜。
小良率軍再次進入子午穀沿著子午嶺山脊之上的秦直道,向南行進不出三日到達鎬京附近。行進的路上偶遇一個被周軍打散的犬戎士兵,從他口中得知大哥已經戰死,戎王下落不明,生死未卜,更可恨的是背信棄義的周平王與申候已經遷都洛邑了,要不然小良真想攻進城去,殺了他們為大哥報仇。小良仍然不死心,千方百計地尋找大哥的屍首,可是那場戰役都過去快三個月了,根本就找不見。抓了附近的村民來問被告知秦軍打掃戰場全部埋掉了,不知所蹤。小良萬分悲痛,自己的同胞兄長就這樣英年早逝。
小良還想盡事臣之責不遺餘力地去尋找戎王的下落,根據死裏逃生的士兵講,戎王他們向東撤退,小良不畏艱險,隻能向東去尋。在他們逼近鎬京城時,突然出現了一隊人馬。小良大吃一驚,定睛一看,果然是一隻規模不可小覷的軍隊。前麵有對方的使者走來說:“周天子遷都遠去,此處乃秦襄公暫且駐軍,讓犬戎人盡早散去,免得雙方開戰,生靈塗炭。”
小良告知來使:“我們此次前來並非攻城,隻是來尋找戎王下落。”稍等片刻從鎬京城中走出兩名衣衫襤褸之人,待來人走近了仔細看竟然是犬戎人,他們跪倒在地求饒道:“我們在激戰中被周軍俘虜,求將軍帶我們走吧!”
小良說:“此行我正是為解救失散的犬戎同胞而來,但你們得如實告知我戎王的下落,好去尋找。”
那兩名俘虜說:“將軍,犬戎王已經在函穀關遇難,是我們親眼所見,秦襄公隻所以沒有斬殺我們就是想留下活口為自己洗脫罪名。”
小良反問道:“你們所說的可是實情?”
兩名俘虜說:“將軍,我們所說絕無虛言,願用項上人頭擔保!”他們爬在地上磕頭如搗蒜。
戎王在函穀關的遭遇讓小良又是一陣揪心痛楚,如今的犬戎沒有了戎王,群龍無首,誰來做主?北上回歸的路,晉候埋伏數萬兵馬等著他們,他的心頭為之震顫,曆史在這一刻選擇了他,犬戎事業的千斤重擔隻能落在上他的肩,就這樣義無反顧地坐上了戎王的位置。
正當小良命犬戎軍快速撤離之時,遠處的鎬京城中走出一單騎,它並未攜帶武器,兩軍陣前竟然有如此膽識之人,小良定要見識一番,下令停止撤軍。隻見來者黑臉上長滿了絡腮胡須,長髯之下一雙濃眉大眼,透著殺氣。身披黑色戰甲,威風凜凜。雖已年過五旬,但精神矍鑠。身長六尺,有養濟萬人之度量,胸懷掃除四海之心機,氣宇軒昂,英氣逼人。
“我乃周平王新封的諸侯,秦襄公是也!為周天子、齊候、魯候等聯軍殺害戎王深表惋惜。如今天下大定,應以休養撫民為主,日後再做圖謀。願結交戎狄之友邦,睦鄰而居。”來者喊話道。
小良初見秦相公,感覺此人氣度不凡,日後必成大器。遂抱拳回禮,率軍離去。
小良回到義渠故地,他立即派人聯絡了烏氏戎,這些年烏氏戎投降了秦公。寄人籬下,苟延殘喘,得到義渠人的投懷送抱自然樂意。小良在烏氏戎那裏,用從鎬京劫來的金銀財寶,買來大量的牛羊、糧食和兵器。小良的軍隊中有周軍的降卒,組織他們開荒種地,其他的戎人暫且無戰事,每人按戶主分給牛羊,讓他們在黃土大塬上放牧。
人的智慧無窮無盡,他們利用山崖挖掘窯洞供人居住。從軍中挑選能工巧匠,將他們在中原各地學到的農耕種植和建造房屋的技成術,傳授給戎人部眾。夯土圍牆築城,伐木搭建房屋。就這樣戎人有了自己的農田牧場和居住地,一個初見雛形的戎人部族在這裏紮根,並逐步繁榮穩定。
待這裏所有的戎人生活穩定下來,小良不遺餘力,打算去漠北尋找犬戎失散在那裏的部眾,還有久居榆次地區的義渠人,將他們全部遷徙到這裏來,共同生活發展壯大。小良的家眷及許多犬戎人的親屬還尚在漠北的苦寒之地。如若長期不管不顧,他們必然要遭受北方的婁煩、東胡的襲擾。
