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6章 練武為了什麽
第416章練武為了什麽
到這個時候蘇秦想起了自己的師父韓陽告訴他,以為他的速度太快,沒有很好的沉澱,所以在心性上差了很多。需要好好的磨練不然會出現問題的,在蘇秦看來自己現在的狀態就像是出了問題。
蘇秦在自己的腦海裏麵開始回憶著,韓陽對自己所說的修煉心性的辦法。
華夏國有句老話:"文能安邦,武能定國",充份肯定了習文修武的功效。
習武初則可以啟迪童蒙,正心修身,及其成功,小則殺賊平亂,保護鄉裏,大則安邦定國,造福千萬黎民。這才是華夏國五千年來,所以要求文武合一教育的終極目的。
現代社會裏,其意義功能仍然是修煉身心最好的途徑,能夠使一個人化弱為強,隻要是人,不管處身那個朝代,那種社會裏,都是渴望需要的。
武術前輩們,都能體悟到:得道,從"武"的根基上,兼修"文"的功夫,是最切實而有效的道路。
這就是為何古代如此重視文武兼修的道理。然而,令人惋惜的是,近數百年來,華夏不但貶低而拋棄了"武"的修煉,連帶"文"的方麵,也淪落為虛妄,不切實際的浮文飾詞了,這不是很可悲的嗎?
明朝王陽明倡導知行合一,影響了當世。其傳習錄中,他一再強調靜的功夫,認為做學問﹐敦品行,要從定心做起;而<致靜>是對付心猿意馬的最佳針砭。他得力於此,所以文事﹐武功才能卓絕一代﹐流芳千古。
在武術修煉中,定﹐靜是一個最基本而又始終一貫的要求。在四書《大學》中,就開宗明義地主張:…知止而後能定﹐定而後能靜﹐靜而後能安…
然而,在當今一般文士,對於止﹐定﹐靜的功夫從何做起?裏頭的境界是什麽?恐怕十之八九不見得就明白。
從武術的入門修煉上看,做師父的教弟子,一開始即先練定式站樁,求的就是個止﹐定的工夫;在這定樁中,進一步要學生盡量放鬆,並且要鬆透,不可有一絲一毫的緊張。
所求的便是個定中有“靜”的工夫。待日久功深,定靜有常,則漸漸在變化中能安;能安能靜,才談得上“功夫”二字,才能慮﹐才能得。
太極拳經中有“形如搏兔之鶻﹐神如捕鼠之貓”的主張,試想一想,鶻﹐貓這種狠辣﹐靈敏的動物,在窺視﹐捕食時,那種剎那間閃電一擊的威勢,不正是搏擊要求的標準嗎?
在極動之中,仍有如雷達般的清晰﹐冷靜,不正是鶻﹐貓一擊之狠的精神狀態嗎?準此而言,當今的武術比賽,那種摟摟抱抱﹐胡纏亂打的樣子,實在是不堪聞問,真是連鶻﹐貓都不如了。
因此,武術修煉中,要求“動中求靜﹐靜中求動”的工夫,是不可或缺﹐且是交互修煉﹐一體而不可分的。
在動中,招式的變化,沒有心意的冷靜﹐便沒有高度的殺傷力;沒有氣勁的運用﹐隻有手足舞蹈,花拳繡腿,不值識者一笑。在定靜中,求氣機之培煉發動,仍須在心思清靜的前提下,使其身體健全,而自然而然地產生.
真正的華夏武術,求靜的工夫乃是孟子所說“動心忍性﹐增益其所不能”的意思;和“吾善養吾浩然之氣>的道理一致。而不論是養心﹐煉氣,華夏五千年來聖賢心傳,所傳的就是這個。談道統﹐論正統,舍此其誰?
這步工夫,加上拳法﹐義理的融合,不論是向武或文的方麵發展,自然就形成一個人的氣勢﹐氣概或氣節了。
比如,義理上,培養忠烈思想的,自然具有一種壯烈氣勢,如武聖關公即是;胸中正直不屈的,自有一股正氣,如正氣歌之文天祥;飄逸之氣,如好劍術的詩仙李白;
豪雄之氣,如楚霸王項羽;忠義之氣,如《還我河山》的嶽武穆等。
這些曆史上垂名後世的英雄秀士,雖不以武道的成就揚名於世,但實際上,他們的武功文采,卻都是植根在武道的培煉上,才得以氣雄萬人,雄距一世,在青史上留下不朽的榜樣。
然而,凡夫俗子不知道這步工夫的厲害和寶貴,所以一生終是懵懵無知,和草木同生死罷了。
一個習武者最起碼的大原則﹐大目標是不能錯的.華夏的哲學思想,所強調”自天子以至庶人﹐壹是皆以修身為本“,這可說是放諸四海皆準﹐顛撲不破的道理了。
華夏文化講究天人合一,認為那是極高超的境界了。在武道修習中,這是有法可循﹐一點也不玄的。
武術中,講以人為本。人之一身分為頭部﹐身軀﹐腿足,為天地人三盤。上盤吸收天然空氣,下盤擇取地理靈氣,中盤保存人初元氣,是天地人一氣貫通的。人生天地之間,一呼一吸,無時不與天地連;一動一靜,無時不與天地合。
所以說,華夏武術有奪天地造化,參萬物化育的工夫。古人所謂參天地﹐讚化育的理想,才不致淪為唱高調,而是確確實實可以循序漸進﹐一步步達成的。
武學的精髓在於博學,也就是所謂的"仁者無敵".練武絕不是逞強好勝,而是修身養性.這一點可以從"武"字中可以看出,"武"字也就是"止弋";意思是和平,不要動用武力.武學之道在於將育德,育智,育體三者全麵為一.因此練武不但要身體強壯,而且要講究悟性,集中心智,慢慢地去摸索。
蘇秦也知道練武不是為了殺人的,但是他卻這樣就殺了人。那麽他就違背了一個武者的道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