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3章 給他一個機會
一首歌,一段感情。
杜月如聽著這首歌,突然想起,當初自己上學的時候,似乎還真有不少的男生,故意來招惹自己,不過,隻可惜,都是不自己的菜,所以注定沒有結果的。
杜月如一邊聽著這首歌,一邊翻看起了評論來。
“這首歌有著一種淡淡的憂傷,感覺像是一首比較傷感的歌曲啊!不會電影也是一部悲劇吧?”
“傷感倒是不至於,遺憾倒是有一些的,隻是聽著這首歌,突然想起了上學時候的事情來了!”
“感覺歌曲當中,既有著對過往的遺憾,又有著對失去的感傷!”
“歌曲挺好聽的,我下載了,電影也應該不錯,畢竟徐風親自創作的劇本!”
“那些年錯過的愛情,是啊,咱們因為無知和各種誤會或者意氣用事,錯過了多少的事情,如果能回到過去,我想對過去的自己說:好好珍惜眼前人吧!”
“我怎麽感覺就像是唱到了我心裏去了?我去!”
“如果你在高中的時候,發現你暗戀的人也在暗戀你,可是無論是你還是他(她),都不敢說,那麽恭喜你,你們沒有結果的!”
“千萬別在十七八歲喜歡一個女孩,因為你們不可能的,但偏偏會記憶深刻!”
……
每個人都有自己的青春,而且每個人青春裏都有著學校、同學,然後青春的懵懂時期,都會有著自己喜歡的那個她(他),可是偏偏就不敢說不敢表達,所以隻能用自己最稚嫩的方式來讓對方注意到自己。
這首歌自然就唱進了許多人的青春回憶當中。
一般一首歌能讓人聽進去,肯定有其過人之處,如果能讓很多人聽進去,那這首歌就很有聽眾緣了,不過如果還能讓人共情,那這首歌就能成為一首經久不衰的經典了。
很明顯,許多人聽了這首歌之後,都產生了共情,即便這首歌現在因為剛剛發布而缺少一些時間的沉澱,但許多年之後,這首歌還能為大家所喜歡。
就在這時候,杜月如點下載,卻發現並沒有收費提示,可是這首歌明明是要收費的啊。
隨後杜月如才突然想明白過來:對方替自己付了賬!如今音樂平台都有可以給自己的朋友送歌曲的功能。
杜月如一邊聽著歌曲,突然想到對方一直有意無意為自己做的事情,心頭突然想:“或許……是不是應該給他一個機會?”
當然,自己給對方機會,對方沒抓住,那就怪不得自己了,嗯,就這麽辦!
……
徐風發單曲,雖然沒有跟粉絲們事先通氣,但是卻跟各個音樂平台說好了,畢竟這是宣傳電影的OST單曲,若是不跟音樂平台說好,音樂平台也不可能讓他在後麵加上電影的名稱。
雖然徐風本人現在的定位大家都不好說,但是因為徐風正當紅,而且與其他導演不同的是,徐風的人氣爆棚,兼具實力和人氣兩方麵。
所以,音樂平台也直接將徐風當成一線歌手發歌來對待,該有的宣傳一點都不少,再加上迷宮傳媒也在花錢宣傳這首歌。
比如迷宮傳媒就直接給徐風新發的微博買熱度上熱搜“徐風發布新單曲《那些年》”“徐風為新電影演唱主題曲”“徐風再唱新歌”……
徐風雖然在雪藏之後,人氣可謂是喪失殆盡,畢竟偶像明星看起來人氣超高,但這人氣來得快,去得也快,再加上偶像一般一兩年就能更換一批,一年多近兩年的時間都沒有任何的宣傳資源,自然而然人氣就不剩下多少了。
但是,在徐風拍電影之後,尤其是在《瘋狂的石頭》大賣之後,也頻頻出鏡在公眾麵前,而討論最多的自然是徐風一個偶像明星居然也能拍出這樣的電影來,而且還大賣了,覺得不可思議。
然後那些舊粉絲,發現原來自己曾經的愛豆居然又出現了,而且還這麽有才,已經過了瘋狂追星的年齡的他們,追星也變得理智了一些,但同樣的徐風也變得有才了,正是他們所欣賞的,再加上一些青春回憶的情懷所在,所以不少的舊粉絲在看到徐風又出現之後,也開始關注起徐風來。
而徐風憑借自己的作品,也積累了不少電影粉,再以自己的顏值,再次吸引到一些新的顏粉。
所以,一些電影粉和新粉絲在看到徐風發布微博說自己新歌發布了,於是很多條驚訝的回複:
“徐風居然會唱歌?他不是拍電影的麽?”
