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萬花小說>书库>其他小說>棲田記> 第二百零三章、幽州風雲(一)

第二百零三章、幽州風雲(一)

  燕雲十六州分別指的是:幽州,順州,儒州,檀州,薊州,涿州,瀛州,莫州,新州,媯州,武州,蔚州,應州,寰州,朔州,雲州,於五代十國期間,被後晉君主石敬瑭割讓給契丹。


  北宋政權建立之後,因某位尚書的意外到來,讓整個大宋的面貌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原本自石敬瑭手中割讓出去之後,400多年一直在外族手中的燕雲十六州被當朝太宗收回了八州,這八州分別是幽、薊、瀛、莫、涿、檀、順和瀛州,幽、薊、瀛、莫、涿、檀、順位於太行山北支的東南方,瀛州為中間線。


  其它其餘八州在山之西北,宋遼兩國以太行山為界線,各駐一半,因有了太行山和長城這個屏障,遼想再向宋興兵,已遠不如當年那般隨意方便,再加上宋長期在此八州駐有十萬兵馬,宋境政治清明,兵強馬壯,遼人心頭雖然不憤,卻也不敢再輕啟戰事,兩國沒有了戰事,宋境一力發展經濟民生,近二十年下來,整體國力再次騰飛。


  宋發展迅速,遼也不多讓,大遼雖沒有江佐郎這樣的妖孽之臣,卻有蕭太后這樣的英明太后,蕭太后之能無須多說,以宋太宗之能,再加江佐郎的手段計謀,對上此女,兩國交戰足足兩年多,宋亦不過免強拿下八州,而那時的遼國的整體國力,遠遠不如大宋。


  蕭太后此人可謂是大遼的一個傳奇,她不僅軍事兵略出眾,在治國之上,亦是少見的英主,她自三十五歲開始,帶著年幼的兒子,踏上遼國政權的最高中心,短短二十餘年時間,就將戰亂不息的大草原完成了統一、與宋休戰以來,蕭太后非但沒有被失去八州的怒火沖昏頭腦,反而沉下心來,一邊磨兵礪馬,一邊發展國濟民生。


  後續近二十年,大宋在高速發展,大遼也不多讓,他們雖然沒有江佐郎這樣的奇才,但蕭太后治下的國家政治清明,國泰民安,百姓吃得飽,穿得暖,整個草原皆對其歸心,若這樣的發展繼續下去,只怕用不了多久,宋遼就會再次掀開大戰序幕。


  只不過這種良好的發展在去年冬天嘎燃而止,無它,執掌遼國政權二十多年的蕭太後去年冬天逝世了,她一去世,這些年來一直風調雨順的大遼似乎因為這位傑出的女統帥的逝世開始轉向逆境,蕭太后逝世不久,一場數十年不遇的大雪災就降臨場原,讓草原牛羊人口死傷無數,聖宗耶律隆緒尚未從這雙重雙打擊中回過神來,緊接著今年的夏天又是黃河缺口,導致遼國百萬災民無家可歸。(遼人經過這麼些年的不斷擴張和發展,人口已近二千萬。)

  而遼內部的一些勢力因蕭太后的逝世亦開始蠢蠢欲動,聖宗耶律隆緒這些年在其母的悉心教導下,早已礪練出來,他冷眼旁觀著這些始蠢蠢欲動的勢力,並沒有在第一時間出手鎮壓,而是在等待一個合適的讓眾人俯首歸心的時機。


  這個時機很快就來了,七月中旬,幽薊兩州因遼災民的湧入發生了動亂,耶律隆緒見狀大喜過望,打算趨機出兵,一舉奪回當年失去的那燕雲八州,一旦完成這個創舉,以那八州的財力,不僅立即可以解決草原百萬災民的問題,同時還可以一舉將他的聲望推向頂峰。


  只要他拿下燕雲其它八州,遼境內日再也不會有人敢對他的諭令陽奉陰違,只是如今的大宋國富民強,兵馬眾多,這仗要怎麼打,他心裡一時還沒有好章程,好在他沒打算直接打到大宋中心地帶去,只想奪回從自己手中失去的燕雲八州,想奪回那八州,首先得探探底。


  七月二十三日,汴京開撥的援軍還沒有出發,耶律隆緒命其麾下最出眾的將領帶著二千精兵精銳,通過太行山某條崎嶇小道,繞過大宋駐紮在瀛州的數萬軍兵,奔襲幽州,兩日後,也就是七月二十五日深夜,這二千騎兵突然兵臨城下,打得幽州守軍措手不及。


  不到兩個時辰,就沖開了幽州城的防線,幽州守將大驚失色,原以為幽州城定然不保的時候,這兩千騎兵卻又悄無聲息的退了回去,只留下一地的鮮血和無數屍首!幽州守將和刺史一時搞不清楚遼軍的意圖,卻也不敢隱瞞此事,只能八百里急報,報向朝庭。


  不說幽州守將官員的心事,但說耶律隆緒摸過宋軍的底之線,大喜過望,以宋軍現有的戰力,遼軍只要糾結十萬鐵騎,分成數股,揮師南下,極有可能搶在宋軍的援軍到達之前拿下數州,只要能將燕雲十六州的大半控制權掌握在自己手裡,宋軍失去太行山屏障,以遼軍現有的戰力,他們再想奪回這城池就不容易了。


  只是他意願雖好,真正召集各部,卻出了麻煩,各部眾拖拖拉拉,他的部隊尚未糾結完成,宋援軍的先鋒部隊已到了幽薊,先鋒大將是宋青年將領中聲名極盛的潘惟熙,耶律隆緒惱怒之極,可這個時候惱也沒用,先機已失,想要順利拿下幽薊,只能另尋他法。


  蕭楠是八月三日從泰安出發的,從泰安到幽州約有千路程,蕭楠趕得並不急,一共耗費了五日時間,也就是八月八日才到幽州,她剛到達幽州城,便聽得當地居民議令,不久前,幽州剛發生過一場戰爭,蕭楠吃驚之下,尋來千門在當地的負責人,詳細詢問事情經過。


  這一問之下,才知是遼人在十日前向幽州發起的一場小規模的襲擾,隨著宋援軍先鋒的到來,暫時已沒有了動靜,並得知此次援軍主帥是楊繼業,先鋒為潘惟熙,蕭楠聽得這兩人的名字之後,一顆提著的心暫時放了下來。


  楊繼業就不說了,他是大宋至今尚存為數不多的幾名老將,此人征戰一生,鮮有敗績,尤對遼兵略上,宋境之內,目前能與他相提並論的,還真不多,至於潘惟熙,他是宋初名將潘美之子,一身本領並不遜其父多少,在年輕一代的將領中,聲望頗高,有這樣的兩人鎮守幽薊,那遼人就算想興兵,只怕也要慎重考慮一翻。


  當她聽得此次隨軍前來振災撫民的欽差竟是當朝皇長子趙佑時,臉色變得極為古怪,千門當地負責人楊舵主見狀不由頗為忐忑的問了一句:「蕭長老,可是有什麼不對?」(未完待續。)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