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62
就在法院外面熙熙攘攘的時候,一輛甚少見的豪車出現了,徑直穿過人群來到梁賈輝的前面,一下子就吸引了眾多人的矚目。
「這是誰啊??」
「好像有點面熟,這車。」
就在眾多人疑惑議論的時候,車後門開了,從車上出來了一個人。樸素的中山裝服飾,不奢華,不亮眼,但卻氣壓全場。
「哇,是林先生!!」
「林木!?」
「你這小子,林木是你叫的嗎?沒大沒小!」
「林先生這是來送梁賈輝的嗎?難道林先生跟梁賈輝有交情的事是真的?」法官、原告、圍觀群眾們心思活躍開來。
記者一邊驚呼一邊想,一邊快速湧向林木,一根根長槍短炮狠狠的插到林木的面前,好像要捅進林木的口中似的。激動的記者們早已顧不得形象,急切地發問:「林先生,請問您來這裡是?」
「林先生,請問您是不是要拍新電影了?請問新電影是不是要邀請tony?」
林木雙手壓了壓,攬過梁賈輝說道:「tony是一個很真誠的人,雖然酒駕出了車禍,雖然知道這事會給他帶來很大的負面影響,但依舊能夠勇敢面對,而沒有逃避。他尊重法律,也勇於為他的行為負責,所以我喜歡他,所以我有必要給他機會,也很樂意給他機會。」
「跟大家爆個料,我確實是要拍新電影了,而新電影的確定,tony起主要作用,所以我決定這部電影的主角,就是tony!!」
「林木要拍新電影了,而且電影的主角還是tony!!」
記者們相當雞凍!!林木剛剛說的這話,實在是太勁爆了!!很快新一輪的問答開始了!
「王導,請問您的電影叫什麼?是什麼類型題材的?」
「王導,tony他現在要坐牢六個月,難道您的電影要等半年後才開拍?」
看著『群情洶湧』的記者,林木笑著不語,而是指向梁賈輝。
記者頓時心神領會,開始把採訪麥對準梁賈輝。梁賈輝很驚訝今天林木過來為自己捧場,雖然有點炒作的意思,但梁賈輝感受到了林木的真誠。
如今林木再把採訪的注意力轉給自己,相當是在有意抬高自己。這種抬高,落魄的自己太需要了。
「我也是前幾天才收到王導的消息,當時我也驚呆了。要知道想要成為王導作品的主角,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況且我現在的情況一點都不樂觀。
至於王導的新電影,王導在前幾天跟我跟我溝通過了,是一部關於監獄與救贖的電影,故事生在七十年代,算是一部反應舊時代的電影吧。」
「監獄……」
「救贖……」
記者們愣了,怎麼感覺梁賈輝進監獄服刑是為了拍電影的?而不是真正的服刑?怎麼都感覺自己好像被耍了一樣?他們很想問問林木,這是不是炒作??不過記者迅甩掉這些念頭,轉向林木:「請問。王導,您這是真的要轉文藝片了嗎?」
「這不是文藝片,我拍的話,依舊會用商業片的手法來拍。不過它不再用什麼大特效,大爆破,大卡司。」
「那請問王導,您的這部電影具體是講什麼的?」
「講的是一個人在監獄里自我救贖的過程,9o%的劇情都將會在監獄中生。而tony此時正好藉助這個機會去熟悉一下監獄的情況。」
「電影名字叫什麼?什麼時候開機?預計什麼時候結束??」
「電影名字叫做《肖申克的救贖》,開機時間應該會在8月份,雖然那時候tony還沒有正式出獄。不過我們可以拍其他的場景。請大家幫忙配合宣傳一下咯。」
「那是當然。」記者們紛紛拍胸脯答應。反正都已經沒有節操了。半個小時之後,林木坐著車離開了,而梁賈輝也上了押運車前往魔都藍提監獄。記者們懷著心滿意足離開了,這次蹲點蹲到了大魚。
加薪什麼的完全沒有問題。而那些原告則是帶著獃滯、目瞪口呆、苦逼、鬱悶的心情離開的。
林木新電影的消息迅在網路上傳播開來。然後再通過全球電影論壇迅傳到全世界。引起無數林木粉絲的一片歡呼。
《阿凡達》之後,沉寂一年,林木終於又要拍新電影了!!雖然要8月份才開機。雖然是一部非商業大片,但林木的作品總是能讓人滿懷期待。無數粉絲翹以望。
而這個時候,不知道從哪裡來的消息,金龍電影協會沒有林木的名單的消息傳了出來,一下子就引起了廣泛的關注。無數人質疑協會的人,原本轟轟烈烈的第一屆金龍獎頒獎典禮一下子好像被潑了冰水一般,冷卻不少。
正值這個關鍵時刻,另外一個消息傳出,再次讓金龍電影協會陷入輿論質疑當中——好萊塢的幾部電影來到華夏這邊參選,結果聽到沒有林木之後,馬上就提出異議,對金龍電影協會的專業性表示嚴重懷疑,在這些外國電影人的心目中,林木的可是華夏的頂尖電影人,金龍電影協會竟然沒有林木的參與,真是開玩笑!!