這裏的一切安定下來,小良囑咐戎人小心謹慎看管家園,隨時防禦外敵入侵,自己親率五百輕騎,晝夜兼程趕往漠北。為了謹慎期間,他們繞開了晉獻公的地盤,在漠北的千裏草原上,打出了犬戎的旗幟,用犬戎人特有的暗號將藏匿在四處的犬戎人召喚出來。看到小良領兵歸來,犬戎人非常吃驚。根據敗逃回來的戎人講,戎王在鎬京全軍覆沒,這些日子大家提心吊膽,唯恐外族再來侵犯,幾乎沒有人敢去遠處的牧場放牧。
小良眼前一亮,那一對戎人姐妹領著兩個孩子也在人群中出現了。有兩年多光景沒見麵了,雖然小良對他們的感情有些冷淡,但畢意他們是夫妻,對小良順從忠誠,從不嬌柔做作,虛偽貪婪。在他們共同生活的日子裏和睦幸福,這正是小良所希冀的戎人具有的醇厚樸實的優秀品質。兩個孩子掙脫母親的手跑過來喊:“爹,爹…”
小良問:“你們這些日子生活可好?有沒有挨餓受凍?兩個孩子說他們在姥爺家,一切安好!隻是母親時常掉眼淚,以為你永遠回不來了。”
小良抱著孩子親一口,猛然間發現大兒子已經長成個半大小夥兒,個頭見長。小兒子也壯實,長高了不少!他欣喜地說:“一切都是謠傳,我不是好好的嗎?這次回來就是接你們走,往後我們永遠不分開了。”
兩個孩子興高采烈地撒嬌跑走了。小良感覺自己找回了失去的一切,重拾信心,為了自己的孩子,要讓所有的戎人過上好生活,他立誌一定要讓戎族部落繁榮昌盛,發展壯大。
小良召集所有的犬戎部眾說:“犬戎的北邊有婁煩、東胡和匈奴,南邊有晉候占據著太原大部,強敵環伺,根本就沒有犬戎人的生存空間。動員大家遷移到涇水、洛水流域和草木茂盛的黃土大塬上,那裏更適合戎人放牧,還可以耕地種田、夯土建房築城。為了打消戎人的顧慮,小良把隨身攜帶的全部銀錢分發給各部族長老,命其即刻動身遷徙。驚擾了周邊的強敵,恐怕夜長夢多,節外生枝。
凡遷徙的犬戎人,讓各地的千夫長帶人來領,有父母親人者則歸其所屬,按人分配牲畜、糧食,一起勞作、放牧成為該千夫長屬下的戎民;那些無親無故者,或兒子為國殉職者,則由小良遷往義渠故地安置,撫恤生活。就這樣一個犬戎部落變成了千夫長統領下的軍事機構。戎人完成了部族製向軍事製的過渡,為日後的義渠軍事強國奠定基礎。
這次遷徙結束後,小良探知秦襄公占領了關中平原以後,正忙於西蜀和薑戎交戰,根本無暇西顧他趁著天賜良機,順勢攻占了北地郡,就連晉獻公的上郡也在小良的醞釀之中。他將北地郡收入囊中,這支戎人軍隊一下子聲名遠播,不斷地有大荔戎、朐衍戎、綿竹戎慕名前來交好。本是同宗同源,結盟自然天成一家人。
為了增加人口,小良鼓勵本族戎人與外族人通婚,建立健全戎人的獎懲機製和法令。凡有能力多娶妻多生子者,每生一男丁,獎勵羊一隻或價值相等的糧食;多畜牧收益多者,獎勵糧食或金錢。有了足夠的糧食或金錢就可以娶妻生子,延續香火;凡耕種糧食者,多勞多得,除了上繳本千夫長之外,其餘均可折算成牛羊或金錢供私人支配。
小良頒布的法令是在犬戎法令的基礎上建立起來的,很快新的問題出現了,他們雖然有自己的領地,強大的軍隊和眾多的戎民,但是沒有明確的國家稱謂,在外族人看來隻不過是一個無名的遊牧部落而已。曾經的犬戎因戎王生活奢靡,貪圖享樂而兵敗鎬京,已經臭名昭著,不好再去延續。如今落腳在義渠故地,小良靈機一動,這或許就是天意。他又想起了父親臨終前的囑托“一定要記住自己是義渠人。”那重建義渠國,恢複義渠王的稱謂是自己義不容辭的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