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章 溜冰鞋木屐鐵絲
估計是為了有個調和作用,老媽都沒回自己娘家吃午飯。
整個午飯,姥姥姥爺都長籲短歎的,替關秀芬娘倆傷感。
“秀芬才三十來歲,姑娘又這麽大了,這往後的日子……”
“這娘倆……富慶,不能當外人,不能讓這娘倆有寄人籬下的感覺,得當親人家人……”
“還有倆丫頭,就當是多了一個妹妹!”
王宏樂嗬嗬的。
“姥姥,怎麽不說你外孫?”
“宏小子才不會做岔事!是吧外孫?”
除了點頭,王宏還能幹啥,還有必要幹啥?
事情很圓滿,臨行前,那個執拗的四姥爺,居然出了院門為女兒外孫女送行。
關秀芬娘倆眉間的陰鬱,完全舒展了,就連開的這破廂貨,都有種輕快的感覺。
這一天才是大年。
每天王宏都會抽時間溫習功課,每天都把所有的課程過一遍,從頭到尾,有步驟有秩序有條理的溫習。
門開了,關秀芬帶著關思淩。
隱約還聽到老媽拽著倆姐姐進房間的聲音。
關秀芬回頭看了看,輕輕的掩上門。
這種鄭重其事的行為,把王宏也搞緊張了。幹嘛?致謝?沒必要呀。
“王宏,姨謝謝你。”
完了?完了。可娘倆卻坐在王宏對麵了。
“過了初五,我準備開始籌備實驗中學和紅旗中學門口的文具店。”
這是兩所縣城內的初中學校,都有千數在校生,這也是已經說好了的,不知道關秀芬為何要這般鄭重。
“王宏,姨想著,琴丫頭和雯丫頭分別去管一個店,然後搭配上富貴家的和秀紅……”
“秀蓮姐從村裏搬出來了,這個店都能照看著,不行再雇個人。”
是這事呀。
看關秀芬似乎不太踏實的表情,關思淩又緊張的看著自己,王宏有點為難了。
“店裏的實情,我已經告訴秀紅了,她的性子我知道,絕對不會泄露出去的。”
王宏的遲疑,讓關秀芬有些吃不準。從王宏跟杜仲林交鋒,買下這一院子開始,關秀芬就沒有當王宏半大小子看待過。
這倆三月,自己是親眼看著這個半大小子給秀蓮姐家帶來翻天覆地的變化。
跟王宏說正事,有時候比跟當初商場經理說話還緊張。
“秀芬姨,您想過文具店以後的發展嗎?賺錢是肯定的,賺了錢以後呢?是繼續開店,還是把錢存起來,就守著這三五個店麵過個小富即安的日子?”
未來文具店的產業有多大,王宏雖然沒有具體數據,也知道絕對不算小,再過二三十年,上百億的規模是肯定的。
“姨,若是有心做大,把文具店開到保州,開到省城,甚至京城乃至全國,過多的使用親屬,肯定不利於未來擴大規模後的管理。”
“或者就跟杜老爺子一樣,從產品的經銷商延伸到產品生產商,發展到產品研發和生產的領域去……”
二十年後,或者十年後,有這樣的想法沒人會驚訝,可現下,關秀芬母女倆都被王宏這所謂的宏圖嚇著了。
愣愣的看著,忘記了說什麽,該說什麽。
“王宏,姨……姨怕沒能力做那麽大的事……”
一個店沒問題,三個店也沒問題,若是文具店開到保州……關秀芬想想就頭皮發麻,心驚膽戰的。
見關秀芬說話都帶顫音,關思淩更是目不轉睛的看著自己,王宏突然有些清醒了。
自己這是咋了?見不得賺錢機會。
本來文具店就是很隨意的行為,一開始是想搬出宿舍而已。有文具店,當初也是單純的想給倆姐姐走出農村的機會。
現在居然考慮連鎖經營了,甚至都思考文具產業了。
癔症了。
王宏隱隱有種感覺,不管是文具店還是醫療器械產業,都不會是自己這一生的重點。
做的夢雖然多,卻從來沒有想過做某個行業的大拿,似乎自己缺少耐心,更沒有殺心和狠心,玩不了爾虞我詐。
至於自己最終的路,還需要逐漸活下去明晰。
這突然給秀芬姨加擔子,還真是癔症了。
機遇一直存在,並不是所有遇到機會的人都可以飛黃騰達。強人所難了,守著三五個店麵,在這樣的小縣城裏,未必就過的不幸福。
家裏也如此。自己想的多了,對家人不一定是幸福,或許是負累。
“秀芬姨,是我胡思亂想了,您別在意。文具店就交給您張羅,怎麽做您自己拿主意。多操心,把賬麵理清,別最後影響家人的感情……”
這話一說,王宏有種醍醐灌頂豁然開朗的感覺。
這才是自己想要的,不被任何事物牽絆。
杜馨的學生階段可以用顛沛流離來形容,爺爺帶著父母做生意,杜馨從小就跟著,沒有在那個學校完整的度過。從縣城到市裏,再到省城,愣是沒有幾個處的好的同學。
這回省城過年,沒過初五,就徹底閑在家裏了。小杜立成更是一直在京城,同樣對省城不熟悉。父母過年也忙乎廠子裏的事,姐弟倆一商量,直接奔向王宏了。
所以,在王宏睡到自然醒,就聽見院子裏的熱鬧。
“你們這······”
有點不敢信,居然是杜馨姐弟來了。
“早上五點就出門了,走二級路,一路飆車······哈哈哈,厲害吧!”
