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53章:不接旨
《過去彌陀經》確實很神奇,經文對靈魂之道闡述的很清楚,不愧是大禪寺三大鎮寺經卷之一,自從在洪易身上得到之後,季安分心兩用,一邊做事,一邊參悟。
此經除了文字敘述以外,還有一尊觀想的金色佛陀,它坐於虛空之中,無數日月星辰圍繞在周圍,將光輝都加持在佛陀身上。
這個金色的佛陀雙眼微閉,盤膝而坐,雙手結印,神態安詳,模樣雖與如來祖佛不像,但那種氣息與意境卻很相似。
事實上,陽神位面的佛門與其餘位面佛門所講的教義一樣,同樣的講究眾生平等,同樣的人人皆可成佛,甚至,經文中的法門在某些方面與《大日如來真經》中修魂的法門都有些相同。
就像《青蘊法身》和陽神位面中的練體功法,在修至高層時所得到的結果都差不多相似,肉身千變萬化、滴血重生等等,就連所說的超脫與修身界的蛻凡成仙,從某種意義來講都是一樣,皆是為了得到長久的壽元,能夠長生久視。
這正是大道至簡!
而今,他得到《過去彌陀經》細細觀摩之後,與自創的至陽至陰煉魂法相互印證,在靈魂上的「卍」字印記的加持下,把握「過去」真意,漸漸地,至陽與至陰兩道法門開始融合。
季安相信,當兩門術法徹底融合完成後,他的靈魂就可以快速修復,還能去渡雷劫,增加質與量,逐步修成心血來潮,破碎虛空,虛空造物,煉魂成神等不可思議的神通。
雖然這些神通相距自己還有點遠,但是憑藉著強大的靈魂和參悟的「過去」意境,季安已經能感覺到不少強大的念頭向華郡王府聚來,有過來查看的、有感興趣的、有不懷好意的、也疑惑不已的等等。
大千世界,千奇百怪的念頭已有不少彙集而來,不但他發現了,就連擁有至誠之道的唐紫塵也查覺到了。
「果然!很大一部分都不懷好意,甚至還有一股強烈的意念在打我的主意,要不要我將這些人殺了!」唐紫塵低頭抿茶,心神卻籠罩八方,聚音成絲道。
「暫時先不用,等他們行動的時候在聚而殲之,你先將氣血之力收回,別打草驚蛇。」季安依然穩坐于山,保持著釣魚的姿態,沒有引起任何人的懷疑。
此刻來的都是一些陰神散修,連一個鬼仙境都沒有,還不值得提前出手,否則的話容易暴露實力。
「早收了,否則這些陰魂鬼魅豈能靠近。對了,這具軀體才『練骨』武師境,要不要繼續修鍊?」唐紫塵撇了撇嘴,有些擔心他身上這具柔弱的軀體。
「自然要煉,不然僅靠這具軀體如何闖蕩奪寶!」
季安自然知道唐紫塵擔心什麼,不過現在可不是修鍊的時候。
他打算等到夜裡吞丹服藥,再用後天靈火煅燒軀體,將這具肉身體內的暗傷修復好,最後再練肉,練筋,練膜,練骨,練臟,練髓,一下子晉陞到換血的武聖境界。
這種情況,如果在原來的華郡王身上自然不可能發生,但以季安的境界,若不是這具軀體內的暗傷太多,體質不夠強大,掣肘太多,現在已經無聲無息的晉陞了。
「紫塵,你的軀體也要抓緊修鍊,趕快晉陞,否則的話萬一遇到夢神機一樣的高手,估計輸多勝少,夜裡我傳授你練竅之道。」季安提醒道,陽神位面隱藏的高手太多,想要出去走一走,必須先將實力提升上來再說。
至於練竅之道對陽神位面各個高手來講是很神秘的東西,但對他來說卻是簡單的常識,《青蘊法身》內就記載了一千二百九十六個大穴竅,一竅通百竅通,連十二萬九千六百個小竅都詳細記錄的一清二楚。
這一元之數的穴竅,在陽神位面是一個個散亂的修鍊,但在青蘊法身中卻被青蓮血脈歸納為一,又詳細化分了三個步驟,每一步的突破都會自主開啟許多穴竅,如今季安的真身已給全部開啟,進入了質變期,為第四步種子生長期做準備。
從這裡就可以看出,《青蘊法身》要比陽神位面散亂的肉身修鍊法要精妙無數倍,但可惜的是只有一滴青蓮精血,不然唐紫塵肉身早就提升上來了。
唐紫塵聞言暗自歡喜,她修鍊內家拳自然很清楚穴竅的妙處,但所知的數目有限。
若是能開啟一半之數,就能一下子晉陞到九鼎記中的「洞虛」之境,開啟體內「世界」,引天地之力增強體內「世界」,再以體內「世界」之力洗鍊肉身,軀體將會提升的更加強大。
不過想要一下開啟那麼多的穴竅,沒有足夠的能量都是一語空話。
「夫君,你有純凈能量……」唐紫塵剛說到這裡就停了下來,扭頭望去,就看見數個太監,簇擁著一個大太監走了過來。
「聖旨到,華郡王,唐紫塵接旨……」
幾個太監的步伐極快,顯然都是練家子,而簇擁著的那個大太監眼中神光閃閃,卻是武聖強者,遠遠看見華郡王和唐紫塵后,扯起嗓子叫了一聲,然後朝著南面站好,等待兩人接旨。
「你們怎麼進來的?」
季安卻絲毫沒有接旨的意思,只是臉色一寒,開口向這些太監問道。
這裡是華郡王的王府,匾額上的四個大字更是乾帝楊盤親手書寫,就算是宮廷裡面來傳旨的太監,也要先對著匾額拜上一拜,再到大門口停下來開口疾呼,等待來人接應,隨即到固定的房屋裡面等待,最後再去通知華郡王接旨。
這些都是皇室對待郡王以上爵位的規矩!
