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章

  有人說,小學是人生的起點,也是如何看待世界的起點,其實不然,小學的起點是源自於對未知的渴望,遇到了好的教育者,那麽受益是以後學習任何的幾倍,就像是建屋子時的根基,尤其是老師和學校的作用,遠遠勝於家庭的教育,要知道,學生這個階段大多數學習受教的時間都是在學校,在家裏的時間除去睡覺的時間外,還有忙於生計的父母的時間,畢竟孩子在家的時候,爹媽未必都在家,他們更多的是需要支撐起這個家。


  渾渾噩噩的小學六年,對於天喜來說,沒有什麽喜悅,也沒有什麽失落,波瀾不驚的平淡,有幾個兒時的好朋友,有至今心有餘悸卻很是尊敬的老師,有寵愛自己卻再也看不到的姥爺,有忙於生計,偶爾將自己喝醉的父親,有專注打理這個家卻疲於帶娃兒的母親,還有喜歡絮絮叨叨的姥姥,就像是一副人生的初始圖,簡簡單單的勾勒著幾筆。


  有人說,學習都是在統一的起跑線的,隻要孩子努力,那麽一切都是平等的。但是就在畢業的時候,天喜不再相信這句話了。天喜以優異的成績跟大多數人一樣進入了中學,而大豐苦笑了一下,沒有能夠過關,留了下來,天喜本想寬慰他幾句,但是同樣作為“拖後腿”的另外一個孩子,卻是順利的升學了,成績甚至不如大豐,那個時候起,天喜懂了父親的那番話:這是一個看人的年代,你再有本事,再有技術,但沒有人,那你就隻能是個給人使喚的,下不下崗看人家心情,你隻要有人,有門路,你就是個廢物,大不了給你配上幾個好手,你就是個管理員,這個世道啊,哎……。每次父親喝酒喝的有些大了,難免會發這些感慨牢騷,天喜那時候隻當是醉漢的胡話而已。


  天喜的父親被下崗是郝勇的父親親自通知的,天喜就在旁邊,他是第一次近距離看郝勇的父親,他身上散發著說不出來的味道,跟女人用的香水差不多,但加上了濃濃的煙酒味後,有些難聞罷了,很是圓潤的肚子,托著一顆圓溜溜的小腦袋,禿頂,眼睛幾乎是一條縫,很小孩一樣的寬鬆大褲子,還吊著帶帶,很是傲慢的說道:“發北啊,不是我不照顧你,這次廠子裏下人啊,咱也是沒辦法不是,這維修上有兩個名額,但你們就四個人,你是知道的,老郝那是兢兢業業,任勞任怨,老董更是服從指揮,聽從安排,你說,這麽好的倆人,我能放他們走嗎?就算是我同意了,老板也不會讓的啊,你說對不?剩下的就是你和老張頭了,老張頭不容易啊,不像你,還年輕,出去發展的空間還很大,這次沒辦法,隻能下你倆了,對不住了啊,以後要是有啥事情,來找我就行,我肯定幫忙!”


  天喜的父親隻是笑了笑,很是客氣的說:“不用了。”事後,天喜從父親和母親的對話中才知道,留下來的,一個是郝勇的伯伯,一個是郝勇的舅舅,對於他的舅舅,天喜不是很了解,但對於他的那位伯伯,天喜甚至是整個村裏都是知道的,每天去工廠點完名後便以外出采購的噱頭回家了,下班時候再去點名就好了,是附近十裏八鄉有名的賭鬼。


  郝勇沒有跟天喜繼續一個學校,他去了城裏讀書,用他父親的話來說,鄉下孩子就是鄉下孩子,哪能跟城裏孩子比?人家是吃麵包喝牛奶的,見過世麵的,不像鄉下人都是土包子。


  天喜看著郝勇的父親,越發覺得魯迅先生的書寫的很好,而郝勇的父親更是將書裏的不理解的地方用自己詮釋的無懈可擊,畢竟都沒錢的時候,大家是彼此都認識的,當大家用力舉出一個人富裕之後,誰也不敢保證他就一定會拉大家一把,更沒有人敢拍著胸脯保證那個人不會變的為富不仁,畢竟人性是自私的。你可以去指責他,但是隻能得到兩種結果,一種是這是你們選擇的結果,無論結果如何,都得自己承受,一種是學會老老實實的按照他們定下的遊戲規則來繼續,想要繼續工作,那麽他們定的規則就得遵守。


  天喜還回了借來的兩本書,在圖書館,那位管理員大爺送給天喜一本書,書名叫做《活著》。管理員大爺也要退休了,而圖書館也要搬到另一條路上了,那裏要比這裏大很多,這片地方被規劃了。


  天喜問:“大爺,我以後借書還能找您嗎?”


  管理員大爺笑了笑說道:“我退休了,但是你可以找我閨女,她以後就接我的班了。我這身子骨啊,不行了,這不,我老伴兒還沒退休,我先退了。”


  天喜看了看問道:“大爺,您身體不舒服嗎?”


  管理員大爺笑了笑沒有說話,很是和藹的拍了拍天喜的肩膀,歎了一口氣說道:“你是來我這裏看書最多的孩子,我不知道你看書的目的是啥,但我感覺得到,你是真的在看書。”


  天喜有些不解,疑惑的問道:“還有借書不看的麽?”


  管理員大爺笑著問道:“哦?那你說翻開封麵,然後呢就是頂多來翻翻幾頁紙,再擱在抽地裏兩三天,之後還回來,你說這算不算是在看書呢?”


  天喜呆呆的看著管理員大爺,有些茫然。


  管理員大爺笑著撫摸了一下天喜的頭,說道:“回家吧,好好看書,咱們的文化底蘊比任何國家的都要深厚,我們這代人算是荒廢了一半了,就看你們這一輩人的了。”


  走在回家的路上,寬闊的馬路比以前寬了很多,多了些車子,多了些人流,空氣裏依舊彌漫著淡淡的飯香味,中午了。路邊的小販,小販的叫賣吆喝聲,三三倆倆討價還價的聲音,汽車清脆的小喇叭聲,路口處,兩個孩子扶起了摔倒的老太太,老太太很是感激的表情,路中間的崗台上,交警叔叔在太陽傘下吹著哨子指揮著交通,聒噪的知了聲……這也許就是生活的樣子吧?

  回到家躺在床上,第一次感覺到,或許咱們老百姓的幸福生活,不過就是那闌珊的燈火下那份橘黃色的溫暖,不過是平日裏那點柴米油鹽醬醋茶的調和,作為小老百姓,要是這一年沒病沒災的,那麽這一年就是最好的一年,老百姓的奢求其實並不高,隻是不知為何,天喜起身坐了起來,下午還得去爺爺家。


  路,太難走了……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