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章 ,再變
“那後來呢?”蒼澤聽得津津有味,繼續問道。
店小二接著道:“這不過是個開頭。第二日辰時,徐仁果真依約等在槐柳坡,有一批江湖人自視甚高,認為自己被挑釁了,便也去了。有一些江湖人迫於他的威脅,不得不去,那個叫什麽四大天王的,也去了。”
店小二說著吞了口唾沫,紀皓聽得正入神,見他嘴巴不利索,便遞上一碗剛倒好的酒,催促道:“趕緊喝,喝了接著說。”
“多謝小哥兒。”店小二接過酒碗,一仰而盡,用袖口擦了擦嘴角,接著往下說道:“那些人哪裏知道,自己這一去,竟是把自己交代在那裏了。”
“那徐仁,武藝之高聽說是駭人聽聞,活著的人沒有見識過,見識過的人都已經死了。最恐怖的是,他一連三日在槐柳坡約戰,聽說最後殺的有點癲狂,竟錯手殺了不少前去觀戰的平民百姓。你們也見到了,原先住進來的江湖人都不在了。城裏人心惶惶,算是怕了那些手持刀劍的江湖人。”店小二順便也介紹了下目前城中的情況。這些倒是與蒼澤親身經曆的情況一般無二。
“想不到那個徐仁看起來挺正常的,也不知道為何,突然像瘋了似的亂殺人。也許一開始就是奔著殺人去的,想想都可怕。”店小二嘴裏“嘖嘖”,直搖頭道,“那個什麽寶劍,真是害人不淺啊。”
說到此,店小二看了一眼蒼澤,笑道:“不過這位小哥兒,你不用擔心。像你身上背著的這種短劍,想來也不是什麽絕世寶劍,沒有人會覬覦的。”
紀皓聞言,“噗嗤”一笑。
李寂也在此時看向蒼澤背上的短劍。
隻見這柄劍青布包裹著,見其輪廓,較一般的劍短上許多。說是匕首,又比匕首長些許,說是劍,一般人用起來估計會不趁手。倒像是一柄專為十歲小兒打造的短兵,作習劍之用。
蒼澤被店小二特意指出,麵有赭色,又見紀皓忍不住呲笑,有些著惱。
李寂便瞥了紀皓一眼,紀皓馬上收住笑,轉移話題道:“那後來呢?那個徐仁去了哪裏?”
“聽說是追劍去了,想來應該是追那對兄妹去了。小人曾聽到那對兄妹說要往鬆源縣去,沒有猜錯的話,徐仁便是往鬆源縣去了。”店小二賣弄起自己的見識,不無得意地道。
“好,這事小爺記下了。”紀皓說著又遞上一塊碎銀道,“一下子死了這麽多人,官府就沒有出麵管管?”
“官府倒是出動過一次。第三日的黃昏,縣太爺帶著衙役捕快上了槐柳坡,隻見滿地屍首,鮮血橫流,慘不忍睹。這些屍身無一不是缺了胳膊或是頭顱的。縣太爺當場吐得沒了半條命。現在急得嘴上都起了泡,聽說縣裏的大夫都被叫了個遍。這也沒辦法,江湖人武藝高強,十個衙役未必能攔住一個,何況是能一下子殺死這麽多人的狂徒?”店小二語帶無奈地道。
“他倒是懂得給自己找台階。”李寂冷冷地道。
店小二聞言一愣。
紀皓見李寂有些上火,便將店小二打發了下去。
蒼澤此時也看著李寂。李寂沉默了好一晌,才道:“此事有些蹊蹺。”
“我也覺得不對。搶劍就搶劍,何至於大開殺戒。”蒼澤應道。
江湖人素來也有江湖人的規矩,除了個別幾個因一時憤恨衝動上門報仇的外,大多數人還是會懇請大門大派且德高望重者出來主持公道,給自己一個交代。像此次這種不顧道義的屠殺實屬罕見。
那徐仁連寶劍在哪都不知曉,為何就去殘殺那些競爭者?說到殘殺,蒼澤以為隻需自己將人打服了便可,無須要人性命。
說到底,隻因這個少年初出江湖,尚未與人結怨,一切都是美好簡單且自由的。
紀皓難得正經地回道:“小澤,你不懂。這不僅僅是江湖之事。江湖動亂多半會導致世道不穩,如此便會橫生禍端,北地江湖若是亂了,還不知道會有多少無辜之人死於非命。”
蒼澤聞言,心中一動,如此不平之事,可不就是需要大俠出麵嗎?若是有大俠出麵,他便可借此機會結識一番;若無大俠出現,那便由他這個小俠先來管上一管。
蒼澤既已想到此處,便開口提議道:“不若我們也趕去鬆源縣,此事不管是謠傳還是屬實,尚需尋到徐仁問上一問才知。”
李寂不知道在想些什麽,沒有開口說話,臉上的神色卻變了變。
紀皓見此,便向蒼澤道:“也好,我們此行本也是為了此事。”
蒼澤以為紀皓是指他們此行就是為了寶劍,也沒多想,點點道:“那好,明日一早我們便啟程前往鬆源縣。”
李寂不知想到了什麽,開口問道:“小澤,如此不會耽誤你的行程?”
