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82

  接過主持人遞過來的話筒,林木心裡還是斟酌了一下,他知道現在還不能把話說得太滿,「羅伯特.羅米斯基先生是一位才華橫溢、觀點獨特的導演,而湯姆.漢克斯則是我崇拜多年的偶像,我找不出任何的理由去懷疑他們的信心。我想告訴大家的是,《阿甘正傳》是我所有改編劇本中最優秀的,無論是現在還是未來,無論是這部影片最後能否達到羅伯特.羅米斯基先生的期望,我都會是始終如一的堅持我今天的說法!」


  「我記得三個月前,你也是作為影片《侏羅紀公園》的編劇出席在夏威夷召開的開機發布會,您認為這部影片和《侏羅紀公園》最大的區別是什麼?」提問的是《美國周末》的記者。


  「我覺得兩部影片最大區別在於影片的定位,《侏羅紀公園》是娛樂性的商業大片,它的目的是最大程度的迎合觀眾的口味;而《阿甘正傳》是一部文藝片,它有自己的思想!」


  「能談談您對《老友記》看法嗎?」又一個記者站起來提問。


  「很抱歉這是《阿甘正傳》的發布會,您的這個問題在這個場合似乎有些不合時宜。」林木拒絕了這個問題。


  在碰了個釘子之後,那名記者並不打算就此放棄,「那您最近是否有新的創作計劃?」


  「當然有,但絕對不會是《老友記》!」對著他這種拐彎抹角的提問方式,林木以前就在別的記者身上領教過。


  不過這件事卻給了他一個提醒,人們對《老友記》的過分關注對林木來說或許並不完全是一個好消息,《老友記》在受到人們熱捧的同時,林木其他的作品卻被人們遺忘在了角落中。現在一提起他的名字,人們只會聯想到《老友記》。一部作品如果在一個作者的身上留下太深的印記,這個作者很可能一輩子都走不出這部作品的影子。林木當然不希望自己未來的發展被束縛在《老友記》這個小小的範圍之中。


  是應該寫一部新的劇本,來分散人們對《老友記》的注意了,林木覺得自己有必要先和庫勒談一談。


  布會結束之後,林木就找到了庫勒,他把自己的想法告訴了庫勒。


  「什麼?你不打算繼續寫《老友記》的評論,你知道每天有多少人在等著看你寫的東西?你不覺得這樣很對不起那些支持熱愛你的人嗎?」庫勒的反應早在林木的意料之中。


  「每天除了寫那些該死的評論,我什麼事也做不了,這樣的生活我已經厭倦了!而且你覺得就那麼點內容,這樣反反覆複寫來寫有意思嗎?你口口聲聲說這是為了不辜負那些關心熱愛我的人們,難道非得等到我什麼都寫不出來,看著他們一個個絕望的離開,那樣才是不辜負他們?庫勒,我希望你能夠明白,我們不可能靠《老友記》活一輩子!總有一天它終將會結束,那時候我們還能指望靠寫那些毫無意義的評論來維繫今天的這份榮耀?」


  林木的話讓庫勒陷入了沉思,他並不是一個目光短淺的人,只是基於閱歷和時代的局限性,他無法像林木那樣看得那麼長遠,但這並不意味著他弄不明白其中的利害關係。


  「這麼說你已經有了新的打算?」庫勒問。


  「只是理出了一點頭緒,還沒有具體的思路!」林木坦言說。


  「那我就對外宣稱你正在創作新的劇本,專題評論暫時停止。」庫勒想了想說。


  「也不用全部都停掉,一個月我可以寫三篇,前提是不影響我的正常寫作!」林木提出了一個較為折中的辦法。


  「也只有這樣了!」庫勒點點頭。


  林木突然停止專題供稿引起了部分媒體的不滿,但隨著《老友記》第二季的開播,公眾的注意力很快都被劇情所吸引,這很大程度上削弱了由此次斷稿造成的負面影響。


  但也有幾家不甘心的媒體把主意打到了庫勒的身上,林木既然不願意寫,那作為他的經紀人,庫勒本人對《老友記》的評價應該也可以吸引大眾的眼球。得知這個消息之後,林木還是認真考慮了一番,他認為這也不失為解決問題的另一個思路。反正最後的署名是庫勒,寫得好,可以增加《老友記》的人氣和影響;寫得不好,林木也大可將問題全部推到庫勒身上。林木求名,庫勒得利,兩人各取所需。


