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萬花小說>书库>歷史軍事>難擇路> 二百九十七章 一切不過是場喜劇

二百九十七章 一切不過是場喜劇

  這次范國師坐在地毯上與皇帝陛下商討國事,正如許多年前那次一樣。恍惚間,舊日的情形雖歷歷在目,卻已過去多年,而這些突遼帝國也蒸蒸日上,不再是以前那個瀕臨滅族的小部落。


  「國師何以教朕?」突遼皇帝一句問話,把范國師從回憶中驚醒。


  「請恕臣方才失禮。」


  「國師不必如此。」


  「陛下,如今咱們已經佔有半壁江山,但突遼人總共不過百萬,全族能戰的男丁,也不過三十萬。想要統治這平周朝廣袤的土地,單憑我們突遼人,是不夠的。為了鞏固對已經佔據土地的統治,臣提出籠絡平周的地方士紳豪強,還有那些割據的軍閥勢力,讓其為咱們效命。」范國師正襟危坐,與突遼皇帝說著國事。


  「此事朕已經聽從,並下旨實施。確如國師當初所說,接納降卒之後,有不少勢力開始主動歸附我突遼國,並甘願為朕效命。」突遼皇帝應道。


  「但此事也在突遼貴人當中,引起極大反彈。反對臣此舉者,大有人在。」范國師憂心忡忡說道。


  「國師不必擔憂此事,族中反對此事那些人皆是些目光短淺的無能之輩,地位雖高,卻不足為慮。」突遼皇帝把手一揮,充滿霸氣地說道。


  皇帝這麼說,雖說這事兒不解決始終是個隱患,但范國師也只好另起話頭。


  「陛下,眼下咱們最大的敵人,乃是佔據西京洛都的李家,其他皆不足為慮。就如伐樹,皆是直斷其根,哪有枝枝而伐,葉葉而摘者?那定北守備團,臣已派密探偵察清楚,其前身正是早已衰敗的威北大營。雖然繼承了這個名號,但實力尚不及當年百一。精銳戰兵不過兩萬,而且僅僅佔據著定北縣這個地處西北彈丸大小的縣城,窮鄉僻壤爾,實不足為慮。」范國師說到這兒,略停頓了一下,看到皇帝還沒有發怒的跡象,這才繼續往下說。


  「那定北守備團兵雖少,卻有一員超凡境猛將壓陣。若是只派兵馬過去,恐怕還難以將其擊敗,必須臣親自過去才行。」范國師說出自己所了解的情況。


  「哦!小小一個定北縣,居然有如此猛將?!怪不得幾次三番,能挫敗我突遼國的精銳金狼騎兵。那員猛將居然是超凡境,豈不是與國師同一境界?!」突遼皇帝顯然才剛得知這一情況,頓時態度就有些鬆動。他深知范國師的本事有多厲害,因此聽說要擊敗此人必須范國師親自出馬,馬上就有些遲疑。眼下這十數萬大軍,可離不開范國師坐鎮。


  范國師侍奉這位突遼皇帝多年,深知他的秉性。這位突遼皇帝可以說是英明神武,而且心胸寬廣,頗能容人。最難能可貴的是,這位突遼皇帝心幕平周文化,願意跟他學習。但其也難脫突遼人餓狼一樣貪婪的習性,對於財富和權勢,異常渴望。剛才自己故意把定北縣說成窮鄉僻壤,又說其有猛將坐鎮,是塊難啃卻又沒肉的硬骨頭,果然就把這位皇帝說的有些回心轉意。


  范國師趁熱打鐵道:「更何況那定北縣地處極西北之地,地處偏遠,若要征伐,必然是勞師遠征。如此一來,於陛下的大業誤矣!陛下再看我們眼前那洛都城。洛都乃六百年平周之西京,其繁華,僅次於中神城。其城之富庶,丁口之多,更是難以估量。若是攻下此城,陛下將能得到大批的糧食,財富,丁壯。到時候,北面這半壁天下就再無一人能威脅陛下。」


  一番話把突遼皇帝說的兩眼直放光。突遼皇帝聽了之後,忍不住心中激蕩,直接站起來,在大帳中走了一圈,這才再次坐下,拍著胸脯說道:「若不是有國師在,朕幾誤大事!還請國師不計前嫌,助朕攻下這洛都城。」


  范國師一聽火候到了,又添了最後一把柴火,說道:「更何況,臣的密探來報,李家正在洛都城籌備登基稱帝!咱們大軍壓境,那李家家主李寺乃居然選在這時稱帝,必然是有所依仗!若臣所料不差,他必然是得到了那平周朝的傳國紫金鼎!有了正朔依仗,才敢僭越稱帝,妄稱得天之命。若讓其順利登基稱帝,那些本來還守望兩端的地方豪閥,必然會徹底投靠李家。如此一來,對陛下一統天下的大業,將造成極大阻礙。」


  突遼皇帝一聽,心中立馬分出哪個輕哪個重。即便打下那個定北縣,也不過消滅一個對手而已,自己什麼都得不到,還會損失些實力。而李家必然會趁機稱帝,藉機籠絡一大批豪閥,實力大增。到時候自己再想揮師南下,攻破洛都城,將比現在付出更大的代價。


