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9章 又是個奇葩考題
這科舉的發展並非一朝一夕的事,泰昌也沒有這麽多精力一一改進推行。
他隻能把自己的思路告訴一眾朝堂重臣,讓他們去負責具體的改進和推行。
其實,這會兒大明的科舉已經與以往大不相同了。
不說其他的,光是趕考的方式就與以往不同了。
以往的考生趕考那真不是一般的難,費時費力不說還費錢。
如果路途遠的,在趕考路上走幾個月甚至大半年都有可能!
這會兒就不一樣了, 考生隻需趕到大江大河乃至大海附近指定的港口等著就行了,朝廷自然會派快船來接,他們根本就無需趕路了。
他們隻需坐船上甚至是躺船上休息便成了,多則十來天,少則三五天,甚至一兩天,他們便會被送到京城又或者武備城。
這可以說是考生的一種福利, 也是朝廷彰顯技術發展成果的一種方式。
上一屆的時候,泰昌還隻是突然間想到了這種方式,這一屆朝廷官員都不用他提醒,便已經考慮周全了。
徐光啟和畢懋康等人為了凸顯大明技術方麵的發展成果,甚至跟泰昌申請要把新造出來的二十艘神盾艦開到沿海各個港口去接考生。
泰昌自然沒有意見。
這個方式很好,前來參加會試和殿試的考生就應該親身體會一下技術發展帶來的巨大成就。
可以說,神盾艦就是當今世界上最為先進的戰艦,不但防禦力驚人,攻擊力同樣驚人,但凡長了點腦子的人都能看出來,這種戰艦在這個時候就是無敵的存在。
這就是技術發展帶來的巨大成就,現在的大明就是如此的強盛!
說實話,這神盾艦著實是把考生震撼的不行了。
有些閉門苦讀的考生,對戰艦的認識那還都停留在六年前呢。
那時候大明水師有什麽?
那時候見過戰艦的都沒幾個。
他們的印象中,大明水師還是那種小型劃槳船又或者中型帆船為主,千料的大福船都很罕見。
那時候的戰船別說是出海了,在大江大河中都搖搖晃晃的,坐上麵都提心吊膽, 一旦遇到強風什麽的, 都害怕把自己給吹下水去。
這會兒的神盾艦多先進, 開在浪濤翻滾的大海中都如履平地。
而且外麵全是堅固的護甲,風都吹不進來。
裏麵的艙室更是密密麻麻,想怎麽躺就怎麽躺。
還有那製造精良的火炮,那精密無比的巨型望遠鏡,看上去更是令人熱血沸騰。
但凡是坐過神盾艦的,那無不眉飛色舞,到處找人吹噓。
這些考生是興奮的不行了,泰昌這會兒卻是愁的不行了。
因為徐光啟和畢懋康來找他了。
一開始他還以為是什麽好事呢,君臣一番見禮之後,徐光啟卻是滿臉羞愧道:“皇上,微臣愚鈍,這理科會試最後一道題實在不知如何出,還請皇上賜題。”
呃,你這不是給朕出難題嗎?
泰昌聞言,眉頭不由一皺。
這科舉考題是這麽好出的嗎?
尤其是理科會試的最後一道題,真不是一般的難出。
因為這次時間比較的倉促,會試的流程已經來不及改了,文理兩科頭兩場的試題還是一樣的,隻有第三場文科的第三場還是經史時務策五道,而理科還是一道題。
這理科會試的最後一道題可以說是理科會試的重點所在,也是理科與文科的區別之所在,豈是這麽好出的?
上一屆會試那是剛開始文理分科,理科也沒什麽教程需要去參考,他就隨便出個《論理》,那也行。
但是,這次就不一樣了,因為這屆的理科考生都已經經過三年的學習了,他們雖然沒學什麽高深的技術,各種基礎教程卻是學了一堆。
這題還能隨便出嗎?
泰昌皺眉沉思了好一陣,腦子裏麵還是一點頭緒都沒有。
他隻能滿臉希冀的問畢懋康道:“孟侯,你可有什麽想法?”
