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章 南山山人
唐思涵如實回答,自己沒有專門的師傅,都是根據名人字畫和各種拓本上練得。
溫先生吃驚不小,同時也暗暗驚歎唐思涵家底渾厚。
溫先生給唐思涵讓了一個座,唐思涵身份不夠,並不莽撞,沒有上坐。
溫先生在次請唐思涵落座,這才坐下。
溫先生問出心中的疑惑:“按理說,你家底不錯,為什麽要來公主府當書童。”
唐思涵解釋道:“小時候我也是一名貴公子,隻是父母去世的早,家產就漸漸敗光了,來到京城,想要參加科舉,成就一番事業,錯過了時間,隻能在等四年,聽聞公主府有一個名額,如果表現得好,可以被推舉參加魚鹿宴,所以我就來應聘了。”
一般貴族推薦的都是身邊的人,唐思涵什麽背景都沒有,好在有才學,不然還不如科舉來的快。
溫先生跟唐思涵聊了一陣,唐思涵也都一一回答。
家道中落後,就在父母生前修建的祠堂裏生活。
也許是提前預料到,他們走後唐思涵日子艱難,父母捐贈了一座祠堂。
裏麵養著十幾位道長道姑,每日為先人念經超度,祠堂附近是上百畝良田,供著祠堂的人們自給自足。
唐思涵說的跟公主殿下查到的一模一樣,溫先生挑不出一點錯。
實則唐思涵並不是在祠堂裏長大的,
她被父親的好友給帶走了,在南山鎮長大。
師傅把唐思涵當做自己的孩子照顧,還給唐思涵介紹了一位年齡相仿的女孩子做玩伴。
她是村長的孫女,比唐思涵更有讀書的天分,可惜在師傅出事前幾天,她的屍體在南山河邊找到。
緊接著師傅還有父親生前的好友紛紛遭難,唐思涵無處可去,想起曾經父親捐贈的祠堂。
在祠堂躲了兩天被裏頭的人發現,並沒有舉報唐思涵。
祠堂管事把唐思涵送回唐家老宅,唐家老宅建在南山山脈深處,高牆大院,風景秀麗,隻可惜地理位置偏僻,去一趟需要好幾天的功夫。
老宅已經幾十年沒人住過,唐思涵父母在的時候,還時常去祭拜,唐思涵父母去世後,就漸漸荒廢了。
唐思涵在這裏住了兩個月,唐思涵師傅的事情並沒有波及太多人,很快就了解了,並沒有查到唐家老宅的頭上。
而唐思涵也在老宅發現父母留下的寶藏。
因為當初並沒有遷走唐思涵的戶籍,大家也都知道唐家那對善人去世後留下一個孩子。
祠堂管事借口當年唐思涵母親難產去世,忘記給唐思涵落戶口,現在他要出去求學,需要辦理路引,沒有落戶無法科舉,去衙門補辦了一張。
以至於無論誰查,都隻能查到唐思涵從未離開過家族祠堂,是一群道姑道長把他養大的。
溫先生喜歡唐思涵的字,字如其人,唐思涵的字寫得很好,溫先生肯定,唐思涵人品肯定也很好,就這樣給唐思涵貼了一個好人標。
又問唐思涵有沒有印章,那麽好的字,蓋個章就完美了。
唐思涵心裏咯噔了一下,唐思涵是有過一個章的,是師傅給刻的,唐思涵一個,師傅一個,發小明兒一個。
文人墨客喜歡在得來的墨寶上蓋章,唐思涵的師傅也不例外,就給還是孩童的唐思涵也刻了一枚。
師傅是南山居士,唐思涵的是南山山人,發小明兒的是南山舍人。
在正式教唐思涵練字之前,師傅就帶著唐思涵在那些字畫上先蓋章,後臨摹。
每每這個時候,明兒是不願意的,別看明兒比唐思涵大了兩歲,懂得很多。
沒什麽名氣的讀書人,在名人的字畫上蓋上自己的章,題上一首俗詩,會拉低字畫的價值,本來值一百兩,一個章下去,一下子變成五十兩了,以至於明兒不願意蓋章。
唐思涵卻不這麽想,他肯定將來自己一定能成為一代大文豪,以至於唐思涵練字最賣力,為的就是趕緊練會這一張,給下一張字畫蓋上自己的章。
有了第一個章,一發不可收拾,每每唐思涵不想練字了,唐思涵師傅就會給唐思涵刻一枚新章。
短短十幾年的功夫,唐思涵有了二十多個章。
家裏的字畫上,全部被唐思涵蓋了一個遍,有甚一副字上蓋了二十多個唐思涵不同的章。
回憶到這裏,唐思涵搖搖頭,告訴溫先生自己沒有章,也沒有字,免得先生追問。
溫先生有些可惜,這麽好的字,沒有印章,誰都可以說是他寫的。
當即下了決心:“我送你一個,可有字。”
唐思涵答道:“子敬。”
唐思涵如實回答。
溫先生心裏有了主意。
不知不覺,天已經黑了,公主來傳小侯爺去她那裏吃飯。
小侯爺告別了溫先生就帶著唐思涵,洪兒一起走了。
洪兒心裏酸酸的,本想讓溫先生厭惡唐思涵,本來已經成功了,誰知道就寫了一幅字,溫先生對唐思涵好感爆發。
不但沒有拉唐思涵下水,顯得自己更像一個小人。
溫先生小心翼翼的將唐思涵寫的字收起來,貼身保存。
走在雨裏生怕給淋濕了。
一口氣跑回自己的房間,書童都驚呆了。
這麽大年級了,您也不怕摔倒了。
回到房間,溫先生先換掉有些潮濕的外衣,又換了一身幹燥的,才把字拿出來。
書桌擦拭了三遍,確認一根頭發絲都沒有了,才舍得放下。
溫先生是越看越喜歡,越看越愛,唯一美中不足,就是沒有章。
溫先生喜歡收集印章石頭,命書童把自己收集的印章石頭拿出來,取出最喜歡的一塊原石。
這塊玉石,通體白皙透亮,就算是在黑暗的屋子裏頭,遠遠看去好似泛著白光一般。
本打算等自己兒子學有所成,送給他。
現在也隻能在另外給兒子選一塊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