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萬花小說>书库>都市青春>我在明末當太子> 第75章 龍江造船廠(二)

第75章 龍江造船廠(二)

  “唉!”朱慈煊歎息一聲,連忙轉移話題,道:“王大人,給本太子介紹一下現在船廠的情況。”


  “啊!好,太子殿下請隨我來。”王成元虛手一引道,朱慈煊開始在王成元的陪伴下,參觀龍江造船廠。


  “太子殿下請看這裏是頭作作塘(船塢),長160丈,寬25丈,那邊是可以啟閉的石閘,用以控製水量。


  造船時將水排出,關上閘門,在作塘裏建造船隻。船造好後,開閘進水,將船體浮起,然後放船入江。


  當年鄭和鄭大人的寶船就是在這個作塘裏建造的。”王成元指著眼前一個麵向長江長約500米,寬約70——80米的長方形幹涸的大水塘道。


  朱慈煊發現這是一個呈倒梯形的船作,上口寬約七八十米米,下底寬二三十米米,深度在七八米左右的巨型人工船塢,奇怪的是兩側堤岸沒有磚、石築成的護坡,難道不怕坡堤坍塌?

  於是便問道:“王大人,這堤岸為什麽不用磚石築成護坡,難道不怕坍塌嗎?”


  “殿下有所不知,這兩側堤岸的地層共四個層次。最上麵層為耕土層,厚度為一尺。


  接下來是黃土層,有三尺厚,經過夯打,十分緊密。


  黃土層下麵是由黃土和黑色淤土混雜的灰黑色土層,厚度也是三尺。


  最下麵為細沙層,由黑色淤土和灰色細沙相夾雜。其中這黃土層黏性大,不透水,所以堤岸異常堅固,不怕坍塌。”


  朱慈煊感慨不已,勞動人民的智慧果然是無窮的,這種方法看起來很土,可是降低了成本,節省了時間,是典型的“多快好省”的工程。


  朱慈煊在王成元的陪伴下繼續前行,又分別看到了二作(船塢)、三作、七作、娘娘廟、四作、五作、六作一共七個大型船塢。


  接著又看了看提舉司、幫工指揮廳和一所專門打造海船風篷的篷廠,以及細木作坊、油漆作坊、撚作坊、鐵作坊、篷作坊、索作坊、纜作坊等七個作坊及看料鋪舍等。


  其中僅是坐落在船廠東北部的篷廠有房屋十排六十間之多。船廠的督造官員中原五品的工部郎中已經不在了。


  目前有員外郎、也就是王成元,其他的還有一些主事、提舉,幫工等船廠的指揮等人員。下麵的廂長、作頭等低級班頭原來有近百名,現在也僅餘下三十來名。


  造船製舶的船戶工匠主要來自浙江、江西、湖廣、福建及江蘇等地,他們分工細致。


  下編四廂,每廂分為十甲,每甲設甲長,統管十戶。


  一廂分為船木、梭、櫓、索匠;二廂分為船木、鐵、纜匠;三廂為艌匠;四廂分為棕、篷匠。另外,還有內官監匠,禦馬監匠、看料匠、更夫、橋夫等人員。


  參觀完整個船廠,朱慈煊就看到蔡九儀已經帶著一千士兵押運著銀子和稻米回來了。


  朱慈煊讓王成元把船廠內的所有工匠都召集過來,在船廠的空地上,搬來十張桌子。


  等看到空地上黑壓壓一個個麵黃肌瘦,衣不蔽體的造船工匠,心情十分沉重。


  要說這些人都是技術人才,他們當中擱現在的話說,都是造船工程師,大國工匠級別的人物,應該享受良好的待遇。可是如今他們一沒衣穿,二沒飯吃,怎能不令人痛惜。


  朱慈煊見人到齊,直接站到一張桌子上,運足內力大聲道:“我乃太子朱慈煊,從現在開始,龍江造船廠重新回歸我大明,以後我會每月準時發放各位俸祿,每位在船廠做工的工匠每人最低二兩銀子。


  大家看到這些桌子沒有,請大家在桌子前排好隊,本太子現在給大家每人發放二兩銀子和一石稻米。”


  “轟”下麵的一千七百多船廠工匠一個個喜極而泣。


  王成元招呼大家排好隊,開始領銀子、稻米。


  朱慈煊派出一千五百名士兵幫這些工匠把稻米運回家,畢竟一石稻米相當於現代的150斤,這些工匠一個個麵黃肌瘦,不一定能扛回去,所以朱慈煊派出士兵幫他們把稻米運回家。


  一個個領到稻米的船廠工匠,臉上掛著開心的笑容,扛著稻米,步履蹣跚往家走去。


  等工匠們走的差不多了,朱慈煊把王成元叫道一旁,令他暫時把船廠管理起來,船廠內停工的大船繼續建造船,那幾個空置的作塘也利用起來。


  王成元看著朱慈煊遲疑片刻,最後,一咬牙,對朱慈煊道:“太子殿下,目前船廠內儲存的木料已經不多,想要恢複生產,還要購入大量的珍稀木材。現在水路斷絕,造船用的木料運不過來。”


  “那木料都來自哪裏?”朱慈煊問道。


  “鬆木、杉木、樟木、楠木、柚木、柿木、格木、錐木、杯裂香木這些一般采至福建、廣東、雲南、瓊州。還有一部分像娑羅雙樹、鐵梨木等則來自安南和南洋。


  這幾年這些地方一直在打仗嗎,海路不通,所以這些木料也運不過來,船廠造船一直用原來儲存的木料,現在儲存的木料有些品種已經沒有了,那幾艘停工的大船還可以建造,但建造新船,木料就不夠了。”


  朱慈煊點點頭,“我知道了,現在先依照現有的木料建造,等過段時間,我大明王師就會收複整個江南,到時候,木料就能運過來了。


  你告訴大家,即使不造船,本太子也不會讓大夥再餓肚子,讓大家放心。”


  朱慈煊安排完船廠事宜,天色也漸漸暗了,就和沐忠亮在一千東宮護衛的簇擁下離開龍江造船廠,蔡九儀則率領一千士兵留下來,坐鎮船廠。


  一是保護這些工匠,畢竟這些都是技術人才,培養不易,韃子不在乎他們的死活,朱慈煊不能,現在損失一個,朱慈煊都會心疼半天。


  二是這一千士兵可以幫助工匠們修繕房屋,剛才朱慈煊看到船廠內雖然房屋眾多,而且大部分已經空置,殘破不堪,急需修繕。


  朱慈煊要未雨綢繆,將來恢複生產,需要招募大量的工匠,修繕好房屋,這些招募的工匠也有地方可住。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