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萬花小說>书库>科幻靈異>三國領主時代> 第1076章 交鋒(下)

第1076章 交鋒(下)

  檯面下的無聲較量,看不到半分煙火氣。


  迎接環節的博弈,很多族長渾然沒有察覺,不過兩邊的棋手心知肚明。


  未能照面便暗壓魚不智一頭,留非略微有點失望,卻也不會過分糾結。對逐鹿領了解越多,便越清楚想迫使逐鹿領放棄飛地有多難,留非對此有充分心理準備,並不在意一城一地得失。營區外這一陣自己雖沒佔到便宜,卻也不曾吃虧,頂多算作平手,後面大家還有得玩。


  針對入營階段的小動作,留非準備了好幾個。


  若魚不智先前直接入營,少不得會遇上一些「意外」,目的無外乎儘可能擾亂魚不智心境,以及潛移默化間影響對手認知或判斷。簡單舉個例子:借前番飛地攻防戰陣亡者家屬身份,呈現出憤怒、悲傷、痛苦等負面情緒,某人可能良心感到不安;以普通羌人身份,呈現出難以遏制的憤怒和仇恨,可能讓某人產生「不宜刺激對方情緒」的心理暗示,從而很可能在談判中軟化立場,失去部分主動權,最終影響到談判結果。


  這些不起眼的小伎倆,往往能取得異乎尋常的戰果。


  羌人通常腦筋比較大條,但難免出現異類,留非顯然就是那樣的存在。他能屹立羌人世界三十年,這些小伎倆功不可沒。


  魚不智沒上當,有些準備好的小手段用不上,而且留非在試探后發現,魚不智難纏指數超過預估,強行上小手段或適得其反,索性棄了先前盤算,不動聲色地領魚不智等人入營。


  進入王帳,分賓主坐下。


  魚不智和久久發並坐,墨衛不聲不響地站在兩人身後,如四大金剛。


  王帳是羌王接見各部落來人的場所,商議大事也在裡面,王帳很寬敞,但也僅限於寬敞,裝飾用具什麼的乏善可陳。好在羌人沒漢人那麼多講究,有個地聚會議事就行,排場什麼的沒誰在意。


  「羌人規矩沒有漢人森嚴,老夫忝為羌王,實則有事時都是大家商量,外客來,各部族長都有資格列席。若早知不智太守帶巴鄉清來,老夫定厚顏托請多帶些,免得喝著不盡興,要不還是嘗嘗我們羌酒?」留非微笑道。喝誰的酒本身不重要,可今天是談判,立場對立,那主場必須喝羌人的酒,順便說明羌人內部結構,為接下來各族長發難,自個冷眼旁觀打預防針。


  「大王安排便是,那幾壇巴鄉清,本就是帶給大王的。」魚不智淡然道。你要強調羌王權力有限,哥便暗示只認羌王,這一大群族長哥沒放在眼裡。


  「賨人佳釀豈可獨享?」留非面色如常:「來人,將巴鄉清分各位族長。」


  幾名年輕的羌女走進帳內,將壇蓋揭開,濃烈的酒香頓時在帳中瀰漫。羌人喜飲飲酒,族長們聞到味,便知巴鄉清的確名不虛傳,酒蟲開始造反。待羌女們倒好酒,已有數人恨不得當即一飲而盡,但今天這場合不好造次,只得眼巴巴地看著羌王,等羌王發話。


  留非恍若未覺,熱情地為魚不智介紹羌酒。


  「羌酒主要分四種,砸酒、麥酒、蜂蜜酒和面蒸酒,數砸酒最為普遍,什麼場合都能使用,其他三種多限於某些儀式或場合,數蜂蜜酒最珍貴……不智太守難得來我們羌帳,老夫各種羌酒都備了些。」


  魚不智狀極感動,嘆道:「大王有心了。」


  留非笑道:「請。」


  「請。」


  眾族長早等得不耐煩,各自端酒碗,咕咚咕咚往肚裡灌。


  族長們為在敵人面前顯示豪勇,喝得那叫一個暢快。然而巴鄉清性烈,如此牛飲狂吞,待察覺酒性厲害時難免吃苦頭,有人皺眉,有人胸中翻騰,有人被酒勁衝出眼淚,還有位倒霉蛋不慎嗆著,咳得上氣不接下氣。


