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1章 故宮有多大?

  故宮有多大?

  這個問題難不住楊林。


  回到學校,楊林逢人就問;“故宮有多大?”


  標準答案是顯而易見的。


  故宮的麵積是72萬平方米,其中建築麵積約15萬平方米,有大小宮殿七十多座,房屋九千餘間。


  可是,楊林以為,張德陽不可能無緣無故的問這麽簡單的問題。


  圍繞故宮跑上一圈?

  隻怕也難跑呢!

  神武門外東西圍房外側有柵欄斷路,隻能走南北池子大街、景山前街、南北長街,那路就繞遠了。


  看來跑一圈也未必能知道故宮有多大。


  至於逛一遍故宮,在裏麵隨便逛一下,也要好幾個小時。


  放學後,楊林來到艾宅。


  他現在有時間都是往艾宅這邊跑,和艾幼清談論古董,或是在藏寶屋裏研究古玩,家裏隻是用來睡一下覺。


  “艾小姐,我問你個事。故宮有多大?”


  艾幼清沒有馬上回答,想了想,說道:“西湖有多少桶水?”


  楊林一怔:“得看你用多大的桶,你的桶子有西湖那麽大,那西湖剛好有一桶水。你的桶子是西湖一半大,那西湖就有兩桶水。你的桶子是西湖的萬分之一大,那西湖就有一萬桶水。”


  艾幼清抿嘴一笑:“這不就對了嗎?”


  楊林道:“可是,故宮有多大,不能和西湖水這個事並為一談吧?”


  艾幼清道:“故宮有多大,就看你的胸懷有多大,如果你是宮人,那故宮對你來說,就隻是一席之地那麽大,如果你是皇後,那故宮就有三宮六院那麽大。如果你是皇帝呢?那故宮就是整個天下。”


  楊林喜不自禁,對著她就是一拜:“受教!謝謝。”


  艾幼清嫣然笑道:“還沒訂婚呢,你就拜上堂了?”


  說完之後,她羞得滿臉緋紅,劇烈的咳嗽了一聲。


  楊林卻沒有多想,笑道:“這是張德陽老師考我的一個問題,我一直不知道怎麽回答呢!聽了你的話後,我茅塞頓開。”


  “張德陽?是故博那個修文物的嗎?”


  “你認識張老師啊?”


  “豈止認識!”艾幼清道,“我們家很多文物,都是他帶人拿走的!”


  楊林一怔:“怎麽回事?”


  艾幼清道:“過去的事了,不提也罷。說起來,他也是為了保護文物。他是國寶幫的代表人物,他也沒有私心。”


  楊林也就不再追問。


  第二天,楊林來到故博,就用艾幼清的答案,來回答張德陽。


  張德陽聽了,微微一笑:“你沒圍著故宮跑一圈吧?”


  楊林笑道:“沒有。老師的用意,也不是真的想讓學生去跑一圈吧?”


  “哈哈哈!孺子可教!”張德陽道,“昨天你說,你想學習文物修複,目的是為了保護國寶?”


  “對。”


  “很好,你有這個心,就能做好事。寫文章的人,先要立意,立意不正,那文風就歪了!寫得再好也上不了台麵。做任何事情,也是這個道理。對待文物,立心、立意、立命,這三立,是最重要的。”


  “立心,立意,都好理解。立命,怎麽解?”


  “修身養性以奉天命。覆天下之義者,是立命者也,百姓之誶也。夭壽不貳,修身以俟之,所以立命也。修正其身,以待天命,此所以立命之本也。”


  楊林恍然道:“為生民立命,為天地立心,為往聖繼絕學,為萬世開太平!”


  張德陽微微點頭,拿出一方印章來:“楊林同學,這是我刻的一方印章,送給你做個紀念吧!”


  楊林伸出以手,恭敬的接過來,翻到印麵看,隻見上麵刻的是:“立心立意立命”六個篆字。


  而邊款刻的正是楊林剛才所說的北宋張載那句名言。


  張德陽道:“你現在要上學,也沒有多少時間來我這裏學習,這樣吧,我這裏有幾本書,都是跟文物修複有關的,你拿回去,先通讀四、五遍。”


  “謝謝老師。”


  張德陽進屋裏,拿了幾本厚厚的書了來,交給楊林:“記住,看完之後,不要亂丟,也不能隨意借與他人!正所謂,識此寶貝者,價與天齊,不識此寶者,分文不值!”


  楊林恭敬的說道:“我明白。”


  張德陽道:“我給你講個故事吧!你知道土夫子是做什麽的嗎?”


