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八十三章 孤膽英雄
夏侯霸這一聲吼,在場眾人都連連搖頭,覺得這位年輕的猛將思慮不夠周詳。卻聽曹仁微笑道:「伯權,此人詐降對袁氏沒有任何好處,吾等不過是要他出使烏桓罷了,就算他以此為借口北歸,袁氏麾下不過是多了一個領兵之將罷了,橫豎都要和袁氏一戰,多一人少一人又有何不同,如若此人是真心歸降,以一人之力說退烏桓援軍,那袁氏敗亡可期,這降與不降一損以得之間的帳,伯權可要細細思量。」
牽招也笑道:「這位兄弟,若吾要北歸袁氏,何須撞到孫大哥手下,直接去便了,若吾要詐降,也當留在貴軍營中,為袁氏傳遞消息,為何要請命出使烏桓,這般詐降,對吾,對袁氏,可有何好處?」
這番話說完,夏侯霸一拍頭,說道:「確是這麼個道理,倒是吾糊塗了,執金吾,末將可否為這位壯士解綁,這等隻身去胡地的好漢子,末將最為敬佩。」
曹丕微笑點頭,其實夏侯霸雖然衝動、自詡武藝精強、喜歡身先士卒、不懼危險、這些品質註定了他只能做一個先鋒悍將,難以統御大軍,但是他卻有一個有點,就是當發現自己的不足之後很快就會接受別人的建議,並且改善,這樣的人如果能夠活到四十歲以後,隨著閱歷的增長,性格未嘗不會變得更加持重,加上他身先士卒的作為最得兵心,到了後期的成就依舊不可限量。
當然前提是不要再某次身先士卒的時候死掉才能達到這等高度。
夏侯霸上前為牽招鬆綁之後牽招起身活動了一下手腳,對著曹丕拱手行禮說道:「懇請執金吾分給在下在路上喂馬之人。」
曹丕微笑道:「我軍中上下,任由牽將軍選擇……」
話音一落,外面一人大聲喝道:「執金吾,小僕請命,願和牽將軍出長城一會烏桓人。」隨著話音,身材已經破位魁梧的攣鞮走了進來,撲通一聲跪在堂中大聲說道:「小僕乃是匈奴人,卻自小在關內長大,對於關外一無所知,對於孕育我族之地小僕終究有一份念想,執金吾開恩,收留吾余府中,教吾文武之事,這些年吾過得很好,然夜夢中依舊會夢到關外之地,今有此機緣,還望執金吾成全!」
曹丕淡然說道:「也罷,汝可看看關外和中原,孰優孰劣。子孝族叔,有勞汝為牽將軍和攣鞮籌備啟程事宜,此事宜早不宜遲,當輪換快馬感到烏桓,吾擔心袁氏使者已經啟程良久。」
曹仁領命之後曹丕隨即讓眾人散了,邀請孫輕在鄴城休息幾日,然後把陳群召來,商量籌劃加強鄴城城防之事。
牽招和攣鞮當日便帶著六匹馬啟程了,兩人都是騎術精湛之人,三匹馬自然是要星夜兼程地出關。離開鄴城三十里之後牽招對攣鞮說道:「小子,吾等要沿著西面這個大山走,到右北平郡後上燕山,潛出關外,這燕山有幾條小道,馬匹勉強能夠行走,雖然過不了大軍,但是卻夠你我潛出去了,屆時到了關外就是烏桓地界,不過現在關外鮮卑崛起,也說不清楚哪兒是烏桓、哪兒是鮮卑的底盤,總之見到胡人,人少的盡殺之,人多便跑,那就錯不了的。」
兩人都配著長矛、環首刀、強弓、箭矢。可謂是全副武裝,攣鞮聽牽招如此說便問道:「為何不殺就要逃?胡人難道見人就殺?」
牽招大笑:「在關外附近的胡人皆是馬賊,不殺人作甚?走罷!」說完打馬狂奔,另外一隻手牽著綁住了另外兩匹馬馬韁的牽引繩,拉著兩匹馬一起走,攣鞮有樣學樣,也跟著去了。
牽招、攣鞮離開的第三日,鄴城之外聚集了五萬軍士和十萬民夫,領軍之人乃是李典,隨行將領還有于禁,行軍司馬劉曄。曹丕親自出城迎接,李典著于禁和劉曄兩人在城外指揮軍士安營紮寨之後便跟著曹丕上了鄴城的城樓。
鄴城城牆高約10米,其上還有兩層城樓,高約六米,曹丕跟李典上了第二層城樓一間靠著城牆的房間坐下,這房間窗外便可以看到鄴城阡陌縱橫的水稻田地,李典讚歎道:「想不到執金吾下了鄴城短短時日便經略得如此興旺,這千畝良田今年必然是大豐收。」
曹丕嘆了口氣,說道:「今年是豐收不了的,北方初定,先農賜福也需要一年時光,明年這些賜福的種子就可以運往中原栽種,那才是大豐收,李將軍不知道跟典農中郎將任姑父交情如何?若是有所來往,當知道中原水稻產量已經不如前幾年。」
李典正色道:「確實有此情況,但是比起先農賜福之前還是強上很多,如今中原田地不過百畝之家統統免掉了賦稅,豫州、兗州、徐州各地都來了不少百姓,依舊是一派興旺景象。」
雜交水稻從199年在潁川種植之後到現在已經過了五年,這期間糧食產量暴增,已經消無聲息地改變了很多事情,第一就是曹操轄地內人口暴漲,第二就是世家大族從之前的莊園、鄔堡式自給自足的農業循環生產模式改成了技術性更強的手工業、製造業生產,糧食一多,解決了吃飯問題,生活品質自然就葯提高,各種生活物質的消費自然也就增長了,曹丕知道,如果這時候雜交水稻一停,中原經濟架構立即就會崩潰,不需要人打,光是沒飯吃的百姓,東西賣不出的大族,都能夠讓曹家覆滅。
此時此刻,曹丕可以算在某種程度上掌握了整個曹氏的興衰,如果有一天,整個曹軍轄地內的糧食產量突然回到了雜交水稻出現之前,曹丕不但可以逼迫天子退位,必要的時候甚至可以逼迫曹操罪己隱退,然後由自己力挽狂瀾。
聽李典這番話,天下眾人依舊天真的以為,這水稻的產量可以千秋萬代的延續下去,卻不知,這一切都掌握在曹丕手中。
「這些年月屢動刀兵,先農不忍觀人間慘象,目光已經不在吾等所在之天下,那在人間的谷靈自然就少了監督,是以怠慢起來,現今鄴城已定,吾要在鄴城建先農壇,乞求先農在次看向這天下,谷靈有其監督,自然能夠恢復當日產量。」曹丕緩緩說道。(未完待續。)