說著,杜馨還忽閃著駕駛本。
嘚瑟了一陣,這才一個個開始認人。這丫頭還真是自來熟,估計也就是剛相互認識,就仿佛是關秀蓮的又一個閨女了,那個親熱,比王琴王雯還貼心。
從普桑的後備箱,一樣一樣的拿著禮品,小杜立成也倒換著小短腿,一趟一趟的搬運。
“給多少?人家是富貴人家,給少了不好看。”
老爸老媽躲一邊商量給壓歲錢。真以村裏的標準,給個五塊,那都是至親,還是大禮。可這是杜老爺子的孫兒孫女。
“二十五十不算少,一百也不算多,就是不給,有口吃的也算給他麵子。爸、媽,隨心意給吧,又不是真的為這倆壓歲錢的。”
“小兔崽子,說什麽呢?這是禮節!人家大過年上門,做長輩的不給壓歲錢,讓你爹娘老子臉往哪兒放?”
見老媽是真的當回事,王宏趕緊逃離了。
老爸費力八經的用紅紙折疊成的紅包,杜馨就當著人的麵拆開了,拽出藍色的百元大鈔:“小弟,看到了吧?跟著姐有飯吃!”
三個長輩,三百元,在這時代,的確算是大手筆了。這完全就是按照年三十晚上,秀芬姨給自己姐弟的標準了。
咋咋呼呼的杜馨,剛吃完早餐,就叫嚷著讓王宏帶著玩。
屁大的小縣城,除了台球廳就是錄像廳,要不就是舞廳,都不適合帶著這麽多女孩子去。王宏也壓根沒去過。
“要不咱們去滑冰?”(應該是溜,這字眼怕是敏感詞,就用滑了。)
“滑旱冰呀······”
聽杜馨這口氣,似乎不怎麽感興趣。
“不是,我二姐說的滑冰,是真正的滑冰,就是在冰麵上溜。”
這都是小時候的保留節目。
飲馬河落差不大,枯水季節水流緩慢,每年冬季都會上凍,在王家灣和縣城之間有一個大水潭,一到冬季,就會結很厚實的冰。
這就是方圓小夥伴們的玩場。
“真的滑冰呀!京城裏都說什麽海滑冰,姐都沒去過。就這麽定了,宏小子,帶姐去滑冰。”
滑冰容易,沒冰鞋呀。這不是打呲溜滑,隨便什麽鞋都可以呲溜,真正要想在冰麵上溜痛快了,冰鞋是必備的。
王宏好說,自製的冰鞋一直有,腳大了也無所謂,可調。就是王琴和王雯也都有。
看關思淩的神情,心向往而人怯。估計也不曾有過這樣的經曆。
“我不去,我的冰鞋看誰合適用。”
王琴到底是歲數偏大些,又不是像杜馨那樣的咋呼性格。
“反正是不夠,都得做。大姐,一塊去吧。把各人的鞋碼告訴我,現在就做。”
杜馨根本就沒搞明白王宏姐弟在說什麽。冰鞋知道,也清楚想玩的痛快些,需要有冰鞋。可自己做又是怎麽回事?
在完全懵著的狀態下,拉著小弟,看著王宏翻騰出木匠的家夥什,看著王琴和王雯也都上手:“思淩,你知道他們幹嘛?”
關思淩搖搖頭,突然想起了什麽:“馨姐,我以後叫關思思。”
杜馨似乎愣了一下:“好。我回去讓爺爺幫你,把名字改過來!”
王宏這時候已經開始找好了適合的木板,開始依照各人的鞋碼做出了鞋樣,又比劃著開始剪鐵絲······
手法真的很熟練。
當王宏把適合每個人的木屐鐵絲滑冰鞋做好,並用帆布條做成涼鞋那種固定在自己的鞋上時,杜馨都覺得自己這二十年活的特沒滋味。
木板,也可以稱之為木屐,在木板下麵綁一條或者兩條鐵絲,在用帆布條做固定繩,就是北方農村孩童們的滑冰鞋。
王宏為了穩定,踩著舒服,全部是兩根粗鐵絲,還創造性的把木板兩層疊加固定死。
就這,杜馨端詳著這簡易的滑冰鞋,硬是舍不得視線離開······人,原來還可以這樣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