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三十五章 冰窯暖棚(四)
王爺把桃子的兒子唐俊和朱醫官的大兒子朱垣,調到暖棚做負責人。他倆都是擺弄中藥長大的,唐俊家裡曾經有過一個葯圃,朱垣也正負責府上的葯圃,這個葯圃的藥材就是給府上的藥房準備的。而且他們對侍弄蔬菜也是很明白,倆人的脾氣也投合。唐俊這個小夥子的性格和田亮很相似,心有數不愛說話。他進府以後一直在葯圃和菜園、花圃這幾個地方當差了,做事很勤快,王爺救了他,他的感恩之心沒齒難忘。王爺、福晉已經做主把服侍陳先生、陳夫人的丫鬟柳兒指婚給他,倆人見過面,都很滿意對方,先前那個未婚妻因為他攤了官司退了婚。朱垣一直在府上當差,是葯圃的頭目,是朱醫官的大兒子,自然也是鄭嬤嬤的兒子,性格開朗,愛說愛笑的很像他母親。
王爺做事一向穩紮穩打。四名金剛侍衛輪流跟隨在王爺身邊守護,其中田亮是一天不拉地守在王爺身邊,馬平更是寸步不離。同樣是不到半個月的時間,一個大清人從來沒見過的玻璃房子矗立在南外府內。接下來就是取土育秧了,王爺不光帶回來的各種糧食、果樹、花卉、草藥等種子,還帶回來一大批的育秧盤,育秧盤都是長方或者正方形的六七十公分長短的厚塑料帶圓形、方形凹坑的塑料育秧盤,是可以拆合的組合塑料機件。用起來非常方便。育秧的時候把育秧盤組合起來,每個凹坑裡裝好摻了肥料的土壤,然後把在營養液里培養發芽的種子種進育秧盤的凹坑裡,再按蔬菜或者花卉需要的水分澆水。育秧盤的下面是有滲水孔的,不會讓水泡爛種子。等到秧苗長到可以移栽的時候,就拆開育秧盤,每個凹坑裡的秧苗都是帶著足夠的土壤進行移栽的。基本上不用緩苗,直接就成活了。雖然這套設備的價格不菲,但是好在育秧效果相當好。這是大清時代的人連想都無法想象的先進設備,比異域的紙筒式育秧還先進得多。王爺把帶回來需要育秧的種子都挑選好了,等暖棚竣工就開始育秧。王爺帶回來的暖棚栽培技術書籍也很多,有不明白的還可以向書本請教。
馬平看到了鍾先生設計的暖棚圖紙,很是汗顏,那叫精準、那叫嚴密,豈是自己以往畫的圖紙那般粗糙?特別是圖紙說明中的那些專業術語,讓馬平有一種小巫見巨靈神的感覺。
原以為輪胎車就已經很精良、很出格了,沒想到育苗的暖棚會更加震撼人心。田亮指揮著親兵們把一塊一塊鑲好玻璃的鋁合金小框架安裝到大框架上面,嚴絲合縫,規規整整!裡面、外面是一樣的明亮,只是裡面的溫度要高的多,簡直就像沒有任何遮擋一樣。
這哪裡是育苗的地方?簡直就是享受清福的地方!這得多少銀子啊?馬平對王爺是口服心服!原以為王爺是要在自己的莊子上種些蔬菜,哪裡想到他會投資這麼大,建造了這樣精良的種菜暖棚。皇上說了,王爺要給國庫添銀子,不要皇上給本錢,可是,見到這個暖棚時卻是非常震驚,他怎麼這麼傻呀?什麼事情都沒做成呢,就投資這麼大,值得嗎?以後要是皇親國戚、股肱大臣們都看到了王爺的政績,不嫉妒嗎?這不是功高蓋主的證據嗎?韓信、岳飛都是因為功勞太大沒落個好下場,王爺這是圖什麼呀?馬平不能勸也不敢勸,只能是默默地為他擔心。
王爺把善後的事情都交給了唐俊和朱垣,暖棚里的地炕、燒地炕的通風煙道,還有育苗的土壤、冬季里給暖棚保暖的棉被等等。他要歷練唐俊、朱垣獨擋一面的能力。
王爺根據自己從異域帶回來的《暖棚育苗》這本書,給唐俊、朱垣講了怎樣在暖棚中育苗的詳細過程,雖然不是特別高深,也不是大清的任何知識。
育苗用的玻璃暖棚撐起來了,王爺乘勝追擊,緊接著又建立了一個同樣大小的、用來培育花卉的玻璃暖棚。他準備在南外府這個比較寬闊的場地把從異域帶回來的暖棚都架設起來。但是眼下只能建造這麼兩個,他還要建起幾個半地下式防風、抗凍的塑膜暖棚,用來種菜。