  留非也是一碗巴鄉清下肚,卻面色如常,放下碗贊了一聲:「好烈的酒!」


  魚不智微笑回應:「羌人佳釀,同樣不凡!」


  「如此美酒,當盡飲之,再來!」留非示意羌女們倒酒,接著拍了拍掌,幾名羌人魚貫而入,在角落裡找地方坐下,有的拿出羌笛,有的掏出口弦,自顧著吹了起來,很快又有數十名盛裝男女進來,在王帳中央拉手圍成圈,在笛音和弦聲的陪伴下載歌載舞。


  「跳的是薩朗舞。」留非笑著解釋道:「我們羌人逢酒必歌,有酒必舞,」


  「早知羌人能歌善舞,今日一見,確實比賨人的蹩腳戰舞好看多了。」


  留非笑容不改,只是端酒碗的手微微顫了一下。


  在羌人王帳中提賨人,還故意說到戰舞,有意思嗎?


  唔,看來魚不智擺明對虛與委蛇不耐煩,希望儘快進入正題……


  為什麼故意讓主人不痛快?要麼不懂事,要麼有恃無恐懶得浪費時間,要麼因為心虛,主動挑事示強。以留非對魚不智的觀察,第一種直接排除,另外兩種則意味著羌人需要採取截然不同的談判策略,到底是哪一種情況,暫時不好判斷……


  既如此,那就偏不遂他的願,再磨磨他的性子……


  留非招呼大家:「來來來,喝酒!」


  魚不智舉碗應和,喝多久都行,反正哥喝不醉,談判時肯定吃不了虧。


  族長們欣然回應,難得喝到巴鄉清,有什麼話,喝完巴鄉清再談不遲。


  王帳中,一派歌舞昇平。


  ……


  酒過三巡,進入正題。


  為什麼三巡後進入正題?


  八壇巴鄉清喝得涓滴無存。


  笛音止,弦聲息,歌舞退場,先前熱鬧的王帳安靜下來,氛圍不美妙。


  一位族長率先發難,借著酒勁將酒碗往地上一摔,怒氣沖沖地站起來,痛斥漢人悍然進入高原,揮師進佔羌人據點,是不可容忍的野蠻侵略行徑,更是對所有羌人赤裸裸的挑釁。該族長大義凜然地請求羌王立刻出兵痛擊,號召各部落展開行動,與可恥的侵略者展開殊死鬥爭,並慷慨激昂地表示,為讓竊據飛地的漢人埋骨高原,自己部落願為前驅。


  有人挑頭,自然很多人站出來鼓噪打氣,大帳內群情激憤,熱鬧非凡。


  留非面沉如水,心中暗自嘆息。


  演的有點過……


  跟漢人鬥心眼拼權謀,純凈是以卵擊石……


  沒辦法,羌人尊崇強者,族長多以勇力上位,想找演技好的著實不易,即便排練過,現場演繹還是假得厲害。好在留非沒敢奢望這就騙過魚不智,他只是需要有人跳出來做黑臉,甭管演技多爛,羌人對逐鹿領的憤怒不假,矢志報仇的民意也不假,不惜一戰的決心更不假,這就足夠了。


  「都給我住口!」留非怒喝道。


  「漢軍入侵,我輩自當保衛祖輩繁衍生息之地,要不我們幹嘛來這裡?邀不智太守赴宴,便是為尋求協商解決此事,協商不成,再誓死一戰便是,哪怕屍橫偏野,血流成河,誰都怨不得誰。」


