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五十二章 遊玩蜀岡
李榮從正堂出來回到院中等候。狄仁傑和張潛等揚州一眾官員安排一幹事宜,定下計劃,讓張潛第二天出發前往壽州。
「統領大人,外面有人來訪!」一名千騎士卒跑進院中向著李榮說道,言語間帶著莫明的笑意。
還沒等士卒話說完,背後就閃出一襲盛裝的陸穎。
以李榮耳目之明敏,早就發現了陸穎的到來,是以並不意外。
前日交手敗北,衣袖破碎,陸穎今日換上藍色翠衫,散花百褶裙,身披輕煙紗,烏黑長發束了起來,眼光如水,靈動如神,素腕如玉,行動間恍若仙子下凡。
「原來是陸姑娘,你先下去吧!」李榮一面迎上陸穎,一面揮退了士卒。
那名士卒知趣地轉身離去。
「李兄可真夠刻苦!」陸穎說道。
陸穎心高氣傲,以一招之差敗於李榮之手,心中並不服氣。正如李榮展示了一式刀法,陸穎的刀法也不只如此,況且她沒有受到真正的傷害。
遠隔數丈,陸穎來時就聽到院中刀風劃過空氣的聲音,顯然是李榮在這裡練習刀法。
「閑中無事,且等我換過衣服,宅院簡陋,不堪待客。」李榮說道。
陸穎微微點頭,看著李榮轉身入內。
不過片刻,李榮換上了一身修長得體的白色武士服,顯得英姿颯爽,神氣飛揚。
柔水真氣無形中改變了李榮的身體,使他的氣質變得溫潤如水,而修鍊了金鐘罩這樣的錘鍊身體的功法,又使柔弱中透出剛強,剛柔並濟,氣質非凡。
都督府經過一場大戰,受損嚴重,第二日狄仁傑就找來張潛,讓他召集工匠修補院落。因此整個府中人聲喧鬧,搬運材料的人們往來吆喝著,賣力地干著活。揚州府富裕得很,捨得出錢雇傭人手,人們的幹勁也就足。
兩人當然沒有從正門出入,轉而自西邊側門離開都督府,穿過羅城大門,進入了蜀岡。
夏末秋初的蜀岡是揚州城士民們喜歡的避暑勝地,這裡樹木蔥鬱,流水潺潺,到處是鳥語花香,令人心曠神怡。
李榮和陸穎並肩而行,看似一個邁步,就是常人數步的距離,不知不覺間就來到了蜀岡最高峰東峰。
東峰風光秀美,為揚州地勢之最,當年煬帝留連揚州,就把行宮建在東峰,沿著山勢起伏,建起了樓殿參差,曲折幽深的「迷樓」行宮。如今百年過去,「迷城」已不在,後人在其遺迹上改行宮為寺廟,叫做觀音山。
「你很特別,與當世女人大為不一。」李榮輕聲說道。
「誰規定女人就只能躲在閨閣繡花織衣?」陸穎秀眉一挑說道,「難道李兄是那迂腐自大之輩?」
路旁竹影婆娑,水聲淙淙,兩人輕聲地說著。路上不時有行人閃過,看著兩人,心中慨嘆,不知是那裡來的貴門公子小姐。
「不一樣,練武的女子我見過,像蛇靈李若雪那樣,天巫宗的聖女周萱兒,她們沒有你那種打破枷鎖的氣質。」李榮搖搖頭。
他見過的宗師級女高手都有四五個,宮中的那位大宗師,太后武則天,「蛇靈」李若雪,盧紫鸞,周萱兒,她們的武道境界都在陸穎之上,但是缺乏一種莫名的意味。
「你到是很看得起我!」陸穎說道,「不過我會超過她們,讓人們知道女子一樣可以力壓男兒一籌。」
「男女平等,我對女子沒有偏見。」李榮說道。
「不說這個,李兄的刀法真是不錯,尤其是蘊含的刀氣奇異,我遍觀各派武學,從未聽說過此等霸道奇異的刀氣!」陸穎問道。
疾電式刀法令人難以抵擋有二,一是它迅疾如電的速度,二是恍若電擊的刀氣。尋常高手連速度都跟不上,輕易會被刀光斬殺,更不用說抵擋那霸道的刀氣了。
陸穎的「鶴翼刀法」出刀速度不比李榮差,就是首次碰到李榮那奇異的刀氣,無形中落了下風,吃了虧。
「利用摩擦生電的道理,使真氣交錯而產生雷擊的效果。」李榮答道,「到是陸姑娘刀法之快,為我所見過二人可比。」
「摩擦生電?」陸穎顯然是沒有聽說過,「那兩人出手速度比我還快?」
可能覺得這牽扯到李榮功法的奧妙,陸穎沒有多問功法的原理。