暖棚里的溫度要比露天高好幾度,可以種南方蔬菜,種菜才是王爺的主要目的。這裡的土壤比較肥沃,土層深厚,灌溉方便,通風條件也比較好。走向也是東西方向,保證了採光的充分,有比較好的採暖保溫效果。和合金暖棚不同的是塑膜暖棚長度可達一百五十米,寬十米,深度一米半。
牆體的修築分為後牆修築和側牆修築兩個部分。后牆的修築方法和玻璃暖棚基本上是一樣的,就是框架和玻璃暖棚大不一樣。側面兩端是由后牆往南越來越低的弧形的牆體。然後將黃土裝在編織袋中夯實,從坑底壘砌。地面以下部分壘砌的寬度為兩米,地面以上部分為六米,頂部為兩米,距地面高度為兩米七十的梯形牆體。這樣既可以保證棚內的溫度,也可使棚外北側形成土坡降低強風對大棚造成的破壞。側牆和后牆的連接處用水泥封實。牆體達到厚度以後,不管外面的溫度多低都對棚內沒有任何影響。本身不但不散熱,還能吸收熱量。白天大棚內溫度可達二十八到三十攝氏度,是蔬菜最適合的生長溫度。
接下來是搭建立柱、橫樑和龍骨的大棚骨架結構,其中的龍骨結構是由鋼材龍骨和塑料管組成,起到對棚膜的支撐作用,要建成拱形,對棚膜起固定座用和光線垂直射人大棚的作用。然後是覆蓋塑膜……
鍾先生給粗略地估算了一下,在這麼大的暖棚里一年中可以種植四茬蔬菜,每畝畝產六千斤,一個暖棚年產的蔬菜就可達三萬餘斤,在青黃不接的季節出售,要比平時多賺幾倍的錢。如果是種植反季蔬菜,經濟效益就更高了。
別看唐俊和朱垣性格不同,卻在當差做事上有一個共同的特點,都是利落、幹練。對於突如其來的重擔沒有一句推諉,領著他們的新屬下就行動了。第一件事當然就是拉土了,他們向田亮借來新安裝的輪胎車,和親兵去西山拉土。那會的西山並沒有幾戶人家,莊稼地也少,那裡是山區,樹多、鳥獸的糞便多。樹葉年復一年地飄落、腐爛,土質相當肥沃。王爺把帶回來的成捆的編織袋給他倆用來裝西山的肥土,一袋土一百多斤,只是把表面的腐殖質裝了回來,並沒用挖開土層,也就不會使土壤沙化了。親兵們把土拉回來,按王爺的要求,拌上一定比例南外府的土,倒在了玻璃暖棚、塑膜暖棚里,根本不用施肥。然後把王爺教給他的西紅柿、草莓、沙白瓜、紫甘藍、西蘭花、油麥菜等大清沒有的水果、蔬菜的種植方法,按照分開的育苗池下種了。除了水果和蔬菜還要培育樹苗、花苗、香料苗、草藥苗等,每一個種類在一個育秧池裡培育。釘上寫了品種的木牌,省得忘記是什麼秧苗。
半地下式防風、防凍的塑膜暖棚里也種上了茄子、豆角、芹菜、油菜、白菜和蘿蔔等常見蔬菜,還有莧菜、漢菜、空心菜、萵筍、芋頭、榨菜、尖椒、甜椒等京城不常見的蔬菜。這是做試驗。有不明白的唐俊就向王爺請教,王爺不在府上就看書了解。不少人都開玩笑地叫唐俊、朱垣為「唐棚長」、「朱棚長」。他們都是王爺的得意門生,是王爺把從異域學來的技藝第一批傳授出來的接受者。
王爺的育秧方法是把種子放在溫水裡泡一小時,再把水去掉,放在乾淨的容器內,上面用濕毛巾覆蓋,每天換兩次溫水淘洗,等種子發芽了,再按十五公分的距離種在土裡,澆上水即可長成幼苗。
王爺的育秧盤,分為蔬菜育秧、水稻育秧等多個種類。都是塑料框架,能拆能合的組裝設備。又乾淨又好用。技術教給兩位棚長,育秧盤也交給了兩位棚長,把兩位棚長都喜歡壞了,生怕磕了、碰了地愛護著。水稻是來不及了,已經過了插秧季節,只能等明年再做。
看到王爺這麼認真地做他要做的事,馬平心裡非常感動。在前途未卜的情況下,投這麼多的錢建造了這麼精良的冰窖和暖棚,購置了這麼多新起點設備,換一個人都不敢想啊。拿自己的俸銀給皇上賺錢,這得是什麼心胸的人才能做得出來啊?