這樣直接不通知,就硬闖進來,事情就顯得有些目無禮法了。
季安雖然不是真身,但是為不露餡,只能故作發怒。
「王爺見諒,一是聖旨上事情重大,二是門口也沒有個接待,所以咱家就破壞了規矩,直接闖了進來。」
為首的大太監聽見季安相問,不由得尖聲尖氣的躬身道,如是公鴨般的嗓音,極為難聽。
「原來如此,倒也怪不得你們!」季安帶著唐紫塵走過來,朝著北邊拱了拱手,道:「既然事情重大,那就一切從簡吧,即刻宣旨!」
數個小太監聞言一愣,卻沒想到季安如此隨意,那大太監倒很會來事,當即打開聖旨,宣讀起來。
「華郡王楊安常駐東疆,每有雲蒙敵軍叩關,每戰必勝,朕實感心慰,我兒有如此戰功不封親王爵百姓不服,百官不安,朕昭告天下,不但要封親王,還要你入朝主持兵部事宜,更要你提點御林軍『龍皇營』的兵馬,在玉京城方園千里內外剿匪!」
隨著敘述,一股說不清楚,道不明白的字跡氣息從聖旨中撲面而來,上面的筆跡,好像執掌天道,總理河山,短短的幾句話,簡明有力,並沒有繁雜的文字。
「好傢夥,乾帝楊盤可真敢放權!親王爵、入主兵部也就罷了,竟然連御林軍的龍皇營都送了出來!」
聽完聖旨之後,季安與唐紫塵互換一眼,心中皆感到震驚。
要知道,龍皇營是御林軍的五營兵馬之一,與「虎賁營」「金羽營」「鐵血營」「神機營」齊名,共一萬多人。
別看人數少,卻個個都是精銳的士兵,其中的高手更是深不可測,是代表著大乾王朝戰力最高水平的一部分軍隊!
這一萬多人,足以鎮壓天下間任何勢力動蕩,平日里都是護衛大乾中樞心臟玉京城!
大乾土地遼闊,方圓近千萬里,從南到北,從東到西,遼闊得過冬的候鳥都難以飛越,如此大的國土,有數千州府,四十九行省,人口數以億萬,散布在各地的軍隊,騎兵,步兵,水師等等,足有數百萬之多!龐大的軍隊系統之中人才濟濟,其中鎮守邊疆的各個部隊更是身經百戰,但卻始終是這御林軍五營的戰力出類拔萃,屬於超一流。
乾帝楊盤一下子就將防禦玉京城五分之一的兵權送了過來,其魄力不可謂不大,若是換了任何一位皇帝,即便送給即將登臨大寶的太子,他都不敢這麼急切,由此可見楊盤的梟雄本質。
「下了如此大的本,可以想象連本帶利收回時會有多少,若我還是你的兒子楊華可能就接旨了,很可惜我不是,我還有許多的事情未完成,哪裡有閑情雅緻與你們在乾罡殿上大打口水仗!」
季安很快就做出決定,當下微微一笑,道:「不知這位公公怎麼稱呼?」
「老奴王韜。」見他未接旨,王韜合上聖旨,主動送來。
「原來是王公公,都怪本王眼拙,見諒見諒!」季安聞言眼神一縮,也不接旨,卻是打起了招呼。
王韜乃是乾帝身邊的大公公,六宮大總管,甚至還管理著內庫,絕對是皇城太監之中的第一人,而且還是世家大族出身,更是武聖強者,說什麼也要與之交談一番。
「不敢不敢,華親王嚴重了,還請接旨吧!」王韜看了季安一眼,把身子躬了下去,再次將聖旨遞上來。
雖然是六宮大總管,掌握內宮幾萬太監,宮女,就算是皇貴妃都要巴結的人物,但是在這個連太子、乾帝都敢諷刺的王爺面前,大太監王韜還是小心翼翼。
「這個旨呢,本王就不接了!」
「王公公,實不相瞞,本王已經對世間任何事情不感興趣了,準備遊歷天下,增加閱歷見聞,常言道:讀萬卷書,行萬里路。本王準備遵循聖賢教誨,要著書立說了。」
在一眾太監的驚駭的眼神下,季安說出了一番嚇死人不償命的話。
「王爺此言當真?」王韜愣了好一會才道。
「當真!你給陛下說,請他賜我幾本武道書籍便可,待我學成之後,正好出門防身。」季安點了點頭,而後一拱手,攜著唐紫塵繼續去湖邊釣魚。
看著季安的背影,王韜愣了數息,深吸了一口氣,道:「回宮向皇上如實稟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