  「但是,不智太守應邀而來,便是我們的客人。」


  「即便最後免不了生死博殺,也應該是開戰之後的事,不是今天!」


  「今天誰對不智太守無禮,便是對我留非無禮!」


  「如果不想被趕出王帳,就規矩點!」


  「都給我聽清楚了!」


  畢竟是連任三屆羌王的人,留非一發火,帳內頓時安靜下來。


  留非轉頭對魚不智道:「不智大人,我們羌人不比漢家,喜歡直來直去,有些人魯莽慣了,不懂規矩,若有冒犯,還請看在老夫面子上,莫與計較。」


  「大王言重了。」魚不智臉上波瀾不驚,「飛地的問題早晚得有個說法,只是既然有人提起,要不大家開誠布公地把話說清楚?」


  留非點頭:「也好。凡事都要講個理字,來者是客,今天就好好講道理。」


  先前挑頭的族長顯然扮演頭號黑臉,再次起身,問道:「漢羌各有其地,向來井水不犯河水,敢問不智太守,逐鹿軍無故侵犯羌土,卻是為何?」


  魚不智反問:「恕我孤陋寡聞,敢問羌人何時立的國?」


  那族長有點莫名其妙,道:「我們羌人率性自在,居無定所,未曾立國。」


  魚不智笑道:「既未立國,何來侵犯羌土之說?」


  那族長一滯,旋即怒道:「高原向來是羌人生息繁衍之地,漢軍進來,便是侵略,與羌人是否立國何干?」


  魚不智嗤笑:「未立國,憑居於此便自視為高原主人,這說法倒也新奇。如此說來,豈非任何地方有漢人定居,皆可算漢土?我倒是很欣賞這說法,回去后便向各州派人,專找荒野之地立寨定居,想來要不了幾年,大漢十三州便都成了逐鹿領的地盤,但……誰會承認?」


  魚不智這套說辭分明偷換了概念,說來並不高明,但羌人善辯者不多,那族長明知魚不智說辭有問題,卻不知該如何批駁,急得面紅耳赤。


  「漢是漢,羌是羌。」說話的是猶玉。


  猶玉終究是羌人,而且白馬羌大有被扣上羌奸帽子的趨勢,這次談判,便成了猶玉在羌王和眾族長面前證明清白的機會。白馬羌跟漢人接觸極多,對大漢的情況較為了解,見本方先鋒語塞,趕緊起來助拳。


  「漢一統漢地,分設郡縣,政令通達,地有所屬,不智太守先前的戲言自然無法實現。羌人各族群散居,遠不如大漢朝緊密,但羌人起於高原,千百年來高原都是羌人家園,無外來勢力染指,不智太守佔據參狼羌營地,打破了千百年來的慣例,的確是侵略,漢羌有別,漢人本就不應進入羌土。」


  族長們紛紛大聲喝彩,望向猶玉的目光,瞬間親切了許多。


  「猶族長剛才說漢羌有別,漢人不應進入羌土?」


  看著魚不智臉上笑容,猶玉隱隱覺得不對勁,但仔細想了想,沒發現先前所言有明顯漏洞。猶玉是真心認為漢羌有別,大家應相安無事,這也是和平解決飛地爭端的前提,遂點頭道:「對。」


  「若漢人不應進入羌土,羌人也不應進入漢土,對嗎?」


  猶玉想了想,再次點頭:「當然。」


  「很好,我接受。」魚不智洒然一笑,向留非拱手道:「既如此,請大王下令,讓在漢家土地上定居的羌人部落悉數遷回高原。我可以先表個態,只要有一半隴右羌人部落遷離漢地,我拼著背負丟棄漢土的罵名,也會撤走駐守高原的全部逐鹿軍民,永久放棄飛地。」


  「這……」猶玉霎時出了一身冷汗,半晌說不出話來。


  片刻前還在為猶玉喝彩的族長們,也一個個傻了眼,不知如何應付。


  要求漢人不進高原,按理說羌人當然也不能進漢土,但……


  高原生活艱苦,不斷有部落走出高原,富庶繁榮的大漢是遷居首選地,絕大多數離開高原的羌人部落,最終選擇在大漢土地上定居,其中猶以隴右諸郡最多,益州也有。別的不說,僅定居隴右諸郡的大大小小羌人部落,總計有數十個之多,讓那些好不容易在大漢紮下根的部落,重新遷回高原,那他們當初離開高原幹嘛?

  另一方面,高原羌人部落多以遷徙農牧業為主,漢境羌人多已轉型為定居農耕,高原不適合定居農耕,農牧業承載力有限,若各部落遷回高原,數十個部落的人口,回去之後到哪裡安置?怎麼養活?生存資料極度緊缺,便只能走上靠戰爭解決的血火之路,到那時,無需外敵入侵,各羌人部落自個打生打死,血流成河……


  難怪魚不智那麼大方,包藏禍心,其心可誅!


  一個飛地,換數十上百萬的羌人離開漢境,這種虧本買賣傻子都不幹!。


  「老夫名為羌王,實則不怎麼管各部落內部事務,離開高原那些部落,更不是老夫能號令的,不智太守說笑了。」留非說。


  「大王能率領數十部落兵逼飛地,實無需過謙。」魚不智皮笑肉不笑道。


  留非誠懇道:「非是自謙,老夫確實辦不到。」


  魚不智道:「既如此,羌人能進漢境,憑什麼漢人不能進高原?」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