「我之刀法,以身法帶動刀法,勉強跟得上姑娘,」李榮邊走邊說道,「我大哥青龍李元芳碎夢刀速度更在我之上,且我會的秘術源自他的傳授,可以想象他的厲害。」
「我見過他出手,確實不凡。」陸穎自然在當日的戰鬥中,注意到了李元芳。
「還有一人,乃是宮中的高手,劍法之快,嘆為觀止。」李榮繼續說道。
「你是說天絕宗的暗影絕劍吧!」陸穎說道。
「正是,」李榮回道。
觀音山說是揚州最高處,實質上與那些真正的名山相比,高不到那裡去。李榮和陸穎用了不長的時間就登上了頂峰,一路上交談甚歡,頗為盡興。
論武學天賦,李榮感覺陸穎比蔣成還要出色,天馬行空的想法超出了境界的限制,使得陸穎創出前人未見的雙刀刀法。後世有一武術名言,「單刀看手,雙刀看走」,陸穎的身法相當精妙,正符合雙刀刀法的特性,但比起李榮自己所創的步法還差一些,於是就把融合了八卦游身步,禹步心法的步法傳授給了陸穎。
「我之刀法奧妙在於雙刀出擊之間的回氣之術,」陸穎說道。
做為回報,陸穎將獨創的呼吸吐吶術講於李榮聽,她不是因循守舊的人,相反心胸開闊,遠比男子為廣,使得李榮又是一番讚歎。
「可惜吸取元氣加速之術乃我大哥李元芳所創,沒經他的允許無法傳授給你。」李榮嘆口氣道。
「無妨,光你那步法就夠我參悟一陣子了。」陸穎說道。
李榮兩人花了半日游遍了蜀岡東西二峰,觀音山,棲靈塔等風光名勝,大感愜意。
黃昏已至,兩人方戀戀不捨地分開,各自回家。
第二天清晨,李榮帶著十名千騎士卒護衛張潛北上壽州。
時間緊急,講究排場形式已無必要,況且此次任命沒有朝廷吏部牒文,按理來說不算正當程序。
武則天下有秘旨,不想將越王李貞謀反的事公開昭示天下,自然不會經過吏部程序,免去趙瑰的刺史職位。
眾人乘坐驛站的三隻小艇,沿著運河向著壽州行去。
淮南道河流縱橫,長江,淮水,肥水都有水道相連,間有巢湖,洪澤湖聯接其間,使得沿岸各城都可通過水運聯繫。有了水運的有利條件,大宗的貨物就可便宜的運輸,商業繁榮不在話下。
「煬帝挖運河溝通南北,實是奠定了我朝興盛的根基,後人都享其福,功績可比始皇帝書同文,車同軌。」張潛和李榮坐在同一艘小艇上,站在船邊交談著。
張潛出身河北望族,父親曾任宰相,自身才華不凡,限於際遇,官階不高,但見識可不俗,此次得到狄仁傑賞識,權攝壽州刺史,必將為他的仕途鋪平一條光明大道,因此心情不錯,找李榮說話。
「煬帝登基前坐鎮揚州多年,自是要把南方更好融入到中原,關中,也能平衡當時尾大不掉的關隴勢力。」李榮幽幽說道。
隋朝立國太易,楊堅以外戚身份發動政變,得享帝位,不方便剷除各方勢力,以致關隴集團尾大不掉,而沒有建立起自下而上,完全聽命於己的官僚體系。楊廣得位同樣不正,經過複雜的宮廷爭鬥,實力和威望還不如楊堅。
登基為帝后,楊廣遷都洛陽,開挖運河,三征高麗,未嘗不是藉機掌握權力,鞏固統治的舉措,只是他為人過於高傲,剛愎自用,將十年二十年要做的事集中於三五年幹完,白白浪費了楊堅留下的大好基業。
張潛聽了一愣,李榮的話顯示出對政治極深的了解,實不像一名武夫所能說出的話,想起李榮的父親李晦的身份,心中一片釋然。世代出身於靠近權力中心的家庭,李榮有此理解並不意外。
「政局平衡對那一方都有利,一方獨大總不是好事。」張潛輕聲說道。
權力的制衡對上位者來說是必然的選擇,只有各方勢力相當,上位者才能更好地控制局面,而不至於被一方操控。像當初高宗李治接位后,以長孫無忌為首的關隴集團勢力龐大,使得李治毫無權力可言,才有了武則天趁虛而入,通過打壓長孫無忌等人,慢慢地掌握了朝廷的大權。
「權力動人心,誰會輕易放棄?」李榮說道。
在當世權力不僅產生利益,有時還關係到身家性命,沒有權力就沒有生命,越王李貞不想死,只能孤注一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