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萬花小說>书库>都市青春>一葉封天> 第一百五十七章:道法合治方止戰

第一百五十七章:道法合治方止戰

  巫囚先是笑著解釋道:“闖關之人都是難得一見的博學之士,所以我向來以先生呼之。”


  然後他又沉吟了一下道:“王母設置此關的目的是為了選拔人才管理昆侖山甚至仙界。仙界的管理始終是一個大問題。盤古開天辟地之後的數千萬年裏,鴻均道祖、靈寶道祖和太上老君始終倡導無為而治。自從三位道祖失蹤之後,玉帝接過了管理世間萬物的重擔。開始的二十萬年,他延續了三道祖的治世方法,對於仙界眾神基本上不管不問,這樣的結果是整個宇宙處於失控狀態,有的地方發展得很好,有的地方卻極其落後。總體來看宇宙的發展太過緩慢,很多問題過了二十萬年也沒有得到解決。


  後來玉帝改變了治世方法,拋棄了無為而治的思想,改為以法治世。為此仙界專門製定了上萬的天條,規定所有天條必須嚴格執行,執行時不能講一點情麵;建立了很多獎罰製度,比如此處的有獎闖關以及仙界難題的懸賞等;還建立了遍布宇宙的交易所,鼓勵神仙分工合作。


  這樣做的好處是整個宇宙發展快了很多,以前久懸難解的很多問題很快找到了解決方法。還出現了許多善於創造發明的家族,比如公輸世家就是其中的一例。


  但這樣也有一些壞處,最大的壞處是仙界的整體功德水平下降了很多,甚至出現了此起彼伏的殺伐。殺伐之事近年來愈演愈烈,嚴重時一次騷亂之後竟然損失三分之一的神仙。


  目前,玉帝和玉清眾神已經認識到仙界管理的缺陷,隻是不知道如何改良,這才下令各界探討適合於仙界管理的方案。這也就是王母設置此關並給予重賞的原因。”


  葉雲飛聽後有些疑惑,問道:“不是還有佛祖主管心性變遷的嗎?按理說有了佛祖的配合,玉帝的管理應該容易很多,根本不應該出現仙界眾神功德驟降的問題。”


  巫囚搖頭歎息道:“佛祖的心性管理也存在不足之處。人們往往隻重視眼前看得見摸得著的東西,對於死後的六道輪回並不在意,目前甚至出現了這樣一種情形,佛祖和眾位菩薩苦口婆心勸人向善,別人卻不理不睬毫不動心!由此可見單有佛祖的管理還遠遠不夠,還要尋找其餘的方案作為補充。”


  葉雲飛聽完也歎了口氣,道:“沒想到仙界的管理也麵臨著人間同樣的問題。這個問題隻怕很難找到正確的答案。必須反複探討仔細求證才能逐漸完善。我隻能粗略地談談自己的想法。”這時他看到坐在巫囚身後的年輕人正在飛速的寫著什麽。


  巫囚看他注視自己的身後,笑著解釋道:“這是天庭要求的,所有闖關者關於天庭管理的想法必須記錄下來,然後由守關人摘錄有價值的部分上報天庭,為天庭的革新提供思路。特別新穎的東西還會轉給玉帝審閱,若是他老人家看了高興,說不定還有額外的賞賜。”


  葉雲飛一聽來了精神,自己曾經答應三位大儒力爭改變儒家在仙界處於底層的地位,現在不正是一個難得的機會嗎?不管結果會怎樣,自己總應該盡力爭取一下。


  想到這裏,他急忙坐正了身子,將儒家的“仁”功施展開來,使自己的心跳跟對方的內心波動完全一致,然後才用無比親切而誠懇的聲音道:“晚輩認為,如果不考慮功德的管理,隻從玉帝主管世間萬物的角度來說,無論是天庭的管理還是人間的管理都離不開道與法,同時還應該加上儒家的因素。


  其中道家無為而治,主張‘主逸臣勞’,‘上無為而下有為’,以虛靜無為為根本,順應事物本身,因勢利導。不先物而動,不後物而行,物來則應之,故能主宰萬物。


  法家則主張通過‘寄治亂於法術’,不但要任法不任智,‘名正法備,則聖人無事。’還要讓一切人與物的資源各得其所,各盡其能。‘夫物者有所宜,材者有所施,各處其宜,故上下無為。使雞司夜,令狸執鼠,皆用其能,上乃無事。’


  儒家的‘無為’是要通過道德的力量來實現的。‘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眾星拱之。’‘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正而天下歸之。’玉帝和神職人員隻要自己德行端正,施行德政,天下的人就會像眾星拱北鬥一樣順從其治理,這樣便可以實現無為而治。


  道、法、儒三者之間應該密切配合,互補不足,才能使天庭的管理比較完善,達到三足鼎立的穩定狀態。”


  巫囚聽得兩眼放光,鼓掌讚歎道:“好,先生講得十分透徹。不知能不能舉個例子來聽聽?”