我沒什麽想法。
我要有什麽想法就不用來麻煩您了不是?
畢懋康亦是滿臉羞愧道:“皇上,請恕微臣愚鈍,這題微臣也不知道如何出。”
唉,這可如何是好?
泰昌很清楚,這兩人都忙著呢。
因為這次的會試還是所有舉人都能參加。
也就是說,參加會試的考生還是會有上萬人,而且還得分文理科來。
這兩人作為會試的主考和副主考,需要準備的東西太多了,這考題還不能浪費他們太多的時間和精力,要不然,會試準備工作都會出問題。
他又皺眉沉思了一陣,最終隻能無奈道:“行吧,你們命人把理科所有教程呈上來,朕先看看。你們去忙吧,這題目,朕來想辦法。”
徐光啟和畢懋康聞言,那是千恩萬謝的去了,理科所有教程也很快呈上來了。
泰昌看著眼前的一堆理科教程,卻是頭疼無比。
這些教程裏麵他也就看過《算法統宗》而已,其它書他基本都沒看過。
問題,他總不能圖省事把理科會試最後一題出成算術題!
那樣就太簡單了。
而且,算術本來就是基礎性的東西,根本就體現不出考生的技術水平來。
到底出一道什麽題好呢?
沒辦法,他隻能把一堆教程攤開,仔細看了看封麵。
這些書裏麵的內容他是沒時間一一研讀了,不過書名他卻必須看看。
不管怎麽樣,他總得知道人家學了些什麽才好出題啊。
這個時候他才發現,理科的教程其實已經比較的全麵了。
比如農業基礎知識,橋梁建造,漕運大船結構,各種水利設施,礦物的勘探和冶煉等等。
他提到的理科相關知識好像都有涉及,隻是大多都是基礎,沒有什麽高深的東西而已。
如果學理科的考生真把這些都學會了,那也能算是不錯的理科人才了。
問題,他通過什麽樣的考題才能測試出來這些考生學得怎麽樣了呢?
直接讓人描述橋梁怎麽建造,漕運大船怎麽建造,甚至水車什麽的怎麽製造嗎?
這些好像都太膚淺了,隻要真正學過的都會,根本沒有什麽意義。
而且,他還不能光就這些教程出題,他還得結合大明現實發展的需要出題。
這樣他才能判斷出來哪些考生才是他真正需要的人才。
唉,這題還真不是一般的難出啊!
他盯著眼前的教程沉思了不知道多久,目光突然間停在一本書的封麵上。
這本書的書名就是《礦物勘探和冶煉》,作者不知道是誰,因為原本應該印著作者名的位置印著四個小字,工部匯編。
也就是說,這本書是工部根據他當時提出的理科思路臨時匯編出來的。
他拿起來翻看了一下裏麵的目錄,不由微微點了點頭。
這本書從內容上看還是比較全麵的,金銀銅鐵等常見礦物的勘探和冶煉方法都有,甚至還提到了他所說的合金概念,並且舉了幾個實例。
他為什麽會翻開這本書呢?
因為他想到考題了。
考題就是《論礦》!
這個考題起碼能看出考生對於礦物的理解程度來。
如果粗淺一點,就根據這本教程論一論礦物的勘探和冶煉也行,起碼證明考生好好學習了這方麵的知識,也理解了。
如果深入一點的,能提出書中沒有的勘探方法或者是冶煉方法,那就是了不得的人才了。
而這會兒大明正需要這樣的人才。
因為大明的的疆域正在急速擴張,這些疆域裏麵還有很多礦物沒來得及勘探和冶煉呢。
礦物資源也正是大明發展最為急需的資源。
如果這次能選拔出一批這方麵的人才,那對大明的發展是極度有利的。
泰昌是越想越滿意,越想越滿意。
這考題,出得可太妙了!
豈不知,這對於考生來說又是個相當奇葩的考題。
大多數考生可能都想過,考題會是論數,論機械,論造船,甚至論火槍火炮。
如果是這類題目,考生都不會覺著奇葩。
問題,這論礦,著實有點奇葩。
咱論點別的不行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