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7章 懂?
以軍隊規模來講,顯然是陷陣營千人軍規模較大,但如果選擇這個,且不論這麽多人安排在何處,自己能不能養活的起這麽多人,都是另一說。
魏武卒百人營跟三十鐵鷹衛。
說實話,李寬很嫌棄魏武卒,倒不是因為魏武卒不堪一擊。
恰相反,吳起以五萬魏武卒,擊敗五十萬秦軍創造了中國戰爭史上以少勝多的著名戰役,,使魏武卒名動天下。
但是!
秦將司馬錯創立的鐵鷹衛,在河西大戰中打敗魏武卒一戰成名。
後來秦國大統一鐵鷹衛士功不可沒。
雖然隻有三十人,但對於李寬目前來說,已經足夠了。
三十人不會很多,也不會很少,以李寬的財力,或許能負擔得起。
而且人數不多,利於藏匿。
人不能一口吃個胖子,李寬深切明白這一點。
“我選三十鐵鷹衛。”李寬略作思索後,做出了自己的選擇。
心中話剛落,係統提示音再次響起。
【請宿主選擇謀士】
對於謀士,李寬倒是沒什麽了解。
但出於第一印象,李寬果斷選擇了範蠡。
不為其他,誰讓這範蠡的商聖名頭的名頭太響亮了。
李寬關於未來的藍圖中的商業帝國,需要一個這樣的人才。
至於出謀劃策打仗,開玩笑,現在有三十個兵就想著打仗了。
那不是妥妥的NOC?
李世民在經曆短暫的出神,而後緩緩站起身,在所有人驚駭的目光下,從皇位走了下來,來到了李寬麵前。
而李寬盡力保持冷靜,看著李世民緩緩走來。
因著係統的獎勵,現在的李寬好歹是有些底氣了,所以眼神也更加堅定。
李世民並沒有發怒,此時反而顯得格外鎮靜。
在來到李寬麵前時,李世民伸出手,李寬將狀紙遞到李世民手中。
看著狀紙上羅列清晰的一條條狀告,以及鮮紅的指印,李世民瞳仁微微顫了顫,仿佛這些手印不是按在紙張上,而是按在李世民的心髒上。
每一下,都讓他心髒抽痛。
大殿內沒有人敢說話,甚至連大氣都不敢出。
過了許久,李世民終於有了動作,抬起頭,視線在所有大臣臉上一一掃過。
這件事,不能全怪在朝堂上的大臣,但也不能不怪。
不知怎地,李世民突然想起初識李寬時,那個在李家府邸叫囂著懂懂懂的不良人。
李世民深呼吸了口氣,輕輕將這張蓋著指印的狀紙舉起來,說道:“說起今日這事,朕突然想教給各位一個字。”
一個字?
在座的各位不說全都是滿腹詩書,但部分也都算得上有一定才學。
陛下居然要教給他們識字。
不用想,一定是要借題發揮了。
李世民緩緩說道:“今個兒,朕要教給你們的,是一個懂字。”
懂?
在場的大臣都麵麵相覷,這皇上是賣什麽關子呢?
而李寬則是心中閃過一絲喜色,看來父皇這是要站在自己這邊了。
李世民看著神態各異的大臣,又繼續說道:“在不久前,朕微服出訪時,曾遇到過一個蠻橫無理的不良人。”
“沒有任何證據,但卻直接前往別人的府邸抓人,碰巧的是,朕當時就在那兒。”
“那不良人對朕說了讓朕一生都無法忘記的話。”
說著,李世民指了指自己的龍袍,說道:“不良人,懂?”
話音落下,諸位大臣皆齊齊倒吸了口冷氣。
懂?
這個字,可謂是嘲諷意味十足。
而且透露出一副囂張慣了的姿態。
李世民似乎很滿意這些大臣的反應,又接著說道:“諸位看看這張狀紙,再看看狀紙上這鮮紅的指印,難道你們就沒什麽想說的嗎?”
依舊是一片寂靜無聲。
李世民歎了口氣,說道:“朕想問問,既然寬兒都能調查出來,在座的各位難道查不出來嗎?”
不等別人回答,李世民又說道:“隻怕是各位恐怕都不知道這種事。”
“說來也是三百文,三畝地,相對於一條人命來說,微不足道,不值得管,不用問,反正出不了啥大事。”
“但諸位吃俸祿的大人是不是忘了,這三百文對於這些狀紙上的百姓,就是他們的命?!”
大人這兩個字,李世民加重了語氣。
不知道是不是在暗示著什麽。
各位吃俸祿的大人忘記了!
是不是你們久居高位習慣了!
這三百文,可是尋常百姓的命!
李世民的話,像是驚雷一般在大殿內炸響。
“各位大人,怎麽不說話了?”
李世民緩緩說道:“我不知道各位大人看到這張狀紙是什麽樣的心情。”
“朕的臉上臊得慌,臉燙啊!”
俗話說聖人千慮必有一失。
從來沒有什麽完美的人。
明君之所以能被稱為明君,不是因為他們一點錯誤都不會犯。
而是因為他們在出現錯誤時,能夠聽取別人的話,及時改掉他們的錯誤。
很顯然,李世民便是如此。
李寬原本以為的震怒並沒有出現,恰恰相反,李世民反而拿著這件事,檢討起自己和朝廷的過錯。
這是李寬萬萬沒想到的,同時也稍稍轉變了一些,對於李世民的看法。
“寬兒,你抬起頭。”
李世民在說過這些話後,又把視線移向李寬,說道:“這件事,你做得對。”
“是朕在這件事上做錯了。”
“嘩~~”
此言一出。
頓時叫所有人都驚呆了。
李世民。
大唐皇帝。
當今的至尊。
居然認錯了,而且是當著文武百官的麵,對他的兒子認錯了。
這下子朝堂可徹底炸開了鍋。
李世民認錯並不稀奇,前不久甚至還被魏征逼著寫了罪己詔。
但那是為了國家大計,為了祈福,李世民才寫的,而且最終也沒有昭示天下。
而如今,僅僅是為了一個打人的案子,陛下原本是要斥責李寬,結果卻變成了斥責文武百官,還斥責了自己,並且跟李寬認了錯!
這完全可以說是大唐曆史上,不,甚至從古至今的曆史上第一遭!
李寬愣了片刻,看向李世民,卻發現後者一臉愧疚。
當然,李寬自然不會有恃寵而驕,他趕忙躬身行禮道:“不,父皇整日操勞國之大計,這些事傳不到父皇耳中,並不是父皇的錯。”
李世民擺了擺手,看向李寬的眼神中多了一些讚許。
當初是他一心鑽進了牛角尖,太過擔憂奪嫡的事,甚至想借此事調查清楚黨羽劃分,但偏偏忽視掉了最基礎的事情。
這些罪狀是真實存在的,是真正能將一個平民百姓逼上絕路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