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萬花小說>书库>歷史軍事>難擇路> 六百一十章 江山如畫,一時英傑露頭角

六百一十章 江山如畫,一時英傑露頭角

  王猛直接向兩位團長提出要求,要求他仿照定北守備團的戰功評級制度,給夷人騎兵制定一套單獨的戰功評級制度。


  聽了王猛這個要求,李得一還愣了一下,隨即開口問他原因。劉益守雖然沒說話,但明顯也對王猛這要求感到好奇。


  聽副團長詢問,王猛也不隱瞞,直接將事情來龍去脈說了個清楚。


  原來這些天王猛在招募夷人騎兵時,發現夷人男丁應徵熱情十分高漲,並且不少夷人男丁都會先詢問一句,將來能否成為定北守備團正式戰兵。


  聽得多了,王猛自然就對此事上了心。後來他找來一名已經為定北守備團服役多年,參加過關內攻打突遼國戰事,並且娶了平周女子的夷人騎兵,向他仔細詢問。


  這名夷人騎兵也是個直爽性子,王猛沒問幾句,他就用半生不熟的平周話,將實情一股腦全說了出來。原來,早先被徵召的這些夷人騎兵為定北守備團奮勇征戰,立下戰功之後,不光順利娶上媳婦,還靠著兵餉與賞賜過起了富足的日子。


  這極大地引起了其他夷人男子的羨慕,不少窮得娶不上媳婦的夷人男子,紛紛摩拳擦掌,想要加入定北守備團。按照草原上的習俗,草原夷族男子學會騎馬射箭之後,就要領著自己的一份牛羊,分家出去單過。他們父母的遺產,大部分都會留給最年幼的那個小兒子。


  所以在草原上,窮困的大多都是長子,次子。最年幼的小兒子因為有父母的遺產繼承,往往還能過得不錯。這與關內長子,嫡子繼承家業的情況,恰恰相反。


  加之定北守備團招兵要求極為嚴格,而且也一直沒有大量擴招夷人騎兵。所以很多夷人男子雖然想要參戰,但也只能繼續老實待在家加工皮子與牛筋,靠著祖傳手藝掙錢。


  雖然這樣熬個幾年,也能過慢慢上富裕的生活,攢錢說個媳婦。但夷人骨子裡畢竟好戰,尤其是年輕男子,更渴望在戰場上建功立業,憧憬著一夜暴富的美夢,期望打過一場勝利之後,就能順順利利娶上一個柔美的平周女子當媳婦,贏得大量的賞錢過上舒坦日子。


  王猛招兵的攤位剛在商貿城鋪開,立即就湧上來大量夷人男丁,詢問加入。拖了夷人男丁熱情參戰的福,王猛順順利利在短三天內,就擴招三萬夷人騎兵,湊足五萬之數。


  幸虧定北守備團這二年來,已經積攢足夠多的戰馬,而且前年剿滅草原三大部族時,又弄回十幾萬匹戰馬。這些新招募的夷人騎兵,才不至於當「兩條腿的騎兵」。


  除此之外,王猛還打聽到,不少已經立下戰功的夷人騎兵,都渴望能夠被晉陞為定北守備團正式戰兵,即便軍功不夠一等戰兵,能當上二等戰兵也是不錯。


  這些夷人騎兵都是曾跟隨定北守備團東征西討的老兵,他們與定北守備團精銳兵卒並肩作戰過,親眼見識過定北守備團精銳兵卒那絕佳的伙食以及鎧甲,因此就格外羨慕定北守備團精銳兵卒的待遇與地位。


  提到定北守備團兵卒的伙食,就不得不多說一句,那真是相當的好!甚至到了冬季,比平唐國與平漢國兩國皇帝的伙食都好。


  這些年來,隨著農學院的不斷發展,招募來的農業人才也是越來越多。終於,在大前年,來了一位會搞溫室的人才,林雙。這溫室技術,據說也是平周開國太祖他老人家當年傳下來的絕技,雖然歷經風雲,但依舊傳承到了現在,並沒有像板甲鍛造技術那樣消亡。


  因為每一任平周朝竇家皇帝,就沒有不喜歡享受的,都想在十冬臘月吃一口甜美多汁的西瓜,吃一口鮮嫩的黃瓜。當年中神城被攻破時,這位林雙恰好外出,這才躲過一劫。後來他為了躲避戰亂,也是東奔西走,好容易安頓下來之後,一身本事卻沒了發揮餘地。