“說起來鬆源縣離鬆山還近一些,一點都不影響。”蒼澤說道。
三人吃完飯也就各自回房準備去了。
李寂自從進城便覺得處處不對。剛才又聽店小二說起槐柳坡之事,更是有些心神不寧。
此時他獨自一人坐在房中,手中握著一杯清茶,茶湯熱氣升騰水汽氤氳,李寂看著杯中茶葉浮沉,不禁想起兩個月之前發生的事情。
天慶十七年的二月,一道彈劾嶺北行省總管的折子遞到了禦前。彼時,嶺北總管正是齊王李曠。
慶帝震怒,責令齊王上折自辯。折子傳入朝中,朝中上下無不震驚。
折子是涼州路總督楚少昌所上,乃是彈劾齊王在北地私自糾集江湖人,恐有招兵買馬、圖謀不軌之嫌。
眾人皆知齊王乃是大興王朝的戰神,打下了藏國的萬頃疆土。如今鎮守在靖州,將素來對北地虎視眈眈的桓涼國拒於關外。
誰知如今竟有人以北地江湖人齊集之事彈劾齊王,告其招兵買馬,圖謀不軌。
朝中百官嘩然。他們中有幾人猶記得去歲慶帝病中時,曾給慶帝上過折子請立太子,言裏言外皆是請立皇太弟之意,誰知不過兩個多月,就出了這樣的事,心中不免惴惴。
齊王世子李寂自然是不信的。他雖自小在皇宮中長大,與父王相處甚少,就算如此,當他想起阿父時,仿佛能看到齊王提槍趕馬陣前交鋒的場景。他的阿父——齊王李曠,是一個征戰沙場打下大片疆土的錚錚英雄,決不會做出不利江山穩固、背叛兄弟這樣大逆不道的事情。其中必定有什麽誤會。
李寂懇請慶帝恩準,讓他親赴北地調查此事,慶帝不允,當著他的麵將此事交給紫衣衛負責。
紫衣衛乃是慶帝李晹的親衛,是慶帝一手培養建立起來的。紫衣衛個個武藝超群,忠心義膽,此事交給紫衣衛,再無不妥的。
李寂在京中等了一月,沒有等到齊王的自辯折子,反倒等來了慶帝要下旨撤掉齊王對嶺北行省兵權總管之職的消息。這無疑於坐實了齊王有不臣之舉的罪名。
自此嶺北行省各路兵權自理。這就意味著,齊王若要用兵,需京中旨意方可調用。然嶺北距京萬裏有餘,就算八百裏加急,一進一出,旨意到達之日已是一月後。若有戰事突發,可想而知,戰機延誤,錯失良機。所幸桓涼國一直忌憚齊王,不敢越雷池一步。
李寂豈能容許自己的父王被誣陷。
撤職的聖旨於三月中出京,慶帝沒有想到,一同出京的還有齊王世子李寂。
紀國公家的嫡三子紀皓自小便被送進王府,陪伴李寂一同長大,兩人孟不離焦焦不離孟。此次李寂偷跑,自然甩不掉紀皓。
李寂將杯中的茶水一仰而盡,方去回想自己一路走來的所見所聞。
北地江湖風起雲湧,皆因一柄寶劍。傳聞此劍天然所成,黑玉質地,堅不可摧,是一柄風華絕代的奇劍。江湖中人無不覬覦。早在六十年前就掀起過一場腥風血雨,這次恐怕也不會如此簡單。
不管寶劍的出世是否就是吸引江湖人聚集在北地的根源,當務之急,是查清槐柳坡屠殺一事。
那徐仁尚未得到寶劍,屠殺一事不知是否還會發生?不管是哪種,此事若是傳入京中,作為嶺北行省的總管,齊王怕是又要被問責。
李寂不想父王再次無辜獲罪。既然他已在此,就將這些事一一調查清楚,也好還父王一個清白。如此,等他見到父王時,父王對他也能生出一些歡喜。
李寂想到此,調查屠殺一案的決心又堅定了幾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