這消息傳得活靈活現的,甚至還傳出協會的會長因為這事氣得臉都青了的事,總之給廣大民眾提供了不少的談資。
倒是林木在這些事情當中相當的低調,沒有表任何說明。不過只有林木才知道那些負面的消息只是林木有點不爽而搞出來的。
那外國人也是林木串通好的,為的就是給那些人一點難堪。林木不認為金龍獎就憑四十幾個會員就搞得定,要知道奧斯卡的學院內部人數可是上百人規模的,這樣才能保證獎項評選的公正。
————————————
2o14年4月5日,周六,萬眾期待的林木作品《舌尖上的華夏》終於要播出了。
如果做一份問卷調查的話,5o%的人都會知道這部林木作品,4o%都會知道它將會在今天晚上播,3o%的都會表示對這部作品很期待。
不過如果問到:「你覺得這節目會是個成功的節目嗎?」估計大部分人都不敢太過肯定,畢竟這不是電影,而是紀錄片,完全不同的類型作品,而且跨度很大,所以總感覺林木會搞砸。
因為節目今晚即將開播,所以網路上也開始議論開來了。
「我還是覺得林木跨領域了,這個節目可能會不好看,還好林木已經停止了任性,準備開拍電影了,雖然不喜歡什麼監獄的電影……」
「雖然對這節目沒什麼信心,但既然是林木製作的,那自然會有與眾不同的地方,正好今天有時間,所以一定會抽時間看的。」
「《舌尖上的華夏》,聽到這名字就不錯,我喜歡它的味道。」
「連個預告片都沒,太坑了,不過也就只有林木才敢那樣做,期待!必看!」網路上的評價褒貶不一,慢慢地,網友們對《舌尖》的評價開始兩極分化,有貶低的,也有褒獎期待的……
但不管怎樣,他們也還是有很大一部分人選擇了在電視機面前等待正式開始播放,畢竟這是林木的作品?有林木的名頭在,就算是搞砸了也是一個不錯的談資。
東方電視台的人此時也帶著忐忑,特別是《舌尖》的攝製組工作人員,都在心中默默緊張祈禱著《舌尖》大獲好評。
時間逐漸到了晚上2o:oo,網路上的一群人基本上都來到了電視機面前,觀看東方綜藝衛視。
2o:5o,《倖存者》結束。
2o:55,《舌尖上的華夏》即將開始。
「哐哐哐,各位舍友,別擼了,《舌尖》快開始了!!」
「老吳,別上廁所了,《舌尖》快要開始了!」千家萬戶,開始正襟危坐在電視機前,等待著《舌尖上的華夏》的開播。
21:oo,秒鐘一劃過頂點,電視上就準時地出現新畫面,來到了《舌尖上的華夏》
……
安靜祥和充滿古風的簫聲音樂響起,一幅幅華夏風水墨畫、美食在不斷掠過……飽滿谷穗、青幽竹筍、滾燙豆腐、熱騰餃子、蒸汽包子、平湖漁船、無盡荷塘、旺火鍋炒……字幕——總編導:林木。
最後畫面定在了一副紅色山脈起伏的美麗畫卷上,隱隱約約有一小舟遊盪在山下湖水中。
一雙筷子出現在畫卷里,這時候眼力好的觀眾驚呼起來:「這畫怎麼看起來像一片豬肉啊!!」
「神了!!」畫卷上開始逐漸出現字幕——「舌尖上的華夏」。
觀眾被這個片頭深深吸引住了,全神貫注看著電視。
