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4章 統治中樞
李成在信陽板凳還沒有坐熱,李明的108團從西麵而來,而楊世成的第12師從北麵和東麵而來,迅速對信陽形成三麵包抄之勢。
留下李成的唯一出路那就是既定的方針棄河南入湖廣,趁武昌兵力空虛奪武昌。
李成率四萬餘眾傾巢而出,讓出信陽直入湖廣之境。
這個時候,李明和楊世成才放棄了追趕,集中精力接管河南南部。
李成等人總算是鬆了一口氣,正興高采烈地趕往武昌,待他趕到武昌時,卻發現,天龍軍五虎將之一的紅娘子湯巧兒已在武昌城的城頭睥脫著他的四萬大軍。
李成、宋獻策、牛金星、羅汝才、劉宗敏無不變色,李明和楊世成尚且打不過,更何況是更加厲害的湯巧兒。
湯巧兒在城頭上大喝一聲,“誰與小女子決一死戰?”
聲音很柔很動聽,就如同大珠小珠落玉盤一般,但殺氣在湯巧兒身上爆閃,她這一聲嬌喝,把李成的大軍都嚇退了一步,有幾名將領已經嚇得從馬上摔了下來。
李成臉色非常難看,攻城嗎?與送死何異?
他看向宋獻策,老實說宋獻策確實是個天縱奇才,他的“十八孩兒當主神器”使李成的闖軍聲威大震,在取南陽及河南南部一係列戰鬥中,他發揮出了傑出的軍事才能。
然而,宋獻策的才能也就是對付明軍,一遇天龍軍就不管用了。
一敗襄陽到南陽的途中,再敗南陽之戰,三敗信陽不戰而逃,四敗武昌人未至城先丟,李成開始對宋獻策的才能生起了質疑,他似乎看到白尋的一隻大手在掌控著一切,而宋獻策連反手之力也沒有。
當然這些事並不能算在宋獻策一人身上,但宋獻策作為最主要的軍中智囊,第一軍師,屢失先機,他的戰略一改再改,無一實現,最後趕到武昌吃閉門羹,宋獻策也難辭其咎。
他的決勝千裏之外的運籌帷幄呢?他的神機妙算呢?全部落空了,那麽這個宋獻策的才能就值得質疑了。
宋獻策全身冰寒,臉色極為難看,李成雖為主子,但軍事方麵都是宋在管,這一係列的失敗,他也自知難辭其咎。
牛金星何其聰明,他看出了李成對宋獻策的不滿,可宋獻策是他牛金星推薦的,而且宋獻策此人在軍事上的才能很優秀,但在政治上就是個白癡,而牛金星對軍事不大感興趣,他感興趣的是政治。
所以牛金星會嫉妒李岩,但不會嫉妒宋獻策。
這個宋獻策於情於理,他牛金星都得保,於是道:“闖王,宋軍師的才能大家有目共睹,他的軍事才能是毋庸置疑的,金星以為,他不過是不如白尋而已,望眼天下,隻要不遇上白尋,以宋軍師的軍事才能,恐再無人匹敵。
我軍既定的方針也並非非取武昌不可,我軍的目標還是北上,逐鹿北方,占京師得天下。
既然武昌已被湯巧兒所占,不如走小路進安徽,再取道安徽北上吧!”
牛金星說完,便朝李成暗使眼色。
李成是何其聰明之人,牛金星是在提醒他,繞開白尋,宋獻策還是有大用的,闖王不可對宋逼太甚,沒有他,闖王如何取北方?
李成沉吟半晌,覺得牛金星說得極是,若趕走了宋獻策,他的部隊就再也沒有宋獻策一般能幹的軍師了,他的部隊還需要此人,他日大不了繞著白尋和天龍軍走唄。
宋獻策就算是狗頭軍師,對付明軍還是有一套的。
這麽想來,李成神色稍緩,道:“牛軍師說得有理,宋軍師依然是我軍不可或缺的人才,自成對其還是深為信任的,今武昌已被湯巧兒所占,以宋軍師之見,我軍意欲何往?”
