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百四十一章 我也隨手撿個高級人才
周全到底是個老實人,被人瞧不起,也沒敢吱聲,只是站在那裡不肯再多說話。場面頓時冷了下來。
李得一卻是先反應了過來,開腔解釋道:「這位周夫子原是鐵匠,被俺從統萬城救回來之後,做了俺這定北守備團的夫子,專門教人鍛冶之道。」
乍一聞聽此言,王毅高頓時眼珠子就瞪得老大,不敢置通道:「鐵匠夫子?!這鐵匠向來是在賤籍,怎可做夫子?!這不是誤人子弟么!」
李得一不悅道:「這定北縣一畝三分地,乃是俺威北營的地盤,俺是定北守備團副團長,俺說能,就能!怎麼?你有什麼別的看法?!聽你這意思,你是世間讀書人?怎麼,瞧不起這身在賤籍的鐵匠?」
王毅高連連揮手道:「不敢,不敢。只是不知,若我也有心想成為這教人鍛冶技藝的夫子,須得如何?」話說到這兒,王毅高顯然是對這夫子身份動心了,也不自稱「吾」了,激動之下,直接就「我」上了。
李得一沒料到這王毅高會忽然提出這麼個要求,眼珠子轉了轉,李得一覺得這事兒值得一試。
「這好辦,你先把你提過的這個反射爐說出來,俺聽聽三位夫子怎麼個說法,若是真有用,你就是俺守備團的貴客,絕不能虧待了你。」李得一話說的好聽,卻沒給他承諾夫子身份。畢竟這人是自己一路流浪到此,他心裡到底怎麼個想法,李得一可摸不準,決不能就這麼讓他知道鋼鐵學堂這個天大的秘密。
點了點頭,王毅高也不啰嗦,直接與三位鐵匠夫子詳細分說了起來。話一說起來,三個鐵匠夫子發現,這王毅高還真是鍛冶好手,於是這話說起來,就沒個完了。李得一等了又等,最後等到日頭都偏了西,這四人也沒說完。李得一不放心,乾脆親自守在了門口,讓兵士去火頭營找王壯彪,就說自己吩咐的,要一桌上好的席面,再來壇酒。
三位夫子跟這人說了這麼久,李得一雖然沒聽懂幾句,可也琢磨出味兒來了。「這分明是話投機了!四人這才說了一下晌都沒說完,這王毅高絕對是有真材實料,不然三位夫子都難不倒他?!這種人,自己可得好好抓住才行,絕不能讓他跑了。先使好酒好菜,順勢多讓他喝點好酒,灌醉了,今晚就留在這屋裡歇了。只要留住了這一晚,到時候,有的是工夫查明他的底細,把人徹底留在定北縣。」
過了一陣,好酒好菜上來,李得一直接就帶著兵士端了進去,說是各位站著說了一下午,也都餓了,招待諸位吃晚上飯。這一頓飯吃的,觥籌交錯間,賓主盡歡,王毅高不出意外,喝多了。李得一是堅決不喝酒,把灌酒的任務全都交給了三位夫子。李得一必須保持頭腦清醒,好套出這王毅高的底來。
酒過三巡之後,這王毅高漸漸就大了舌頭,說話也不再似剛開始那樣,緊得很,一句多餘的也不肯漏出來。李得一瞅了瞅,覺得火候也差不多了,端起酒盅,往前跟王毅高碰了一個,說了一番恭維的話。這些恭維的話倒是實話,三位夫子輪流上陣,不停問這王毅高鍛冶的問題,硬是沒難住他,而且他始終是不假思索,對答如流。
李得一雖然聽不太懂他們四人說的是什麼,可從場面上也能判斷出來,這王毅高的本事,絕對不在三位夫子之下。「此人,必須想盡辦法把他留在定北縣。」李得一暗暗下了決心。因此,才端著酒杯,說了一番「本領高絕,酒量很大,人長得帥,動作儒雅」之類的話,作為後頭的鋪墊。李得一之前從未對人這麼恭維過,這次,算是破了例。招攬人才么,值得。
李得一這拉攏人才的方式,還有拉攏的人才種類,若是被天下那些自詡人才的能臣良將知道了,非得破口大罵不可。這爭霸天下,鼎定乾坤,向來是我們讀書人,還有武人的專利。你倒好,一不要能臣,二不要良將,盡找些賤籍匠人,真真是愚不可及,愚不可及!我倒要睜眼看看你這定北縣什麼時候敗亡!