  “盜墓的。”


  “不錯。土夫子分南北兩派,但最出名的要數長沙土夫子,他們盜術精湛,比北方的要精巧不少。而長沙土夫子最有名的,要數任全生。”


  楊林哦了一聲,沒有打斷他,聽他講下去。


  “眾所周知,長沙是個曆史古城,曆代以來都是兵家必爭之地,也是那一帶的政治文化中心,因而長沙地下有著數不清的曆代古墓。在曆代的古墓中,最珍貴的則是漢墓以及戰國墓。既然有古墓,墓中有寶貝就肯定會有盜墓者,任全生便是建國前長沙最著名的土夫子。他在建國前盜掘了或者帶領盜掘長沙一帶非常多的古墓,墓中的文物也基本賣給了外國人。”


  “任全生有著不錯的身體條件以及盜墓技術,他看墓就像老中醫給人看病,也講究望聞問切。望風水,問名人,聞土氣,切盜洞。不少人都曾見識過他的真功夫,從一座大墓中盜取寶物就如同逛自家院子一樣,輕而易舉就能將陪葬品收入囊中。”


  “最傳奇的一次是在1942年,那時我國還在日軍的炮火洗禮之中,國家亂成一團,也無人去看顧那些埋在地下的墓穴。任全生當時在長沙,他得知此地有一處大墓,於是便叫上同行一起,準備去墓中一觀,看看能順出什麽有價值的東西。”


  “通過對墓穴定位,任全生一行人在夜裏來到墓穴上方,接著用探針刺穿了封土和棺槨,拿走了其中價值連城的楚帛書。


  帛書是用絲帛書寫的文獻資料,因為材質極其脆弱,所以十分容易損毀不易保存,因此也價值連城。


  不過當時任全生可不認得這東西,隻是當做破爛隨手賣掉了。後來才知道這件東西是一件極具考古價值的珍貴文物。


  任全生不知道,這件珍貴文物輾轉多人之手後,最終落入了美國人手中,自那之後便被收藏於紐約博物館,再難回國。


  後來國家穩定後,嚴打曾經的土夫子,不允許再從事盜墓活動。但是為了不浪費人才,國家又將其收編為考古工人。


  於是任全生就成為了考古隊的一員,在得知當年他盜出的楚帛書那麽貴重後,他十分後悔,但是東西已經追不回來了,他隻好下決心保護好其他的文物。


  當年長沙馬王堆的挖掘轟動了整個世界,在挖辛追夫人之墓的時候,任全生就曾出過不少的力,是他將辛追夫人完好的從墓穴中移出的。


  後來在他還又回到當年挖出帛書的墓穴中,由找到了另一件寶物——人物禦龍帛畫,為考古界再添一件奇珍。”


  楊林覺得這故事似曾相識。


  張德陽道:“盜墓賊對古墓和文物的破壞是巨大的,而且是不可逆的!這就是他們立意不正的後果!楊林同學,我希望你學會本領,為國出力。而這些技術,也不能隨意外傳,被有心人利用去做壞事,那就遺禍無窮了。”


  楊林凜然受教。


  “行了,我得工作了,你自便吧!”張德陽轉身進了屋子。


  楊林捧著書,來到陶瓷組所在的屋外,從窗口朝裏麵一望,看到郭蘭正在修複一件瓷器。


  他看了一會兒,忍不住走了進去。


  “你怎麽來了?不是說好三天時間嗎?”郭蘭問。


  “沒事,我來看看你。”


  “看我做什麽?我有什麽好看的?”


  “好看。”楊林嘻嘻一笑,“這是南宋年間的龍泉窯的碗吧?”


  “嗯,這是龍泉窯青釉花口碗,我們國內,隻有這麽一隻,可惜還是殘破不堪的。我看這個很難再修複如初了。可惜了啊!”


  “那世上還有其它的吧?好像RB就有。”


  “對啊,RB東京國立博物館裏麵有,不僅有碗,他們還有龍泉窯的花瓶,叫龍泉窯青釉模印花卉紋鳳尾尊!可是也回不了國啊!”


  “可惜啊!要是國內能再找到龍泉窯的碗就好了。”


  “誰要是能找到,那就是國寶!”


  “我不打擾你了,改天我再來向你請教。”


  “嗯!”


  楊林拿著書離開了故博,他再次想到了上次去吃現席的地方,那裏的古墓,不知道完不完好?不會被盜墓賊捷足先登了吧?得趕緊抽空去看看。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