  庫勒的個人專題就這樣誕生了,不過他的評論水平,卻是讓人不敢恭維,專題登報之後,就惡評不斷。林木本以為這樣的專題刊載不了幾期就會從報紙的版面上消失。但罵聲越多,關注這個專題的人反而越多,漸漸的大家都知道了托馬斯-庫勒的大名,儘管他的評論被各大媒體評為質量最差的專題,但這個專題的公眾關注度卻在不斷的上升,這個結果讓林木大跌眼鏡。


  不過由專題評論所引發的風波也終於得到了平息,林木可以靜下心來,開始構思新的劇本。


  聖誕前夕,一則轟動性的新聞吸引了林木的注意,加州監獄兩名重刑犯人預謀12年,經過精心設計,竟然利用監獄管理上一個疏忽,從監控嚴密、重重設防的監獄中逃出生天。據報道,該監獄裝備有最先進的防控系統,進出監獄要經過十二道審查,其中有三次指紋認證、一次瞳孔掃描。兩名罪犯如何逃脫至今仍未查明,官方也沒有給出合理的解釋,案件還在進一步的調查之中。民間關於這次越獄有很多的說法,甚至有小道消息宣稱FBI已經涉入調查,各種猜測,充斥在各類報紙的大小版面上。


  這則新聞讓林木想起了後世一部很出名的電視劇《越獄》,該劇在2005年上映,很快在全球掀起了一股收視狂潮。無論是在情節設定還是邏輯構思上,這部電視劇都堪稱經典。要是這部電視劇出現在10年前的現在,又會是這樣一番情景呢?毫無疑問,《越獄》將會成為《老友記》最強勁的對手。這一點,很符合林木創作新劇本的初衷。


  在穿越前夕,《越獄》長達4年的熱播才剛剛謝幕,林木對這部電視劇的大部分情節,都還有深刻的印象,甚至一些經典的對白,他還能朗朗上口。所以這個劇本寫起來很輕鬆,林木只是將回憶略微的整理,就可以直接成稿。第一季總共22集,他用了不到半個月的時間,就順利完成。劇本寫好之後,賣給誰卻成了一個讓林木頭疼的問題。


  在前世,《越獄》這部電視劇是由幾家大的影視公司合拍的,其中就有林木很熟悉的20世紀福斯電影公司,但問題是林木目前只和派拉蒙、華納兄弟、環球影業有過一些合作,好萊塢八巨頭中除了夢工廠此時尚未成立,哥倫比亞、米高梅、迪斯尼和20世紀福斯這幾家公司都沒有和他有過直接的合作。


  庫勒建議將劇本發給這幾家公司,用價格來選擇買主,這也是一般編劇的通常的做法,拿不定主意的林木最後接受了這個提議。


  先找上門來的是哥倫比亞影業公司的代表,庫勒將每集的價格提高到了15萬美元,對方表示難以接受,談判陷入了僵局。而20世紀福斯和米高梅的代表是同時到達的。上午和米高梅的談判沒有取得實質性的進展,對於庫勒提出的價格,米高梅的代表態度很搖擺,但並沒有拒絕。而下午和20世紀福斯的談判也同樣沒有達成任何實質性的協議。


  第二天情況卻急轉直下,兩家的代表都同時給庫勒打來了電話,表示接受談判價格,這反倒讓庫勒有些為難。他將情況告知了雙方的代表,最後米高梅將每集的價格提高了一萬美元,贏得了《越獄》第一季的版權和續集的優先購買權。20世紀福斯最終還是沒有在競價中取勝,這讓林木多少有些遺憾,他已經改變了歷史。


