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四章 安得雙全(二)
「陛下,貴妃娘娘又鬧起來了。」
「告訴她,若是鬧下去,朕可以把她再關回去,這宮務她也不必再管了。」齊朗神色不耐,頭也不抬地道,「朕不會廢她,可不代表奈何不了她。」
「對了,叫賢妃去告訴她。」見貼身內侍李勝已領旨退了出去,齊朗緩緩補了一句,「告訴賢妃,朕今晚過去。」
殿內又只剩下他一人,寂靜無聲,只有更漏的滴水聲聲聲入耳。
「不乘步攆了,朕想走走。」夜已二更,齊朗放下奏摺,往賢妃林氏的處所而去。四下無聲,只有宮燈高懸,照亮這晦暗的宮廷,白日里的巍巍廣廈,夜裡也顯得寂寥。
這是他登基的第四年,先皇三年孝期方畢,宮中人口簡單,妃嬪寥寥,倒是極為冷清。
一早得了信的林賢妃守在寢殿,聞得他來,連連詢問身邊侍女,「本宮這妝容可還妥帖?陛下可會不喜?」
「娘娘放心,陛下正看重娘娘呢。要不,也不會只帶您一個去楚國,這來來往往可近一月呢,娘娘只要溫柔小意地籠絡著就好,可要抓緊機會。」賢妃的奶娘聲調喜悅的很,頗為得意地道,「您看,連貴妃那等張揚的人都被陛下禁足了,潛邸時,她可是太子妃呢。若不是叫她在您遠行之時打理後宮,只怕還解不了禁足呢。」
林氏聽了這話亦是有了幾分得意,點了點頭,便起身去庭中迎駕。
月色里,一襲素色常服的齊朗緩緩踏入庭中,他踏夜色而來,行走間,庭中梨花墜落肩頭,林氏被眼前人灼灼容色一震,疾步迎了上去,行走間釵環不動,端是貴女典範。
「臣妾見過陛下。」林氏折腰緩緩一拜,被他一扶,聲音更是柔婉。
「雖是春日,夜裡還是冷的,你身子不好,出來做什麼。」齊朗語意柔和,冷肅的臉孔上掛著少有的和煦笑意,人間難尋的容色在這笑意之下,顯得愈發惑人,英俊之中讓人傾心痴狂。
林氏自入宮來,便得他另眼相待,雖是冷淡了些,可也不乏體貼,只是近來,他愈加溫和,如今更是幾可稱得上溫柔了,闔宮上下得他這般柔情的,亦只有她一人。思及此處,林氏更加得意,卻按耐著,只更加溫柔小意地服侍齊朗入了寢殿,一同用夜宵。
宮中規矩乃是食不言寢不語,待吩咐下人撤了夜宵凈過手后,齊朗才緩緩道:「明日清晨啟程,你的物件可收拾妥帖了?」
「謝陛下關心,臣妾都理好了。」林氏溫柔地給他遞了杯茶,坐在他身側,眼底一片柔情。
「貴妃可給你委屈了?」齊朗只吹了吹茶葉,沾了下唇,便只將茶杯握在手中。
「怎會?貴妃姐姐性情雖是直率張揚了些,可待臣妾向來不錯。」林氏試探性地握住他手,「況且,陛下愛重臣妾,臣妾哪裡會受委屈。」
齊朗微微一笑,道:「你倒是個乖的。」
這語氣間染了淡淡寵溺,林氏彷彿受了鼓舞,整個人都伏在他肩頭,聽他緩緩道:「若她能如你這般懂事識大體就好了。」
「貴妃娘娘出身太尉府,做貴女時就是齊國貴女間拔尖的,怎會不識大體?」林氏嗅著齊朗身上的熏香,這香不是傳統的龍涎香,在龍涎香之中又透著檀香氣味,依稀還有其他幾種香料,聞之叫人沉醉。
「她做太子妃時便一味任性,這樣的人,哪裡能母儀天下?」齊朗反握住林氏的手,道,「愛妃可明白?這后位,朕不想貴妃來做。」
「可貴妃是陛下髮妻啊。」林氏心中狂喜,竭力按捺著,卻掩飾不住眼裡的喜悅。
「髮妻?」齊朗哪裡瞧不出,心底冷笑,臉上卻仍舊柔情似水,「她不配。」
「陛下?」林氏還欲試探,便被齊朗打斷。
「好了,夜深了,明日還要早起,且安置吧。」齊朗知道自己的暗示已經夠了,對於林氏,他不需給出任何承諾,叫她自己去想象就足夠了。