兄弟,你們能臣良將所效忠的那個平周朝,已經滅亡了好么。
人家那些梟雄打天下,求的都是謀臣良將,你倒好,逮住個鐵匠不撒手。這要讓天下英雄知道,誰還肯來投奔你定北守備團?你這不符合爭霸天下的套路啊。額,兄弟,不好意思,這書不是一路收人,收名臣良將爭奪天下的霸氣文。熱衷於爭霸天下的有的是,出門左右轉轉,到處都是。爭來爭去又怎樣,還不是要一朝敗亡,宗廟斷絕,子孫身不由己,被人變成傀儡一般。
當皇帝爽啊!一人之下萬人之上!你這套過把癮就死的觀念,我不想說什麼,出門左右轉轉,有的是,爛大街了都。
別人不屑一顧的鐵匠賤役,到了李得一這裡,反倒成了炙手可熱的重要物。這世道,有時候就是這麼有意思。
接著,李得一就開始拐彎抹角地套這王毅高的底。比如,問他是哪裡人氏,家裡可還有其他人在流浪?然後李得一就拍著胸脯保證,可以把他的家人接來,好好安置在定北縣。這些話把王毅高說的是淚流滿面,在酒的幫助下,當場被李得一這種熱心給感動壞了,然後就竹筒倒豆子一般,把自己原原本本交待了個清楚。
這王毅高原是薊平省鍛冶世家,王家這一代的嫡子。他們薊平王家,世代擅長鍛冶刀劍鎧甲。他爹因為不願向突遼人卑躬屈膝,不肯為突遼皇帝鍛冶刀劍,就被突遼人一怒之下,滅了全族。他在家中老僕王忠的掩護之下,趁著夜色,從家中密道,孤身一人,倉惶逃了出來。那老僕王忠把他送出密道之後,隨即按動地道中的機關,塌陷了整個地道。老僕王忠不惜把自己埋在地道中,也要杜絕突遼人順著地道找來的可能,最後送了自家大公子一程。
這薊平王家之所以能世世代代鍛冶出優良的刀劍鎧甲,就是因為他家掌握著太祖時期流傳下來的若干秘方。據說他家第一代開家老祖,就是太祖皇家鋼鐵局裡退休出來的老鐵匠。這老鐵匠在平周開國太祖的皇家鋼鐵局服役多年,頗學了些心得。
後來退休之後,這老鐵匠就嚴格按照平周開國太祖那一套來教育子孫後輩,這才保住了子孫代代不衰,並且把六百年前的一些鍛冶技術,存留至今。可惜的是,平周太祖當年的皇家鋼鐵局,分工極其細,每個鐵匠只負責一個環節。所以這王家的老祖,也就掌握了不多的幾門絕藝。可就這幾門絕藝,也足以保證他王家六百年不衰,代代興旺發達。
王毅高大著舌頭,把自己的家底子悉數抖露了出來。其實若說王毅高真的醉到不省人事,那也未必見得。自打他逃出來之後,本來高高在上到哪兒都被人高看一眼的薊平王家大公子,就成了落地的鳳凰,還不如山雞。一路流浪這麼久,王毅高可謂是嘗遍了世間百味,吃夠了各種苦辣酸甜,也受夠了冷嘲熱諷。這種種辛酸苦楚憋在心裡,今天,也是借著酒意說出來,一舒他心中之苦。
王家經過這數百年發展,家中嫡系子孫早已不再親手從事鍛冶工作,只是掌握核心機密罷了。王家經過這數百年興旺,家中子弟也是飽讀詩書,家學淵源。只不過他家依然世代經營著整個薊平省最大的鐵器作坊。
飽讀詩書,自詡能臣的王大公子,想用家傳鍛冶絕藝當敲門磚,在這亂世搏一番功名富貴。卻不想,被那些軍閥梟雄看扁,當成了匠人賤役之流。這讓從小養尊處優的王大公子,情何以堪,這一路也不知遭了多少白眼,在心中偷偷哭過多少回。
可他來到這定北縣,卻從沒遭過一個白眼,即便他之前狀如乞丐,也不曾被人輕視,相反,還有不少良善人家,給他些剩飯。王大公子看到這定北縣安定富足,百姓個個面帶油光的情形,也在心中嘖嘖稱奇。他這一路走來,哪兒不是戰火連天。就算是晉朝,平民百姓也都是面有菜色,至於那些大戶,依舊是終日醉生夢死,朱門肉臭。
李得一好心的管了他一頓飯。這是一頓以前王大公子都不稀得吃的飯,王家裡最低下的下人吃的,然而此刻卻是最好吃的一頓飯,白面饃饃和大塊的肥豬肉。
說實話,在他們王家,豬肉都是家中下人吃的,他身為大公子,哪裡會吃這種肉,平日吃肉,也只吃牛羊肉。你看廁所的別稱「溷」字,裡頭不就養著一頭豬么。此時天下這豬圈,大多都蓋在廁所邊上,平時豬餓急了眼,經常啃兩口那五穀輪迴之物。所以時人都認為豬肉不潔,大戶人家是絕不肯吃的。
這塊大肥肉入口的一瞬間,王毅高,王大公子才知道,天下間,原來還有這麼好吃的肉。那一瞬間,王大公子,是真的被感動了。傻小子,那是你多少天沒吃飽飯,餓急眼了,那才吃嘛嘛香。你也太容易哄。
人就是這樣,說是自己做主。其實飲食,男女,功名利祿,哪一樣不是控制著人到處奔波?說自己做主,其實還是被慾望和功名利祿控制而已。
瞅見沒,主角就是這命,幾個白面饃饃加上幾大碗肥豬肉,就撿來家一個鍛冶高手。哎,就這麼巧,主角就這麼好的命,你說咋辦吧?
不服你來打我啊。(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