  《越獄》第一季讓林木又獲得了350萬美元的收入。每集16萬美元的天價,刷新了電視劇劇本價格的最高記錄。六個月里,微軟的股票價格上漲了超過了50%,按照現在的股價計算,林木此時已經擁有了近1000萬美元的資產。


  劇本的寫作暫時告一段落,臨近學期末,林木生活又開始變得忙碌了起來,但一位不速之客的突然造訪,打亂了他所有的計劃。


  「馬克先生,您怎麼會在這裡?」林木看著門口站著的中年男子,他很意外會在自己公寓的門外碰見這位老熟人。


  「,好久不見了!」自從在小島上那次談話之後,馬克對林木就一直很熱情。


  「差不多有四個月了吧!」林木把他迎進了客廳,順便給他倒了杯咖啡,「馬克先生這次來不會是找我敘舊的吧?」


  「,你說話還是這麼直接!」馬克沒有過多的客套,直接就表明了來意,「其實我這次來找你主要是為了《侏羅紀公園》的事情。」


  「後期合成出了問題?」林木第一反應就想到了盧卡斯的數字合成技術,因為這是影片成敗的關鍵。


  「不不不」馬克搖搖頭,林木顯然誤會了他的意思,「影片的製作很順利,所有的數字處理都已經完成,現在就只差剪輯了,我指的是影片的後期工作。」


  「後期工作?」林木還是有些不明白。


  「你知道我們環球在這部影片上下足了血本,但是董事們還是有些擔憂。」馬克一副欲言又止的樣子。


  「擔憂?」林木對環球高層的態度很是不解,歷史上《侏羅紀公園》的票房收入足足有9億美元之多,即便是後來湧現出了很多大製作的影片,除了《泰坦尼克號》,也只有指環王系列和哈利波特系列的票房收入能夠與之相媲美。「您應該建議那些董事們去攝影棚看一看這部影片,我想他們所有的疑慮都會被那些恐龍撕得粉碎!」


  「並不是所有的人,都能像你一樣樂觀的看待這部影片的前景!」馬克苦笑著說。


  林木很遺憾的攤攤手,「我只是影片的編劇,影片之外的問題我也無能為力。」


  「,還記得我在島上和你說的那番話嗎?儘管我知道你是一個非常成功的編劇,但你真的打算一輩子就只做個編劇?我認為你在商業上的才華,並不遜色於你寫劇本的能力!」


  見林木默不做聲,馬克決定趁熱打鐵,「你上次的那個計劃我事後想董事會作了彙報,上次影片的開機發布會你也參加了,大部分董事都很欣賞你的方案。這次董事會準備在影片的宣傳策劃上下一番功夫,我第一個就想到了你!」


  「我?」林木一愣,「雖然我學的是投資學,但我還只是個大二的學生!」


  「可我實在找不出一個比你更合適的人選了,你是這部片子的編劇,又親自參與了影片的外景拍攝,除了導演,沒有人比你更了解這部影片!我無法想象讓一個對這部影片一無所知的人來做策劃會發生什麼樣的事情!」為了說服林木,馬克毫不吝嗇自己的讚譽之詞。


  「我想知道這部影片的製作成本是多少?」


  「7000萬美元!」


  「那影片的宣傳預算呢?」


  「2000萬美元,其中也包括給你的報酬!」馬克拋出了他認為最誘人的條件。


  林木的內心其實並沒有他表現出來的那麼平靜,馬克的話對他觸動很大,他還從來沒有接觸過影片的宣傳策劃,所以他決定試一試,「我需要做些什麼?」


  「向全世界推銷那些恐龍!」


  數周后,紐約——


  「媽媽,我在電視里看到了一隻嚇人的恐龍!」蘇珊正在廚房為一家人準備早餐,她最小的兒子傑西突然跑進廚房,告訴了她這麼一個消息。(未完待續。)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