  兩廂一比較,突遼皇帝很快做出判斷,「必須堅持原計劃不變,迅速西進,早日兵臨洛都城下,打亂李家稱帝的圖謀。到時只要攻下洛都城,得到城中的財富和丁口,順勢揮師北上,滅掉那個小小的定北縣,易如反掌爾。恩,這個詞這次朕應該沒用錯,哈哈。」


  可憐的李家,樹大招風,剛有所舉動,就被突遼皇帝給盯上了,並給當成了首要打擊目標。


  李寺乃選擇在這個時候稱帝,也是無可奈何。他之前在洛都迎戰突遼西路大軍六萬精銳騎兵時,為了增強自家的號召力,已經自稱唐王,個人稱呼也變成了孤。


  早些時候,好不容易打退突遼西路大軍,在整個天下贏得空前的名望,得到大批能臣武將來投。李家的實力確實在短時間內,膨脹了一倍有餘。只可惜好景不長,勢力大漲的李家,終於引起了草原巨狼的注意。換句話說,李家終於長到足夠肥壯,能夠引起突遼皇帝的興趣。突遼皇帝說動就動,立即召集大軍,分兵遣將,準備西征事宜。


  其實突遼帝國三大部族兵分三路入侵平周朝,是打著三分天下的想法。最強大的契遼部,也就是突遼皇帝將佔領廣袤而又富庶的平周中部。靠近東海的平周東部,也較為富庶,被分給了突遼完金部,也就是東路十萬騎兵。而三大部族中實力最弱小的絕突,則分到了土地相對狹小的平周西部。


  當時突遼皇帝剛剛將平周中部徹底撕碎吞下,就傳來李家滅了突遼西路六萬大軍的消息。說實話,聽到這個消息突遼皇帝並不生氣,反而有些高興,因為原本屬於絕突的那塊肥肉,現在是他的了。


  草原上的狼群就是這樣,一旦有狼在捕獵中死傷。其他的狼非但不會悲傷,而是會第一時間衝上去,爭搶原本屬於那頭狼的獵物,多咬下一大塊肉來。


  突遼皇帝順勢打出復仇的旗號,分兵西侵。李寺乃當時聽了這個消息,雖說他早有準備,可依舊還是忍不住在重臣面前站起身來,失態地來回踱步。


  這時有位姓房,名稼,字部漲的新來謀臣,迅速出列,高聲請求李寺乃進皇帝位,早立正統,號令天下群雄,共擊突遼皇帝。


  李寺乃滿臉驚訝,道:「孤何德何能?萬萬不敢僭越帝位,卿不可再言此事。」老狐狸啊,你的狐狸尾巴都露出來了。不想稱帝,不想稱帝你管手下臣子稱為『卿』?

  這場鬧劇,當然是李寺乃安排的,主要實施者,就是他的大兒子,李欣孝。李欣孝對父親稱帝這件事,那是非常熱心,懇切,並且著急。因為那樣一來,他將成為名正言順的皇太子,第二任皇帝。李欣孝就找上這位房大人,商量了這麼一齣戲。


  這時這位房部漲,房大人,此時在大殿上忽然來了個三跪九叩,然後正色說道:「今日,臣聽聞坊間有童謠唱,「東頭一個周,西頭一個周。鼎先入西京,金鼎懾金狼。」臣不才以為,這鼎,應當就是平周朝的傳國紫金鼎!童言無忌,想必是那平周傳國紫金鼎就在這洛都城。能得此傳國紫金鼎,必是王上力行仁政,德感天降福佑,歸天下正朔於王山。」


  這位房部漲果然不愧是文化人,把個戲演的活靈活現。


  李寺乃在御座上聞言,繼續裝傻,驚訝道:「居然有此事!孤怎不知!既然那紫金鼎在洛都現世,現在何處?」


  他的大兒子李欣孝不等他爹把話說完,已經迫不及待出列,大聲下令道:「父王,得天護佑。兒臣已經找到那傳國紫金鼎殿前武士!把那個箱子抬進來!」


  李勢鑾在旁邊看到這幕,心說:「大哥,你也太心急了。小心穿幫啊。」


  李欣孝等那密不透風的木箱子抬進殿中,疾步走過去,伸手打開了木門,頓時一片紫蘊金光照亮整個大殿。


  李寺乃到底是老戲骨,演的就是比年輕人好多了,一舉手,一投足就有戲。李寺乃在王座上看到這紫金之光,忽然往後仰倒,大驚失色道:「這這,這難道就是……」


  李欣孝趕緊接上早已對著鏡子練過無數遍的台詞,一揖跪倒,高聲大喊:「父皇德感上天!天降傳國紫金鼎與父皇!萬歲萬歲萬萬歲!」


  接著群臣就是跪倒,一片高呼「萬歲萬歲萬萬歲!」


  接下來,就是三辭三讓那套老把戲。最後,在群臣聲淚俱下的哭喊中,彷彿李寺乃再不稱帝,他們就要死個爹來慶祝。


  李寺乃最後也不知是迫於群臣的壓力,還是那沉甸甸的紫金鼎的壓力,輕輕一點頭。隨即頒下詔書,建國稱帝,國號平唐。


  這紫金鼎么,當然是李寺乃讓人提前搬到李欣孝府中的。(未完待續。)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