“同問,我也是因為徐風的電影才粉上徐風的,我一直覺得徐風是個非常有才華的人,如果唱歌不行的話,就不要了吧,免得讓我們心中的那個才子形象破滅掉!”
“徐風,你不要亂來啊,這裏都是自己人啊!”
“徐風要走歌壇路線了麽?我去,導演唱歌能聽?”
……
毫無疑問,能問出這些問題來的,自然都是看徐風的電影粉上他的,對於徐風的了解,也隻是徐風長得帥,有才華,拍電影好看……卻唯獨不知道,徐風曾經還唱過歌。
畢竟看似徐風之前做偶像明星的時候挺火的,但很多時候都隻是在某個圈子裏火,真出了那個圈子,大家還未必能認識他,就像現在的這些電影粉,很多人都還不知道徐風居然是偶像明星出身。
這時候,那些回歸的舊粉開始跳出來了:
“多稀罕啊,徐風之前不僅會唱歌,而且還會演戲呢!”
“徐風的聲音還挺不錯的,我當年一直都挺喜歡他的歌曲的!”
“徐風未做導演之前,曾是偶像明星,唱歌演戲都做過的!”
“原來真的還有這麽多人不知道徐風當初是做偶像明星的?”
“也怪徐風太有才華了,沒想到不做偶像明星了,卻比做偶像明星的時候還要火得多!”
……
然後一部分人明白過來了:
“原來徐風真做過偶像明星啊,我當初看到徐風的照片,還在想有這顏值,就算不拍電影,做個偶像明星都比其他人要牛了!”
“嘿嘿,海角四美了解一下,當初徐風的顏值可是杠杠的,當然,現在更能打了,我真的是愛死徐風了!”
“徐風是典型的明明可以靠顏值吃飯的,偏偏就是要靠才華吃飯的典型!”
“我說大家的側重點是不是有些歪了,徐風這可是公布自己發新單曲了,大家都在討論徐風以前做偶像明星,討論他的顏值,就沒有誰討論一下這首歌麽?”
“已試毒,原本對徐風的首歌沒抱希望,但是……現在在單曲循環!”
“真的假的?我可是上過學的,你騙不了我的!”
“真的好聽,我也聽了,而且感覺勾起了我的某些回憶,我現在有些感傷!”
“真有這麽牛?我也去試聽一下看看!”
“我也聽了,好像是迷宮傳媒新電影的主題曲,這首歌這麽好聽,電影估計也不會差!”
“好像新電影不是徐風導演的啊!”
“但是徐風編劇,而且還是徐風監製的!”
……
起初,因為有平台推薦,所以吸引的隻是一些路人粉,路人粉一般都很平穩,不會像粉絲一樣一擁而上,不過有平台的推薦,第一時間點進去聽這首歌的人自然也不會少。
在徐風發出微博之後,許多粉絲已經開始去試聽這首歌。
因此,在徐風這首歌發布的前一個小時,總下載量不過十萬首不到,但是一個小時之後,總下載量開始直線上升,第二個小時銷量達到三十萬首,第三個小時就破五十萬首,半天之後就破了百萬首。
如今可不是徐風穿越前的那個時代,粉絲動不動為自己的愛豆刷千萬付費下載量,而是數字音樂收費才開始沒兩年,許多人都還沒有習慣付費聽音樂,所以付費聽音樂的人並不算多,就在這為數不多的付費用戶當中,還有相當大的一部分人是付費充會員免費聽歌的。
當然,在大數據麵前,就算不多,也是一個龐大的數字。
所以,有些人漸漸地把付費下載當作一首歌的暢銷程度,也當作了歌手的號召力,雖然會員免費聽歌,歌曲製作方也是可以分成的,但是能讓歌迷直接花錢下載下來聽歌,無疑是更具說服力。
之前張群首日破百萬首的下載量,已震驚了業內,之後就有其他歌手,甚至不乏一線歌手來試水,把單曲發布在網絡音樂平台上,雖然沒有一首歌能像張群的《第一次》那般火爆,但也有一位一線歌手在首日創造了百萬首的下載量。
這讓許多人都驚喜了,畢竟隨著數字音樂的崛起,隨著智能手機的普及,現在的人已經習慣了一台手機多種功能,當初被MP3都打得落花流水的實體專輯都快賣不動了,銷量冠軍也才十幾萬張的銷量,其他人更不用說了。
所以,很多人發專輯都是虧錢來做的,然後再跑通告賺回來,不過如果有地方能賺到錢,他們又怎麽會抗拒得了?
