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九十三章、青羲居士
當然,大家如此震驚,並不是因為這本書不好,相反,如果拋開裡面離經叛道的言論不管,此書確實是一本不出的史詩巨著,但問題是古往今來,哪個天子會允許公開發行如此大逆不道的書籍?莫非是陛下有意在試朝臣們的忠誠之心?
被皇帝點名、負責此事的諸臣可都還記得先皇駕崩時的那場宮變,后因當今天子的繼位詔書是被打入冷宮的先皇后,也就是現正在皇陵守陵的江貴人拿出來的,為此,雖然先皇后江氏母子是發動宮變的罪魁禍首,當今卻偏偏不能定他們的罪,面對這樣的事,誰心裡都會感到憋屈,當今陛下想必也不會例外。
意念落到這裡,諸人就坐不住了,大傢伙湊在一起低議,一定要在下個朝會上義正嚴詞的向皇帝駁回此事,以表忠心,不得不說,人的補腦功能有時候是很可怕的,最後還是禮部尚書王欽若忍不住開口道了一句:「各位大人,此事的領銜負責人是江閣老,咱們想駁回此事,是不是應該先和閣老商量商量?」
「王大人言之有理,閣老是此事的領銜負責人不說,此書的序言還是閣老大人執的筆,咱們與其在此私下猜測官家的心意,還不如去問問閣老大人。」國子東監的張知白先愣了一愣,緊接著深以為然的點了點頭。
幾人略一商量,大家決定今個兒下朝就去找江閣老,至今在上朝的時間內去找他,大家都無此念頭,必竟揣摩皇帝心這種事,在衙門公開討論顯然不太合適,當日下朝後,幾人半途截住江閣老的轎子,拽著他來到一處茶樓,由張知白和王欽若開口,將大家的心事委婉的與閣老大人陳敘了一遍。
「你們想多了,這書是官家曾在民間的恩師所著,已官家的恩師在他入京的時候賜與他的禮物,官家如今想將此書公開發行,顯然早已經過深思熟慮的,絕非用來試探你我臣子的忠心,你們若真僅憑一已臆測就想駁回陛下這道聖諭,廟時定然會讓陛下認為我等一個個都是那姦猾狡詐、一心只會妄揣摩聖意的逆臣。」江閣老聽得嘴角抽搐不止,沉默了半晌,才一臉語氣深長的介面。
得了閣老的准信,諸臣又羞又愧的離開了,哎,都是官做主了,不由自主的就習慣拿自己最大的惡意去揣摩人性,看樣子,新帝真是個了不得的心胸開闊之主,他們倒沒有懷疑閣老想坑他們,要知道,此書的序頁上的序詞就是江閣老執筆所寫,他若真想坑大家,自己便是第一個入坑的人。
「張大人,王大人,看樣子咱們真是枉做了一回小人吶,咱們這位新上位的天子與前官家不大一樣。」從茶樓離開之後,回家的路上,國子西監的陳大人神色頗為複雜的開口。
「確實不大一樣,這一點從他在做太子時以及今年處理四省旱災的事情上,就能看出來,只是,咱們這些人的官做久了,心逐漸已沒有當初那份清明通透,哪怕明明能察覺到別人的品性為人,在關鍵時刻,卻仍忍不住用最齷齪的心事去揣測對方的用意……」
「寫這本史鑒的青羲居士居然是當今陛下在民間的恩師,陛下有此大賢之人悉心教導,怪不得有此等豁達無疆的心胸……」王欽若也是頗為感慨。
「卻不知這青羲居士是何等人,這本史鑒從三皇五帝開始,一直寫到唐末,雖然每個朝代的著筆篇幅都不大,但所有大事件皆記錄在冊,並且對於每一次關鍵的朝代振興和敗亡,都有入木三分的批註見解,按理說來,這等文獻史記,絕非一人兩人能完工,可這位青羲居士卻憑一已之力寫了出來,此人,實乃我等望塵莫及的不世之才啊。」張知白介面道。
「不知道,許是隱於民間的大隱吧。」另幾位大人同時搖頭,在場諸人個個皆是飽學之士,天下文人隱士他們認得也不少,可這青羲居士之名卻從未聽過……
兩個月後,這本史鑒正式進入全國各大書院,被列為史記類的典範,一開始,各臣工學子見皇帝如此大力度的推行一本書,皆十分好奇,幾乎是能拿到書的人都會或買或借,拿回來一閱,等他們看過之後,反應實難以一一描述了,讚不絕口者有之,口誅筆伐者更是不計其數。
自皇帝決定發行此書的時候,便料到了會有許多反對的聲音,為此,不管有多少反對的聲音,最後都無一例外的鎮壓下去,沒多久,所有不和諧的聲音就多消失了,必竟這本書影響最大的是皇權,既然皇帝對此沒有意見,其它人自然也不必跳出來做這個惡人。
反對的聲音消失了,很快大家就在尋找史鑒的作者青羲居士,(蕭楠當年在寫完這本書之後,並未屬名,青羲居士這幾個字是當今天子特意在末尾為她加上去的。)只是找來找去,卻沒有任何人知道這位青羲居士是何許人……
沒人敢跑去問皇帝,但卻不時有人跑來找蕭梓修打聽,現知道當今天子少年時是在蕭大人家長大的人不少,那青羲居士天子的恩師說不定也是蕭大人的恩師呢,大家的意念一落到這裡,愈發覺覺得自己的猜測沒有錯,當今天子的本事不必多敘,但從他十六歲開始披上戰袍、到如今登上帝位的一系列表現,沒有一樣不顯示這是個心胸寬廣、又有雄才大略的英主。
而蕭大人呢,是本朝唯一有一個既是小三元又是大三元的狀元公,這樣兩個同時一起長大的人,若說他們不是同一個恩師,大家才不信,梓修對於趙禎將史鑒正式發行出去一事,心頭也是頗為震驚的,他當然知道這書是誰寫的,但皇帝沒有公開之前,他卻不能透露關於此書作者的關點消息。
從蕭大人這沒打探到半點消息,大傢伙都很失落,好在這個謎團也沒有持續太久就解開了,因為此書正式發行五個月之後,一紙詔書解了大家的惑。
天聖二年五月二十八,一紙詔書來到青孚鎮的江家村,聖詣的大概內容是:「蕭家大娘子著史詩巨著史鑒,功在社稷,利在千秋,又因蕭娘子生性淡溥,不喜名利,不肯授官接印,特賜封青羲居士扁名一塊,並特赦青羲居士見帝不跪,見官不拜,欽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