馬平覺得王爺雲遊回來好像換了一個人似的,不但開朗健談,更加平易近人,還好像掌握了很多大清人沒有的知識學問。
王爺的事是皇上首肯的,皇上對王爺的信任比對哪一位皇室宗親都親厚,比對朝中哪一位大臣都信任,跟著王爺乾沒錯兒。
打這以後,馬平跟在王爺身邊是寸步不離。
冰窖和暖棚一直是王爺心心念念的設施。他的事情要是沒有這兩個設施就象沒有雙腿那樣很難往前邁步,現在總算是如願以償。
兩個暖棚、一個冰窖、一個塑膜暖棚都竣工后,王爺對參加這個基礎建設的所有人都給了一定的賞賜。每個人二十兩銀子,休假三天。
接下來的就是福晉、雲兒、陳夫人的三處小廚房的裝修了。在大清還沒有裝修這個詞兒,而且馬平對田亮提供的裝修方案也有點糊塗,什麼是瓷磚、馬賽克呀?這件事他沒敢伸頭,不知道王爺是什麼意思。用得好好兒的廚房,乾乾淨淨的,裝修幹嘛?但是他不想也不敢攔著王爺,對王爺的事很多都不懂,就學著吧。
田亮負責備料,把小廚房需要的建材陸續地從園子里的那些樓、台、館、所里送到三處工地。直到田亮把自己設計的裝修圖紙和雲兒畫的裝修效果圖拿給馬平看,馬平才明白了廚房為什麼要裝修。也在親兵陸續運來的建築材料里認識了哪個是瓷磚、哪個是馬賽克。
這個王爺可是不得了啊,買回來這麼多新鮮玩意裝飾廚房,大手筆!馬平心裡佩服得不得了。心說,這些潔白如玉的瓷磚得多少錢哪?可不是三塊五塊就夠用的。士別三日當刮目相看了。今後一定要跟住王爺,不圖別的,就他的學問也能吃一輩子的了。還有那個田亮,那個本事就不知道有多少了,把豆芽生得一水水地大,一天到晚忙個不停,還不見他有一絲慌亂。這個人將來一定有發展!王爺有眼光,那麼多的侍衛就單單把他挑選出來培養,這才叫慧眼識珠。
馬平一直跟著王爺在兩個工地上轉,設計皇陵就已經是個大本事了,可是他在這兩個設施上就覺得自己簡直是剛開蒙讀書的孩子在翰林學究面前一樣淺薄。其實他想的也過激了點。古代的科技和二十一世紀完全是兩個系統,不可同日而語。比方古代的那些輝煌的建築,現代人的建築博士、專家不一定能夠設計出來。
「我說陳師傅啊,弟子怎麼覺得咱們的學問和王爺、田侍衛的是兩碼勁兒呢?好像人家的更實用啊。」
「王爺去的那個地方的學問和咱們大清有很多不同,就連雲兒也好像不光知道畫畫的事,說什麼撫養孩子要科學餵養,以前我還自詡有點學問,現在一看,可憐到家了。」
「您也別那麼想,您的學問別人不知道,弟子可是明白有多深。」
「你就別維恭我了,還是跟王爺多學一點是一點吧。」
「王爺這人可真是深藏不露啊,弟子一直以為王爺他軍旅出身,對民間這些事根本就不會懂的,何況他又在高位,親王的年俸足夠過日子的,身上孩子有那麼多的軍功,還有兩次救駕之功,還能這樣為了江山社稷……」
「是啊,王爺的心胸寬著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