正片正式開始……呈現在觀眾面前是華夏大地的一幅幅壯麗景象:廣袤高原、藍天白雲、蒼莽林海、碧藍湖水、朝霞海岸、起伏山脈、如網江河……旁白之音響起……
「中國擁有眾多的人口,也有世界上最為豐富多元的自然景觀,高原、山林、湖泊湖泊、海岸線……」
「這種地理和氣候的跨度,有助於物種的形成和保存,任何一個國家,都沒有這樣潛在的食物原材料……」
「人們採集、撿拾、挖掘、捕撈,為的是得到這份自然的饋贈!」旁白男配音員的聲音厚重、磁性,緩慢而有力,在這種聲音之中,一種文化厚重感撲面而來。配合著這個聲音的,是不斷跳過的美味食材採集的畫面……
「穿越四季,我們即將看到美味背後,人和自然的故事。」
字幕——「第一集:自然的饋贈!」
自然的饋贈……所有觀眾看得心神搖曳,一種雋永的味道,聲音、畫面傳入到人的身體里,沁入心田中。。
「第一集:自然的饋贈!」
《舌尖上的華夏》第一集的開頭無疑是非常成功的,一種雋永的味道沁入每一位觀眾的心田,讓人為之迷醉。
它不是商業大片上的那不斷爆炸、打鬥、3d、imax給人強烈的視覺刺激快*感,也沒有情情愛愛給人的心靈撫慰,但它卻有著一種源自血脈、心靈上的一種感動……
「片頭很棒!很有感覺,大讚!」
「王導果然是國際名導,那句子,一聽就非常舒服,泱泱大華夏,土地廣闊,美食眾多,聽得我都覺得有一種自豪溢滿全身。」
節目中開始播到第一個地方……香格里拉。
「雲南香格里拉,被雪山環抱的原始森林,雨季里空氣陰涼,在松樹和櫟樹的混交林中,想儘可能的跟著卓瑪的腳步,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卓瑪跟媽媽在森林中尋找一種精靈般的食物——松茸,一種珍貴的食用菌,這種菌只能在沒有污染的高海拔山林里才能存活。」
「在大城市的高級餐廳里,一份碳烤松茸價格能夠達到1600元,松茸的香味濃郁襲人,稍經炙烤,就會被熱力逼出一種礦物質的釅香,這令遠離自然的人將此物視為珍寶。」
「油溫使松茸表面的水分迅速消失,香氣畢現。」
電視節前,所有觀眾看著節目中香煎出來的松茸,油光溢滿,彷彿一種香氣從電視里飄出來,讓他們一個個忍不住流口水。
吃貨們不淡定了。
不過可惜的是,這節目介紹美食的不多,反而把更多的鏡頭放在了采菌人、大自然的身上。
「到了五月底,雨水才抵達香格里拉,大雨讓原始森林的各種野生菌都迅速瘋長出來,但是雜菌不能引起卓瑪的注意。」
「大雨是大自然的禮物。在相同付出的時候,好的運氣會給卓瑪更多的收穫。」
「松茸出土后,卓瑪立刻用地上的松針把菌坑掩蓋好,只有這樣菌絲才不會被破壞。為了延續自然的饋贈,村民們遵守著山林里的傳統。」
香格里拉的故事很快就講完了,觀眾們意猶未盡。他們已經發現了,這其實並不是一種真正意義上的美食節目,反而像是一個反應華夏美食文化的節目,但是這樣一個節目反而更加讓他們感到喜歡。(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