看到數字音樂銷售的好處之後,越來越多的歌手,開始嚐試直接發布數字音樂。
不過,張群才創造了幾個月的首日破百萬首下載量的紀錄,就這麽被徐風給打破了,徐風僅用了半日,就達到了這個成就,一時間也讓人吃驚不已。
同樣的,很多人都疑惑,徐風不是導演麽?怎麽突然就發歌了?
不錯,現在大多數人對於徐風的印象,就是導演,而且現在都已經是十億級導演了,這份量也不輕了,國內也有那麽三個十億級導演,這讓人不受關注都不行,而且大多數人看報道也不可能去看徐風的過往,自然不知道徐風之前也唱過歌,連徐風的影迷好大一部分都不知道這事,更不用說那些路人。
一日之後,《那些年》的下載量破一百五十萬,後麵雖然還有粉絲陸續過來貢獻銷量,但是已不複開始那般火爆了,畢竟徐風的粉絲多半是電影粉,看電影花錢也就算了,但是聽歌花錢,很多都不太樂意的,後麵這五十萬首的下載量多半是路人貢獻的。
即便是首日破一百五十萬首下載量,也已經打破之前張群的紀錄了,而且歌迷很快就發現,原來這首歌的創作者居然也是“且聽風吟”。
且聽風吟如今創作的三首歌,都是迷宮傳媒製作發布的,前兩首還成為了張群的代表作,而這一首又是電影主題曲。
這讓業內知道,這且聽風吟肯定是隱匿在迷宮傳媒的某位大神級的詞曲作者,或者說這隻是某一部分人的代號,於是迷宮傳媒背後有人的事情又再次被舊事重提,倒是對於徐風的導演能力懷疑的越來越少。
除了徐風的實力漸漸地得到業內的諸多一線演員甚至導演的認可這一點之外,最重要的還是很多所謂的“記者”曾潛伏在《烈日灼心》劇組附近多日,想要獲得徐風背後的那些導演的第一手信息。
結果他們自然是失望而歸,他們遠遠看到的情況還是徐風親自導演,別說其他導演來替他導演,就算是除了徐風和淩好這兩個導演之外的其他導演靠近這裏都不曾有。
而《烈日灼心》雖然還沒有大規模地公映,但是在魔影節的首映,已經得到了許多業內人士包括娛樂媒體的肯定,甚至憑這作品,徐風還拿下來“最佳導演獎”,還創造了三個影帝,這樣的成績不能說差了。
而《那些年》的走紅,自然也促進了《那些年,我們一起追的女孩》,在強大的情懷促進之下,尤其是這首歌的MV其實就是剪輯的電影的一些片斷,讓大家對於這部光看這些片斷都覺得清新的電影充滿了期待。
這也導致一些原本與之同期的大片都對它開始重視起來,畢竟之前看到這麽一部冷門的青春愛情片,且又是一個新人導演的作品,所以大家對它也重視不起來,哪怕編劇和監製都是徐風,但徐風又不是導演,所以沒必要太過擔心。
但是,當徐風的這首歌開始風行整個網絡甚至是國內的許多公眾場合的時候,對手才意識到,這部電影的聲勢很大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