  葉雲飛端起茶杯喝了一口,感覺茶水很奇特,不禁低頭看了兩眼,道:“前輩,這玉樹茶清涼爽怡,果然不同凡響!”


  巫囚聽他講到關鍵之處,正在滿心歡喜之時,聞言隻是道:“是,是,請先生接著講治世方略。”


  葉雲飛接著道:“譬如很久以前中原的秦漢時期就是一個很好的例子。秦國征服六國,憑的是以法家為基礎的殘酷無情的精神。為達到鞏固統一的目的,秦采取了許多方法,其中最重要的是統一思想的政策。一切史書和百家學說,除了秦記、醫藥、卜筮、種樹之書,都被徹底焚毀。甚至還發生了駭人聽聞的‘坑儒’之事。


  然而隻有法家的治理是遠遠不夠的。秦朝很快因為殘暴統治而迅速垮台。當劉邦領軍進入長安的時候,與百姓約法三章:殺人者死;傷人及盜抵罪;廢除秦朝的苛法。這就是從法家到道家的轉變。


  漢朝初年‘黃、老’大興,儒、道、法有了一定程度的結合,才有了當時的‘文景之治’。


  後來漢武帝感到,如果要維持統一,還是要統一帝國內的思想。他采納了董仲舒的建議,正式宣布儒學為官方學說,六經在其中占統治地位。他的措施比起秦朝的措施要積極的多,也溫和得多。不是像秦朝的措施那樣不加區別地禁絕一切學派,而是從‘百家’之中選出一家,即儒家,給予獨尊的地位,作為帝國的教義。還有一點不同,漢朝的措施沒有頒布對於私自老師其他各家思想的刑罰。它僅隻規定,凡是希望做官的人都必須學習六經和儒學。以儒學為教育的基礎,也就打下了以後曆代考試製度的基礎。”說到這裏,他暫時停下來喘一口氣。


  巫囚卻還想再聽下去,接著問道:“‘廢黜百家,獨尊儒術’,如此一來是不是法家和道家都廢了呢?”


  葉雲飛環顧四周,發現琴萱正手托香腮看著自己,眼睛裏滿是欽佩自豪的神情。他對琴萱笑了一下,然後轉頭望著巫囚道:“至於法家,雖然成了秦的替罪羊,可是也從未全部被人拋棄。法家能夠針對新的狀況提出新的統治法術。所以,隨著帝國版圖的擴展,帝王們不能不依*法家的理論和方術。這就是所謂的‘儒表法裏’。


  同樣地,道家的作用也極其重要。我曾仔細揣摩過中華帝國的曆史,發現每一個朝代,在其鼎盛時候政事的治理上,都有一個共同的秘訣,就是‘內用黃老,外示儒術’。也就是說外麵所標榜的是儒家的文化,內裏卻脫不了黃老之學的神髓。


  但是在實際上,不論儒家、法家還是道家,各有其應用的適當範圍。應當三家互補,各取其長,各避其短。隻有達到三足鼎立才能治理好包括天庭和人間的整個宇宙。”


  說完之後他長長地舒了一口氣,覺得自己已經充分地闡述了自己的觀點,為儒家在仙界的興起盡了一分心力。


  此時巫囚已經聽得入了神,良久之後還瞪大了眼睛看著葉雲飛,感覺如聞天籟,餘音繞梁,久久不絕。他身後的少年已經記錄了厚厚的一摞,正在以手扶腕稍事休息。


  過了好半天,巫囚才醒過神來,親自給葉雲飛續了茶水道:“先生能不能將剛才所說的總結一下,也好讓我用神識將其寫入玉符,呈給天庭覽閱。”


  葉雲飛想了想道:“總體來說,不外乎‘內用黃老’、‘外用儒法’、‘文武之道’、‘寬猛得中’、‘文武相資’、‘寬嚴相濟’。”


  聽完之後,巫囚仰天長歎道:“聽君一席話,勝讀千年書。真盼望玉帝能親耳聽到你的妙語。好,好,好!今天真是痛快!這一關你已經過了。歡迎先生有空多來坐坐。”說著取出一個絲綢包裹的小盒遞給葉雲飛,道:“這裏有十顆沙棠丸,服一顆可以增長功力六十年,十顆全部服下則可以增長功力四百八十年。此外還有王母備下的‘昆侖貴客’銀牌一塊,昆侖山內所到之處無不奉先生為貴賓。”


  葉雲飛自己也很高興,他的高興主要還是第一次毫無遮掩地講述了自己的觀點,不必像在人間的時候說話隻說一半。他接過錦盒再三感謝,然後拉著琴萱告辭而去。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