宋獻策聽他這麽說,心情好了一大半,感激地看了一眼牛金星便對李成道:“湯巧兒不可攻,正如金星所言,走小路進安徽再北上,方為上策。”
“好,那就出發吧!”李成歎了一口氣道。
李成遠遠看了一眼城頭上的湯巧兒,強壓住心中那一絲畏懼,若不論她的武功和厲害,湯巧兒還是一名絕色的女子,看著她,李成的目光中有一絲的複雜之色,這樣的絕世女子不在家相父教子、繡花織布,卻來戰場上禍害人,你這不是不務正業嗎?
三從四德呢?女德、女戒你懂了幾條?你還非要做大老爺們的事上陣殺敵,她還偏偏不務正業務得登峰造極,真是令人頭痛。
同時,他心中也鬱悶之極,我李成何時淪落到會懼怕一嬌弱女子?
想想自己的夫人高桂英,也算是女中豪傑,然與湯巧兒相比,隻怕高桂英在她麵前,連頭都抬不起來。
無人敢與湯巧兒決戰,李成領著四萬大軍灰溜溜地走了。
湯巧兒也沒有追,反而是早留了路給李成兵進安徽,按她相公的意思,對李成和張獻,一趕一剿。
白尋若真要滅李成,此時,李成所部已被湯巧兒給滅在武昌城下,甚至他根本就走不出河南,在河南境內就被滅了。
李成一走,對張獻的包圍圈已初步形成。
北麵有李明第108團、楊世成的第12師,西有白乾的第11師,東有湯巧兒的51師,南麵已有巴特的第43師從蜀中超小路秘密趕來。
但李明、楊世成隻是個看客,真正參與圍殲張獻的是白乾、湯巧兒和巴特。
此時,第11師副師長白坤親率那數日前追殺劉宗敏和穀可成的三千人馬悄悄銜尾跟著張獻,白乾留下102,103兩個團鎮守襄陽,他親率101團出動了,而湯巧兒再嚇走李成後留下兩個團鎮守武昌,親率第51師第501團也出動了,巴特帶著第43師已越過夷陵、荊門。
三部人馬共五萬三千餘人悄悄地縮小包圍圈,選擇一個有利地形,對張獻所部十萬餘眾進行圍奸。
話說,此時的汪喬年也特別的鬱悶,從陝西一路飛奔而來,累死好幾匹馬來到湖廣,剛到夷陵與左良玉匯合,高傑還沒有趕到,方國安帶著武昌守軍主力出了武昌。
方國安前腳剛出武昌,後腳武昌就被湯巧兒給占了。
更加鬱悶的是左良玉,方國安雖同為總兵,但卻受左良玉節製,同時對左良玉極為忠心耿耿,而且武昌是左良玉的老巢,自己躲在襄陽,千裏之外就聽說了老巢被湯巧兒給占了。
左良玉在武昌經營多年,無論是財富和主要兵力還有家屬都集中在武昌,如今老巢都在湯巧兒手裏,他還不敢奪回來。
汪喬年來到夷陵後,能用的兵隻有左良玉的三萬殘兵,其他兩部還在途中,不足以打張獻,又得知丟了武昌,當時他就著急上火了,一麵派人通知朝廷,一麵催促著高傑和方國安趕來匯合。
朝廷很快得到了武昌失陷的戰報,朝野震動,可是滿朝文武和崇熙皇帝已是無可奈何,之前,就命令各部對於天龍軍采取守勢,此時再也沒有兵力也沒有膽量去奪回武昌。
但要完全對武昌棄之不顧,崇熙無法向天下交代,也無法向滿朝文武和皇室交代,一麵隻好裝模作樣的調附近衛所的兵去救武昌,一麵又命這些衛所部隊不可輕舉妄動。
明眼人都知道衛所部隊不過是烏合之眾,哪有什麽戰鬥力,派這些人上無非是做樣子的,此時的大華朝再無可用之兵派往湖廣,當前的主要作戰任務還是要集中兵力殲滅張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