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48章好消息
李俊解決了府裏的“心頭大患”,整個人都輕鬆了不少,心情極其愉悅,哄了半天閨女後,又抱著小兒子睡了一晚上。
第一次,李俊沒有嫌棄天明。
同樣也是第一次,天明沒有故意折騰折磨老爹。
桐桐接受了新爹,府裏一團和氣,上上下下都很高興。
家和萬事興,二小姐能想明白就最好了,一家人和和樂樂多好呀!
老爺是死的不值,可是,他命就那樣,即便大家覺得他死的冤,可這是命。是命,那就強求不來。誰還能去同閻王爺搶人不成?
府裏高興了,府外也傳回了好消息。
曾逸把桐桐揭穿“梁旭”拉攏她的陰謀後,兩人鬧的不歡而散,甚至大梁太子被小丫頭罵成了醜八怪,滿臉挫樣,不配當爹。
曾逸也是個老實人,把桐桐罵過的話原封不動讓人散播出去,半點沒有潤色。以至於永安城大街小巷傳遍這消息時,經過“以訛傳訛”的正常過程後,越發令人激憤。
這大梁太子也真是,真誠對待打開閨女心扉不好嗎?為什麽要騙呢?這輩子啊,隻怕都得不到這閨女的認可了。
有些人則不這麽認為,他們認為,人家堂堂太子爺都紆尊降貴來裝“親爹”了,小丫頭還不識好歹,非得要鬧要作,最後鬧的不歡而散,好了吧?
大街小巷,茶餘飯後,人們都在談論,不管是責怪大梁太子的,還是罵桐桐不知好歹,但都總結性的傳出了另一個消息:大梁太子不是李俊,兩人隻是長的像而已。
朔風辦事回來,一進城門便聽人在討論了。起初還以為是聊什麽八卦,並沒有太過在意,可越走越聽得多,聽得多就想得多,最後一經打聽,竟然是李府發生的事。
得,這父女倆鬧的!
朔風回到李府,率先找了李俊,然後把外頭傳的沸沸揚揚的消息告訴了他,臉上還露出了擔心之色,“爺,您是不知道外麵傳的,萬一傳到咱陛下耳朵裏,傳到朝臣耳朵裏,您的形象……”
梁旭在大梁的名聲本來就不怎麽樣,如果再因為他在大夏呆的這些日子,幹的這些事被人知道,還不知道那些人又會幹出怎麽樣驚天動地的事來呢!
幸虧陛下隻有這麽一個兒子,要不然,梁旭這個太子爺,沒被廢十次,也被廢八次了。
李俊坐在院子裏喝茶,感受著不友好的陣陣刺骨寒風,品嚐著最新鮮的茶葉,淡定的道:“是我故意讓人散播出去的,並且,讓他們能傳多沸騰就傳多沸騰。”
朔風聞言,麵色一驚,脫口而出道:“你命人傳的?”
李俊點了點頭,然後才解釋道:“如今是解決在大夏的危機,至於大梁那邊,大梁就本宮一個皇子,即便梁帝再不滿,他也不會將江山送給旁人。”
是以,那些朝臣願意怎麽蹦躂怎麽蹦躂,他根本不在意。
曾經的梁旭不就是這麽想的麽?
要不然,他會千裏迢迢跑來找李俊,會因為一點點風聲就要將他除之而後快。為的,不就是鏟除梁帝的血脈僅留自己一人麽?
朔風算是明白了李俊的用意,不再繼續這事,說起這幾日的事來,“爺,你交代屬下辦的事,都辦妥了。”
“全都死了?”
朔風卻是搖了搖頭,“一部分人逃了,但是,搗毀了老巢,沒個十年八年,隻怕是翻不了身。他們另外的棲身之地也被屬下找到兩處,也一並毀了。”
李俊聞言,點了點頭,很是欣賞的看了朔風一眼,毫不吝嗇的誇道:“辦事能力的確不錯,以前跟著梁旭還真是受了委屈。隻可惜,事成之後你要離開,否則,留在本宮身邊辦事,倒是能成為不可多得的得力臂膀。”
李俊連招攬人都說的如此大氣凜然,即便是朔風,心裏也忍不住咯噔了一下。
男人,為的不就是建功立業、光宗耀祖?
妻兒尚且重要,可沒有功名利祿,如何養活妻兒,過苦日子嗎?
世外桃源,不過是人們的想象罷了!
永安城的好消息傳回來沒多久,唐元便收到了京都的密信。他不便露麵,便讓曾逸給李俊送了過來。
朔風和曾逸彼此都看對方不順眼,是以,曾逸冷哼了一聲,朔風麵無表情的退到了一旁,直接無視他,當他不存在。
李俊沒注意二人之間那點小動作,接過密信,打開飛速看了一遍,隨後眉頭微蹙,然後又漸漸舒展開來,臉上露出喜色。
曾逸不識字,唐元又沒說信裏什麽內容,見李俊眉開眼笑,應該是好消息沒錯,立即問道:“爺,看把你樂的,千年冰山臉都笑開了花,到底是什麽好消息?”
“放肆!”
朔風聽見曾逸的話,手裏的劍瞬間出鞘,直逼曾逸而來。
曾逸被他打了個措手不及,沒能及時避開,就這麽被長劍架住了脖子。
“喂喂喂,你別亂來啊!”
曾逸鼻子都氣歪了,這貨幹什麽?誰是爺心腹,他不知道啊?竟然敢這麽對自己,等自己得了空,非得弄死他。
“對我家主子客氣點,否則,朔風的劍可不認人。”
既然要偽裝,那就要偽裝到位,半點馬虎不得。不得不說,朔風演戲很到位,也很盡責。
曾逸聞言,心裏罵日了狗,但還是連連點頭同意,“是是是,以後不敢了。”哼,等你曾爺爺得了閑,看你還能不能嘴硬。
李俊見狀,心裏忍不住想笑,但還是板著臉,揮退了朔風,然後又教訓了曾逸兩句,最後才道:“夏帝突然病重,皇宮已經亂成了一鍋粥。”
夏帝這時候雖然病的蹊蹺,但也病的恰到好處。
他這都病重了,皇子們也爭相盡孝心、搶皇位,誰還有工夫搭理自己這個異國太子?要是夏帝直接薨了,那就更好了。
曾逸聞言,還沒轉過彎,卻聽朔風道:“恭喜爺,賀喜爺,看來回國之日要提上日程了。”
李俊點了點頭,吩咐道:“繼續盯著京都那邊,一有風吹草動,立即來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