林氏頗有些羞澀地點了點頭,隨他入了內室,兩個人躺在床上,卻半晌也無動靜。林氏有些不安地翻了個身,齊朗在漆黑的拔步床里神色難辨,伸出手將她攬進懷裡,道:「朕捨不得折騰你,明日趕路,可有你苦頭吃。嗯?」
齊朗這一個尾音在床廂里顯得旖旎無邊,林氏羞得不行,直接鑽入了他懷裡。齊朗懶懶地撫著她的發,低聲道:「睡吧。」
身邊的呼吸漸弱,齊朗卻仍舊冷冷地看著頭頂床帳,眼裡是一片無言的晦澀,唇邊弧度好似嘲諷。他緩緩閉上眼,心底一片空寂。
——
自那一夜裡蘇嵐和蘇峻把酒長談之後,蘇峻提起齊國時,倒是平靜了許多。聽喬二郎布置迎接齊朗的典儀時,也心平氣和地提了幾個意見。
長平城裡如今皆在議論三月初三皇后遷葬一事,新皇登基的歡騰被這端肅之事也沖淡了不少,勛貴世家亦在觀望,新帝登基前這第一次政治亮相。
一生卑微,身世凄苦的瑞嬪在傳檄天下的詔書中悄然換了樣子,被尊謚為「孝懿康章寧皇后」,史書中則以「孝惠賢皇后」與「孝懿寧皇后」將李氏與她區分。她在宮廷中的默默無聞,被寫作了「後生前廣有賢德,至簡樸,不事奢華。」。這個連姓氏都不曾有的女子,宮中老人連她家在何處可有親眷都無從知曉,納蘭瑞只得暗示京兆大族劉氏出頭認下瑞嬪身世。於是瑞嬪從所謂賤婢,變成了劉氏女眷因連坐沒入宮廷為婢,出身雖仍是婢子,但不知高貴了多少。京兆劉氏根基百年,卻不堪於其餘世家正輝,如今皇帝願認其為舅族,自然也是歡迎的很,倒是皆大歡喜。貴妃蘇氏更是上奏皇帝,懇請為宮人設檔籍,並放出一批宮人還鄉,「宮中奴役數千者眾,其中甚眾不知名姓。妾祈陛下憐其辛苦,設宮籍,錄其籍貫姓名。無姓氏者,擬請各司賜姓。詳錄其籍貫親眷,可待其出宮團圓。兼允年老者歸鄉,無需終身服役,若無親眷,由朝廷賜銀供養,以敘人倫,彰陛下懿德,祈福國運永昌。」
納蘭瑞欣然准奏,並加賜貴妃金寶以獎賞其賢德。為顯懿德,宮中放出了一批奴役,新帝開私庫賜其錢帛,令新任戶部侍郎玄汐妥善安排這批宮人歸鄉及安置事宜,一時天下稱頌新皇賢德。
上巳節一早,宛平城就下起細細小雨來,將城池籠罩在一片凄清之中。車輦由宮中出發,沿途禁軍早已肅清街道,蘇嵐以副指揮使身份親自帶著麾下禁軍隨駕,天地間被肅然黑色壓得透不過氣來,讓這春日裡踏青的上巳節顯得格外陰沉,再無歡喜之意。
車輦在西南嬪妃冢停下,宗正主持起靈之儀,新帝攜群臣並宗室及內眷跪迎靈柩,場景肅然而凄涼。細雨中,納蘭瑞亦不叫人撐傘,直直跪在雨中,也不理自己是否狼狽,更不在乎皇帝威嚴。
靈柩里空空蕩蕩,只預先放入了納蘭瑞所藏不多的瑞嬪遺物,更請匠人將那棺槨做舊,瞧著倒真像是下葬了十餘年後的樣子,全然瞧不出簇新樣子。
一片哭聲之中,宗正主持將這靈柩抬入皇后制式棺槨之中,於是隊伍又緩緩起行,向皇陵而去。納蘭瑞更是棄了車輦,步行扶靈前往太上皇正在建造的陵寢,賢皇后李氏已於四年前從停靈的梓宮遷入了皇陵地宮中,工匠日夜營造,終是在主墓室又辟出一間耳室停放這位皇后的棺槨。
棺槨被送入皇陵的那一刻,納蘭瑞伏地痛哭,大呼「子欲養而親不在」,口稱「兒臣不孝」,身側的皇后王氏並貴妃蘇氏亦是陪著痛哭失聲,這凄楚場景惹得群臣都不得眼角濕潤。
新皇此時狼狽,卻叫天下人對他好感陡生。潛邸時本就是賢王,如今又是這般至情至孝之人,將他悍然殺死兄長的的冷酷就此掩蓋。
「子欲養而親不在」的凄惻,更是一時天地口口相傳,連同此句出處,蘇嵐親自撰寫的追封詔書一道成為天下傳頌的名篇。
待得這追封一事風頭過去,已到了三月初七。這一日,周國司徒岩若抵宛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