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萬花小說>书库>歷史軍事>漢末之逆臣賊> 九十三章 再斗

九十三章 再斗

  褚原興沖沖的來到書房,對褚家主道:「父親,常家、李家和區家三家家主,以及一些商賈前往江陵告狀去了。他們還說若是太守不聞不問,不派人到當陽督察一番,將前往江夏郡,告到荊州牧。」


  褚家主看著手中的賬本,問道:「王家小子到來以後,他們損失了多少錢?」


  「孩兒私下問過,每家最多也就損失了十幾緡。」


  「為了十幾緡就去江陵告官,真是小家之氣,也不想想他們以前撈了多少。」褚家主一臉的不屑,「王家小子呢?他有何舉動?」


  褚原答道:「王家小子派人送一套炊具給他們,說是江陵到江夏路途遙遠,天寒地凍,縣尊擔心他們在船上吃不好,特地送他們一套炊具,讓他們可以吃上熱食,喝上熱水。並且還送了一緡錢給他們,說是路遇劫匪時,可以當做買命錢。」


  褚家主沒有說話,過了一會問道:「告狀的人有沒有突然不去的?」


  「沒有,」褚原想了想答道,「這些人認為這是王家小子在羞辱他們,威脅他們,目的是要他們知難而返。他們揚言一定要到江陵面見太守,太守不見就要到江夏面見荊州牧。」


  褚家主笑了起來:「老夫倒想看看有多少人可以堅持到底。」


  「父親,這是何意?」


  褚家主道:「你看看這些人,有幾個離開過當陽縣的,大多祖祖輩輩就沒出過當陽。他們以為江陵到江夏就好比當陽到江陵?他們不知道南郡水寇眾多?難道忘了太守的任務之一就是要對付水寇?這些人能活著到江夏就算不錯了。」


  褚原點點頭,表示明白。


  褚家主看著褚原道:「我讓你查的事情怎麼樣了?」


  「王家小子從江陵回來時的確帶了兩名女子回來,其中一人有傷,兩人都被安置在縣衙后宅。只不過縣衙都是由王家莊帶來的護衛把守,外人很難進去。」


  「兩名女子都是年輕的?沒有上了歲數的?」


  「都是年輕女子。」褚原感到奇怪,忍不住問道,「難道這兩名女子有問題?」


  「為父只是覺得奇怪,王家小子去了一趟江陵,就帶了兩名女子回來,其中一人還受了傷?此事透著古怪,繼續盯著縣衙,再派熟悉情況的下人到江陵去查訪查訪。」褚家主隨口補充道,「若要趕走王家小子,只怕要落在她們身上了,此事一定要小心。」


  「孩兒立即去辦。」褚原答道。


  孫小娘子興沖沖的衝進縣衙,衝到王安的書房,對正在寫奏章的王安大聲道:「當陽的百姓要去告你了,你還坐在這裡。」王安的手哆嗦了一下,奏章上出現了一團墨跡,只得放下毛筆,把奏章撕了,對孫小娘子道:「等本官把奏章寫好了再說話。」孫小娘子毫不在乎地走到案几旁坐下,看著王安寫字。


  王安很快寫好了奏章,拉了拉繩子,過了一會,一名隨從進來,王安把奏章交給他:「立即送往江陵,呈給門下掾。」孫小娘子覺得有趣,伸手想去拉繩子,王安急忙阻止:「不要亂動,我在隔壁安了個鈴鐺,要叫人的時候就拉一下這個繩子,他們就會過來。」


  孫小娘子悻悻地坐下來,王安端過一盤去了殼的板栗遞給她:「吃點東西,夫人說你今天一大早就出門給傷者採藥去了。」王安看了看,「你採的葯呢?」


  「這種東西山上多的是,」孫小娘子嘟囔了一聲,拿起一個板栗丟進嘴裡,「葯我讓人去熬了。那些人要去江陵告你,你難道就坐在這裡寫奏章?」


  「這些人搞得大張旗鼓,人盡皆知,如果他們路上出了事,本官百口莫辯。」王安苦笑道,「所以本官還要派人暗中保護他們,以防他們遇到不測。」


  孫小娘子撇撇嘴:「是監視吧。」


  「不管是監視也好,保護也好,總之他們不能出事,」王安看著孫小娘子又抓了一把板栗往嘴裡丟,「你什麼時候回山上?」


  「你要趕我走?」孫小娘子看了一眼王安,繼續吃她的板栗。


  王安搓了搓手:「新年快到了,你難道不要回去跟你家大人一起過年?順便跟你家大人談談招安的事?」


  孫小娘子把一顆板栗咽下,喝了口水,看著王安道:「本小娘已經在山上過了十幾個新年了,難得下山過年,還趕人家走。況且當陽剛剛鬧匪,還有人要去太守那裡告你,你這個當陽長不知能不能保住。我家大人如果跟你談好了條件,結果你丟官去職,我家大人怎麼辦,接受不接受?所以本小娘要等你把當陽長的位置坐穩了才回去。」


  「可是本官聽說,你老在褚家附近轉悠,可有此事?」


  孫小娘子辯解道:「此人老奸巨猾,你這裡又缺人,我幫你盯著點,看看他有何舉動,會不會針對你?」


  「你既然知道他老奸巨猾,就不要到處亂轉,」王安嘆了一口氣:「褚家主是個善於審時度勢,把握機會的人,即便這次能告倒我,他也不會參與。」


  「為何他不會參與?」


  王安那起一本《春秋》,拍了拍道:「褚家主也是做過官的,官場上官官相護的道理他一點也不陌生。賊匪鬧事,與民爭利,濫用民力,這些事在朝廷高官的眼中都不是事。中樞頂多下旨申飭本官一下,叫我戴罪立功,與民休息,傷不了我一點皮毛。如果朝廷要免去我的當陽長一職,對我進行處置,弄不好就會上升到朝爭的地步,到時這些告狀之人就將莫名其妙的捲入朝爭,以他們的地位,下場好一點就是發配,流放或充軍,壞的情況就是死無葬身之地。」


  「這麼嚴重?你只是個當陽長,哪會引起朝爭?」孫小娘子感到奇怪。


  「本官的姑祖母可是太皇太后,王家被陛下壓制了幾年,總要找個機會亮一亮獠牙。」王安把《春秋》丟給孫小娘子:「晉國六卿的爭鬥,失敗者可有好下場?所以,褚家主不會針對本官,但會針對本官的身邊人,尤其是你這個來路不明的人,還有那個傷者。家父不會為了一個外人而壞了自己的名聲。」王安沒有繼續說下去,眾所周知,王莽已經讓王安的二兄長王獲自盡了。看著悶悶不樂的孫小娘子,安慰道:「你要出門也行,多帶點人,不要在褚家那邊轉悠,免得褚家生疑。」


  「知道了。」孫小娘子一臉的不情願。


  「另外,派人給你家大人送個信,省得你家大人擔心。」王安又叮囑了一句。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