  平周朝滅亡了,亡國之君的種種此類舉動,自然都成了亡國之舉。尤其是平周皇帝生活上的奢侈腐化,更是被天下文人詬病極大。


  所以平唐國與平漢國兩國皇帝,雖然明知道手裡有能在冬天種出綠葉子菜與瓜果的人才,皆不敢動用。


  皇帝不敢用,林雙的一身本事自然也就沒了用武之地。於是他只能繼續遊盪,直到有一天,聽商人說定北守備團重視會耕種的人才,這才動了心思,想來定北縣碰碰運氣。


  來到定北守備團,林雙把自己的才能一說,李得一當時就大感興趣。李得一可不是皇帝,根本不理會那些所謂的「亡國」言論,想怎麼干,就怎麼干。李得一也像那些摳門的皇帝,認為天下都是自家的資產,給別人花錢的事兒,能省就省。


  李得一向來格外注重提高兵卒伙食待遇,甚至曾重金懸賞能將將士們的肉乾做的更加美味的廚子。


  隨後李得一不惜花費重金,從洛都城買來大量玻璃,在定北縣搭起了第一座玻璃溫室。不久后,定北守備團的一等戰兵們,就能在冬天吃一口嫩綠的小黃瓜,吃一口鮮嫩的綠葉子菜,雖然量極少,可也絕對是稀罕物。要知道這時候,天下兩國皇帝到了冬天,還沒綠葉子菜吃哩。就只有朱祿臣這位皇帝,因為地處南方,占著地利才有這口福。


  王猛也沒就此事勸說李副團長不要窮奢極欲。人家李副團長又沒自己一個人享受,而是一等戰兵人人都有份,這事兒性質可與那些亡國之君不一樣。亡國之君是只顧自己享樂,李副團長是有福同享,反而使得兵卒們心裡更加激動,作戰也更勇猛,激起兵卒的上進心。


  定北守備團精銳一等戰兵伙食待遇如此之好,當然也吸引得那些夷人男子躍躍欲試,想要加入。


  只可惜長久以來,兩位團長雖然對他們這些夷人騎兵獎勵豐厚,但卻從未開這個口子,將他們納入定北守備團的軍功系統當中。


  王猛得知這些夷人騎兵的想法之後,並未把這當成夷人騎兵的過分要求,而是敏銳地覺察到,這是一個激發夷人騎兵更高作戰熱情的一個好機會。如果能充分將其發揮運用起來,說不定自己就能解決長久以來,夷人騎兵軍紀不強的問題。


  關於夷人騎兵由於軍紀不強而難受重用這一問題,其實若真說起來,定北守備團所統領的夷人騎兵,軍紀比著其他各國的騎兵,絲毫不差。只是不如定北守備團部精銳那樣嚴守軍紀,所以才被兩位團長稱為「軍紀較差」。


  說實話,對於定北守備團的軍紀之嚴格,王猛只能用「平生僅見」四個字來形容。


  他覺著如果能趁著這次機會,將夷人騎兵的軍紀抓起來,即便能達到定北守備團一半的水準,夷人騎兵也能大有作為,甚至最終被兩位團長所認可。


  所以這次向兩位團長彙報工作時,王猛就提出了這一意見。仿照定北守備團正式戰功評定製度,加強訓練夷人騎兵,使之在戰時能夠更加服從軍令,同時也能更好地抵禦選鋒騎的侵擾,保護後方糧道與老家。


  李得一與師哥倆人,聽完王猛的要求,頓時覺著這次用對了人,這王猛果真有兩下子。


  與師哥略作商議之後,李得一道:「王景略,你回去對那些夷人騎兵說,凡是想要被評為俺定北守備團的正式戰兵,須得先立下戰功,娶上媳婦之後,才行。已經靠著戰功娶上媳婦的夷人騎兵,從即日起,就可正式啟用俺定北守備團的戰功評定,皆為正式戰兵,不必仿照再立一套規矩。」


  李得一這幾句話聽著好像直接同意了王猛的建議,實則另有深意。可別忘了,凡是立下戰功之後,這些夷人騎兵娶的媳婦,都是平周女子。李得一始終堅持著他的融合策略,現在將這些夷人騎兵納入定北守備團,也是為了更好地將他們融合進來。


  這次王猛提出來的辦法,讓李得一看到一個契機,一個將夷人更加深入地融合進定北守備團體系中的契機。


  故此聽了王猛的意見之後,李得一先力勸師哥答應下來,隨後就將結果告知王猛。


  劉益守讓師弟勸說一通,尋思一陣,也就答應下來。劉團長自然有他的想法,夷人騎兵確實是一股重要戰力,是解決眼下這局面的重要一環,王猛的辦法值得一試。


  如果能將夷人騎兵訓練出來,對定北守備團來說,也是大有益處。


  現如今這局面,突遼國不停增派選鋒騎來侵擾定北守備團後方。守備團精銳步卒根本沒法應對這種侵擾,你總不能天天讓兩條腿的追著四條腿的攆,不是?雖然守備團精銳步卒能夠無情打敗突遼國最精銳的騎兵,但在這草原上,四面都是平地,毫無險要可守。兩條腿的步卒是決計追不上四條腿的騎兵,即便是定北守備團的精銳步卒也不行。


