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章 聞秘事總督驚坐死(一)
PS:求推薦求收藏各種求啊
——————————
圓明園在暢春園北,離西直門約有四十餘里。初建於康熙四十八年,原是雍正未即位前康熙賞賜的園林。
雍正生性畏熱喜寒,見園東有一大海子,名字也吉利,叫「福海」,便於雍正三年下詔,以圓明園為春夏秋三季聽政之所。園外分列朝署,內設「光明正大」殿,在正殿東側又設「勤政親賢」殿,園南增建了內閣、六部、軍機處諸值房,御以「避喧聽政」。
李衛等人一路行去,直到大宮門輦道旁,方翻身下騎。三人早見蘇培盛、趙本田兩個太監帶著十幾個小蘇拉內侍張著燈,正望眼欲穿地望著南邊。二人將緩繩一丟疾步上前,鄂爾泰問道:「皇上現在哪裡?」
「在杏花春館。」蘇培盛答應一聲,只舉著玻璃燈疾步前行,卻不再言語。鄂爾泰張了張口,又把話咽了回去。李衛驀地升起一種大事臨頭的不祥之感,來不及轉念,已見庄親王允祿、寶親王弘曆、怡親王弘曉三位老少親王並訥親(三等果毅公、御前大臣、軍機處行走)、海望(內大臣、戶部尚書、軍機處行走)、馬蘭泰(一等英誠侯、領侍衛內大臣、蒙古都統)等親貴重臣親迎至殿口,都是臉色鐵青。三人連忙跪下請安,說道:「萬歲深夜召臣等進宮,不知有何要事面諭?」
「是我們三個王爺會議,為防物議有駭視聽,特矯詔召你們來的。」允祿遲緩地一字一板說道,他素來口齒很流利,就這句話還不知斟酌了多少遍才說出來。又見李衛、鄂爾泰、張廷玉愕然相顧,語氣沉重地說道:「萬歲爺已經龍馭上賓——你們進來瞧瞧就知道了。這裡一切我們都沒動。」
李衛聽罷,只覺得腿軟身顫,茫然地看一眼鄂爾泰,見他也是臉色雪白如鬼似魅——他們不敢說,也不敢想什麼,作賊似的躡腳進殿,頓時驚得木雕泥塑一般。
高高的門檻旁便是一灘血,沿著斑斑點點的血漬向前,地下橫陳一具女屍,雙眉緊蹙,秀色如生,只嘴角微翹,淚痕滿面,似乎死前慟哭過一場。她身上胸前有傷,地下卻沒有血斑。殿里別的件事都沒有亂。只一把座椅翻倒在地,案上盤子里放著一粒紫紅色的藥丸,一眼可辨是道家所煉的「九轉還丹」,大約核桃大小。御榻前的情景更是驚人,雍正尚自端坐榻上僵死,心口處有一刀傷,御榻前淋淋漓漓斑斑點點俱是血漬,凝成血痂。
幾個人如入夢境,湊近俯視這位當天還說笑著接見過自己的皇帝,只見他眉目間滿是驚恐憤怒之色,雙唇微翕,似乎臨死前還在說話,慘笑的臉上雙目緊閉。
李衛儘力屏氣,使自己鎮定下來。細看時,只見雍正左手緊攥,他卻不敢去掰,取過一支蠟燭,照著,才見手裡攥著一隻長命石鎖。一行人正皺眉沉吟不得其解,鄂爾泰在案邊輕聲驚呼:「又玠,你來看!」李衛忙秉燭走過去,只見青玉案上赫然寫著幾個血字:
「不許難為此女,厚葬!」
張廷玉和鄂爾泰都是日日奉侍雍正身側的鼎力重臣,李衛更是潛邸重臣,一眼便看出,這字跡千真萬確是雍正皇帝以指蘸血的最後手書!
「這——」鄂爾泰輕聲咕噥了一句,看張廷玉時,張廷玉卻咬著牙搖頭道:「萬不可外言。」說著用手指指丹藥,沒再言聲。三個人使眼色便一同走出殿外。張廷玉對傻子一樣呆站在殿外的親貴重臣道:「請進殿內敘話——蘇培盛守住這道門,無論宮人侍衛一概不許偷聽。」
三個王爺依次魚貫而入,然後是御前和軍機,之後則是內務府大臣等一班重臣。象是怕驚動死者似地繞開那個女屍,小心翼翼地跟隨來到殿西南角。
張廷玉的目光在燭光中幽幽跳動,許久才道:「諸位王爺和同僚,這裡的情形想必大家都仔細看了,顯然是這個宮嬪弒君。但皇上聖明仁義,已有血詔不許難為。因此,這裡的事不但不能深究,而且不能張揚。」
他說著,口氣已經變得異常嚴峻,「我們都是飽讀史籍的人,此時正是社稷安危存亡關頭。廷玉以為第一要務乃是遵先帝遺命,星夜前往乾清宮拆看傳位遺詔,新君即位萬事有恃。不然,恐有不側之禍!」
允祿聽了說道:「宰相所言極是。不過循例宣讀遺詔,要召齊諸王、貝勒,是否分頭知會,天明時在乾清宮會聚宣詔?」
「不能這樣。」鄂爾泰的臉冷峻得象掛了一層霜,「這是非常之變。禮有經亦有權,現在只能從權。現在且將杏花館正殿封了,著侍衛禁錮這裡太監、宮女不準出入。待新君定位,一切按旨意辦理。」
一眾親貴重臣,庄親王打頭,寶親王次之,火速離了圓明園,直往乾清宮而去。及至清晨,一行人才進入紫禁城。
穿過武英殿東北角門,由弘文閣西側,過隆宗門進天街,由乾清門正門沿著甬道向北,遠遠見丹陛上下燈火輝煌,八名乾清宮帶刀侍衛釘子似地站在丹墀上。殿內各按方位點燃著六十四根碗口粗的金龍盤繞的紅燭,十二名太監垂手恭侍在金碧交輝的須彌座前。
一眾親貴重臣在乾清宮丹墀下排成五排——前兩排是親貴和御前,第三排是軍機,第四排是尚書總督重臣以及封疆大吏,剩餘的官員只有站在第五排的份。
對著大殿行了三跪九叩大禮,張廷玉與鄂爾泰旋即讓值班侍衛頭領驗過了金牌。
「奉先帝雍正皇上遺命,」張廷玉從容說道,「著內閣總理大臣領侍衛內大臣上書房行走大臣張廷玉、鄂爾泰會同乾清宮侍衛拆封傳位遺詔,欽此!」
傳位遺詔在乾清宮「正大光明」匾額後面存放。這是康熙往年定下的辦法,將擬定的繼位人密書金冊存於此地。雍正即位后便下詔「著為永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