  更何況,定北守備團騎兵訓練緩慢,從選拔到成軍,起碼也要半年時間。短時間內,定北守備團難以拿出足夠多的騎兵應對源源不斷湧出來的選鋒騎。只能靠著師弟帶著最精銳的騎兵,來負責巡查保衛後方,但總這樣也不是個解決的辦法。


  此時王猛提出訓練夷人騎兵,就成了最好的選擇。這些夷人男子自幼也是在草原上長大,精通騎射,稍加訓練,就能成為很好的騎兵。故此劉益守權衡利弊之下,最終點頭答應。


  兩位團長達成一致意見,此事就此拍板決定。任命書上,蓋下了兩位團長的大印。


  同時,為了方便王猛掌控住夷人騎兵,李得一還特意對其照顧,允許其直接向自己單獨討要錢糧,不必經過後勤營。


  王猛得到兩位團長大力支持,立即行動起來。他親自帶著夷人騎兵,以戰代練,在巡查防備選鋒騎偷襲的同時,對夷人騎兵進行加強訓練。


  王猛到底是正經讀過書的文化人,行事比李得一這個粗人可有條理的多。夷人騎兵在他的帶領之下,出色地完成了抵禦選鋒騎侵擾地任務。


  王猛手裡掌握著五萬夷人騎兵,他的兵力很充足。即便要防備近千里的地方,王猛也能從容將手裡的五萬夷人騎兵布置在各個堡寨附近。


  而且王猛深諳虛實之道。他故意將手裡夷人騎兵單獨分出三千,分成三部下寨。在營寨之中多置燈籠,將這一千兵卒全部安排來守夜,故意製造出營中兵馬甚眾的假象。由此,嚇得來侵擾的選鋒騎繞路而行。


  暗中,王猛卻在幾處繞路必經之地布置下重兵把守。就像攔河捕魚一樣,在寬廣的河面上,故意製造出幾處狹窄的口子,在口子後面部下網投,靜等著撈魚。


  而且王猛為了在短時間內給選鋒騎造成重大挫擊,堅持親自上陣。他是俱五通境的高手,雙目在黑夜猶如白晝,絲毫不受影響,指揮夷人騎兵夜間作戰,更加暢快。


  自從王猛上任以來,選鋒騎的好日子就算到頭了。


  以前那頭騾子巡夜的時候,選鋒騎還能並肩一起上,從數十個位置一起發動侵擾,總能在一兩處有些收穫。可現在,不知哪兒冒出來這麼多騎兵,在數個地方紮下偌大個營盤不說,還在外頭廣布輔兵,選鋒騎根本再也漏不過去。


  已經連續有半個月之久,選鋒騎的侵擾未能對定北守備團造成任何損失。這半個月來,王猛事事親力親為,雖然瘦了不少,卻也取得驚人的成績。


  王猛帶著夷人騎兵,半月以來,殺傷選鋒騎四萬有餘,自己卻僅僅損傷五千餘騎。


  王猛麾下夷人騎兵取得如此戰果,自然值得嘉獎。李得一算算夷人騎兵之前立下的戰功,有一部分已經達到二等戰兵的標準。


  不久后,一批夷人騎兵,就被李得一當先晉陞成為二等戰兵。其餘夷人騎兵見狀,幹勁兒更加充足,紛紛卯足了氣力,都要搏出一份功績,爭取早日晉陞。


  然而更讓李得一驚奇的是,王猛還學去了他的招數。


  王猛對這些晉陞成為二等戰兵的夷人騎兵,居然模仿李副團長,開始正式教授他們識字。


  不同於守備團先前曾對這些夷人進行的簡單識字培訓。現在王猛的教導,還要更深一些。甚至於,他還教導這些夷人騎兵《御氣和合經》。


  王猛對兩位團長就此事交待的也很清楚:「副團長既欲行融合之事,就需切實教導夷人,使之心慕關內之文化,自願歸之。若僅粗淺教之,恐怕終不能徹底融合。若是能從中擇一批優秀之人,為其開蒙,必然能在夷人中引起轟動,到時夷人對我定北守備團也必將更加歸心。」


  李得一聽罷,不住點頭稱讚道:「說的不錯!就按你說的辦。」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